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主料
豬腿肉
適量
輔料
姜
100g
蒜
100g
麻辣醬
一勺
豆瓣醬
一勺
香辣醬
一勺
醬油
兩大勺
蜂蜜
一大勺
料酒
一大勺
芝麻油
一大勺
草果
2個
沙仁
2個
八角
8個
花椒
一小把
步驟
1.先把肉洗干凈切成丁肥瘦分開,瘦肉加料酒,醬油,芝麻油腌半個小時,肥肉放下鍋煉油,不要太干
2.肥肉撈起來,把油裝起來,不用這個油炒,不然一段時間會凌,重新倒調和油,把姜蒜放進去炒黃撈起
3.把腌好的瘦肉放進去,炒了變色撈起,炒肉的油湯也倒出來單獨裝一會有用,再重新倒一點油,把草果,八角,沙仁,花椒炒香,放入幾種醬翻炒成紅油,再把肥瘦肉一起倒進鍋里,加醬油、蜂蜜調色
4.把之前炒瘦肉的油湯倒進去,另外加點水,大火煮十五分鍾,要一直翻炒,不然會糊鍋
5.炒到收汁就可以起鍋了,我這個是做了兩公斤肉,放在冰箱里可以吃好長時間了,有了這個燜肉帽子,什麼方便麵,外面的米線面條都是浮雲了
小貼士
⑵ 怎麼割蜂蜜
蜜蜂采蜜回來達到蜜蜂的儲存條件之後,就會將蜂蜜進行封蓋。蜂蜜封蓋了這時候我們養蜂人就可以收割蜂蜜了,那養蜂人是怎麼樣割蜂蜜的呢?
割蜂蜜之前需要准備工作,准備好割蜜刀,過濾網,裝蜂蜜用的桶。防蟄帽子,這時候就可以割蜜了
帶上防蟄帽子之後,打開蜂箱,提起有蜂蜜的巢脾,然後把蜜蜂抖落到蜂箱里,就可以拿出抖蜂干凈的巢脾割蜂蜜了。蜂蜜在巢脾的頂部,下邊是花粉跟蜂子,我們只需要把頂上那層蜂蜜用割蜜刀割出來就好。
還可以使用搖蜜機來搖蜜。使用搖蜜機搖蜜同樣是抖落脾上的蜜蜂後,只需要用割蜜刀割掉蜂蜜那一層封蓋後,放入搖蜜機裡面搖出蜂蜜就可以了。搖蜜機利用的是離心作用,可以把蜂蜜搖出來不需要割巢脾。
土養蜜蜂割蜂蜜就需要用煙把蜜蜂熏到一邊,才能割蜂蜜。因為土養蜜蜂造的脾亂,所以需要把整塊巢脾割下來後,才能割取蜂蜜。割蜜完成了餘下的子脾部分不要弄壞了,還要綁回去給蜜蜂繼續做。土養蜜蜂割蜜可能會比較傷子脾。
割好蜂蜜之後就進行過濾工作,過濾出蠟屑。割蜜時掉在蜂蜜里的蜜蜂。過濾干凈之後的蜂蜜就能進行裝瓶保存了。
⑶ 蜂蜜十大功效,是真相還是謠言
近來有個帖子,描述了蜂蜜「十個令人震驚的真相」,列舉了蜂蜜十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這些「秘密」靠譜么?
