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中秋節帽子

中秋節帽子

發布時間:2021-08-19 01:40:08

❶ 中秋節放孔明燈象徵著什麼

也叫許願燈

據查,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諸葛亮(字孔明)發明的。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之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❷ 中秋節「送冬秋」的含義是什麼

送「冬秋」是東莞等地的習俗,指八月初一外婆給外孫子或外孫女送燈籠。意味著祝願外孫外孫女前程似錦,學習進步,學業有成。表達外婆對外孫外孫女的衷心祝願,以及老人對自家兒女的殷切期盼。

除了送燈籠,有的地區還給孩子們送其他具有美好寓意的東西,比如紙球寓意才思敏捷,文采非凡;寶塔寓意步步高升,才高八斗;花生寓意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芋頭寓意拔得頭籌,勇攀高峰;番石榴寓意萬事如意,福氣多多等等。

現代社會變遷,很多時候已經成了用紅包來表示祝願,無論什麼方式,送冬秋都包含了老人對隔代孩子的疼愛和珍惜。

❸ 中秋節八人小品劇本

中秋節搞笑小品,中秋小品劇本
(月餅)
場 景:
路 邊
演員數:
3人,其中一人扮演三個角色。也可以由五人表演,所以適合3人或5人的搞笑小品
人 物:
5人。賣月餅男、賣月餅老伯、醉酒男、賣月餅男母親、賣月餅男女友。(醉酒男、賣月餅男母親和女友均由同一位男演員扮演)
服 裝:
老 伯:白色斜襟粗布上衣,帽子、大黑眼鏡框(作花鏡);
賣月餅男:青年休閑裝。
醉酒男:西服革履
母 親:老年休閑裝,朴實
女 友:流行時尚
道 具:
一疊鈔票(第一張百元真幣,其他用白紙代替)、一張10元錢、手機一部、一個能背的淺籮筐、一提家常月餅;一張窄條桌子、四個高級包裝盒、一個剝開了的假月餅、一個舊菜籃子、一個寫著功效的牌子,樣式如下:
「 月餅」功效簡介
1、補氣補血
2、活血化瘀
3、美容養顏
4、根治便秘

