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引導低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策略
1、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濃,主動性差。
2、識字方法單一。
3、識字的范圍小。
4、評價單一。
追溯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輕視了「會認」方法的指導,忽視了學生主動識字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今天就針對以上原因,我們一起來探討:究竟應該怎樣引導低年級孩子主動識字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主動識字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准》中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列為第一教學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富有想像力,但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1、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主動參於識字教學。
記得我在教學一年級上冊一篇課文《我的家》時,一上課,我就出示課文插圖,問到:「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在哪裡嗎?」大家看到有房子、有院子的圖片,感覺非常親切,紛紛叫到:「在家裡,在家裡。」我板書課題,裝作非常驚訝的樣子,問:「你怎麼知道這是在家裡呢?」此時大家都踴躍地舉手,想說說自己的理由。有的說:「因為圖上有爸爸、媽媽」有的說:「圖中的房子就是家裡的房子」有的說:「那院子就是家」……我以便把寫有「爸爸、媽媽、家、我」等詞卡貼在黑板上,一邊表揚他們:「你們真了不起!」。然後利用圖引導他們認讀詞卡。
接著,我有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爸爸、媽媽和我在干什麼?有的孩子說:「爸爸在澆花。」有的說:「媽媽在洗衣服。」有的說:「我在幫媽媽洗衣服。」我有乘機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物的表情,有的學生就脫口而出,他們很高興,他們很快樂。我抓住這個時機告訴學生,除了快樂,除了高興,老師還可以用「幸福」這個詞來表示他們的心情,然後指導學生認讀「幸福」。
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學生的認字興趣很高,還訓練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老師要根據課堂的需要,選擇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比如:編字謎識字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同學們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 同學們猜對後,興趣來了,我趁機教「手」字謎,編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 字謎,同學們猜對「手」字謎後,學習興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問小朋友:「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小朋友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手」字謎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裡看不見」的字謎。經過不斷啟發,小朋友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 「筆」字,「上邊竹子下邊毛,寫字畫畫離不了」;「田 」字,「四周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回」字,「四周不透風,口字在當中」……,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很容易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又比如編故事識字
我常常把學生容易記錯的字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幫助學生記憶。比如說 「游」,我就編成「一個姓方的孩子,戴了一頂帽子,到水邊去遊玩」。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快樂的教學情境,可以使識字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新奇,變呆板為活潑,變被動為主動,從而激起學生濃厚的情趣。
在創設學生識字的學習情境方面,我還常常用到編兒歌識字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也很容易記住。我在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教「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又如「碧」字,由三個獨體字組成,筆畫數多,屬於難記字,但一首上口的兒歌:「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頭上。要看她們什麼樣,都穿碧綠新衣裳。」
在教學丁丁冬冬識字一中,我教「清、蜻、晴、請、睛、情」這一組形聲字時,就編了這樣一首兒歌:
這些字里都有「青」,
小朋友們要分「清」,
飛翔的昆蟲是「蜻」蜓,
小河流水「清」又「清」,
萬里無雲天氣「晴」,
說話文明要用「請」,
心靈的窗戶是眼「睛」,
迎接奧運好心「情」。
當然加減法識字情境的創設也是我們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方法。
識字情境創設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談一次聽課經歷)
比如: 「晴」是晴天的晴,運用課件演示,先出「晴」字,再出示日字旁(後面出示一個太陽),因為「日」表示太陽,所以用日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出示詞句讓學生認讀。 同樣,在教學「請、清」的生字時,也運用多媒體演示後,讓學生說說部首、聲旁表示的意義進行識字,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觀察,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這樣既可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
另外,根據兒童好勝、愛表現自己的特點,創設各種激勵情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對識字的興趣。比如一些競賽方法:1、星級評比;2、爭奪獎章;3、評比識字小專家;4、識字擂台賽。 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漢字的學習中去。那麼,在教學中,我們除了激發學生興趣主動識字,還怎樣引導學生主動識字呢?
