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用電棒弄卷,弄鬆。戴上帽子
如果沒有電棒,就把頭發先紮起來再用梳子逆著刮,讓頭發有蓬鬆感,再分兩邊紮起來,戴上帽子。效果應該不錯
上衣顏色倒是穿怎樣都差不多
下半身最好要暗色系,包括鞋子。這樣整體顏色不會顯得頭重腳輕
個人感覺,帶點緊身的褲子或者短褲,襪子。配起來會比較有時尚感。
❷ 這種帽子叫什麼名字
就......就毛線帽啊~~~你要不喜歡,還可以叫套頭帽,保暖帽,針織帽,絨線帽啥的..........
❸ 女士毛線帽子
你好!女士毛線帽子可以配呢子大衣!
帽子與衣服顏色的搭配訣竅:帽子的顏色主要是與衣服的顏色搭配,也要兼顧跟圍巾、包包、鞋子的顏色相呼應。下面我指導你如何搭配帽子:
(1)戴與服裝同色或與主色調相近的帽子能給人以清新、高雅之感。帽子色彩與服裝色彩形成強烈對比則使人感到活潑矯健。穿印花衣服時最好戴一頂顏色較深的帽子。穿西裝、風衣、呢大衣常用禮帽或羊毛帽相配套。如果是著運動服,戴一頂棒球帽或空頂帽能使你英姿煥發。
(2)帽子的顏色千萬不能與衣服、包包充色!帽子在與衣服進行搭配時盡量選擇顏色相近的,即同色系搭配。這種搭配法則使人從頭到腳的顏色層次顯得分明,色彩協調,而且可給人造成身材修長的形象。如果選擇一頂白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衣服,這樣看起來就非常的突兀,非常的不和諧。如若一頂灰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衣服看起來就很舒服,層級感也很強。
(3)冬季佩戴的帽子通常是毛線帽和套頭帽,還有部分人喜歡保暖效果很好的雷鋒帽。這就要求帽子的顏色要選擇顏色較深一些的,因為深色的帽子看起來不至於扎眼,保暖的效果也要比淺色的帽子好得很多。
(4)帽子與服裝的搭配採用對比色彩組合是流行時尚的搭配,能突出衣服和帽子的色彩。但是,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會顯身材矮小。
(5)帽子的色彩還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黃綠色調的帽子,可選灰粉等色,也不適合強烈對比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6)黑色的衣服適合搭配黑色、灰色或紅色等顏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帽子,是更好的整體性效果;搭配灰色的帽子,不失一種優雅的洋氣;搭配紅色的帽子,是清新的點亮,並帶有一抹活力和俏皮。黑色的衣服也可以搭配黑白斑點的帽子,是一種時尚的律動。
答題人:心向善美而行從仁義
❹ 套頭脖套怎樣做成帽子
材料:26/支晴綸紗3根、機織而成。
這種晴綸紗線一般用於大批生產,
絨線店不太買得到。現在大多賣混紡的。
若要自己織:可用棒針,改用粗毛線1根,或中粗毛線1根。
單元寶織法:
文字表述:見下
准備:1,如同筷子般粗的棒針 2根
2,起 1針下1針上 25針左右
開始第一行:第1針下針,
第2針開始織1針上針 / 1針下針 挑過不織,並將線繞在下針上,如此織16針,
最後1針織下針。
第二行:1針下/1針上(上針上有2個線圈要並在一起織)織完全部針,
第三行:同第一行織法。
第四行:同第二行織法。
如此類推循環,織到自已需要的長度為止,
三。織好時是一塊長方形, 需將二頭並在一起才成為圓圈型的圍脖,
並的方法有二種:
1。收針法:方便簡單但此法有一條凸出的拼接線,因是圍脖,圍好後看不出來)
左右手都保持在織的狀態,將左手的中指和食指夾住已織好的那一頭
第一步:.右針插入左針上的第1針,
第二步: 同時再將右針插入已織的那一頭的第1針,
第三步: 然後將2針一起並織成1針。
按第一/第三步完成第2針, 如此循環,直至並掉最後1針,
2。繞縫法: 用毛線縫紉針繞縫縫合:(此拼接法沒有凸出的拼接線)
將有棒針的這頭的剪去但預留約25cm長,將其穿入縫紉針中。
第一步:將25cm長的縫線穿過左針上的第1針。並拉出線。
第二步:再將針頭串起已織的那一頭第1針的2根線,並拉出線。
重復第一、第二步,循環直至繞縫掉最後1針。
❺ 頭大臉大適合戴哪種帽子呢女生
你好!女生戴帽關鍵是要根據衣服配戴:
1、帽子的顏色千萬不能與衣服、包包充色!帽子在與衣服進行搭配時盡量選擇顏色相近的,即同色系搭配。這種搭配法則使人從頭到腳的顏色層次顯得分明,色彩協調,而且可給人造成身材修長的形象。如果選擇一頂白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衣服,這樣看起來就非常的突兀,非常的不和諧。如若一頂灰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衣服看起來就很舒服,層級感也很強。
2、冬季佩戴的帽子通常是毛線帽和套頭帽,還有部分人喜歡保暖效果很好的雷鋒帽。這就要求帽子的顏色要選擇顏色較深一些的,因為深色的帽子看起來不至於扎眼,保暖的效果也要比淺色的帽子好得很多。
