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燒後出汗要蓋被子嗎
小時候體弱多病,每次發燒,爸媽總是說:「多喝點熱水,蓋上被子發發汗就好了。」然後我就問:「為什麼?」父母總是會說:「一輩輩傳下來的,都是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邊的人發燒,都會說一聲:「多喝熱水,發發汗就好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卻感覺很有道理。然而,在醫院,每次聽到護士喊:「X醫生,XX床病人37.6℃」,醫生總是會說:「敷點冰塊,物理降溫」,卻從來沒聽到過「喝點熱水,給他蓋上被子捂捂」。那麼,發燒後哪種處理方法才是對的呢?
發燒,即發熱,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或者體溫不升高,自覺全身或身體局部發熱。造成發熱的原因很多,中醫上將發熱的類型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風、寒、暑、濕、燥、火(熱)。常見的外感發熱多是由風、寒、火(熱)、暑、濕所致,如風寒束表之發熱、風熱犯表之發熱、暑濕傷表之身熱等。內傷發熱多是由於機體臟腑、氣血、陰陽失衡導致的發熱,主要有氣虛發熱、血虛發熱、陰虛發熱、陽虛發熱、氣郁發熱、痰濕郁熱、血瘀發熱,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輩常說的「捂捂汗」,其實屬於中醫治療中的汗法。通俗講就是打開毛孔促進出汗,使在表的邪氣隨汗而除的方法,即開泄腠理,宣發肺衛,解表祛邪。然而,出汗並不都需要「捂」出來。如:外感風寒之發熱,常表現為怕冷較重,發熱輕,無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較輕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多喝熱水,發發汗」的方法,辛溫解表,驅邪外出而退熱。而風熱犯表之發熱,「捂汗」之後雖有汗出而熱勢不退,甚至體溫升高,出現烘熱欲焚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冰敷的效果就會比較好。風熱犯表,身熱明顯,汗出不暢,面紅口乾,用以辛涼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對退燒有一定的幫助。
然而,無論是「捂汗」還是「冰敷」,大都針對的是邪氣在表之外感發熱,對於內傷發熱,就不太適合。對於內傷發熱,或滋陰、養血、益氣、溫陽,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虛或陰虛之發熱,再用發汗的方法,則會更加耗傷陰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緩解一時的熱勢,冰退則熱勢復來,甚至延誤病機,出現嚴重後果。
程式《醫學心悟》有雲:「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無論是「捂汗」還是「冰敷」,對退熱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對證使用,不可亂用。
❷ 高燒後出汗是好轉的嗎用不用蓋被子
高燒後出汗是退燒的表現,但不代表完全好了,還是要注意多喝水,注意降溫退燒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的人會好轉,有的人卻會再次發燒反而會更嚴重。這也是因人而異的。
退燒的常用方法
1、冷敷:仰卧,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毛巾,身體其它部位應用被子蓋好並及時換濕冷毛巾,如此反復循環,直到退燒為止。
2、補充水分:發燒時,身體會流汗散熱。所有,就需要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或者蔬果汁,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3、泡腳:發燒時,用40度左右的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降溫,緩解感冒發燒帶來的不適。
4、按摩:用生薑片擦拭按摩腳底的「湧泉穴」以及頸根後的「大椎穴」,有助於退燒。
5、多休息:發燒要避免勞累,多休息,如果打寒顫的話,要躺在床上,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
6、調節室內環境:室內要保持適度地通風透氣,以幫助身體恢復。還要保持柔和的光線,可以聽輕音樂,使患者心情更加放鬆。
低燒是機體免疫系統自我保護措施的一種表現形式,短時間的低燒常常不需要太過於緊張。但高燒就不同了,它對身體尤其是腦組織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即使出汗退燒後也有可能反復,因此了解並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退燒方法還是很有必要的。
❸ 為什麼說「發燒出汗之後就好」是個誤區
因為發燒只是一個臨床表現,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而發燒出汗是機體的自我調節機制引起的,限制體溫過高。但很多病就是出了汗,燒暫時退掉了,很快又會發燒,而且病也不會好,所有不能絕對地說發燒出汗之後就好了。
