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冠」以「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的意思來組詞
褒衣危冠 [bāo yī wēi guān]
褒衣:寬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裝束。指寬袍高帽。
2.被發纓冠 [pī fà yīng guàn]
來不及將頭發束好,來不及將帽帶繫上。形容急於去救助別人。
3.彈冠相慶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彈冠:撣去帽子上的灰塵,准備做官。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4.倒冠落佩 [dǎo guān luò pèi]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5.鳳冠霞帔 [fèng guān xiá pèi]
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官員夫人的禮服。
6.高冠博帶 [gāo guān bó dài]
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7.冠袍帶履 [guān páo dài lǚ]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8.華冠麗服 [huá guān lì fú]
冠:帽子。形容衣著華麗。
9.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10.怒發沖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11.正冠納履 [zhèng guàn nà lǚ]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裡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冠】[guān,guàn] 釋義:
[ guān ] 1.帽子:衣~。~戴。~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楚楚。 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子。雞~。樹~。~狀動脈。
[ guàn ] 1.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 2.超出眾人,居第一位:~軍。
⑵ 「冠」字有兩個讀音,分別是什麼讀音,怎樣組詞
「冠」字有兩個讀音,分別是:[ guān ] [ guàn ]
冠:[guàn]
組詞:冠軍、弱冠、奪冠、沐猴而冠、黃冠草服、冠德、軒鶴冠猴、定冠詞、未冠、縓冠、正冠納履、壯發沖冠、三連冠、遁跡黃冠、冠屨倒施等。
冠:[guān]
組詞:冠蓋、冠冕、冠子、冠冕堂皇、桂冠、皇冠、雞冠、樹冠、王冠、衣冠、怒發沖冠、無顏之冠、厭冠、冠飾、冠事、喪冠、黃藕冠、冠帔等。
部分詞語解釋
1、冠軍[ guān jūn ]
解釋:泛指體育、文化、藝術表演等競技比賽中的第一名。
人生是一場長跑,起點低未必就不是終點的冠軍。
2、弱冠[ ruò guàn ]
解釋: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
據《儀禮.士冠禮》上所載,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里主持冠禮。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准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
3、奪冠[ ó guàn ]
解釋:奪取冠軍;奪得第一名。
《人民日報》1984.10.7:「一個優秀運動員不僅能在運動項目上奪冠,在思想品質上也要過得硬。」
4、冠蓋[ guān gài ]
解釋:指仕宦,貴官。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絕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5、皇冠[ huáng guān ]