3、帽子與服裝的搭配採用對比色彩組合是流行時尚的搭配,能突出衣服和帽子的色彩。但是,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會顯身材矮小。
4、帽子的色彩還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黃綠色調的帽子,可選灰粉等色,也不適合強烈對比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5、黑色的衣服適合搭配黑色、灰色或紅色等顏色的帽子。搭配黑色的帽子,是更好的整體性效果;搭配灰色的帽子,不失一種優雅的洋氣;搭配紅色的帽子,是清新的點亮,並帶有一抹活力和俏皮......黑色的衣服也可以搭配黑白斑點的帽子,是一種時尚的律動。
❻ 女光頭戴什麼帽子
推薦1 秋冬季帶針織套頭帽
推薦2.最近流行的平頂短檐帽
推薦3.普通的鴨舌帽
各推薦一張圖 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你說的不要誇張 所以沒敢推薦那些豹紋柳丁鑲鑽的帽子
希望給你有些幫助,如果實在不行,考慮考慮下假發的 嘿嘿 望採納哦
❼ 有誰知道各少數民族的帽子,圖片和文字介紹,謝了
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看中國少數民族服裝圖片,這兩個網站不錯,數量多,清晰度也不錯.而且很有生活味兒.直接在畫面上點,就可以滾到下一張,方便閱覽,不錯不錯. http://www.6lu.cn/id06/a02/html/image1.html
http://list.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list/1034227-p10.html
簡單解說我國少數民族服裝: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阿昌刀屬長刀類,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綉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蓋頭還是回、東鄉、撒拉等族的女子頭飾,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綠色、婚後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襖、春夏為白襯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掛保安刀。保安刀掛於腰左邊,刀把疊嵌「十樣景」圖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男子為對襟衣或大襟長衫,藍或白地藍方格頭巾。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配穿鞋頭尖翹的船形鞋。男子穿無紐扣上衣、深色背心、燈籠褲(稱佩吉),戴漆紗圍檐圓頂高帽。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男子穿高領袍、皮靴(稱奇卡米)、白布包頭。節日多穿各色綢袍。
傣族 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一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男子通常上穿對襟長袖衫和長短不一的背心,下著纏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節日里注重裝飾,並穿貝珠衣(以貝殼、珍珠編織的貝衣、珠裙)。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男子穿不掛布面的翻領皮大衣,扎鑲花皮腰帶,佩小刀,戴三葉帽(夏天為三角布頭巾);春夏穿袷袢。袷袢是無領對襟袍,無紐扣而系腰纏(腰帶),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也穿用。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基諾族 女子穿無領無扣短褂、鑲七色紋飾,佩綉花兜胸,著黑白相間的短裙,戴白底彩條尖頂風兜帽。男子為棉布上衣(無領、對襟、無扣、背後綉太陽花)、白棉布大褲,裹腿,藍布包頭。男女均戴耳環。
京族 女子為無領對襟短上衣、菱形遮胸布、黑色大褲、旗袍式白色長外衣,戴斗笠。男子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褲,束帶。
景頗族 女子穿黑色短上衣、棗紅色自織羊毛花圍裙,使用腰箍、護腿及各種銀飾物。男子為黑色衣褲或白衣黑褲,白布包頭上綉花並綴絨球,佩長腰刀,背掛包。
柯爾克孜族 女子穿連衣裙、黑背心,戴頭巾;青年戴紅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綴羽毛或纓穗。男子穿袷袢、綉花圓領襯衫、燈芯絨大褲,束皮帶、左佩小刀,戴高頂卷檐氈帽或護耳式帽。
