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快必須裝「翅膀」 盤點配備定風翼的 6款公升級超級跑車
如今,空氣力學定風翼不再是公升級車型的專屬,也不是跑車車型的專屬,本田和阿普利亞已經將這種技術下放到中量級車型上,而杜卡迪更是將其裝在街車上,在今後的幾年當中,該技術將進一步普及,確實令人有些期待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請問:哪種摩托跑車帥氣呢請幫我解說一下
這個要看自己的審美,本人感覺cbr系列的不錯
③ FILA 斐樂,棒球帽上的圖案代表什麼
斐樂(FILA ),於1911年由FILA兄弟在義大利BIELLA創立,先後開發了高爾夫、網球、健身,瑜伽、跑步及滑雪系列。
2003年FILA出資贊助了杜卡迪摩托車隊。義大利的蒙扎(Monza)賽車場上,世界超級摩托車大賽第四站的賽事中,駕駛杜卡迪999工廠賽車的英國車手鶴臣(NeilHodgson)奪得兩節賽事的冠軍,並為杜卡迪帶來了參賽WSB以來的第200場勝利.隨後,廠方宣布推出下面這款外觀與參賽車輛相接近的限量街道版999R,贊助廠商Fila的花紋圖案,使人跨上此車就能感受到車手的那種自信,人車合一的感覺.
④ 哈雷摩托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美國品牌哈雷摩托的簡介 一個世紀以來,哈雷得理念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動力和美好時光。密爾沃基摩托車的形象在全世界車迷心中生根發芽,他們狂熱地忠誠於 V 型雙缸驅動的機車以及製造它們的公司。 公司被《福布斯》雜志提名為"年度最佳公司"及 400 名最佳公司之一,並且"哈雷"連續躋身於美國十大最著名品牌。 [編輯本段]哈雷摩托的發明 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歲的威廉·哈雷和20歲的阿瑟·戴維森在一間小木屋裡「攢」出來的,並以兩個人的姓氏命名為「哈雷—戴維森」。這之後,哈雷從新英格蘭地區開始發展,1912年第一次出口日本,一直擁有穩定的顧客群,現在已經銷售到200多個國家。近年來美國經濟滑坡,消費能力大減,哈雷的年銷量卻以15.7%的比例增長,2001年的純利潤超過4億美元,訂單已經排到了2005年。 [編輯本段]哈雷摩托的歷史哈雷的產生 哈雷傳奇式的發展總是和特定的歷史環境聯系在一起。1905年的獨立日,一位車手騎著哈雷摩托贏得了芝加哥市舉辦的車賽。從此,哈雷的銷量漸漸上升,生產規模漸漸擴大,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也有了自己的分銷處,同時開始生產警用摩托。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哈雷抓住時機,以戰場為市場,生產了約2萬輛軍用摩托,獲得了可觀的利潤。1918年,一戰停戰協議簽訂的第二天,盟軍下士羅依·霍爾茨就是騎著一輛哈雷,第一個進入德國的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軍火工業的快車,開始躍進式的發展。到二戰結束時,哈雷共生產了9萬輛WLA型軍用摩托。哈雷摩托與美軍朝夕相處,已經成為這些軍人生命中揮之不去的一部分。當他們回到祖國,再次見到熟悉的哈雷摩托,內心的激動是不難想像的。哈雷寄託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激情,他們也成為哈雷最忠實的支持者。 從創立之初,哈雷一直致力於在機械、外觀等各方面改進、創新,不斷提高哈雷的品質,並通過開發多種服務項目,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哈雷的性能 哈雷從初期的單排氣管摩托車到雙排氣管,從500毫升發動機到1200毫升或更大排氣量的發動機,從三檔變速到四檔變速,還不斷引入液壓減震器、電子點火器等新技術,玻璃纖維、鋁合金等新材料,根據市場需要開發新的系列產品。1907年,哈雷製造出了第一台V型雙缸發動機,較之於傳統單缸發動機,它能為摩托車提供兩倍的動力。20世紀20年代,哈雷在體育競技和實用相結合的道路上,一方面開發出時速達85—100英里的比賽用摩托,一方面又開發出帶斗的警用三輪摩托和家用的小型摩托。這種方式使哈雷平安度過了經濟大蕭條。 哈雷摩托既有幾萬美元的高檔型,也有幾千美元的低檔型,還提供租賃服務,所以誰都消費得起。除了摩托車,哈雷還為車迷開發了各種二線產品:帽子、頭巾、內衣、襪子、夾克衫、靴子、錢包、打火機等各類服飾,讓哈雷迷們可以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全副武裝。 