解釋:由君主戴的象徵至高權力的帽子,一般由貴重金屬製作,鑲有寶石。
巴金 《長生塔》:「﹝皇帝﹞就是那個整天坐在宮殿里,頭戴皇冠的怪物。」
⑶ 用冠以「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的意思組詞
氣冠三軍
[qì guàn sān jūn]
三軍:軍隊的總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發怒沖冠
[fā nù chōng guàn]
形容極度憤怒。同「發上沖冠」。
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獼猴)戴帽子。比喻裝扮得像人,實際卻虛有其表。常用來諷刺依附權勢竊據一定權位的人。《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冠:戴帽子。
衣冠禮樂
[yī guàn lǐ lè]
指各種等級的穿戴服飾及各種禮儀規范。指封建社會中各種典章禮儀。
沖冠眥裂
[chōng guàn zì liè]
形容憤怒到極點。眥裂,睜裂眼眶。
褎然冠首
[xiù rán guàn shǒu]
指出眾,超出同輩而居首席。同「褎然舉首」。
暴衣露冠
[pù yī lù guàn]
日曬衣裳,露濕冠冕。形容奔波勞碌。暴,曬。
二十弱冠
[èr shí ruò guàn]
古代中國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發髻,也稱「總角」,《詩經·氓》中有雲:總角之宴,言笑晏晏。這里的「總角」就是代指小時候,兒童時期。
沖冠怒發
[chōng guàn nù fà]
形容極為憤怒。
衣冠濟楚
[yī guàn jì chǔ]
見「衣冠楚楚」。
植發穿冠
[zhí fà chuān guàn]
頭發直豎,頂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踴躍之狀。猶植發沖冠。
黃冠野服
[huáng guàn yě fú]
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衣冠優孟
[yī guàn yōu mèng]
楚相孫叔敖死,優孟著孫叔敖衣冠,摹仿其神態動作,楚莊王及左右不能辨,以為孫叔敖復生。事見《史記·滑稽列傳》。後因稱登場演戲為「衣冠優孟」。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上:「衣冠優孟,最易動人,而淫戲靡靡,有聲有色,能使女德之貞靜者轉入邪淫,則其弊不可勝言。」參見「優孟衣冠」。
正冠納履
[zhèng guàn nà lǚ]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裡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衣冠濟濟
[yī guàn jì jì]
猶言衣冠楚楚。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十:「衣冠濟濟,儀貌鏘鏘,彼何人斯?」《三國演義》第四四回:「次日清晨,孫權升堂。左邊文官張昭、顧雍等三十餘人;右邊武官程普、黃蓋等三十餘人:衣冠濟濟,劍佩鏘鏘,分班侍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八回:「各人分著幫,擺設了豬羊祭筵,衣冠濟濟在那裏伺候。」
衣冠齊楚
[yī guàn qí chǔ]
見「衣冠楚楚」。
弱冠之年
[ruò guàn zhī nián]
指男子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
沖冠發怒
[chōng guàn fā nù]
形容極為憤怒。
衣冠掃地
[yī guàn sǎo dì]
謂士大夫不顧名節,喪盡廉恥。宋文天祥《留遠亭》詩序:「諸酋又嗾婦抱劉(劉岊)以為戲。衣冠掃地,殊不可忍!」清侯方域《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始焉以豎刁之謀,媚於天子;終焉以國老之勢,廣置門生。家國無人,衣冠掃地。」
被發纓冠
[pī fà yīng guàn]
來不及將頭發束好,來不及將帽帶繫上。形容急於去救助別人。
