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古代行軍打仗戴的帽子

古代行軍打仗戴的帽子

發布時間:2021-11-03 08:19:29

⑴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除了保命,還有什麼用處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可以用來保命,比如當頭部遇到危險的時候,尖刺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保護頭部,另外,他還可以用來分辨敵我,還可以用作炊具做飯,可以用來辨別士氣,特別是可以用來套在長槍上做武器。

另外,可以通過這個尖刺的狀態來判斷士兵的士氣。如果士氣低沉,士兵們就會低著頭,甚至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還有人說頭上的尖刺可以用來分辨敵我,因為在戰場上大家穿的都是盔甲,戴著頭盔,很難分辨出是敵是友,那麼頭上的尖刺就可以用來當作標志。在戰場上,環境還是非常危險的,避免在混亂當中錯傷了自己的人。所以說士兵頭上的尖刺並不是像大家說的當避雷針,主要還是考慮在作戰時候所起的作用。

⑵ 古代作戰時戴的帽子叫

頭盔.中國古代稱為胄、首鎧、兜鍪或頭鍪。

⑶ 古代武將戴的帽子叫什麼

武將的帽子?你說的是上朝時候帶的還是打仗時候帶的。

上朝的話,叫做朝(chao二聲)冠,也有的叫花翎。
打仗的話,就是頭盔了。有些人的頭盔比較特別,是有名字的,比如呂布的是束發金冠,大眾的就是頭盔。

⑷ 古代士兵的帽子和將軍帽子的區別

士兵的帽子是普通的鐵盔,將軍的帽子是精鐵盔,這差別是很大的。古代沒有煉鋼技術,精鐵就是最好的材料。因為兵器最多也不過是精鐵製造罷了。所以將軍的帽子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另外還有一點,將軍的帽子在後頸處有防護裝置,以免被敵斬首。而士兵帽子則只是光禿禿一個蓋子。

⑸ 古人行軍打仗頭上帶著的東西

頭盔!

頭盔這種裝備,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只是在青銅器時代未能普及到所有士兵罷了;

嗯,至於在電影電視中,古代將領士兵們頭上戴的那東西,應該是發髻吧!中國古人是不剪頭發的,所以為了避免麻煩,就需要將頭發束起來,用繩子和木棍紮起來,稱為束發。當然有錢人會用玉做的發簪,金絲的繩子。

中國有一個傳統名詞,形容人年齡的叫做束冠之年,就是指16歲的男孩子正式束發為冠。

由於中國影視業對於軍事的無知,他們普遍認為中國古代軍人上陣是除了一身粗布衣服裸奔的,所以電影電視上經常能夠見到古代士兵連頭盔甲胄都沒有拿根木棍上陣。

事實上,中國軍隊在由國家統一配備武器前,裝備之精良是舉世聞名的,漢代的一漢兵能當三匈奴就有裝備精良的因素。只是國家統一給軍隊配備武器後,官員們的肆意貪污才降低了中國軍人的裝備水平。

所以,農民起義軍且不說他,正規軍一個個將發髻露在外面行軍打仗,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哪怕明末腐敗若斯,官員們也會用紙糊一個不管用好看的頭盔發給士兵們壯膽。

⑹ 古代將軍,士兵的帽子上都帶一捆毛還是什麼,那是為了美觀

關於盔纓在古代戰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五種:

1、標明了古代戰將的高階軍銜等級和身份,只有高階軍官才有資格在頭盔上裝飾華麗醒目的漂亮盔纓;

2、古代軍官率軍作戰沖鋒敵陣時,後面的部隊可以看清主官攻擊敵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隨作戰;

3、在戰場上混戰廝殺時,方便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避免誤傷自己人;

4、盔纓起了風向標作用,這如同現代海軍水手軍帽的飄帶,感受天氣風向,方便利用風勢火攻、利用風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風處攻擊迎風難以睜眼的敵人;

5、盔纓起了把手作用:頭盔外形相對圓潤光滑,單手難以抓提,一遇戰事突發,戰將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難以抓取頭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頂上的盔纓能方便單手快速抓提按戴頭上速戰,避免了耽誤戰機。

(6)古代行軍打仗戴的帽子擴展閱讀:

盔纓的歷史:

春秋時代楚莊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亂,在漸台設宴慶功,命愛姬許姬敬酒。風吹燈滅,裨將唐狡酒後調戲許姬;被許姬隨手摘去胄上盔纓,密告楚莊王。楚莊王急命眾將,一律摘去盔纓,然後點燈。唐狡感激楚莊王周全,心存報答。

晉國伐楚,唐狡請為前鋒,被襄老斥責不用。楚莊王陣前不慎落馬被晉將先蔑追襲,危急之中,唐狡奮勇拚死來救,殺退晉兵,得勝受封。這是中國最早的關於盔纓典故記錄。

至於盔纓材料,早期盔纓用的著是漂亮野雞尾羽,往後也有用的是牛馬尾毛、染色的絲麻纖維等。漢唐才正式出現絲纓,元明以後才出現了影視作品那種常見的矛槍頭狀尖刺、底部披著紅色絲纓,或者盔頂上有豎管,以利插入盔纓。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證明了明代當時的盔纓正是紅色絲纓。

⑺ 為什麼清朝士兵戴那樣的帽子,打仗方便嗎

因為那樣的帽子是滿族人的傳統裝束,貌似就折射出了他們的風俗習慣,必須要帶。

⑻ 古代俠客行走江湖戴的帽子叫做什麼

以前沒傘就帶斗笠

⑼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叫什麼身上穿的叫什麼

古代軍人打仗時頭上戴的我國稱作胄(zhòu)、首鎧(kǎi)、兜鍪(móu)或頭鍪,身上穿的叫鎧甲,但不同時期不同材質及不同部位稱謂也不盡相同。

歷史沿革

鎧甲的原身原為鐵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已普遍裝備鐵甲。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宮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歷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綉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西周鎧甲

與古代行軍打仗戴的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拿大鵝短款男士羽絨服價格 瀏覽:549
黑衣服配藍褲子好看么 瀏覽:703
皮帶配重重量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21
豐田威馳冷車啟動時皮帶響怎麼辦 瀏覽:788
老年開衫衣後片怎麼開始織 瀏覽:644
防靜電防護馬甲廠 瀏覽:377
兩件套鏤空針織衫搭什麼 瀏覽:327
商場的圍巾多少 瀏覽:94
小裙子配什麼發型 瀏覽:546
哪裡有便宜童裝外套 瀏覽:788
女裝長款花褲子圖片和價格 瀏覽:104
怎麼折白色襯衫 瀏覽:67
粉色褲子軍綠鞋子怎麼搭配 瀏覽:396
考試家長旗袍 瀏覽:135
抖音鍋蓋睡衣 瀏覽:979
運動外套的作用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女生穿什麼顏色的格子襯衫不顯老 瀏覽:135
針織百褶裙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689
啤酒肚可以穿襯衫嗎 瀏覽:204
三角形圍巾秋冬女品牌及商品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