·············································································
開 場:
(台上擺好長條桌搭的貨架,上面擺好1個高級月餅禮盒,牌子戳到貨架前面)
賣月餅男:(開始不見人,只聽見聲音)您慢走啊,不遠送啦!(從舞台左側倒走著上台,手裡拿著一疊鈔票,向台左側揮手道別。然後轉過來邊點鈔票邊唱)賺錢啦,賺錢啦,賺錢不知該怎麼花(笑嘻嘻對觀眾),當然是給女朋友花!(彎腰到貨架底下把另外三盒拿上來)最後三盒!賣完就大功告成!(拿出手機撥電話,面向舞台右側打電話)
畫外音:(電話蜂音:嘟嘟,接通,女聲)喂?
賣月餅男:親愛的,你不是喜歡事業型男人嗎?如今我有新事業了,第一筆就賺了不少!明天陪你逛街去!
(與此同時,一憨厚老伯,挎著籮筐在舞台左側上,在月餅攤左側停下來,擺攤)
畫外音:(女聲,很高興)真的啊!啥事業啊?
賣月餅男:暫時保密!寶貝你放心,保證用我勤勞的雙手和過人的智慧致富!哦,對了,今天中秋節,我媽叫你去吃飯,說要給她未來兒媳婦兒做點好吃的。
畫外音:(女聲,羞澀)討厭~貧嘴~~~那你呢?
賣月餅男:我這不忙事業呢嗎,你先去,我忙完就回!
畫外音:(女聲)好吧!你自己注意點兒!我這就去。
賣月餅男:好,乖,波波~恩啊~波波~
老 伯:(河南口音)哎呦,怎麼跟掉進螞蟻窩似的,渾身癢癢的起雞皮疙瘩。
賣月餅男:(轉身發現老伯)哎?你幹啥的?
老 伯:你同行!(指指賣月餅男的月餅攤兒),俺也賣月餅。
賣月餅男:誰讓你在這賣?一邊去一邊去。(說著用手趕老伯)
老 伯:你屬小狗的啊,撒尿劃圈兒。你賣你的,我賣我的,互不想干。
賣月餅男:(溜達過去看看老伯的月餅)老爺子,不是我吹,你賣不過我你信不?你這玩意兒,全賣完了能賺幾個錢?
老 伯:哼,你那玩意兒好,花里胡哨的。月餅子賣出金子價來了,那還是月餅味兒嗎?我
看你不象賣月餅的,倒象是賣假葯的。
賣月餅男:你懂啥,這叫包裝!有的是識貨的!這就是證明!(顯擺那沓子鈔票,老伯不屑的撇撇嘴,賣月餅男不理老伯開始吆喝)來來來,快來買啊!中秋月餅!神餅!吃了長生不老、益壽延年!男的吃了活力四射、女的吃了返老還童啦!最後3盒!特價100塊一盒嘍!
老 伯:(河南口音,慢吞吞的)月餅,五塊錢仨。
賣月餅男:(看看老伯,繼續吆喝)中秋神餅!一盒只賣一百啦!
老 伯:(河南口音,慢吞吞的)五塊錢仨。(賣月餅男瞪老伯,同時醉酒男踉蹌上,賣月餅男
瞪老伯的目光剛收回就發現了醉酒男)
醉酒男:(拿著酒瓶,廣東口音,先到老伯攤前)月餅,怎,怎麼賣的?
老 伯:(很高興的推介)五塊錢仨,又香又甜!
賣月餅男:(故意吸引醉酒男,舉著自己的禮盒月餅)中秋神餅,神(加重語氣)月餅啦!特(加重語氣)價!
醉酒男:(被吸引)神餅?什麼神餅?
賣月餅男:(來了精神,上躥下跳眉飛色舞的介紹)請看這里:(亞克西的動作,右手將目光
引向那塊寫著功效的牌子)我這月餅用的米是用長白山上的千年積雪融化後淘
的,使用天下最好的紅棗,放了八百多味調料,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嘔心瀝血的調
制,精煉而成!具有各種神奇的功效!
老 伯:(向觀眾)西遊記看多了這是。
賣月餅男:絕對是人間月餅子之極品!普通人吃了益壽延年!長生不老!(悄悄話)送給你們領
導,包你陞官發財!
醉酒男:(聽的眼神迷離)長生不老~~~~長生不老~~~~~那不、不適合送領導。(邊搖頭邊往台下走,走幾步又回來)送我媽還行~給、給我來一盒!
老 伯:(看著醉酒男,大聲)五塊錢仨!
醉酒男:(沖老伯嘿嘿一笑)便宜沒、沒好貨——買貴的,准、准沒錯。(邊沖老伯笑,邊掏出一百塊錢給賣月餅男,怎麼遞也沒遞到賣月餅男手裡,好不容易遞過去)不,不好意思,高的有點喝了。(註:字順序未錯)
賣月餅男:(得意的笑,接過錢,給他一盒月餅放手裡)嘿嘿!慢走您!(醉酒男踉踉蹌蹌,舞台右側下)
老 伯:(氣憤)我說,你這是唐僧肉包的咋的?還長生不老。
賣月餅男:你甭管我這是啥包的,反正賣出去了,(抖著剛賺的一百元錢)我這叫填補市場空白,滿足市場需要!
(正得意間,稍有停頓,發現自己母親從台左側方向過來了,沖老伯):哎呀,糟了,(老伯緊張忙收攤)——我媽來了!
老 伯:嗨,(停下,放鬆)我還以為是城管的呢~,你媽有啥可怕的啊?
...............................

❹ 將下列歇後語補充完整 中秋節的月亮—— 冬天不戴帽子—— 氣死周瑜去弔孝—— 白素貞哭斷橋——

1光明正大
2動(凍)腦筋
3假仁假義;虛情假意
4想起舊情

❺ 廣東人在中秋節有啥習俗呀、越詳細越好,

1、樹中秋:在廣州,有「樹中秋」的習俗,樹亦作樹,即將彩燈高掛起來。「樹中秋」離不開扎燈籠,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幫助下,用竹紙或水果皮扎燈籠,最簡單的是柚皮燈。

2、燒塔:在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中秋有燒塔祈福的民俗。它是稻穀節節飽滿,家裡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的象徵。

3、舞火狗:在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每年中秋佳節都要舉行「舞火狗」活動,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貢獻。據說已有三百年歷史了,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他的父親是用狗奶將他喂大的。所以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村寨會舉行舞火狗活動來感謝狗的養育之恩。

4、照月:古時在東莞流傳「月老為媒」的說法,家中如有男未婚女未嫁,便會在中秋三更夜時,於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

5、舞火龍:在佛山南庄,流傳了上百年的舞火龍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這一夜比過年還要熱鬧。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金龍直欲騰雲沖天。而後醒獅壓陣,搖頭晃腦、閃撲騰挪,栩栩如生,極具當地特色。出遊時,炮竹和鑼鼓為火龍開路,近百米的龍身被眾人舉起,翻騰起舞,場面熱鬧非凡。

❻ 請問誰知到中秋節的風俗快一點哦!

