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有檐的帽子叫大檐帽,一般用於禮服、常服等正式場合
那種「尖頂的、全都是用布折成的」叫船形帽,一般用於常服、作戰服等
國際上常用的軍帽還有貝雷帽(用於常服、作戰服)圓邊帽(又稱奔尼帽,用於作戰服)棒球帽、山地帽等
我軍的軍帽主要包括有大檐帽、貝雷帽、作訓帽、棉帽等
Ⅱ 軍事問題:看到電視上軍人戴的帽子五花八門的,想問下都有些什麼帽子。
部隊有作訓帽,大檐帽,皮帽,貝雷帽。新兵訓練著作訓服就戴作訓帽。在執勤,隊列時戴大檐帽,就和警察戴的大蓋帽一樣。貝雷帽在春夏季節穿長袖或者短袖襯衣時統一安排時戴。皮帽是在高寒地區的部隊在冬天統一戴。
Ⅲ 為什麼軍人要帶帽子
1,軍人戴帽子是為了實現著裝的統一,也是亮明軍人身份的一種提示。
2,軍人佩戴軍帽、裝束整齊劃一是紀律嚴明的象徵。
3,軍人戴帽子有一種威嚴和高大的感覺,尤其是大檐帽,可以增高人們視覺中的形象。
戴帽子的作用
1,禦寒。靜止狀態不戴帽子的人,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4℃時占總熱量的60%。
2,防曬。在夏季,氣溫偏高,紫外線強烈,日曬容易導致頭皮發熱,加快出油出汗速度,極易引發細菌感染等問題。
3,防護。在霧霾天或者揚塵天里,帽子可以幫助我們抵禦空氣污染物和風沙的侵襲。
Ⅳ 為什麼現在有些部隊戴的那種帽子叫做「貝雷帽」
貝雷帽是一種扁平無沿軟呢帽,亦稱軟帽,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ere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陽擋雨,摘下來可以擦汗,或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了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還是在二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顯著標識,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志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貝雷帽中,藍色貝雷帽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它象徵著和平。一提起藍色貝雷帽,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聯合國維和部隊。從1948年聯合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第一次採取維和行動以來,藍色貝雷帽就與國際人道主義行動緊密聯系在一起。
Ⅳ 被譽為全世界獨一無二,麥克阿瑟頭上的帽子究竟有何故事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麥克阿瑟但是只是一位已經55歲的陸軍參謀長,由於和上級相處並不好,他被派到菲律賓當軍事顧問,因為他的國防計劃沒有得到羅斯福總統的批准,反而被召回,於是麥克阿瑟退出了美國軍籍,菲律賓總統給了他陸軍元帥職位,這極大滿足了麥克阿瑟的虛榮心,這頂帽子就是他自己設計,全世界都獨一無二的軍帽。可以說這頂帽子和他高傲,目無一切的個性極其相似。
麥克阿瑟的穿衣風格也充分彰顯了他的個性,不拘一格、盛氣凌人, 他的整個造型顯得和職業軍人格格不入,甚至於他的帽子在美國陸軍中,更是譏笑的對象。麥克阿瑟有著傳奇的一生,至今仍有很多人對他的功績和過失議論紛紛。
Ⅵ 部隊首長的帽子和兵的帽子有什麼不同
1、大檐帽
樣式:活帽套,立帽牆:帽前後增加了翹度。
顏色:帽檐:軍官飾金黃色檐花,士官、士兵為黑色光麵塑料帽檐。
帽絲帶:將官為金黃色;校尉官和士官為銀灰色;士兵為黑色人造革帶。
帽牆絲帶:陸軍軍官、士官為正紅色,士兵為深草綠色;海軍官兵均為藏青色;空軍為蔚藍色。
帽牆、帽罩: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帽牆為藏青色、帽罩為本白色;空軍為蔚藍色。
