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椰子葉有什麼做用
「椰子葉用來覆蓋屋頂,製作帽子、筐子、扇子和其他物品。幼嫩的椰子苗可以當做成沙拉來食用。葉羽狀全裂,長4~6米,裂片多數,革質,呈線狀披針形,長65~10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米。」
Ⅱ 椰子葉斑病是什麼
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
症狀
椰子葉斑病又叫椰子灰斑病、葉枯病。本病大多發生在成齡樹的老葉上,幼樹葉片上很少發生。發病初期在小葉片上出現橙黃色的小圓點,以後擴散成灰色條斑,長約5cm以上,病斑中心轉灰白色或暗褐色條斑。許多條斑匯集在一起,成為不規則的灰色壞死斑塊。病情繼續發展,可使整張葉片乾枯皺縮,似火燒狀。病斑邊緣有暗褐色條帶環繞,外圍有黃暈。在褐色病斑上散生有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小黑粒,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盤。
病原
椰子葉斑病病原菌為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分生孢子橢圓形至棒形,有3個橫隔分成5個細胞,中部的三個細胞褐色,兩端的細胞無色,頂端有2—4根刺毛,長約20—25μm,基部的細胞有小柄,大小為25—35×7—10μm。有性世代為子囊菌Didymella cocoina。
本菌除寄生椰子外,還為害油棕、檳榔等多種棕科植物,並引起類似的症狀。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加強肥培管理,椰苗要適當蔭蔽,但不要過於蔭蔽,不宜偏施氮肥,要適當增施鉀肥。
2.化學防治
在發病初期選用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或70%代森錳可濕性粉劑400—650倍液,每周1次,連續噴葯數次,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病。
Ⅲ 椰子鞋葉的做法
主料
大米600克
斑斕葉180克
輔料
椰漿100克
小番茄(裝飾)少許
斑斕葉椰子飯的做法步驟
1.
斑斕葉洗干凈備用
2.
用料理機榨成斑斕汁,用棉紗布過濾掉葉渣
3.
把大米放到汁裡面浸泡五個小時(最好可以過夜,能更好吸收它的香味)
4.
加入椰漿,大米連同斑斕葉汁一起倒入電飯鍋煮干飯,汁水只要沒過大米0.5厘米就可以了
5.
米飯煮好後出鍋
把小番茄切半,擺盤就可以吃了~很香很香
Ⅳ 椰子樹葉子作用
椰子樹(英文:Cocos nucifera)
是棕櫚科椰屬的一種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很普遍的果實。椰子樹的普及也與其果實椰子可以在海中隨風浪漂流上千公里後生殖到離母樹非常遠的地方有關。椰子樹是常綠喬木,產於熱帶。樹干高約15~30米,單項樹冠。葉羽狀全裂,長4~6米,裂片多數,革質,呈線狀披針形,長65~10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米
作用:椰子屬植物類有機果實,無污染,含豐富維生素B、C、鈉、蛋白質、氨基酸和復合多糖物質。椰子內有汁可飲,能做飲料。椰子水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促進細胞再生長,明目健胃醒酒,甘甜解暑(瓊崖縱隊紅軍曾將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靜脈維持生命)。果肉白色,可以食也可榨油,營養豐富。果皮纖維可結網,樹干可做建築用材料,樹皮有葯用價值。
葉子 — 傳統上一直用它編籃子和當做屋頂材料。干葉子可以燒成灰質,製作刷子和掃帚。印度人還把葉子當做舌頭清洗器使用。
網路可查
Ⅳ 椰子樹長在什麼地方,葉子有什麼特點
椰子樹廣泛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及美洲的熱帶濱海及內陸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之間,尤以赤道濱海地區分布最多。其次在南北緯20°-23.5°范圍內也有大面積分布。
我國椰子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全境,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80%。此外西沙和南沙群島,廣東的上川和下川島,台南,雲南西雙版納,廣西北海、欽州等地也有少量種植。
椰子樹葉羽狀全裂,長4~6米,裂片多數,革質,呈線狀披針形,長65~10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米。
(5)椰子葉帽子擴展閱讀
椰子樹為熱帶喜光作物,多長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度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適宜在低海拔地區生長,我國海南島在海拔150-200米以下的地方才能生長發育良好。
椰子樹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為18℃,其產量則明顯下降,若平均溫度低於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水分條件應為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以上,而且分布均勻,但在地下水源較豐富或能進行灌溉的地區,年降雨量為600-800毫米也能良好生長;乾旱對椰子產量的影響長達2-3年,長期積水也會影響椰於的長勢和產量。
Ⅵ 椰子樹葉子的形狀
椰子樹:是棕櫚科椰屬的唯一一種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樹的果實,是一種在熱帶地區很普及的果實,是常綠喬木,產於熱帶。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及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含鹽的沙質土壤下生長
葉子的形狀:葉羽狀全裂,長4~6m,裂片多數,革質,呈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 寬3~4cm先端漸尖;葉柄粗壯,長超過1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