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為何宋朝官員帽子兩側那樣長

為何宋朝官員帽子兩側那樣長

發布時間:2021-08-14 18:36:59

A. 為什麼宋朝官員的官帽上會有兩根長翅

一、宋代官員官帽上的兩根長翅是直腳襆(fu)頭,又稱為展腳襆頭,平腳襆頭,烏紗帽,是在五代直腳襆頭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宋代被用作官帽,據說是為了防止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而使用。

二、帝王與朝臣的都是使用這種,但是兩者有區別,帝王用的兩腳較長,據記載兩腳平施,長一尺二寸以鐵為之,朝臣的的為方頂硬裹,兩腳較短,平施一折上翹。

B. 為什麼宋朝官員的帽子上有兩根長翅

這個事趙匡胤發明的,趙匡胤自己便是被將士黃袍加身當上皇帝是,所以他一直對朝臣謀反耿耿於懷,特別反感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趙匡胤便令人用鐵片、竹篾當骨架做了長翎。帽子兩邊用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一般在朝堂和官場等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很不方便。帶著這種帽子,官員們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趙匡胤的目的也達到了。

C. 宋代官員佩戴官帽,帽子兩邊為什麼會有長長的兩根翅膀

宋朝的官員之所以佩戴官帽有翅膀,是因為這個翅膀可以防止大臣們竊竊私語,讓他們之間不串通,從而不會禍亂朝政。

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在一些大臣還有皇帝上朝的時候,他們都會佩戴管帽,管帽又被稱為烏紗帽,是通體黑色的,然後兩邊有翅膀的一個帽子。這樣的帽子在古代可以說是自己官位的一個象徵,如果有了這樣的帽子,就可以說明這一個人是在朝廷有官職的。

當時的宋太祖是有比較大的權利慾望,他看到大臣不顧他在下面竊竊私語,當然是覺得面子掛不住,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帽子。官員們戴上了這樣的帽子,既可以保證了宋太祖的顏面,又保證了朝廷的紀律。

D. 為什麼宋朝官員帽後有兩個長「耳朵

說起宋朝官員帽後的設計,既然發明出來了自然有它的用處和道理。

這個設計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他特別反感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宋代官員官帽上的兩根長翅是直腳襆(fu)頭,又稱為展腳襆頭,平腳襆頭,烏紗帽,是在五代直腳襆頭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宋代被用作官帽,就是皇帝為了防止官員上朝時交頭接耳而使用。

大家也都知道,不光光是宋朝的臣子,連宋朝的皇上也戴這種帽子。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宋朝帝王用的兩腳較長,據記載兩腳平施,長一尺二寸以鐵為之。而宋朝朝臣的為方頂硬裹,兩腳較短,平施一折上翹。

E. 宋朝官員上朝時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長耳朵,這個有什麼作用

宋代官帽以有對長長翅子而聞名。如果問誰發明的?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回答:宋太祖趙匡胤,他是這種官帽原創「設計師」。是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實際真是如此嗎?錯,這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

宋朝的官帽叫「襆(fú)頭」,是從初唐時的襆頭演變而來,宋代正式文獻中依然直接稱為「襆頭」或「折上巾」。

而且,這也並不是專供上朝的官帽,各種宋代文獻裡面,也都記錄了展角襆頭其實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宋史·輿服志》說「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角……平施兩角,以鐵為之」。

當時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諸臣,甚至樂師、儀衛、戲子,誰都可以用,很多場合都會用。

我們從壁畫中可以看到,唐、五代、遼、宋、金,不少門衛、伎樂,甚幹活的僕人都使用展角襆頭。自然更不可能是趙匡胤為了防止官員而專門設計的。

沈括在《夢溪筆談》也對此有一番論述,不過他認為加骨架的硬角襆頭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愛戴這種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鎮僭用,到了宋代,直角成為貴賤通用的樣式: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角。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角。本朝襆頭有直角、局角、交角、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角貴賤通服之。」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們常常會看到這種情況,當一個本具有實際使用功能的結構,因為露在外被人們加以誇張裝飾。當誇張的趨勢一旦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發展到極端,甚至脫離了原始的結構功能,變成後人無法理解的樣子。

而原來普通的「襆頭」到了宋朝,演變成長長的一對翅子,並且以長、硬挺為美,也就是誇張到了極端。

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彰顯裝飾,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民初旗人女性頭頂尺高的「旗頭」,緬甸一些婦女脖子上多到像長頸鹿一樣的項圈,還有歐洲中世紀長度超過兩尺的鞋尖,其實也並沒有實際功能或者脫離了本來的實際功能,都屬於裝飾逐漸誇張化並以其為美的情況。

後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為解釋這種情況,往往就會附會為某位名人的特別故事,百姓喜聞樂見而傳播,甚至不同版本附會的人物往往還不一樣。

宋代冠帽兩邊長長的耳朵,其實也是本來起到打結作用的襆頭角,在數百年來長期演變中,逐漸硬挺化、威儀化,發展形成的一種誇張裝飾。當伸長的平角襆頭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後,宋代繼承並發展成為上下通用的首服。

這種首服被五代、遼、宋、金,各階層、各民族、各時代廣泛接受和使用。當長到極致時,客觀上也起到了莊重端正的效果。

當發展得太誇張影響了實際生活使用以後,又會逐漸消失。

元代時,展角襆頭已經不再在日常使用,變成了官員公服專用的一種帽子。又因為太過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漸消失。

F. 為什麼宋朝官員帽子上會有兩根長翅

長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員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準微服出行視察民情。他著青衣,戴小帽,打扮成書生模樣,在京都東京(河南開封市)私訪。當他和一個老頭子談話時,老頭子對寇準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現出異乎異常的恭謙。寇準感到奇怪,故意發問:「老先生,鄙人乃一介書生,請你隨便些吧。」老頭子笑著說:「相公莫非隱瞞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準一聽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識,怎麼說我是朝廷命官呢?」老頭子說:「相公,剛才你通過狹巷時側身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長翅帽,哪會有這樣的習慣動作?」
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G. 宋朝官員上朝時,戴的帽子為什麼要有那麼長兩只耳朵

什麼玩意趙匡胤小心眼,別聽樓下瞎扯,宋太祖趙匡胤可是宋朝開國皇帝,統一了宋朝南方,但是死的早,還沒統一完北方就死了,也算是個好皇帝。帽子上的耳朵是宋朝文化特點,就是那種服飾

與為何宋朝官員帽子兩側那樣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韻色羽絨服 瀏覽:748
黑白條紋長裙子配什麼外套 瀏覽:175
男士穿皮帶真皮錢包 瀏覽:798
羽絨服洗衣機脫水會嗎 瀏覽:293
女款羽絨服中長款怎麼樣 瀏覽:573
很潮的外套春秋 瀏覽:906
紅色半身蓬蓬裙搭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145
紅色針織衫配什麼襯衣好看嗎 瀏覽:696
衣搭配雪紡裙子 瀏覽:712
穿一身黑帶個白帽子好看嗎 瀏覽:50
桃花旗袍舞蹈視頻 瀏覽:464
風衣裡面只穿 瀏覽:323
藍色短外套上衣搭配圖片 瀏覽:188
閑魚牛仔外套應該賣多少錢 瀏覽:514
黑馬甲配包臀裙好看嗎 瀏覽:99
大翻領襯衫女街拍 瀏覽:963
男生外套韓國牌子都有什麼牌子好 瀏覽:259
買的褲子容易粘怎麼辦 瀏覽:468
在馬路上走拉到褲子上 瀏覽:830
暗藍色襯衫配黑色西裝怎麼樣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