二、學會識字方法,引導主動識字
在平時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用到拼音識字法、聽讀識字法、還可以藉助圖、實物識字,字理識字,學習了查字典後就可以藉助字典識字等方法。(個別簡單舉例說明)
1、猜謎法:如教「秋」字時,我出示謎語:一半綠油油,一半紅通通,待到豐收時,農民笑呵呵。再如「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個黑葡萄」――「目」字;「千條線,萬條線,掉到水裡看不見」――「雨」字;「十張口,早就有」――「古」字;「一隻手遮著眼」――「看」字等。
2、拆字法:漢字里的合體字很多,多數可以採用分析部件的方法來記憶,如木子李,弓長張,上「立」下「十」辛辛辛,上「艹」下「田」苗苗苗。
3、編順口溜,在課堂上編一些兒歌順口溜幫助學生識記生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區別「有、友、左、右」等字時,我把這些字編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順口溜;如教「朋」時,可編成兒歌「兩個月亮並排走,一會就成好朋友」。為了讓學生牢記「美」字時,我編了一句這樣的歇後語「大王頭上戴倆花――臭美」。
比較法。如教「法、丟」時,我先復習「去」字,再以舊字帶新字,編成一句兒歌:「去」字頭上戴斜帽,丟丟丟;「去」字旁邊冒水泡,法法法。
另外,給所學的字添減筆畫,也可帶出許多新字,如公――么、日――由――甲,這樣既能互相比較,又能達到識字目的。
在具體的語音環境中,也同樣用比較的辦法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同音字「坐、座、做、作」時,在分清「坐、座、做、作」的音、形、義的基礎上,我再組織學生進行組詞或句式填空進行練習。例如:小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作)業。通過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坐、座、做、作」的理解。
形象記憶法。小學生善於聯想,如記「當」字時,他們說:一座山被推倒了,可山上的小樹還直立著。當了解到蠶的作用時,他們說「蠶」就是天下最好的蟲。
玩中學的游戲教學也是一種好辦法。如摘果子,送信,找朋友,對口令,挑戰讀等這些方法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識字熱情,又能讓他們主動識字。
三、讓識字走進生活,培養主動識字的願望
1、認識學生姓名,提高識字量
為了能讓學生多和一些和「字寶寶」見面,我准備了全班同學的座位表,讓孩子們認名字。課堂作業本也經常請不同的學生幫忙發送。這樣一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認識了全班同學的名字,識字量大增。
2、在校園生活中識字
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也在潤物細無聲中熏陶著孩子們。一句句催人奮進的警示名言,一幅幅圖文輝映美麗宣傳畫,一塊塊引人注目的物名校牌,都是識字教學的很好資源。「文明禮貌靠右行。」「學校是我家,整潔靠大家。」「小草也有生命,大家一起愛護它。」……我請同學們互相當小老師,教給大家你會讀的字,學生們就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活動中,了解了校園,親近了校園。同時,又在愉悅的氛圍中認識了許多與學校生活相關的漢字。
3、社會生活中學會識字
生活中文字無處不在。隨著現代傳媒的極大普及,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學生的見識也日益廣闊,識字要利用現實生活的語文教育資源,向課外延伸。孩子們喜歡吃零食,我就鼓勵學生搜集食品商標,孩子們興趣非常濃,他們收集了「上好佳」、「子弟薯片」、「怪味豆」、「旺旺雪餅」等,似乎識字同吃美味的食品一樣讓他們樂此不彼。此外社會上的各種標語、商場名稱、商品包裝、車站廣告欄等包含的漢字數不勝數,它們都可以成為學生識字的有效資源。在生活中識字,學以致用,學生也嘗到了識字的甜頭。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將孩子精心設計的作品定期展覽,比一比誰是識字大王,多贊揚鼓勵他們,孩子們樂於識字的興趣就會越濃。
四、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激發主動識字的願望
識字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一定要評價到位,讓他們不斷地品嘗到識字的樂趣。這樣就會調動他們的主動識字的意識。
1、學生評、小組評。
2、教師評
①言語、動作評價。
課堂上要隨時捕捉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當學生有不同於同伴的識字方法,生字記得牢固又好時,就及時對其進行語言激勵。我在教學中多採用:「你真了不起,能用這么好的識字方法來識字!」「你都快成了我們班的識字大王了!」「你太厲害了!小朋友們不認識的字,你都認識。」等等評價語言來評價學生,學生聽到這樣的話都很高興。得到了老師的激勵和肯定,他們就會在生活中主動的識字。
② 實物、榮譽評價。
經常性的只進行語言評價,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覺得乏味,失去了興趣,識字的主動性也就會減退。通過實物獎勵或者評選識字大王等活動,都會讓學生擁有很深很強的成就感。因此,在語言評價的基礎上,我還通過當堂的實物獎勵來刺激學生。這些實物很不起眼,有時是一張小貼畫,有時是是我自己用紙剪的一個紅蘋果,也可能是我畫的一個小卡通人物……但是在孩子眼裡和心裡,能得到老師送來的獎品是多麼了不起,這樣他們會產生新的動力去識字。
把識字活動和班級「星星擂台」評比活動結合起來,在評比欄里專設一欄,就是識字,看看每周的識字能手、識字大王、小老師是誰,老師就可以在評比欄里給他畫一顆星。
學生為了能夠得到老師的誇獎,能得到老師的獎品,能爭取當一次小老師,課前就會主動自己識字,動腦去想識字方法。他們的學習的主動性就會逐步形成,並且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③家長評。(舉例談做法)