拉祜族 女子為高開衩長衣(鑲嵌彩色幾何紋布塊),黑布頭巾(長3m以上,中端垂及腰際)。男子為無領大襟衫、寬腳長褲、黑頭巾或分瓣小帽(綴彩布條)。
黎族 女子穿青色開襟上衣、及膝織綉花統裙,盛裝時佩帶大耳環等首飾。男子穿無領對襟衣,纏包頭、插雉尾,有的戴耳環。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僳僳族 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長裙,戴花包頭或歐勒(珠珠帽,以紅、白色珠或貝殼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帶於胸前的瑪瑙、海貝或銀幣串)。男子為長衫、及膝褲、黑包頭,佩砍刀、弓弩。
珞巴族 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統裙,腰懸綴成球狀的白色貝殼(以數量標識財富);盛裝時披紅披肩,佩多串項珠。男子穿氆氌長袍、羊毛氈套頭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條圓盔,套熊皮圈。
滿族 女子穿旗袍、高底花鞋(稱花盆底)。男子穿箭袖開衩袍褂,束腰帶。
毛南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緄邊褲,戴頂卡花。頂卡花是一種斗笠,以竹篾編織精緻圖案。男子穿藍、青色對襟衣、衣褲。
門巴族 傳統穿紅氆氌袍,佩砍刀。此外,女子穿白氆氌統裙,披犢皮,頸飾彩色串珠。男子扎赭色腰帶,戴拔耳甲。拔耳甲為山字形小帽,褐頂、橘黃邊,前檐留缺口。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此外,女子纏紅、藍頭巾,穿皮靴,盛裝時戴冠、綴銀飾;男子纏紅、黃頭巾或戴藍、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男子穿大襟長衫,圍羊皮兜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男子穿長衣短褲,纏包頭,腰左佩砍刀、右肩背弓箭。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 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男女都戴翻檐氈帽或禮帽。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套頭大襯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綉花小帽),著高靿靴(女子內著長統襪)、加套鞋。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裕固族 女子穿高領長袍,束紅、紫、綠色腰帶,戴喇叭形紅纓帽(未婚加一圈綠珠穗),掛頭面,戴胸飾「寄命鎖」,穿長靴。頭面是標識婦女已婚的帶形飾物,佩在發辮上,共3條,一條垂胸前、兩條垂背後,上鑲銀牌、珊瑚、瑪瑙、珠貝等。男子為高領左大襟箭袖袍,束紅、藍色腰帶,掛腰刀和煙袋,圓平頂翻檐白氈帽或禮帽,左耳飾大耳環,穿皮靴。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牧區羊皮袍不掛袍面,以腰帶系結底襟可作被袋用;農區婦女夏秋為無袖袍;男子穿袍時習慣褪右袖以便活動;女袍的內衣襟短袖長,前系邦單(又稱邦墊,為飾有橫彩條的氆氌圍裙);配穿靴,男子戴禮帽或皮帽。此外,西藏山南一帶女子穿背夏,是一種對襟無扣長背心,多用黑氆氌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❽ 如何編織帽子圍脖套頭連體如何編織
工具:毛線100克、合6股、8股織、直針8號及6號
1、用8針6股,開始108針,織成2邊,織成適當長度。
❾ 一種套頭的帽子是什麼
在淘寶上賣家都叫那個為"空頂帽",頭頂露出的部分有多有少.
❿ 2015最流行套頭帽子
休閑服衫/褲/裙 FZ/T73020-2012 針織休閑褲 FZ/T73020-2012 針織裙套(連衣裙) FZ/T73026-2006 針織休閑服 FZ/T73020-2012 毛針織品 FZ/T73018-2012
針 T恤(polo/捆條領) GB/T22849-2009 針織運褲 GB/T22853-2009 針織休閑服 FZ/T73020-2012 30%羊毛毛衣 FZ/T73005-2012
織 針織與梭織拼接服裝 GB/T26385-2011 針織與梭織拼接褲 GB/T26385-2011 針織與梭織拼接裙 GB/T26385-2011 針織與梭織拼接外套 GB/T26385-2011 針織工藝衫 FZ/T73010-2008
針織運衣(衫/褲) GB/T22853-2009 針織棉褲 GB/T26384-2011 針織棉服裝 GB/T26384-2011 仿毛(腈綸)針織品 FZ/T73006-1995
針織襯衫 FZ/T73043-2012 羊絨(茄士琴)針織品 FZ/T7300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