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唐朝皇帝帽子兩邊有翼

唐朝皇帝帽子兩邊有翼

發布時間:2021-07-26 13:31:28

㈠ 宋朝皇帝和官員佩戴的帽子兩邊,各有一道長長的翅膀,有何用途呢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雖然我們對於宋朝並沒有過多的了解,但是相信大家也看過關於宋朝的一些電視劇。在看關於宋朝的電視劇的時候,相信一些比較細心的朋友,也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宋朝皇帝和官員戴著的帽子,和其他的朝代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在帽子的兩邊有一道長長的翅膀,讓人感覺很有意思。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那麼是誰設計發明的呢?

眾所周知,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這種帽子就是趙匡胤發明的,這種帽子有什麼作用呢?趙匡胤為什麼要發明這種帽子呢?據說他之所以把帽子設計成這種樣子,也出於一定的政治考量,和當時的朝堂紀律有關。



和其他的朝代相比,宋朝人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從他們的穿在服裝上也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據說之所以會如此,也適合,因為當時的程朱理學有很大關系。要知道古代的等級制度很森嚴,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普通人的穿著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為何到了宋朝,皇帝的帽子和大臣們是一樣的呢?

其實這和宋朝的治國理念有著很大的關系,宋朝重文輕武,文人的地位很高,主要也是因為唐朝的藩鎮之亂,讓趙匡胤吸取教訓,開始重文輕武,對於那些有治國之能,但是又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大夫更為器重,但是他卻忽略了外敵,這些士大夫哪怕有治國才能,但是手無縛雞之力,又怎麼能夠上陣殺敵來保衛國家呢?

㈡ 為什麼古代官員的朝服帽子會有兩個長長的翅膀

你說的烏紗帽吧,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議事時朝臣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並在烏紗帽上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

㈢ 為什麼古代官員的帽子兩邊都有很長的翅膀

其實關於古代官員頭上的烏紗帽兩邊有兩個小翅膀這種裝飾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但是在唐朝時期,烏紗帽兩邊的這對長翅的長度並不是很長。而具有很長長度的烏紗帽,最早的形成時期是我國北宋時期。

而後來到了明朝以後,對於這種帽子的要求就沒有宋朝那麼嚴了,相對來說把帽子上的小翅膀的長度又縮短了一些,而到了清朝,對於烏紗帽旁邊兩個小翅膀的要求,就已經取消掉了。

㈣ 唐代皇帝為什麼帽子上有簾子

皇帝頭上的帽子的簾子叫做旒,那些珠子都是玉質。形制不同的朝代有所變化,不同的場合也有變化。從12串到5串不等,通常是五串,每串上面有九個珠子,象徵「九五之尊」。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最初意思是讓你記住不該看的不看,不要被眼睛蒙蔽。

皇帝的皇冠叫做「冕旒」。「冕」就是帽子和上面的平板,象徵著頭頂著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權威。前面和後面的珠穗叫做「旒」。冕旒象徵著古代奴隸制或封建制君主的無上權力和順天應人的政治理念

㈤ 唐朝大臣為什麼帽子兩邊掉個帶子

那是襆頭的「腳」

襆頭(fútóu),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

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

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這稱作「軟腳」。

唐中期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

㈥ 古代官員頭上的烏紗帽旁邊的兩個帽翅是幹嘛用的。

我們今天從戲曲和影視作品中,時常可以看見古代官員(尤其是大官)頭上的烏紗帽兩側各有一根尺把長的細翅,走起路來上下顫動,別有一番情調。
其實,官員頭上的烏紗帽最早起源於東晉,正式作為「官服」的一部分是從隋朝開始,而到唐朝才興盛起來的,但紗帽的翅並不很長。長翅的烏紗帽據說是在北宋初年形成的。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奪得天下後,為防止大臣們在朝廷上交頭接耳,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加長帽翅,並裝飾不同的花紋,以區別官位的高低。官員們戴上這種長翅的烏紗帽,不但上朝時不好交頭接耳,即便平時走路也必須小心翼翼、四平八穩;如果走起路來風風火火、搖頭晃腦弄得帽翅亂顫,就算不將帽翅抖落,那又成何體統。
到了明朝以後,皇帝已不戴這種帽子了,不過官員們仍戴,只是帽翅長度縮短了,寬窄也不相同。官階高者帽翅窄,反之則帽翅越寬。到了清代,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按照他們的服飾習慣不再戴烏紗帽了,但「烏紗帽」作為官員的代名詞卻沿用下來,一直到今天亦是如此。

㈦ 唐朝皇帝帽子和明朝皇帝帽子有什麼區別

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

㈧ 宋朝皇帝和官員佩戴的帽子兩邊,各有一道長長的翅膀,有何用途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雖然我們對於宋朝並沒有過多的了解,但是相信大家也看過關於宋朝的一些電視劇。在看關於宋朝的電視劇的時候,相信一些比較細心的朋友,也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宋朝皇帝和官員戴著的帽子,和其他的朝代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在帽子的兩邊有一道長長的翅膀,讓人感覺很有意思。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那麼是誰設計發明的呢?眾所周知,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這種帽子就是趙匡胤發明的,這種帽子有什麼作用呢?趙匡胤為什麼要發明這種帽子呢?據說他之所以把帽子設計成這種樣子,也出於一定的政治考量,和當時的朝堂紀律有關。

皇帝佩戴和士大夫一樣的帽子,也是為了拉低他們的距離,實現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但是正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後來才發生了靖康之恥,所以我們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尤其是對於國家的統治者,要平衡好文和武的力量,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呢?

㈨ 有個古裝劇帽子兩邊有兩個長東西

來源:
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作用:
大臣上朝,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延伸: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㈩ 這種帽子叫什麼名字黑色,兩邊有翅的古代帽子

與唐朝皇帝帽子兩邊有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那裡有批發一次性帽子 瀏覽:434
台灣的校服一般多少錢啊 瀏覽:102
兒童保暖內衣袖子短了怎麼辦 瀏覽:409
l碼風衣 瀏覽:418
穿校服超爽 瀏覽:341
男士白褲子配什麼腰帶 瀏覽:148
gucci提花外套男 瀏覽:593
伊春仿申克皮帶秤批發市場 瀏覽:903
劉昊然同款風衣是什麼牌子 瀏覽:116
女生穿褲子和裙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524
紅外套配杏色打底好看嗎 瀏覽:903
紅色polo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62
皮衣黑色被燒怎麼辦 瀏覽:918
蒙口男士羽絨服品牌及商品 瀏覽:970
男士黑色衣配什麼色的襯衫 瀏覽:111
旗袍美女蛋糕圖 瀏覽:597
綿陽哪裡有旗袍店 瀏覽:345
外國人為什麼把褲子不提上去 瀏覽:470
日本美女扒男生褲子 瀏覽:133
韓范羽絨服如何搭配褲子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