哈雷的服務 哈雷的服務也一直做得十分到位。哈雷從1917年7月開始為美軍專門培訓維修哈雷摩托車的機械師,而到了和平時期,哈雷就轉為主要培訓民用摩托車的機械師。哈雷的租賃服務不止出租一輛摩托車,還提供頭盔、雨衣、小件寄存和24小時緊急援助服務。在哈雷的官方網站上,還幫助消費者制定預算和貸款計劃,提供財務及保險咨詢服務。 哈雷的成就 哈雷的成就,固然有它的經營者善於抓住商機,不斷進取的一面,更深層次的,是經過百年的歲月滄桑,哈雷濃縮了激情、自由、狂熱等諸多品格,已經成為一種精神象徵。 20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如同一群在社會生活中左沖右突的困獸,但他們最終在哈雷那裡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那種純金屬的堅硬質地,炫目的色彩,大排量、大油門所帶來的轟響,甚至燙人的排氣管,都讓他們瘋狂。為了與狂熱、叛逆、不羈的風格相配,他們從此穿上印有哈雷標志的外套、破了邊的牛仔褲和粗獷的皮靴,身體上刺著哈雷的標志,也給社會帶來沖擊和震撼。對他們來說,這甚至比遵紀守法更能表達愛國精神。 80年代後的美國,「嬉皮士」們早已不見蹤影。但哈雷迷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1983年,哈雷車主俱樂部成立,使哈雷迷們更加親密。到了2002年,成員已超過65萬。 哈雷也在不知不覺中,由叛逆群落向主流社會滲透。特別是90年代後,白領人士面臨日益增大的心理壓力,他們越來越渴望有一種可以釋放和解脫的方式。這時,哈雷當然是首選。扔掉西裝革履,穿一身「哈雷服」呼嘯而過,如同縱馬馳騁,真切地觸摸大自然的靈魂,遠比坐在密閉的轎車中過癮。但是,他們這種放縱很不徹底,身上的刺青是貼上去的,摩托車也許是租來的,只是願意在短時間內遠離塵囂。 「9·11」後,哈雷迷們的呼嘯又有了新的含義。不少人身上的刺青多了一面美國國旗,車後座上也往往插一兩面星條旗迎風飄揚。「9·11」後的每一個節日,美國政府為安全起見,都會勸告國民不要聚集。哈雷迷們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不但要為哈雷100周年舉行大規模的活動,而且活動要從今年7月開始持續14個月,以一副滿不在乎的昂揚姿態面對恐怖主義。文章開頭提到的摩托車隊,就是他們紀念活動的序幕。現在,哈雷已經正式開始了路上展示活動,全球的哈雷迷們紛紛集中到悉尼、東京等10個城市,齊齊把自己心愛的摩托車開到路上,就像是流動的哈雷博物館。哈雷迷們還要從美國的西北、西南、中南和東北四個方向分四路駕車駛向哈雷的家鄉密爾沃基,於2003年8月27日集合,開始為期3天的盛大的慶祝活動。1993年,哈雷90周年慶典時有10萬人參加,1998年95周年時有14萬人參加,明年的慶典預計約有20萬人參加。 [編輯本段]哈雷車主俱樂部 為了加強與客戶之間的緊密溝通和互動,在1983年,哈雷創立了哈雷車主俱樂部,英語簡稱為H.O.G,當時的目的就是想通過這一方式,使會員之間可以更便利地分享他們駕乘哈雷摩托車的經驗與體會。隨後這一由哈雷企業贊助的機構迅速發展起來,到2001年,H.O.G全球各地的分部已達1200個,66萬個會員遍布115個國家。無疑,H.O.G創造了一種哈雷亞文化,將消費者、摩托車和哈雷公司連接在了一起,消費者追求駕駛的樂趣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通過哈雷摩托車,最終轉化成為對品牌的忠誠。如今從企業主管、銀行家,到知名影星如何諾史瓦辛格、名脫口秀主持人伙藍諾等,均是哈雷俱樂部的成員。 [編輯本段]哈雷與搖滾 60年代,西方產生的嬉皮士,他們以怪異的發型、破牛仔褲、紋身、搖滾樂、作為標志,喜歡騎著哈雷摩托呼嘯而過,喜歡居無定所四處流浪。而一九六九年在美國紐約州的一間農場舉行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則是嬉皮士最盛大的慶典,整整三天三夜,五十萬青年冒著滂沱大雨在泥濘中參加這個露天搖滾音樂大派對,這種公社化的大聚會把嬉皮士的理想「愛與和平」表現到了極致。 自此,人們便把哈雷機車與搖滾以一種暗示性的表達方式聯系在了一起.盡管現在嬉皮士早已銷聲匿跡,玩哈雷機車的也不僅僅是些"憤怒的青年",但六十年代後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總是把這兩個詞悄然畫上一個等號. [編輯本段]關於哈雷摩托的電影 《荒野大飆客》 《惡靈騎士》</B> 《蝙蝠俠3》 《終結者2》 …… 隨著時間的流逝,哈雷—戴維森還會被美國人賦予更多的精神含義。就如它的廣告語所說:路從這里開始,沒有盡頭。