其他具體評價方法
(1)識字記錄表。表中記錄學生每課認字情況,由老師和小助手記載,全部讀出打兩顆星,有一兩個錯打一顆星,同時比比誰是認字最快的。
(2)識字展覽角。在教室牆上開辟一塊識字展覽區,展示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的識字收獲。如「食品袋」、「商標」、「標志牌」、「課外書中的字」等。
(3)識字評星會。讓學生在自己的識字本上把課外認識的字記下來,每月舉行評星會,根據識字量的多少,確定識字的星級,20個字為一星。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的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師要注重教給孩子的學習方法,力求識用結合。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使識字教學由枯燥變為有趣,有單一變得多樣,要使孩子們學得快、記得牢,教師必須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徵,使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讓識字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久而久之,學生就一定能養成良好的主動識字習慣。
⑵ 怎樣上好低年級識字課
一、生活化識字 創設生活化情境,將識字內容與兒童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構建一個開放自主的課堂,方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上《菜園里》一課,我將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每組中間擺上許多新鮮蔬菜:蘿卜、黃瓜、白菜、辣椒......課伊始,播放音樂課件《買菜》,學生齊唱歌曲。課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在這「菜園里」看看、摸摸、問問、聞聞、說說、讀讀、找找、記記、寫寫、畫畫......還將生活中學生熟悉的菜譜引入課中。這樣的教學我能深刻的感受到既真實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慾望,更重要的是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去識字,是識字課上得充滿「生活味兒」。 二、游戲識字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 低年級學生喜歡模仿、玩樂、表現,加之年齡比較小,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很短暫。因此在教學中要用新鮮好玩的「游戲」來刺激他們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慾望,讓學生在游戲中識字,使枯燥的識字課堂成為學生的學習樂園。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我和學生共同創設了「識字列車」「漢字王國」「漢字舞台」等情景,每一個學生就成了一個個「字寶貝」的角色。我們把學習漢字的過程想像為乘坐「識字列車」到「漢字王國」去和「字寶貝」交朋友、做游戲。當然,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的識字設計教學方法。如教學《畫風》一課,在學生初讀感知之時,我這樣引導學生:「瞧,閆老師這兒有你們的『字寶貝』朋友,誰願意把他們領會去,同時我們比比看看誰的朋友最多。」這樣一引導,學生們把識字當作交朋友游戲比賽,都興趣盎然的投入到識字教學活動之中。 認讀生字的過程往往較枯燥,教學中我們如果把這些過程取上有趣味的名字,變枯燥的識字為有趣的游戲。另為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小動物讀一讀,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讀,游戲搶讀比賽等,都能有效的增添認讀生字的趣味。 在鞏固漢字的階段,我常會設計如: 「玩撲克」「過馬路」「比賽車」「找朋友」「戴帽子」「登山」「過橋」一類闖識字關的游戲,孩子們百做不厭,使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鞏固識字。 三、創新識字 小學生的想像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創新識字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們的大膽求異,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首先,師生共同實踐探索,發現並創造出各種有趣的識字方法。如:「漢字小故事」「猜謎語」「變一變」「列算式計算」「穿新衣」。接著,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每一個漢字的特點,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字。自主的氛圍使學生的想像力得以激活,思維閃現出創新的火花。如:學習「舞」字,學生說有很多的人在一起張開手,抬起腳就是跳舞的「舞」;再如學習「趴」,那方法就更多了,有編故事的,有變魔術的,有做形體動作的,有穿新衣變新字的…… 四、激勵性識字 低年級學生對「實物」獎勵尤其感興趣,一張精美的圖片,一面小紅旗,一顆小五星,一個「紅蘋果」(剪紙)......都能讓他們擁有很深很強的成就感。而老師和同學們送給他們的「榮譽稱號」,如:識字大王,識字能手,小老師,識字專家......更能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並會為了保住這樣的稱號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