2、貝雷帽
樣式:國際通用貝雷帽帽形,帽左前方帽牆上綴有機銹軍種帽徽。
用料:帽面為純羊仔澳毛起絨毛紗;帽里為黑色滌綿平布。
顏色:陸軍:深棕綠色;海軍:深藏青色;空軍:深蔚藍色。
3、頭盔
頭盔是軍人訓練、作戰時用於保護頭部的一種防護器具,通常呈半球形,主要由外殼襯里和懸掛裝置組成。其外殼用特種鋼、強化塑料、皮革等材料製成,能有效的抵禦彈頭、彈片及其他打擊對頭部的傷害。
4、迷彩作訓帽
帽牆該為立帽牆、圓冒頂,大帽檐。
5、水兵帽
水兵帽是指海軍士兵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者藍色,帽檐為硬圈,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後方有兩條黑色緞帶,有的飄帶上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印有勛章的綬帶標志。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在各國海軍流傳開來。後來,由於飄帶具有側風向和裝飾作用,因此成為水兵帽的組成部分。
(6)軍事風格帽子擴展閱讀:
軍帽的徽章標志象徵,軍隊的標志之一。有些國家的軍隊各軍種都有自己的軍徽。把具有一定意義的圖案製作成徽章作為某一軍事集團的象徵和軍事首領的標志在古代已有之。
公元前5世紀,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中出現裝飾有神祗和動物小雕像或刻繪著特殊象徵性圖案(公牛、貓頭鷹和互握的手等)圓盤的矛和桿。同時,還出現了軍事首長、高級官員的個人標志。10世紀一13世紀,西歐騎士的盔甲和旗幟上出現了區分穿戴這樣甲胄的騎士的貴族家族紋章,這是紋章主人力量、勇敢、敏捷和機智的象徵。
同時,還出現了軍事首長、高級官員的個人標志。10世紀一13世紀,西歐騎士的盔甲和旗幟上出現了區分穿戴這樣甲胄的騎士的貴族家族紋章,這是紋章主人力量、勇敢、敏捷和機智的象徵。
Ⅶ 帽子的作用有哪些各個朝代君與臣的帽子有什麼特點
帽子具有多種功能,例如遮陽,裝飾,保暖和保護。按用途分類,例如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行帽,禮帽等。使用對象和使用樣式分為男帽,女帽,兒童帽,少數民族帽,戀人帽,牛仔帽,水手帽,軍用帽,警察帽和專業帽等,其中包括裘皮帽,氈帽,毛線帽,毛線帽,天鵝絨帽,草帽,竹帽等,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形帽,三角帽,前鋒帽,青年帽,披肩帽,帽子,龍江帽,北京帽,山西帽,棉線耳帽,八角形帽子,甜瓜帽,老虎帽等。
從皇帝及其臣民所戴的冠冕來看,它們非常復雜。此時期使用的一些王冠是秦朝統一之前六個王國的前國王所佩戴的王冠,例如楚王所佩戴的法國王冠和趙王所佩戴的軍事王冠。秦始皇將這些國王的冠冕交給了他的部長,這無疑是秦始皇宣稱自己至高無上的一種方式。除了繼承,還有創新。秦在前秦國王戴的高山王冠的基礎上創造了天王冠。通天王冠是秦漢時期皇帝使用的主要王冠,但皇帝們偶爾會戴高山王冠。
Ⅷ 軍旅風格衣服的優缺點
軍人著用的制式服裝。亦稱軍裝。有統一規定的式樣、顏色、用料和穿著方式。主要包括軍上衣、軍褲、襯衣、軍帽、大衣、軍鞋、標志符號等。按著裝場合的不同,軍服分為常服、禮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類。按軍種分,有陸軍服、海軍服、空軍服等。按穿著季節分,有夏服和冬服。軍服有防護、識別和象徵三大功能。軍服的式樣通常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服式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制定。
