綸巾 "綸巾"中綸讀(guan),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 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 .
❷ 請問地府那位神仙穿黑色龍袍頭帶玉皇大帝那樣的帽子
酆都大帝
酆都(fēngdū)大帝:也作豐都大帝,又稱北陰大帝、北太帝君,是道家尊神。九月九日生,其任期是三千年,任期一到即改任。
酆都大帝
他所管轄區域是酆都,即地獄,內分有六官,其專責處陰間事物。古語說:十惡不赦及大奸大惡的人及鬼怪魑魅等都要關進此地酆都地獄, 永不能超生天界
❸ 玉皇大帝的來歷
聖界光明妙樂國有凈德國王和寶月光皇後,他們制國愛民如子,常行仁德之政,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但卻老來膝下無子,便命令全國修道人士修齋建醮,祈禱諸天真聖,賜下國王皇嗣,半年的時間風雨無阻、朝夕禮拜絲毫沒有懈怠。
誠心終於打動道祖鴻鈞,遣元始天尊送童子轉世。國王王後在夢中應感得子,王後懷胎一年整,於丙午年正月初九誕下太子。
太子出生時周身大放金光普照全國。太子生而能言,弱而能行,聰慧無比。長大則輔助國王,行善救貧,勤政愛民。國王駕崩太子繼位,感應眾生疾苦,棄國修道。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方證玉皇大帝之果位。
(3)玉皇大帝帽子擴展閱讀:
玉帝統轄道教諸神佛,天神、地祇、鬼神都歸其管轄。神仙類,如四御、星宿、雷部諸神、佛菩薩、三官大帝、神霄九宸大帝等,而玉皇大帝屬大道聖尊。
地祇就是屬於主宰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小神,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關公、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祖神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如先祖、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
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至宋以後才逐漸定型,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有的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
❹ 玉皇大帝戴的帽子叫什麼名字
天帝皇冠
❺ 周公解夢夢到玉皇大帝給兒子帶了一頂帽子
有書生帽、烏紗帽……所以帽子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說明你對孩子的期盼和祝福,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個有氣運之人,但未來會怎樣,顯然不可能是什麼科學家拿著一大摞數據和報告能證明的,所以出現的是神話中地位極高的玉皇大帝。
❻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綵線穿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志。據說,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也就是說,一個身為領袖的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❼ 玉皇大帝頭上戴的是什麼
玉皇大帝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別,按典禮輕重來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區別,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沒有後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只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冠冕讀音:guān miǎn詞意:冠冕這個詞在漢語基本解釋1. 古代皇冠或官員的帽子。
❽ 如何可做玉皇大帝需要累積什麼功德
這個就是轉輪聖王,主要是通過勤修戒定慧,要有悲天憫人的心,堅持五戒十善,積累到足夠的功德時,由於自己的功德力足夠,便自然成為天帝!但,天人有五衰!都不究竟,不如成佛!
❾ 天上有一頂玉帝帽子地上有一雙粉色綉花鞋是什麼成語
支離破碎zhīlípòsuì
[釋義] 支離:分散。形容散亂不整;殘缺不全。
[語出] 元·許謙《白雲集》:「近代以文辭取士;而不考其實;惟務雕鐫鏤刻;破碎支離;波淫邪遁之辭;靡所不至。」
[正音] 破;不能讀作「pè」。
[辨形] 碎;不能寫作「粹」。
[近義] 七零八落 四分五裂 土崩瓦解 殘缺不全 一鱗半爪 雞零狗碎 掛一漏萬
[反義] 渾然一體 完美無缺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四分五裂」;都有「破碎不完整」的意思。但~偏重於表示「散亂、沒條理」;「四分五裂」偏重於表示「不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