天上明月,人間情懷,人們圍繞著中秋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祭月、拜月、賞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生動而自然。
(1)中秋起源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據考察,我國的中秋節,是在上古秋分和月神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變化,最後固定在每年八月十五這天。據《周禮•春宮》說,遠在周代,就已出現了每年中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又據《禮記》等書記載,周天子每年秋天要「夕(拜)月」。到了漢代,每逢立秋日,人們要舉行敬老等儀式。入晉,已有關於中秋賞月的記載,但當時尚未形成一種風俗。直至唐代,中秋賞月、玩月等活動才終於成為一種遍及社會各界的風俗。到了宋代太宗年間,皇上正式下令以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節的活動,在南北各地廣泛興盛起來了。到了明代,吃月餅成為慶祝中秋的重要內容。
人晉,已有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閉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之夜,人們仰望皓月,往往會聯想起一些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流傳最廣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戰國初年的《歸藏》,就有嫦娥服不死之葯奔月的記載。後來,這個故事經過不斷美化、豐富和發展,嫦娥也就成為善良、美麗、聰明的中國女性的代名詞。此外,月中伐桂的吳剛,以及玉兔、蟾蜍,都給月亮平添了不少浪漫的色彩,表現丁古人的想像力和對「花好,門圓、人長壽」的美好嚮往。 (#)
(2)嫦娥奔月、吳剛伐樹與兔爺
民間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其中最有影響的大概要數「嫦娥奔月」了。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後羿立下蓋世奇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逢蒙看到了。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逢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逢蒙早逃走丁,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據說吳剛出外學仙,三年未歸,把老婆緣婦一個人留在家裡。等吳剛學完歸來,發現家裡竟然憑空多出三個孩子。原來在他學仙的日子裡,緣婦一直和一個叫伯陵的傢伙私通。前兩年有個少年作家寫了本小說叫《三重門》,吳剛的帽子要寫自傳的話不妨起名叫《三重綠》。據說吳剛當時勃然大怒,找到伯陵大打出手,估計吳剛也學了些真本事,出手比較重,三拳兩腳之下伯陵就一命歸西了。吳剛的氣是出了,但禍可闖下了。這伯陵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太陽神炎帝的孫子,他被打死炎帝能答應嗎?但是按古代法律來說,丈夫打死姦夫乃是維護綱常,判不了重罪,只能想點別的辦法治他。這炎帝是太陽神,整天生活在高溫之中,比較怕冷,覺得苦寒之地肯定是懲罰人的好去處,再加上他知道「要把一個人搞臭,最好讓他在男女關繫上犯錯誤」的道理,所以最佳方案就是把吳剛放到一個容易和單身女子發生故事的場所。月亮無疑是一個好去處:這里一年四季氣溫都很低,又有一個孤身女子,最適合發配吳剛。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炎帝和嫦娥有仇,想當年後羿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害的人家十兄弟只剩一個,後羿又沒死在太陽家族的手上,炎帝肯定早就想在嫦娥身上報復。不過炎帝是太陽神,管不到月亮,必須要有另一個能管到月亮的神仙給他幫忙。上古月神本是女媧,但她早就退居二線。現在也就是王母能管到月亮,因為她是女仙的統領,而月亮上就住了一個女仙嫦娥。王母也因後羿之死對嫦娥懷恨在心,炎帝來找肯定是一拍即合,就把吳剛安排到了月亮,給了一個砍樹的差事。苦役的內容大體上和他的希臘同胞西緒福斯差不多——他必須去完成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砍一棵並沒有多大經濟價值的桂花樹。 天庭並沒有給吳剛上鐐銬,相反,為了顯示寬大,還贈送了他一把鋒利無比、據說是削鐵如泥的斧頭。 當吳剛鋒利的斧頭接觸到桂花樹的一剎那,突然間變得銹跡斑斑,遲鈍無比。 這是因為斧頭的鋒利性,與吳剛思想的單純度有關。他想得愈簡單,手中的斧頭就愈鋒利。反之則愈鈍。要命的是,吳剛一開始意志堅定,頭腦敏捷,目標清晰,但是越到後來越無法控制自己的優柔寡斷與心猿意馬。在整個這個動作的輪回中,吳剛總是由心如止水變得思緒萬千。斧頭就這樣迅速地變鈍了。因此,吳剛無法完成工作的關鍵,並非那棵桂樹本身難以征服,而是這位悲慘的苦役工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磨礪斧頭。
吳剛被貶到月宮後,其妻內心負疚,於是就叫最小的兩個孩子延殳飛奔月亮,陪伴他們名義上的父親。《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孫伯陵。伯陵通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月中的顧、菟,就是延、殳變成的。由於兔子上了月宮,因此古時人們過中秋,祭月時必用「兔兒爺」。
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供兒童祭月用的「兔兒爺」。兔兒爺是一種泥人玩具,有手工捏的,但大多是用泥模子扣出來的,長得都是一個模樣。說是兔子,還不如說更像人,身體、臉形都是人的樣子,只有從頭頂上那一對長長的耳朵和畫成三瓣兒的嘴巴才看出點兔子的模樣。
也許是因為當時京城的人喜歡聽戲,因此,京城的兔兒爺不知不覺也一副戲子的打扮。更有講究的,面貼金泥,身穿金甲,背後插著一排小小的令旗,往那裡一站,就像戲台上的元帥升帳。兔兒爺的動作也千姿百態,有的正襟危坐,有的正在持杵搗葯,還有的身跨駿馬,手持兵器,小小的兔子儼然成了戲台上雄赳赳氣昂昂的急先鋒。
如今,在廟會的雜耍攤上偶爾又能看到兔兒爺那乖巧的身影了,但與兔兒爺相關的中秋拜月風俗已經風流雲散,脫離了其原初環境的兔兒爺也就不復有舊日的風韻了。(#)
(3)吃月餅
中國月餅傳說起源於唐初。唐高祖李淵與百姓歡度中秋,他興高采烈地揮手,看著手上吐蕃(今西藏)商人聽獻的味道鮮美的圓餅,他不禁興致大增,指著天上明亮的圓月:高聲笑道:「應將圓餅邀蟾蜍。」隨即他把圓餅分與群臣共食之,同慶歡樂。於是吃月餅的習俗開始流傳。
關於月餅還有一個版本的說法。元朝末年,起義領導人之一的張士誠,利用中秋節向百姓饋贈麥講,在餅內夾帶字條,上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定於八月十五日晚同時起義。到八月十五晚上,各家掰開月餅,看見字條,便紛紛拿起菜刀,揭竿而起。從此,中秋夜吃月餅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清代,月餅的製作更為精美,有的已成為馳名的節令食品。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
上面是我講義的一部分,你參考用吧。祝你愉快!