簡史 中國古代軍隊出征作戰時,穿著具有防禦和識別作用的盔甲。西周以前的鎧甲,有皮甲,西周出現青銅甲,戰國後期出現鐵甲。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寬松博大的中原服裝。秦漢時期,軍隊除用甲胄外,還有赤黃色絮衣及紅色褲子。南北朝時期,步兵著錦緞或野獸皮製作的褲褶,緊而窄小,長與膝齊。唐代有將帥用袍、軍士用襖之分。宋朝軍服有步軍服裝和馬軍服裝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如步軍春衣有皂綢衫、白絹汗衫、白絹夾褲、紫羅頭巾、藍黃搭膊、白絹襯衣、麻鞋;步軍冬衣有皂綢綿披襖、黃絹綿襖、白絹綿襪頭褲、紫羅頭巾、藍黃搭膊、麻鞋。馬軍用緋絹勒帛取代藍黃搭膊,冬衣增加白絹夾襪頭褲,其餘與步軍同。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統元年),分別制定了陸軍和禁衛軍的軍服式樣。陸軍服裝分禮服和常服,禮服上衣為藍色,褲子是黑色。冬夏常服均為青灰色,對襟,軍官四個口袋,士兵兩個口袋,同樣顏色的大檐帽。禁衛軍軍服,夏季為土黃布料,冬季為瓦灰呢料。
古羅馬軍隊的軍人主要是著用白色衣服和盔甲,並在頭盔上帶有不同顏色的羽毛,以識別各軍團。1670~1672年,法軍推行制式服裝。18~19世紀軍服式樣、顏色不斷變化,其中有過單純注重式樣,而實際使用很不方便的情況。如歐洲不少國家的軍隊戴熊皮圓筒帽,穿燕尾服,扎白十字帶,穿高腰長筒靴。這種華麗的軍服到19世紀中葉達到高潮。隨著火器的改進,這些國家的軍隊不得不改變那些對實戰沒有任何益處的軍服。19世紀末20世紀初,軍服顏色注重戰時的保護作用。1880年,英國駐印度的軍隊著用土黃色軍服。不少國家軍服為灰色、茶色或綠色。1895年,英軍首次著用草綠色軍服。1905年,日軍把戰時穿的黑色軍服改為土黃色。在此期間有的國家把軍服分為平時穿的和戰時穿的兩種。1898年,美國陸軍的軍服分為禮服和野戰服兩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數交戰國的軍隊穿著具有保護色的野戰服。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首先使用三色迷彩服,後來美軍裝備了四色迷彩服。80年代,世界上通用五色迷彩服,平時則著用常服或禮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發展概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部隊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早期的工農紅軍軍服,為灰色中山裝(部分部隊是青色或藍色),打綁腿,穿布鞋或草鞋,戴八角帽,佩帶紅領章、紅五角星帽徽。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軍服為土黃色中山裝,新四軍為灰色中山裝,軍帽為直筒加帽圍的圓頂帽,左臂佩帶「八路」或「N4A」字樣的臂章。解放戰爭後期軍服顏色有土黃色和灰色兩種,胸前佩帶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個黑字的白底紅邊胸章,帽子改為解放帽,佩帶「八一」銅質紅五角星帽徽。1950年,全軍服裝式樣統一為開襟式(戰士夏服為套頭式),大檐帽。服裝顏色陸軍為綠色,空軍為上綠下藍色,海軍單衣為上白下藍色,棉衣為全藍色。1955年,隨著軍銜制實行,軍服分為禮服和常服。禮服,元帥和陸軍、空軍為海藍色,海軍為藏青色,西服式,領邊、袖口、褲縫飾不同顏色的軍種牙線。陸軍常服為棕綠色,海軍常服為上白下藍和全藍兩種顏色,空軍常服為上棕綠下藍色,均為立翻領,軍官上衣為四個口袋,陸軍、空軍士兵為兩個暗胸袋,海軍士兵為套頭式水兵服;軍官為大檐帽,士兵為船形帽,女軍人為無檐軟帽,冬季均為栽絨帽或皮帽;校以上軍官為毛料,尉官為斜紋布,士兵為平布。1965年,官兵一律改為佩帶紅五角星帽徽、紅領章,戴解放帽,海軍軍服式樣與陸軍、空軍相同,顏色為灰色。1988年,實行新的軍銜制度,換發87式軍服。1994年軍服著裝實行區分種類統一編號,夏常服著裝分三種,冬常服著裝分四種,作訓服著裝分四種。參加操課、執勤或集會、校閱等統一著制式軍鞋。著裝具體要求,按條令和有關規定執行。1997年5月1日開始在駐香港部隊中試穿新一代軍服。