⑷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一一《弟子規》的意思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的意思是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否則容易被絆倒,一切穿著以穩重端莊為宜。衣、帽、鞋襪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臟亂,要用的時候又要找半天。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依據孔子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范,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4)冠字組詞把帽子戴正擴展閱讀
《弟子規》賞析:
《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
《弟子規》的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蘊,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弟子規》用這種言語疏導的方法,在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同時,又便於兒童通過朗誦背誦就獲得道德理論知識,明白人生的道理,對道德產生初步的了解,從而達到道德認識的啟蒙作用。
⑸ 冠的說法
·古代男子成年——稱:弱冠之年;
·丟掉烏紗帽,比喻自動辭去官職——稱:掛冠;
·彈掉帽子上的灰塵,比喻預備做官——稱:彈冠;
·把帽子戴正——稱:正冠;
·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連稱——稱:衣冠;
·古代士大夫戴的高帽——稱:峨冠;
·古時讀書人戴的帽子——稱:儒冠;
·道士的裝束——稱:簪冠;
·古代希臘人用來授予傑出的詩人或競技優勝者的帽子——稱:桂冠。
⑹ 冠字多音字組詞
(L部) 1、烙 lào 烙印 烙鐵 luò 炮(páo)烙
2、樂 lè 快樂 yuè 音樂 3、 勒 lè 勒索 lēi勒緊點兒4、擂 léi 擂鼓 lèi 擂台 5、累 lèi勞累 léi累贅 lěi累次6、倆 liǎ咱倆 liǎng 伎倆 7、量 liáng 計量 liàng 數量8、淋 lín 淋浴 lìn 淋鹽 9、鎦 liú 鎦金(塗金) liù 金鎦(金戒) 10、籠 lóng籠子 lǒng 籠絡 11、露 lù 露骨 lòu 露馬腳12、綠 lǜ 綠地 lù 綠林 13、落 luò 著落 lào 落枕 là 落下(M部) 1、脈 mò 脈脈(僅此一例) mài 脈絡 山脈
2、埋 mái 埋伏 mán 埋怨 3、蔓 màn蔓延 wàn 瓜蔓 壓蔓4、蒙 méng 蒙騙 méng 蒙味 měng 蒙古 5、靡 mí奢靡 mǐ披靡6、模 mó 模範 模型 mú 模具 模樣
(N部) 1、 難 nán 困難難兄難弟(貶義) nàn 責難 患難2、寧 níng 安寧 寧靜 nìng 寧可 3、弄 nòng 玩弄 lòng 弄堂(P部)1、朴 pǔ 簡朴 朴質 pō 朴刀 pò 朴樹 piáo 朴姓
2、迫 pǎi 迫擊炮 pò 逼迫 3、胖 pán 心寬體胖 pàng 肥胖4、刨 páo 刨土 bào 刨冰 5、炮 páo 炮製、 炮烙 pào 火炮6、噴 pēn 噴射 噴泉 pèn 噴香 7、片 piàn 薄片 piān 唱片兒8、縹 piāo 縹緲 piǎo 縹色 9、撇 piē 撇開 撇棄 piě 撇嘴10、仆 pū 前仆後繼 pú 僕人 11、曝 pù 一曝十寒 bào 曝光(Q部) 1、 棲 qī 兩棲、棲息 xī 棲棲(形容忙碌的樣子)
2、 蹊 qī 蹊蹺 xī 蹊徑 3、 稽 qǐ 稽首 jī 滑稽4、強 qiáng 強制 qiǎng 強迫 jiàng 倔強 5、悄 qiāo 悄悄話 qiǎo 悄然、悄寂 6、翹 qiào 翹尾巴 qiáo 翹首、連翹
7、切 qiē 切磋 qiè 急切、切實 8、親 qīn 親近 qìng 親家9、曲 qū 神曲、大麴、彎曲 qǔ 曲調、曲藝、曲牌
(R部) 任 rén 任丘(地名)任(姓) rèn 任務、任命