❹ 1歲半小孩發燒頭上有汗要不要戴帽子
你好,如果孩子有出汗的情況,那就說明孩子的體溫正處於下降的階段,這個階段不需要加衣服,因此可以不用戴帽子,但是最好在室內休息,以免再受風寒
❺ 寶寶發燒,吃過葯出了很多汗,帶著帽子好嗎
問題分析: 您好,孩子發燒,服葯後出汗說明孩子要退熱了,是可以帶著帽子的,但不要太厚的帽子。 意見建議: 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多喝熱水,更有助於快速退熱的。要查明發燒的原因積極治療。
❻ 退燒出汗後怎麼辦
估計您這幾天一直在發燒 出汗是身體退燒降溫的最常見方法,您一直出汗的話,估計您每次退燒後又再次發燒了 要注意: 1、長期使用單純的退燒葯對您沒任何好處,治療引起發燒的病才是根本。 2、多喝水,多吃水果或喝果汁(不是市場上買的那些啊,是真正的水果的果汁) 3、注意休息。這時候運動對您的身體將是很大的負...擔。 4、如果出汗很多,那麼最好到醫院做個電解質方面的檢查,因為出汗的時候大量的水和電解質會排出,有的人會有電解質紊亂。 5、發燒的人身體處於一種高代謝狀態,所以,補充足夠的熱量、營養是必須的,再怎麼不想吃東西也要吃點啊
❼ 吃過退燒葯後身體會大量出汗,此時是應該捂汗還是應該適當讓汗散發
不應該捂汗,應該在適當的溫度下讓汗散發,不能吹冷風。
一般退燒葯的原理是體溫調節中樞驅使身體發汗,通過發汗把體內的熱量散發出來,從而達到退熱的效果。所以吃退燒葯出汗是正常的葯效作用。
在高熱吃了退燒葯後,過度捂汗不但不利於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在短時間內升得更高,還可能造成脫水。
正確處理辦法:可以把衣服解開,寬鬆些,增加體表與空氣接觸。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松開衣服也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 發燒時要多喝溫水,注意冷暖,飲食要以清淡、營養為主,不要吃刺激性、生冷、油膩的食物。
(7)燒退出汗後要帶帽子嗎擴展閱讀:
發燒,也稱發熱,是指致熱原直接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體溫中樞功能紊亂或各種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散熱減少,導致體溫升高超過正常范圍的情形。每個人的正常體溫略有不同,而且受時間、季節、環境、月經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當口腔溫度高於37.5 ℃,腋窩溫度高於37℃,或一日之間體溫相差在1℃以上,即為發燒。
降溫處理辦法:
對於感染性發熱而言,發熱本身是機體免疫系統清除感染源的表現之一,除非高熱以及患者嚴重不適、強烈要求外,通常可不急於使用解熱葯等葯物,但一定要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而對於高熱患者必須進行降溫處理。
(1)物理降溫
①使用冰袋,將冰袋置於頭部、腋窩及腹股溝部,冰袋要用干毛巾包裹後使用。
②酒精擦浴,用35%~50%乙醇溶液擦浴,患者取仰卧位,從頸部向下沿臂外側直至手背,再換一小毛巾,從腋下沿臂內側直至手心,用同樣方法擦拭對側;然後,從腹股溝部經腿擦拭至足部。再讓患者取側卧位,從後頸部開始,自上而下擦拭整個背部。
需要注意的是,擦拭的同時,需給患者以輕柔的按摩,當擦至大血管附近(如腋下、肘部、腹股溝區、窩等部位)時,應稍做停留,以提高療效。擦拭過程中,如有寒戰、面色蒼白或脈搏、呼吸不正常,應立即停止操作。
(2)葯物降溫
高熱患者可以使用的葯物有:阿司匹林,0.3~0.6g,口服,必要時每4小時1次;安痛定注射液2ml,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2ml,肌肉注射;還可選用安乃近滴鼻液滴鼻;高熱不退的,還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參考資料:網路-發燒
❽ 早晨跑步出汗後戴著帽子還是脫掉好
早晨跑步出汗戴帽子就不要摘下來了,那樣容易感冒。建議你晨跑的時候最好不要戴帽子,只要戴了就不要摘。讓它自然落汗。
❾ 退燒出汗怎麼處理
退燒出汗,往往是停止發燒的先兆,但是要注意:
一、長期使用單純的退燒葯對身體沒有任何幫助,治療發燒的病因才是根本。
二、多喝水多吃水果或喝果汁。
三、注意休息,這時候運動對身體的負擔將會很大。
四、如果出汗很多,最好到醫院去檢查血常規血生化,因為出汗的時候會造成水和電解質的大量排出,會造成電解質紊亂。
五、發燒的人身體處於一種高代謝狀態,所以要補充足夠的熱量,營養是必須的,需要低鹽低脂和高熱量飲食。
一般服用退燒葯物後,出汗是正常的,因為可以帶走水分帶走熱量,這樣就體溫就會下降。但是如果葯效過了還出汗,可能就是身體虧損的表現,可以吃點補中益氣湯。在出汗後,我們要補充適量的水分和鹽分,可以喝點溫開水或鹽水。盡量避免馬上洗澡或者沖涼,避免做激烈運動。
❿ 4歲男孩冬天就這季節外出喜歡和小朋友追著跑。帶著帽子一出汗就發燒感冒,是跑的時候不戴帽子好嗎
可以帶帽,不要戴太厚的帽子,出汗了也不要立即取帽子,可帶些一小毛巾,擦汗。玩的時候不要穿太多。可備些隔汗巾,出汗了就給寶寶墊在背上。尤其是不要出汗後立即脫衣服,更容易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