我國地大物博,單單民族來講就有56個民族,而少數民族十分的多,各族的文化風俗有十分的迥異,例如苗族人喜歡帶著多、重、大的銀飾。想不想知道為什麼要帶。本期苗族文化就為你介紹苗族人為什麼帶銀飾。
苗族尚銀,其銀飾追求多、重、大。逢年過節時,苗族姑娘戴在身上的銀飾有多達十多公斤的。如台江施洞的苗族銀飾,一隻絞藤紋項圈重達1。5公斤;而雷山西江苗族的大銀角,高寬均達80厘米以上。
苗家人一生中用銀處極多,尤其女性更勝,主要有四項: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銀鐲、耳環等作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時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銀兩則不能成婚。
二是苗家孩童是父母希望所在,其銀飾的頭帽、手鐲、腳釧、銀鈴響物、羅漢菩薩等,全是新買銀子做成。為求「長命富貴,驅鬼避邪」,苗人從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腳、耳等處均繫上適量的祀保銀釧。
三是日常家珍飾銀、存銀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徵。日常生活中,用銀子來進行饋贈也是常事。
四是給老年人祝壽或送葬都離不開銀子或銀飾物,常有些老人,生前將銀私藏,死後無人知曉。至今,湘黔邊區的苗族同胞用銀數量有增無減。
一般家庭在改革開放前為新娘送銀在四五十兩左右,而近年來都增至一二百兩,還要製成頭飾、項圈、手鐲、戒子、耳環、扣鏈、銀腰帶、牙簽、披肩等飾品,總之,「以銀為結,以銀為彩,以銀為榮,以銀為貴」成為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貴州民族學院教授苗青認為:銀飾萌芽於苗族社會早期的巫術圖騰活動之中,產生於漢代,成熟於唐代,豐富於明清兩代,發展於現當代。在同一族群同一支系中,銀飾成為族群的識別符號。銀飾作為崇拜物,它把同一祖先的子孫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作為婚姻標志,它給人們的婚戀生活帶來良好的秩序;作為巫術器物,它又從心理上給人們提供生活的安全感。因此,苗族銀飾已不是單純的裝飾品,而是植根於苗族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載體。
苗族女人身上戴滿銀飾的秘密:
苗族人如此崇拜銀飾,但是他們聚居的貴州地區並非白銀產區。那麼如此大量的白銀究竟從哪裡獲得呢?
居住在控拜村的200多戶苗家人,四百年多年前都是從榕江遷徙而來,頻繁的商業貿易讓苗族人有了打銀的原料。
苗族常年遷徙,漂泊不定,所以他們喜歡把所有的財富隨身戴在身上,人走則家隨;以錢為飾保值財產。這也許是苗族人好銀的直接原因。
苗族銀飾特徵: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徵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後,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地流行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徵,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掛三四隻,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復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變與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較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苗族銀飾的發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② 帽子項鏈可以同時搭配嗎
醫生無需法術傷害輸出 法防F比魔力F抗性高 項鏈相連打大堂的體FF 帽子DF的耐FF 鞋子速度FF 腰帶可以上憤怒FF 武器可以上 藍FF 血FF 防FF 傷害FF 上傷害F可以降低力劈華山對自己的傷害!
③ 穿T和戴帽子的話,該選擇什麼款式的耳環進行搭配