軍服系列 包括軍常服、軍禮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類: 軍常服 供軍人在平時和一般禮儀場合著穿的制式服裝。每種常服官兵有別。各國軍隊的常服式樣、顏色和材料,因經濟條件、地理位置和民族習慣不同而各有特色。
中國人民解放軍87式常服有軍官夏常 服、冬常服,士兵夏常服、冬常服。①軍官夏常服。陸軍為棕綠色,海軍為上白下藏青色,空軍為上棕綠下藏青色。上衣為小翻領,兩個上貼袋,兩個下挖袋,西式褲;女軍官上衣是兩個下挖袋。用料為毛滌凡爾丁。配帶色襯衣,系藏青色領帶(女軍官為玫瑰紅色),金屬製成的領花作為軍種符號。制式襯衣,陸軍為米黃色,海軍為漂白色,空軍為月白色,獵裝式,開領,短袖,四個貼袋;女軍官制式襯衣是兩個下貼袋,夏季配藏青色仿毛西服裙。制式襯衣用料為精梳滌棉紗咔。大檐帽有軍種牙線,帽牆外套人造絲帶,陸軍為正紅色,海軍為黑色,空軍為天藍色;帽飾帶,將官為金黃色,校尉官為銀灰色;帽徽為圓形,圖案為「八一」軍徽。②軍官冬常服。顏色,陸軍為棕綠色,海軍為藏青色,空軍是上棕綠下藏青色。上衣為立翻領,四個挖袋,西式褲;女軍官是開領,兩個下斜挖袋。用料為毛滌馬褲呢,海軍艦艇尉官為呢服。將官大衣,陸軍、空軍為棕綠色,海軍為藏青色,兩個挖袋,有後腰帶,帶活里防寒層,用料為馬褲呢。校官大衣為風衣式,顏色與將官大衣相同,帶活里防寒層,用料為滌棉咔嘰。尉官、士官大衣,陸軍、空軍為草綠色,海軍為藏藍色,栽絨領,兩個上斜挖袋,兩個下貼袋,中腰有抽帶和後腰帶,絮片作防寒層(寒區為皮大衣),與校官大衣布料相同,艦艇尉官為呢大衣。冬帽是咖啡色栽絨帽或皮帽。③士兵夏常服。陸軍、空軍士兵夏常服,顏色與尉官冬常服相同。上衣為開領,四個貼袋;女士兵夏常服式樣與女軍官夏常服相同。用料為滌棉平布。士兵制式襯衣為開領,短袖,兩個上貼袋,女士兵制式襯衣與女軍官制式襯衣相同,用料、顏色與所在軍種的軍官制式襯衣相同。士兵大檐帽,式樣與軍官大檐帽相同,帽牆絲帶陸軍、空軍為墨綠色,中間分別加1厘米正紅色或天藍色裝飾線,海軍為黑色;帽風帶為黑色人造革。海軍士兵夏常服為上漂白下藏藍色,上衣是套頭式帶披肩水兵服,褲子為旁開口水兵褲,用料為滌棉平布。帽子為帶飄帶的無檐大頂帽。④士兵冬常服。式樣與軍官冬常服基本相同,上衣口袋改為四個貼袋。陸軍、空軍士兵冬常服顏色與夏常服相同,海軍為藏藍色。用料為滌棉咔嘰。防寒層與尉官冬常服相同。海軍艦艇士兵為套頭式水兵服。大衣式樣與尉官大衣基本相同,但有風帽、護膝,寒區為皮大衣,水兵為呢大衣。絨帽或皮帽有帽耳孔。軍士長、專業軍士、學員冬夏常服式樣與尉官相同,用料與士兵冬夏常服相同;佩帶軍士長、專業軍士、學員肩章。 軍禮服 是軍人在重大節日、典禮、檢閱和重要外事活動時著穿的制式服裝。有的國家還有宴會服(晚禮服)、節假日禮服和常禮服等。多數國家軍隊只配發軍官。軍禮服用料講究,多用純毛或毛滌混紡織物,製作精細,色彩鮮艷,裝飾注重民族風格。許多國家的軍隊還有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及演出服。中國人民解放軍禮服有軍官禮服,儀仗隊和軍樂團禮賓服,文工團演出服。軍官禮服分夏禮服和冬禮服兩種,均為西服式,採用方下擺。夏禮服為平駁頭凡爾丁上衣和褲子,陸軍為米黃色,海軍是本白色,空軍是淺天藍色,領邊、褲中縫有軍種牙線。禮服領花將軍為五星和松枝葉,校官為五星和麥穗,尉官則是五星和寶劍形光芒線組成。大檐帽飾有金黃帽檐花,著用常服的襯衣、領帶和肩章。冬禮服為尖駁頭禮服呢上衣和褲子,陸軍為海藍色,海軍是藏青色,空軍是寶藍色,領邊、褲中縫的牙線與夏禮服相同,配冬禮服大檐帽。配套服裝與夏禮服相同。
作訓服 亦稱野戰服。是軍人作戰、訓練、勞動和執行軍事勤務時穿著的制式服裝。特點是輕便耐用,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適應野戰條件下的需要。一般按軍種分類,有的國家軍隊還有兵種作訓服。按保護色分,有單色普通作訓服和多色組合迷彩作訓服,通常是官兵通用,多採用合成纖維與棉花混紡織物製作,也有用純棉織物和經過特殊處理的純化纖織物製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普通作訓服包括夏作訓服與冬作訓服兩種,陸軍為草綠色,海軍為藏藍色,空軍為上草綠下藏藍色。夏作訓服上衣為夾克式、開領,有兩個帶拉鏈的前胸挖袋和兩個帶袋蓋的下貼袋,貼袋外有兩個帶拉鏈的斜插袋,有臂袋和標志袢,下擺有松緊帶。褲為寬松式西式褲,前後各有兩個貼袋,褲腳口有扣袢。軟體立帽牆寬帽檐的作訓帽,帽子兩側分別有一組兩粒裝飾扣,用料為滌棉平布。帽徽採用軟塑料,易於隱蔽和戴鋼盔。冬作訓服,上衣為開關領,有兩個胸袋、兩個下貼袋和臂袋、標志袢,下擺、袖口和褲口有抽帶,防寒層與冬常服防寒層通用。用料為滌棉咔嘰。迷彩服顏色,夏季為林地型色,冬季為荒漠草原色,式樣、材料和防寒層與普通作訓服通用,配迷彩作訓帽。
