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區別,紅帽子是對手中的一方,如果你選多個敵人,還會出現其他顏色的帽子——包括綠帽子。
㈡ 蘇聯軍隊里這種戴藍色帽子的是什麼人
NKVD
內務人民委員會所屬部隊
NKVD的部隊主要是干爛事的二戰後參與對衛星國以及波海三國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清剿行動,只是二戰前NKVD攤子大事也雜,邊防,內衛,交通,肅反都有,作戰應該主要就是綠帽子,和藍帽子,作戰意志有,但是缺乏作戰經驗,初期損失都不小,後來改編合並配合紅軍作戰,中期有些又直接改為紅軍,後期部分又逐漸干回原工作,內務部隊倒是有些精銳小分隊執行特殊作戰,例如高加索的山地部隊,敵後作戰等。
綠帽子和藍帽子部分資料
「1940年2月25日,又設立了專門的西部邊防軍區和西北部邊防軍區(戰爭開始後,它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衛作戰部隊的後方)。1941年6月22日,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最先投入戰斗的就是邊防軍。戰爭爆發後不久,內務人民委員部就受命組建15個步兵師,分別編入第30、31和24軍。這些部隊參加了斯摩棱斯克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其後邊防軍還陸續組建了摩托化步兵第8師、第4克里米亞師、內務人民委員部第10師、奧爾忠尼奇則師和格羅茲內師以及近百個獨立部隊——步兵營、連和排。僅在1941-1942年,邊防軍就抽調了8萬2千多人組建紅軍的作戰部隊,而在整個戰爭期間,直接參戰的邊防軍人達113700人。邊防軍50%的軍官和72%的士兵都被編入了作戰部隊。列寧格勒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邊防軍和邊防軍水兵也參加了戰斗。1942年底,根據國防委員會的命令由沿海邊防軍區、哈巴羅夫斯克邊防軍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內務部隊的軍人組建了第70集團軍,該軍中從將軍到士兵共有28500名邊防軍人。其中遠東第102師、後貝加爾第106師和中亞西亞第162師完全由邊防軍組成,另外兩個師由內務部隊組成,該集團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一些滯留在敵後的邊防軍人則參加了游擊隊的敵後作戰。1944年10月,紅旗邊防第91團由於在解放貝爾格萊德戰役中表現特別出色,被授予「貝爾格萊德團」榮譽稱號。隨著戰線逐漸向邊境和東歐挺進,1944年4月,先後組建了摩爾達維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防軍區。6月22日,成立了內務人民委員部海軍邊防學校,專門培訓邊防海軍軍官。遠東戰役時,邊防軍分隊在前線部隊先遣支隊編成內作戰,參加了解放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的戰斗。蘇維埃祖國高度評價了邊防軍在粉碎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方面所做的貢獻,在整個衛國戰爭中,約有1.7萬邊防軍戰士榮獲勛章和獎章,其中150人榮獲「蘇聯英雄」金星獎章。」
「
1941年底,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蘇聯政府傳統意義上所認為的國境線已不復存在,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國境守衛部隊和內衛部隊的團,營一級建制開始合並為內衛人民委員會師級單位(步兵)。1942年~1943年初,大多數派駐在前線的內衛部隊開始按照正規部隊的編制整編,但這樣的工作只開展了一部分,並沒有涉及全部的內衛部隊(主要是指那些步槍師)
㈢ 1種蘇聯軍帽
對不起,那是動漫,事實上蘇聯人的帽子從來就沒有外加東西的,除了哥薩克騎兵的帽穗子.蘇聯紅軍士兵冬天帶大棉帽,俗稱"狗皮帽子",材質很多各不相同,和雷鋒帶的帽子相仿,但是蘇聯人的狗皮帽子以藍灰色居多,質地是軟的.如圖.樓主畫面里的帽子看起來像蘇軍船形帽,但是船形帽是蘇聯紅軍的夏裝帽
㈣ 蘇聯軍隊里這種戴藍色帽子的是什麼人
督戰隊,一般都是內務人民委員會(後來的克格勃)的成員,監督前線士兵不許後退
㈤ 武警的帽子。
你說是的那個不是內衛和外衛的區別,因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外衛」,那個是士兵與軍官的區別,白色的是士兵的,黃色的帽子是軍官的。就與大檐帽那一處也是士兵與軍官不同的,士兵是那處橄欖色條,軍官是那種編起來的,有點似麻花編的那種,還有檐花。這是不同之處。
㈥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的士兵有的戴鋼盔,有的戴帽子
看過<兵臨城下>了吧?蘇軍在配發軍隊武器的時候都不能保證一人一槍,但仍然要沖鋒!這是一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熱情.當時的蘇軍因為對德國在對法戰爭和閃擊波蘭中獲得大量的好處,對蘇台德地區的防範不是太嚴,而且臨時徵召士兵對資源配置前期是無法保障的!但是對於戰場概率來說,說實在的,這種配給制度是科學但不人性的!這個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謂的純粹人海戰術!槍的配置在戰斗後減員配置能達到一人一槍,巨大的傷亡率和武器裝備供應水平持平
槍如此,更不用說頭盔了!戰場上擊中頭部致命的幾率少的可憐,最強悍的狙擊手的爆頭概率也不會超過50%,所以把製造頭盔的鋼材用到製造坦克上,最後才生產除了讓德軍裝甲師最頭痛的王牌坦克T34!