在考察之前,我們先客觀的了解下蜂蜜。蜂蜜是蜜蜂收集花朵蜜腺分泌的花蜜,然後在自己的胃中儲存約一小時左右,混了了胃分泌物後重新吐回蜂巢,經一段時間蒸發、成熟所成的粘稠液體。蜂蜜的主體是高濃度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等單糖,含量可以達到近80%。剩餘部分主要是水。成熟的蜂蜜含水量應該控制在20%以下,一般為17%左右。剩下的3%左右成分,則是一些酶、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及其他小分子物質。在了解了蜂蜜的組成後,我們再逐條看看這些「真相」的真相。
流言1:蜂蜜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物質,妥善保存可以幾百年不變質,營養也不會流失。
真相:我們可以看到,蜂蜜本質上是濃度很高的糖溶液,而如此高濃度的糖溶液,會使得落入其內的微生物迅速脫水,從而死亡或休眠,因此,蜂蜜的確很難腐壞。但是,如果蜂蜜保管不慎,使其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當含水量高於21%時,就會有微生物開始活動,造成蜂蜜酸敗。
那麼,妥善保存,不吸水的蜂蜜是不是就進了「保險箱」,不會變質了呢?其實也不是。由於蜂蜜含有大量葡萄糖和果糖,而這兩種單糖都會緩慢的發生反應,生成一種稱為羥甲基糠醛的物質。這種物質的存在,造成了蜂蜜品質的下降,因此也是衡量蜂蜜新鮮程度的指標。因此說「沒有營養流失」,大體不錯,畢竟主要成分還是糖;但是「幾百年不變質」有誇大之嫌。
流言2:蜂蜜可減少心血管系統的脂肪堆積。
真相:目前沒有明確的報道證明蜂蜜中的那些總量才5%左右的物質對心血管系統內脂肪有什麼清除作用。相反的,由於蜂蜜含有大量糖,過量攝入會升高血糖,繼而引發人體胰島素抵抗、慢性炎症等反應,反而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在這種虛無縹緲的好處和實實在在的壞處面前,正常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流言3:蜂蜜是唯一一種非人工製造的甜味劑。
真相:事實上,作者壓根沒有弄清甜味劑的定義。依照我國食品添加劑相關標准,甜味劑是一類成分單一明確的、可用於改善食品口感,增加甜味的物質。蜂蜜是作為食品而不是甜味劑存在的。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把蜂蜜當作「非人工製造的甜味物質」,那甘蔗、甜菜壓榨蒸幹得到的粗糖,同樣符合邏輯,「唯一」這個帽子,也實在戴不上。
流言4:蜂蜜不會像經過提煉的糖和蔗糖那樣在胃裡發酵,因此不會有被細菌感染的風險。
真相:前面說到,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作為微生物碳源來說,和其他糖類,如蔗糖等,沒有本質區別。事實上,很多微生物對單糖的偏愛性更高。因此,這一條實在屬於編造的功能。
流言5:蜂蜜可能是糖類中最簡單的分子形式,無法繼續分解,這使得它可以直接通過小腸進入血液,不會像蔗糖那樣引起消化系統問題。
真相:這條實在是對人類消化系統功能的污衊。誠然,葡萄糖和果糖的確是單糖,是最簡單的六碳糖,但是蔗糖真的有那麼不堪么?事實上,當蔗糖在進入小腸後,就被腸內蔗糖酶快速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和蜂蜜所含成分一樣。換句話說,對於小腸來說,蜂蜜和蔗糖,沒有什麼不同。此外,如果空腹攝入過量蜂蜜這種高糖物質,過量的糖進入腸道,會使得腸道菌群組成和代謝過程發生改變,可造成腹瀉症狀,這就是蜂蜜「通便」作用的由來。
流言6:蜂蜜是睡覺時燃燒體內脂肪的最佳燃料,睡前一杯蜂蜜水,能有效幫助減重。
真相:前面已經說過,沒有什麼證據顯示蜂蜜可以清除脂肪。並且,從人體對能量消耗的次序看,糖類是先於脂肪的。睡前喝蜂蜜,和睡前吃甜食一樣,反而是給機體提供了替代脂肪的燃料,推遲了機體對脂肪的消耗。喝蜂蜜水減肥,無異於用油滅火。
流言7:蜂蜜是治療燒傷最好的物質,蜂蜜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使患處快速康復,而且不會留下疤痕。
真相:蜂蜜的抗菌秘訣是它的高滲性。而在傷口塗抹蜂蜜,高濃度的蜂蜜會一視同仁的吸收破損部位組織的水分,使得傷口部位細胞脫水死亡,並不利於恢復。並且,由於蜂蜜不斷吸收組織液,會使得濃度下降,這反而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大量的碳源。綜上,塗蜂蜜治療燒傷,尤其是已經有皮膚破損的燒傷,是十分錯誤的方式。正確方式是清洗後用干凈的紗布包裹,及時送醫。