耳環和耳釘一樣都是耳部的裝飾品,一般來說,比較適合臉部比較窄瘦的女生佩戴。圓形臉的美眉盡量不要佩戴過圓的耳環,以免讓臉部缺陷更加突出,影響美感。此外,膚色比較暗的人,不要佩戴鮮艷的彩色寶石,這樣會讓你更加黑。 如何根據膚色和臉型搭配耳環? 耳環可以由金屬、塑膠、玻璃、寶石等物料製成。有些是圈狀的,有些是垂吊式的,有些是顆粒狀。大部分耳環都是金屬的,有些可能是石頭、木、或其他相似的硬物料。那麼,如何根據膚色和臉型搭配耳環呢? 膚色較暗的人不宜佩戴色彩過於飽和、明亮、鮮艷的彩色寶石類或者水晶類的耳飾,建議選擇質感和色彩相對柔和的例如珍珠耳飾比較適合。而皮膚白嫩的女士,假如佩戴暗色系耳飾,更能襯托膚色的光彩。此外,耳飾的色彩還應與著裝色彩相得益彰:同色系搭配可產生和諧的美感,反差比較大的色彩搭配假如恰如其分,也會有富於變化的動感。 圓臉的人不要戴極小型的耳環,那會使整個臉看起來更大。方臉的人須以圓形飾物來 逗緩和地稜角,如中等圈形耳環、扇形耳環等,但千萬不要再選擇方形的飾物,也別戴搖擺的長形耳墜,以免臉顯得更長。倒三角形臉的人應選擇上窄下寬型,如三角形、梨形的耳環,使下頦略微顯寬。 你該佩戴什麼樣的耳環? 除了與膚色、臉型搭配外,耳環在搭配時還應考慮到身材、性格與是否出席活動等。一般來說,有以下搭配法則: 頭發與耳墜的搭配大圓環式耳環是今年流行的款式,與此同時,多用途耳飾走俏,既可作耳環佩戴,也可拆開變成耳環加吊墜。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青春少女的多變性與追求個性的心理。 身材玲瓏的女性,不宜佩戴大型號的首飾,宜選擇一些小巧、精緻的首飾;身材高大的人,則不宜佩戴小型的首飾。耳飾的色彩或質地應與膚色和著裝色彩相協調,同一色系的調配可產生出和諧的美感。反差比較大的色彩搭配要恰如其分,可使人充滿動感。 淑女打扮的女孩,耳墜應小而淡雅,這樣給人以純潔感。職業婦女上班可佩戴簡潔的耳飾搭配套裝,既具女性美,又顯端莊穩重。誇張的幾何圖形、粗獷的木質耳環、吉普賽式的巨型圓耳環很有野性味道,與仔衣、夾克相匹配,可使人富有豪放的現代感,別有韻味。 晚宴時適宜佩戴真品耳飾,既華貴高雅,又具女性魅力。頭發與耳墜的搭配理應遵循長配長,短配短,發式耳飾相一致的原則。長發與狹長的耳墜搭配可顯示淑女的風采;短發與精巧的耳釘搭配可襯托女性的精明;古典的發髻搭配吊墜式耳飾使人優雅高貴;一堆亂雞毛式的發式,則應與先鋒派的粗獷耳墜相一致。 一般來說,第一次佩戴耳環的人,會出現發炎的問題,這主要是身體的排異反映造成的,可換成銀質耳針做成的耳環,這樣就不用擔心發炎的問題了。
④ 戴耳釘的時候耳釘後面的帽子不帶可以嗎
扣耳帽是怕耳釘掉下來,如果不掉就可以不戴。我現在就不戴,這樣可以讓耳洞保持清潔。
⑤ 耳釘後面的耳帽,是怎樣戴的
1、先將耳釘輕輕的插入耳洞,如下圖所示耳釘狀態:
(5)帽子上戴耳環的擴展閱讀
耳釘佩戴藝術
自古以來,耳飾就是中外女性妝扮容顏最傾心的寵物。充滿動感的耳飾可襯托出佩戴者的嫵媚迷人,適當的選戴耳飾還可起到調節臉型缺陷、畫龍點睛的作用。
耳飾的式樣繁多,從結構上大體可分為插釘型和耳鉗型;從款式上可分為耳釘型和耳墜型;造型上有圓環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幾何形等各式各樣,千變萬化。
耳飾的佩戴藝術,其真諦在於能夠與周圍的環境、個人的氣質、臉型、發型、著裝等結合為一體,而達到最美好的飾美效果。
耳釘可以精緻簡單,但在這小小的精緻當中也可以充滿著設計感。桃紅色的鏤空與金色相碰撞顯得可愛十足。帶出一絲少女的俏皮感覺。
紅色的圓耳釘與深紅色的服裝顯得非常搭配,圓形的耳釘設計可以彌補一下眼妝的酷感,讓整個人看起來增添一些親和力。
精緻的鑽石配上優雅的珍珠再加上一些精緻的鏤空設計顯得高貴十足。金色的蓬鬆盤發配上如此高貴復古的耳釘讓你立刻顯得貴氣不少。
略帶一些誇張設計的大耳釘配合著半散落肩頭的盤發可以讓整個人看起來熱情又活潑。彩色的鑽石設計則增添了青春感,讓整個人顯得不那麼沉悶。
參考資料網路——耳釘佩戴藝術
⑥ 藍帽子黃頭發帶耳環的動漫女孩叫什麼
⑦ 帽子和耳環的標點符號正確嗎
正確啊
⑧ 大哥哥大姐姐!帽子上有耳環叫什麼帽子求名!
淘寶上搜啊
⑨ 戴在耳廓上的耳環叫什麼
叫做耳扣。
通常有銀質,金質,塑料材質等等類型。耳釘不佩戴的時候,或者佩戴之前,最好放入酒精里浸泡5分鍾即可。有些人因為敏感會對一些金屬產生過敏反應,建議如果過敏,最好使用銀質的。
起源:
在古埃及陵墓中所發現的女子飾物中,耳環分為很多種,有帶墜兒和不帶墜兒的,有環狀和圈狀的。許多精巧的金屬耳環是在衣索比亞發現的,那裡的女人最常用的飾物就是環狀帶珊瑚石、金屬和石頭墜兒的耳環。
(9)帽子上戴耳環的擴展閱讀:
耳洞保養
耳洞發炎困惑許多女性,也有不少女性因為怕發炎而對打耳洞望而卻步。其實耳洞發炎也分幾種情況,有的是耳洞出水,更多的是因為才打了幾個月還沒完全癒合的關系。
其實打好耳洞之後的保養很重要,不要讓耳洞發炎再困擾愛美的你了,展露你的時尚,挑戰你的個性,讓我們一起炫出不一樣的色彩。
注意事項:
1、這需要比較強的自製力。不要用手觸碰耳洞周圍。
2、絕對不要碰水。
3. 如果是長頭發的女生,盡量不要讓頭發纏到耳釘,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要盡量把頭發紮起來.
4、睡覺的時候不要壓到耳朵.
5、最好在三個月之前只帶那種很小的耳釘。
6、如果耳釘戴不進去,先檢查耳釘頭是否光滑,不要硬捅,要轉著往進戴,轉的時候要看後面的角度是否正確 。
⑩ 看圖。帽子上的鐵環是幹嘛的
兩個作用啊:
一個是戴起來裝飾,帽子其實還有點深,戴上去像打了個耳環;
另一個作用是方便掛衣帽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