(S部) 1、塞 sè 堵塞、阻塞 sāi活塞、塞車sài 邊塞 塞外2、散 sǎn 懶散 sàn 散布、散失 3、喪 sāng 喪鍾 sàng 喪失4、色 sè 色彩 shǎi 掉色 5、折 shé 折本 zhē 折騰 zhé 折斷6、煞 shā 煞尾 shà 惡煞 7、廈 shà 大廈 xià 廈門8、杉 shān水杉 shā 杉木 9、舍 shě 舍棄 拋舍 shè 校舍10、什 shén 什麼 shí 什物 什錦 11、識 shí 識別 zhì 標識12、似 shì 似的 sì 相似 13、說 shuì 游說 shuō 說話 說辭14、數 shuò 數見不鮮 shǔ 數落 數數(shu) shù 數字 數目
15、遂 suí 不遂 毛遂自薦 suì遂心 未遂 功成名遂
(T部) 1、沓 tà 雜沓 復沓 紛至沓來 dá 沓子(一沓稿件)
2、苔 tái 苔蘚 tāi 青苔 3、調 tiáo 調皮 diào 調換4、帖 tiē 妥帖 伏帖 tiě 帖子 請帖 tiè 碑帖 字帖 畫帖
5、吐 tǔ 談吐 tù 吐沫 吐血 6、 拓 tuò 開拓 tà 拓本(W部) 1、瓦 wǎ磚瓦 wà 瓦刀 2、圩 wéi 圩子 xū 圩場
3、尉 wèi 尉官 yù 尉遲(姓) 4、尾 wěi 尾巴 yǐ 馬尾(X部) 1、行 xíng 舉行 háng 行市 hàng 樹行子 héng 道行
2、鮮 xiān 鮮美 xiǎn 鮮為人知 3、纖 xiān纖細 qiàn 纖夫4、相xiāng相傳 xiàng 相片 5、嚇 xiā 嚇唬 hè 威嚇 恐嚇6、省 xǐng 反省 shěng 省略 7、宿 xiù 星宿 xiǔ 半宿 sù 宿舍
8、削 xuē剝削 xiāo 切削 削皮 9、血 xuè 貧血 心血 xiě 雞血(Y部) 1、啞 yā 啞啞(象聲詞)的學語 yǎ 啞然 啞場 啞語
2、殷 yān 殷紅 yīn殷切 3、咽 yān 咽喉 yàn 狼吞虎咽 yè 嗚咽
4、鑰 yào鑰匙 yuè鎖鑰 5、葉 yè 樹葉 xié 葉韻(和諧義)
6、艾 yì 自怨自艾、懲艾 ài 方興未艾、艾草
7、應 yīng 應屆 yìng 應承 8、佣 yōng 僱傭 yòng 傭金 佣錢
9、熨 yù 熨貼 yùn 熨燙 10、與 yǔ 給與 yù 參與
11吁 yù 呼籲 xū 長吁短嘆 12、暈 yūn 暈倒 yùn 月暈 暈車
(Z部) 1、扎 zhá 掙扎 zhā 紮根 扎實 zā 扎彩(捆束義)一紮啤酒
2、擇 zé 抉擇 zhái 擇菜 3、載 zǎi千載難逢 zài 載歌載舞
4、軋 zhá 軋鋼 yà 傾軋 軋花 5、粘 zhān 粘貼 nián 粘稠 粘土
6、漲 zhǎng 漲落 zhàng 泡漲 腦漲
7、著 zháo著涼 zhuó 著落 zhāo 著數 8、正zhēng 正月 zhèng 正常9、種 zhǒng 種子 zhòng 耕種 10、中 zhōng 中國 zhòng 中獎11、屬 zhǔ 屬望 shǔ 種屬 12、軸 zhóu 輪軸 zhòu 大軸戲 壓軸戲13、轉 zhuǎn 轉運轉折 zhuàn 轉動 轉速
14、幢 zhuàng 一幢樓房 chuáng 經幢(寫有佛號的石柱)
15、鑽 zuān 鑽探 鑽孔 zuàn 鑽床 鑽桿 鑽石
16、作 zuō 作坊 銅器作 zuò 工作 習作
⑺ 關於「冠」字的說法很多,請按意思填空:
1 奪 2 三連 3 弱 4 5 免 6 彈 7 端 8衣 9 峨 10清 11道 12桂
⑻ 冠字多音字可以怎樣組詞
衣冠[ guān ],[ guàn ]冠軍。
衣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yī guān,指衣服和帽子;縉紳、名門世族。見《管子·形勢》:「言辭信,動作莊,衣冠正,則臣下肅。」
冠軍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guàn jūn,泛指體育、文化、藝術表演等競技比賽中的第一名。出自於《史記·黥布列傳》。
多音字,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讀音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根據使用情況不同,讀音也不同,讀音有區別用法的作用。
⑼ 小學語文,急急急
古代男子成年叫 弱冠
脫去帽子謝罪叫 免冠
自動辭去官職叫 掛冠
把帽子戴正叫 正冠
皇帝戴的帽子叫 冕冠
士大夫的高帽叫 峨冠
讀書人戴的帽子叫 儒冠
優勝者的帽子叫 桂冠
現在小學的題目都涉及到國學了啊,真有意思,滿意請採納,謝謝,打字辛苦。
⑽ 古代給體育比賽冠軍帶啥冠
1 奪 2 三連 3 弱 4 5 免 6 彈 7 端 8衣 9 峨 10清 11道 12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