⑤ 以前看過一個版本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夢遊仙境》(英文:Alice in Wonderland 或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是由英國作家查爾斯·路德維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以筆名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故事的主角愛麗絲,從兔子洞掉進一個充滿奇珍異獸的夢幻世界,遇到各種懂得說話的動物。這童話自1865年出版以來,一直深受不同年紀的讀者愛戴,相信是由於作者巧妙地運用不合邏輯的跳躍方式去鋪排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是一個典型「不合理文學」的例子,亦是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童話故事。
2010年華特·迪士尼發行3D電影
劇情簡介
蒂姆·波頓的新版《愛麗絲夢遊仙境》從某種程度來說實際上是原版故事的續集。影片講述了已經19歲的愛麗絲參愛麗絲夢遊仙境加了一個在維多利亞式庄園里舉行的宴會,卻發現自己將會在眾多傲慢自大的人面前被求婚,於是她跟隨一隻白色的兔子逃到了一個洞里,進入了仙境,愛麗絲曾經在10年前來過這里,但此刻的她卻一點也不記得了,在這里愛麗絲受到了「瘋帽子先生」等人的歡迎。
影片講述了已經20 歲的愛麗絲和母親參加一個宴會,卻發現自己將在眾多傲慢自大的人面前被求婚。於是她跟隨一隻白色的兔子逃到一個洞里,進入仙境。13年前,愛麗絲曾來過此地,但她現在卻一點也不記得了。在這里,愛麗絲與那些可愛的老朋友們重逢了:虛張聲勢的睡鼠,美麗的白皇後和她可憎的姐姐紅桃皇後,還有雙胞胎兄弟,毛毛蟲,白兔,瘋帽子等等。在奇妙的仙境歷險中,愛麗絲了解到自己身負的重大使命,那就是帶領地下世界的居民們結束紅桃皇後的邪惡統治,恢復昔日仙境。
從「仙境」回到現實世界的愛麗絲·金斯利(米婭·華希科沃斯卡飾),對自己曾經有過的奇幻遭遇早就忘了個一干二凈,即使如此,已經長成20歲的漂亮女人的她,仍然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場充滿著意想不到的轉折和驚奇的夢幻冒險。 愛麗絲在參加父母在維多利亞花園專門為自己舉辦的派對上,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竟然也有了仰慕者,而且還向她發出了結婚的請求--對方是哈米什·愛斯科特(利奧·比爾飾),他是愛斯科特先生(蒂姆·皮戈特-史密斯飾)和太太(傑拉爾丁·詹姆斯飾)的兒子,雖然家財萬貫,卻有著富家子慣有的在過於養尊處優的環境下養成的愚笨和木訥。被哈米什嚇了一跳的愛麗絲,還來不及對他的求婚做出反應,就迅速地逃離了正在進行中的宴會現場……隨後,她驚訝地看到了一隻穿著馬夾、帶著表袋的兔子正在前方迅速地奔跑。
緊緊地跟隨著「兔子先生」(麥克·辛配音)穿越了一大片草地,愛麗絲眼睜睜地看著他消失在一個兔子洞里。然後,突然之間,她發現自己竟然也一起跌落進去,不斷地翻著跟頭通過了一條奇怪、有如夢境般朦朧的通道,最終抵達一個圓形的大廳里,四周坐落的是數不清的門--在「吃下我」的蛋糕,緊接著她的身體又重新長大了……最終,愛麗絲選好了自己要走進去的那扇門,她進入的一個令人驚奇的幻想世界當中,居住在那裡的人和生物將這片土地稱為「地下生活」。
在這里,她見到的是有如動物園般豐富多彩的各色人物,從一隻喜歡恃強凌弱、虛張聲勢的睡鼠(芭芭拉·溫莎配音)到精神錯亂的「瘋帽子先生」(約翰尼·德普飾);從一隻「常露齒嬉笑的貓」(斯蒂芬·弗雷配音)到一隻喜歡抽水煙袋、名叫阿布索倫(阿倫·瑞克曼配音)的毛毛蟲;從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白色皇後」(安妮·海瑟薇飾)到她那一直懷恨在心的姐姐「紅桃皇後」(海倫娜·伯翰·卡特飾)--雖然她脾氣又壞且喜歡使性子,但她卻是「地下生活」真正的主宰者。在經歷了一連串險象環生的意外事故之後,愛麗絲將會在這片有如童話般虛幻的奇妙世界裡重新找到那個迷失了的自我。
⑥ 摩托車跑車能辦證件 能上路嗎
國家摩托車上牌照沒有排量限制,只有手續齊全上的限制,你要是從專賣店買的正規進口大貿車,就可以上牌照,前提是你那個城市沒有限摩。
現在進口大貿的跑車,杜卡迪型號最多,其次是寶馬有兩款(S1000RR、K1300S),最後是鈴木(GSX-R1300隼)。