❼ 關於中秋節的謎語、笑話

中秋謎語:
1、中秋歸來(打一詞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開(打一成語)
4、明月照我還(打一明代人名)
5、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6、寂寞嫦娥舒廣袖(打一舞蹈術語)
7、華夏共賞中秋月(打一旅遊用語)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語)
9、清風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語)
10、一輪明月掛中天(打一四字股市術語)
11、舉頭望明月(打一中葯名)
12、中秋月餅(打一電腦名詞)
13、中秋別後重團圓(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紅樓夢》詩名)
15、中秋過後又重陽(打一鄭板橋詩句)
答案是:
1、八歸
2、月季
3、花好月圓
4、歸有光
5、賞光
6、水袖
7、觀光
8、花好月圓
9、明月清風
10、日漲盈虧
11、當歸
12、軟盤
13、第二次握手
14、賈語村的,《對月寓懷》: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15、一節復一節 120

❽ 中秋節習俗,文化和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
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
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
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
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
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
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
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
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
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
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
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
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後羿的不死仙
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葯,變成了癩蛤蟆,被
叫著月精。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
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里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游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里看
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
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里,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
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人們記憶最多的是月餅和燈籠。

❾ 中秋節到青海旅遊需帶什麼衣服

中秋節到青海(15~20度左右)旅遊需帶上帽子以及一些清涼透氣的長袖衣日間防曬和一兩件稍厚的外套晚上穿

與中秋節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羽絨服口袋裡有根繩 瀏覽:1000
穿藍色校服的動漫男生頭像 瀏覽:834
男生冬天破洞牛仔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710
呢坎肩外套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339
二戰蓋世太保皮風衣 瀏覽:708
中老年秋冬外套衣服搭配圖片 瀏覽:626
外套套裝女秋冬新款圖片 瀏覽:670
女淺色大衣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780
彪馬米色鞋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325
純棉的裙子穿什麼鞋子 瀏覽:124
中低檔旗袍品牌 瀏覽:464
穿睡衣出門的說說 瀏覽:290
針織的褲子破了怎麼補 瀏覽:365
紅咖色的燈芯絨外套如何搭配圖片 瀏覽:704
襯衫陪什麼褲子好看啊 瀏覽:228
紅色衣搭配什麼 瀏覽:141
淘寶一歲女寶寶秋冬外套 瀏覽:619
潮人領帶品牌及商品 瀏覽:263
咖色衣配什麼色裙子 瀏覽:54
曲筱綃睡衣品牌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