㈦ 警察帽徽和武警帽徽一樣嗎
那得看是什麼時候了,現在大不一樣,原先一樣。
早先警察和武警的帽徽完全一樣,都是警徽,由藍色盾牌和金色麥穗組成,藍盾里有紅色國徽和金色長城。
2000年國慶節警察換裝,新的99式帽徽和警徽形狀相似但是有明顯差別:盾牌從實心變成了鏤空、盾牌外的麥穗變成了橄欖枝、帽徽底部多了一條寫有「警JINGCHA察」字樣的鏤空飄帶,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從彩色變成了全銀色。
這時武警的帽徽沒有變化,還是直接戴警徽。
2008年建軍節部隊換裝,新的07式武警帽徽很像警徽但還是有差別,一是盾牌從藍色變成了黑色、二是麥穗和盾牌中間加了一圈橄欖枝。
對比一下圖片就更清楚了:第一個是警徽、也就是2000年以前警察和武警共用的帽徽,第二個是99式警察帽徽,第三個是07式武警帽徽
㈧ 武警、警察、保安服裝的顏色分別是什麼
綠色,藏藍,藍灰。大部分保安是藍灰,高級一點的和警服很像,但是肩章臂章都不一樣。
㈨ 二戰蘇聯軍官戴蘭色帽子穿陸軍裝是什麼兵種
藍色帽子穿綠色軍裝的有很多情況,絕大部分是內務部的人員。
蘇聯紅軍中有一個特殊的分支,那就是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指揮的內務部隊,主要包括負責保衛邊境安全的邊防軍和警衛部隊。他們和其他部隊使用相同的武器,接受同樣的訓練,也穿著樣式相同的軍服,區別主要體現在軍帽上。邊防軍大檐帽帽瓦為代表其兵種的綠色,帽牆為藍色;警衛部隊帽瓦為淺藍色,帽牆為黑色或暗紅色。其軍銜標志則與步兵相同。邊防軍及其餘內務部隊在戰爭初期和普通部隊一樣投入了抵抗德軍的戰斗,後期主要從事鞏固新解放區、消滅殘余敵人和維護交通線等工作。
㈩ 為什麼軍人帽子都是綠色得
並不是所有軍種都是綠色的,中國陸軍為綠色,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為綠色,其他都有各自的色彩現在,世界上的軍裝大多數是綠色的 (草綠、深綠或者黃中偏綠)。軍裝採用綠色是從實戰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19世紀末,英帝國主義發動了對南非的侵略戰爭。當時,南非有一個叫 「布爾」的倔強民族,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國土受到外來侵略者的蹂躪,組織起來進行武裝反抗。布爾族參戰的兵力少,英軍人多,雙方兵力對比約為 1:5,布爾人在戰爭初期失利。英軍自恃人多勢壯,驕橫冒進。布爾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英軍有一個很大特點,都穿紅色軍裝,在南非的森林裡和熱帶草原的綠色背景中,格外顯眼,因而行動極易暴露,布爾人從這里得到啟發,立即把自己的服裝和槍炮塗成草綠色,以便利用密草叢林的綠色背景作掩護,這樣一來,布爾人很容易發現英軍,英軍不容易發現布爾人。布爾人常常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英軍,突然發起攻擊,打得英軍措手不及,而英軍想打卻找不到目標,這場戰爭,英軍死傷9萬多人,以慘敗告終。 「前車覆,後車誡」。英國人在南非受到的教訓,很快被許多國家的軍隊所汲取。為了在野戰條件下較好地隱蔽軍隊的行動,不斷改進軍裝的顏色,盡量使之與自然背景的顏色接近。這樣,世界上的軍隊雖然服裝形式差別很大,但在顏色上卻逐漸在綠色基調上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