走.私水貨上牌有難度,托關系搞來的也只是個套牌,警察要是校起真來給你扣的帽子比沒牌照更慘。
⑦ 愛麗絲夢遊仙境2009簡介
你說的是不是另一個版本啊?黑頭發會空手道的那個愛麗絲,電影也算挺好看的。
童話世界紅心女王的兒子,王子傑克來到現實世界並與她相愛,向她求婚卻被她拒絕了,王子被綁架回童話世界,愛麗絲也跟著穿越到童話世界,並遇到了反抗政府的武裝,和帽子先生,還有很像堂吉訶德的一個老武士一起出生入死,終於推翻政府,把為童話世界積累能量的賭場解散,解救出被綁架的現實世界的人,但她的失去記憶而為紅心女王服務的父親為了救她而死去了。最後愛麗絲還是拒絕了王子,回到現實,而帽子先生為了心愛的愛麗絲離開了童話世界,來到了現實,愛麗絲終於找到了真愛。
⑧ 奧迪標志的含義是什麼
奧迪轎車的標志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並前的四家公司。
這些公司曾經是自行車、摩托車及小客車的[奧迪S4]奧迪S4生產廠家。由於該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並而成,因此每一環都是其中一個公司的象徵。
奧迪(Audi)是一個國際著名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
奧迪集團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奧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蘭博基尼汽車公司和Cosworth技術公司,奧迪巴西及奧迪塞那利塔。此外,奧迪還在中國、馬來西亞和南非等地設有生產廠。
奧迪起源: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合並成的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⑨ 奧迪車怎麼樣有哪些特有技術
奧迪(Audi)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子公司奧迪汽車公司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為高技術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以及經典車型款式的代表,奧迪是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德國的英戈爾施塔特,並在中國等許多國家有分工公司,是價位比較合適的中高檔車。從用途來看,可分為商務型,家用型。
1980年3月3日,奧迪在日內瓦車展上揭開了首款奧迪quattro的神秘面紗,從此翻開了汽車工業革命性的一頁。牽引力更強、操控性更佳、動力性持久穩定、安全性更為出眾——這正是一直以來不斷完善的quattro; 技術帶來的優勢。而截至2005年底,共有超過200萬名用戶選購了裝備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的奧迪轎車,這一數字還在繼續攀升。
2006年2月7日,奧迪A3、A6、A8在德榮膺「最佳汽車大獎」
2006年1月,奧迪連續第三年力摘德國《汽車與運動》(auto, motor und sport)的多項「最佳汽車大獎」,從而在這一歐洲最權威的汽車專業雜志年度評選中上演了「帽子戲法」。在年度評選中,奧迪A3、 奧迪A6與奧迪A8分別獲得了各自組別的「最佳汽車大獎」。
2006年4月6日晚,德國柏林著名的勃蘭登堡門前,奧迪公司的又一驚世力作——全新奧迪TT跑車首次向公眾亮相。
2006年6月18日,奧迪R10賽車問鼎勒芒。
2010年3月20日,國產奧迪Q5在北京正式上市,國產Q5率先搭載2.0TFS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器,共4款車型,售價37.98萬-53.98萬元。
2011年,奧迪全球銷量超越賓士,成為銷量僅次於寶馬的世界第二大豪華車廠。
2012年,奧迪正式收購了義大利頂級摩托車品牌杜卡迪Ducati
2012年一汽-大眾奧迪銷量突破40萬輛再奪冠
2013年4月8日,奧迪Q3作為繼Q5之後的第二款中國國產奧迪SUV,以28.5-42.88萬元的售價上市。國產Q3搭載高低功率不同的2.0TFSI發動機。
2013年7月25日,在一汽奧迪聯手25周年暨銷售200萬輛慶典上,第五款國產奧迪車型——和第七代高爾夫共線生產的全新A3 Sportback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