工作服 為工作方便和防護需要著用的制式服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工作服包括普通工作服和特種工作服,並區分軍種工作服和冬夏工作服,不同工作崗位著用的工作服用料有別。普通工作服主要有機械操作服、裝甲兵工作服、醫護人員工作服、炊事工作服等。機械操作服,陸軍為草綠色,海空軍為藏藍色。上衣為夾克式,緊袖口,兩個胸袋,暗扣,有護肘;褲子有護膝、護襠。面料夏為維棉平布,冬為維棉咔嘰。裝甲兵冬夏工作服均為夾克式上衣,有護肘,褲為馬褲,顏色、用料與冬夏陸軍機械操作服相同,與冬工作服配套的有棉內膽和皮棉內膽。蘇軍的普通工作服包括在特種工作服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特種工作服,分為特殊環境防護服和有害物質防護服兩類(見特種工作服)。
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軍服的作用日益向著功能綜合和特殊防護方向發展。如作訓服由單色改為偽裝迷彩色,並將成為具有防火、防雨、防寒、防熱、防偵視和透氣性好、穿著舒適的多功能野戰服。注重研究特種工作服。軍服用料,多採用化纖混紡或純化纖織物及絮料,以減輕服裝重量。軍服的結構,採用多層次配套,使其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暖性能和調節性能。對常服、禮服主要是改進外觀和穿著的舒適性,同時注重經濟性和服裝號型。
Ⅸ 以色列軍隊的這種帽子叫什麼
哈哈,樓主能提出這個問題,我不的不配服樓主觀察之仔細了。這就是軍用頭盔,上面不規則包了像別的圍巾什麼的,用來隱藏人的頭部輪廓的,加強對頭部的保護能力。一般的美軍或是別的軍隊,士兵一般只戴一個頭盔,這樣如果遇到狙擊手,會清楚的知道對方的頭部輪廓,像他這樣容易使對方誤解。我記的上回買的是哪期的《世界軍事》來的,封面就是一個以色列士兵,關上的頭盔就是這樣的,你可以查一下,去年夏天的。
Ⅹ 關於我國軍隊的帽子
軍帽是世界各國軍隊中,軍人佩戴的帽子。佩戴軍帽顯示了軍人的威嚴和嚴謹。是軍人的尊嚴的標志。軍帽各式各樣,種類繁多,不同時期,不同兵種,佩戴的軍帽式樣也不同。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中國成立後,實行軍銜制,著55式軍服,規定陸軍、空軍男士兵夏季佩戴船形帽,海軍男士兵為無檐大頂帽,俗稱水兵帽。1965年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取消軍銜制,隨即廢止55式軍銜服裝。全軍幹部、戰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帶紅五星帽徽。
我國大陸軍隊的軍帽,歷經變遷,目前的樣式基本有四種:一是大檐帽,帽檐顏色為軍官飾金黃色檐花,士官、士兵為黑色光麵塑料帽檐。帽絲帶顏色,將官為金黃色;校尉官和士官為銀灰色;士兵為黑色人造革帶。帽牆、帽罩,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帽牆為藏青色、帽罩為本白色;空軍為蔚藍色。帽牆絲帶,陸軍軍官、士官為正紅色,士兵為深草綠色;海軍官兵均為藏青色;空軍為蔚藍色。二是貝雷帽,樣式採用國際通用貝雷帽帽形,帽左前方帽牆上綴有機銹軍種帽徽,陸軍為深棕綠色;海軍為深藏青色;空軍為深蔚藍色。三是頭盔,採用國際通用樣式。四是迷彩作訓帽,帽牆該為立帽牆、圓冒頂,大帽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