流言8:科學家在蜂蜜里已經發現了多種抗氧化劑,其中一種抗氧化劑只存在於蜂蜜中,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真相:蜂蜜中的物質,如維生素E、過氧化氫酶等,從這些物質功能上說,確有一定抗氧化作用。但是作為蜂蜜中的成分喝下,就十分不靠譜了。對於小分子物質來說,其抗氧化作用機理是與機體產生的過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等反應,從而消除這些物質。但是,這是一種一對一的「犧牲」方式:在消除目標分子的同時,自身也被消耗了。而這些物質在蜂蜜中含量過少,實在不堪一擊:喝上一罐蜂蜜,還不如吃兩個橘子攝入的量多。過氧化氫酶等大分子,的確可以「以一敵萬」,然而不幸的是,這些酶類在進入胃中後就被破壞掉了。「出師未捷身先死」,也起不到什麼抗氧化作用。此外,經過文獻查閱,並沒有什麼文中提到的「蜂蜜獨有的具有很好抗衰老作用的抗氧化物質」的報道。
流言9:蜂蜜是治療小兒咳嗽即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真相:一些科學研究的確證明蜂蜜具有一定(但極其有限)的止咳作用。對於成人而言,蜂蜜這種沒有什麼危害的食品可以吃一些,即使沒有用也不會有害。但是對於小兒來說,用蜂蜜止咳需要慎重。首先小兒,由於表述能力有限或根本不能表述,因此無法對咳嗽這一表徵因素來判斷病因。貿然使用蜂蜜止咳可能會延誤病情。其次,由於蜂蜜是蜜蜂野外收集而成,可能含有不可控的致敏原,導致小兒過敏。此外,蜜蜂在釀造過程中,蜂蜜可能被肉毒桿菌芽孢污染,對嬰幼兒有較大威脅。綜上,對於小兒咳嗽,使用蜂蜜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並且要慎重使用。最好的方式還是就醫和遵醫囑服葯。
流言10:鍛煉前吃點蜂蜜的人,比不吃蜂蜜的人體能恢復快3倍。
真相:這句話其實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蜂蜜含有的大量果糖和葡萄糖,本身就是能量物質,吃蜂蜜當然能比不吃蜂蜜更快的恢復體力。不過,沒有蜂蜜的話也不用特意去服用,喝點運動飲料甚至糖水,也一樣能快速恢復體力。
⑷ 飢荒怎麼采蜜
飢荒蜂箱怎麼取蜂蜜
1、大家要想從飢荒蜂箱中取出蜂蜜,必須先要在游戲中建立起自己的蜂巢,在游戲中蜂巢是不能自動生成的,需要去野外尋找一個野生的蜂巢,把它打碎,然後自己就擁有了製造蜂巢的材料,在造好蜂巢以後,再去野外捕捉四隻蜜蜂放入自己的蜂巢,過一段時間它們就會為玩家產出蜂蜜了。
⑸ 汪氏蜂花粉,蜂蜜都沒有藍帽子合格嗎
不合格
⑹ 監帽食品蜂蜜,就是有衛生部批復的保健食品標志的產品
或者是「國食健字【年號】××××號」、「衛」表示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由衛生部批准正規的保健食品會在產品的外包裝盒上標出天藍色的。其中「國」。下方會標注出該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或者是「衛食健字【年號】××××號」,形如「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專用標志
⑺ 如何采蜜而又不被蜂蜜蟄
無傷很麻煩,你可以帶養蜂人的帽子,抵免百分之90的蜜蜂傷害
⑻ 燜肉帽子怎麼做
1、准備好調料:冰糖、香葉、草果、八角
⑼ 燜肉帽子的做法
主料:豬腿肉一塊
輔料:姜100g,蒜100g,麻辣醬一勺,豆瓣醬一勺,香辣醬一勺,醬油兩大勺,蜂蜜一大勺,料酒一大勺,芝麻油一大勺,草果2個,沙仁2個,八角8個,花椒一小把
步驟:
1.先把肉洗干凈切成丁肥瘦分開,瘦肉加料酒,醬油,芝麻油腌半個小時,肥肉放下鍋煉油,不要太干。
2.肥肉撈起來,把油裝起來,不用這個油炒,不然一段時間會凌,重新倒調和油,把姜蒜放進去炒黃撈起。
3.把腌好的瘦肉放進去,炒了變色撈起,炒肉的油湯也倒出來單獨裝一會有用,再重新倒一點油,把草果,八角,沙仁,花椒炒香,放入幾種醬翻炒成紅油,再把肥瘦肉一起倒進鍋里,加醬油、蜂蜜調色。
4.把之前炒瘦肉的油湯倒進去,另外加點水,大火煮十五分鍾,要一直翻炒,不然會糊鍋。
5.炒到收汁就可以起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