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海人素質怎樣
青海人開車的太氣人,人行道綠燈就過,一輛挨著一輛,而且不是右行是直接走人行道中間
2. 為什麼青海女人都包著頭呢
我是青海人,在青海包頭的是回族的已婚婦女。因為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婦女包頭是他們的教習。就和在中東地區一樣,好多婦女身穿黑袍只露出眼睛。
3. 青海人的風俗習慣(不要民族的)
青海有43%是少數民族,很多地區是民族自治。單說漢族的風俗習慣,估計與其他兄弟省也沒啥區別。我就說下自己的體驗吧
1.青海人喝酒愛劃拳,口手兩用,自己出的手指數+對方的出的手指數+自己喊的阿拉伯數為盈,輸者喝酒。
2.青海花兒。所謂「花兒」,也稱「少年」就是青海人用自己的發言長處自己的心情,大多與愛情有關。 青海是花兒的故鄉,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群眾,無論在田間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趕車,只要有閑暇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花兒對青海人來說象每天的飲食一樣普通。
3.拉麵文化。近幾年隨著青海經濟的持續發展,青海拉麵鋪天蓋地走向全國各地。辣椒油。陳醋,都是拉麵不可或缺的調料!但衛生狀況有待改善。
這都是我自己的體驗感受。OKl
4. 青海人的風俗有哪些
青海人的風俗:
1、青海葬禮
青海漢族,葬禮是人逝世以後,由家庭成員及親友對逝世者舉行哀悼和安葬的一系列民間禮俗活動。根據青海人家實實在在的葬禮為准!葬禮也為河湟漢族相同,又保持了古老喪俗。
在青海漢族葬禮習俗中,此項事務的前後分:居喪、報喪、訃告、入殮、戴孝、請亡、守靈、弔唁、驗孝、轉經、送亡、起靈、安葬等儀式。
2、婚禮
舉行婚禮的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禮的人帶著迎親隊伍,備上高頭大馬,帶上彩禮,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著大酒壇子。壇子頸上系著一條潔白的哈達,還掛著用紅絲繩套著的一大塊扁平的方形水膠。
這塊水膠象徵著新郎和新娘的愛情,如同這水膠貼合的一樣,永世相親相愛。其他人,有的抬著整羊,有的拿著哈達等,來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親友,遠遠看到迎親的馬隊,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著鑼鼓、吹起海螺,歡迎迎親人。
迎親人離蒙古包幾十步外下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獻一條哈達,接著向兄弟姐妹獻哈達。父母接過禮物的時候,要對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
3、民間小調
青海漢族民間小調是中國民歌體裁類別的一種。一般指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經過歷代的流傳﹐在藝術上經過較多的加工﹐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婉柔等特點。民間俗稱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謠﹑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時調﹑絲調﹑絲弦小唱等。
青海人的婚禮風俗的特點:
1、臨時灶台
在婚宴上,各路的親戚朋友都會來觀禮,到時的人會很多,只在自己的灶上做飯燒茶的話根本應付不過來,一般都會搭個臨時的灶台,用來煮茶,煮肉湯,做一些簡單的煮食來待客。這些在賓客來之前都會准備好。
2、敬酒
等到賓客坐定之後,家裡的人就會輪番上來敬酒,而青海人敬酒必需是雙手端著一個碟子,上盛4-8個小酒杯。客人喝酒時,先用手指沾頭杯中酒向空中點三下,這是古代少數民族先民的習慣意思是:天地人,然後再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3、禮錢
在婚禮上,所有的賓客都不是空手而來,大家都會帶上給新人的禮錢,通常是以家庭為單位,把自己家人要給的禮錢放在紅包里然後交給賬房。
4、賬房
也就是婚禮上收錢的人,這個人不能是娘家人也不能是婆家人,要是兩家人都信賴的長輩才可以,通常賬房會把所有來賓的禮錢記在一個紅帳本上,寫上搭禮人的名字和禮錢的金額,紅紙黑字,清清楚楚。
5、炕上的席桌
在來婚宴的賓客里,落席的位置也是不同的,所有賓客里的長輩都會坐在炕上的,上面擺著席桌,每上一道菜都是先上到這里,以示對長輩的尊敬。
6、全盤
婚宴上給娘家人的頭道菜叫「全盤」,也就是冷盤拼盤。裡面是涼拌三絲,外面用黃瓜,胡蘿卜、五花肉、午餐肉等掩蓋著,上邊再以雞蛋和香菜點綴。這道菜也是又說道的:今後生活中遇到的事五花八門,但是不論如何大家以後就是一家人了,要和睦。
7、抬針線
在娘家人離開這時要做的事叫「抬針線」。一方面是拜託婆家人以後好好對待自己的女兒;另一方面是向在座各位展現新娘的嫁妝。
第一個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廚,要給主廚掛紅,然後敬酒,目的是感謝大廚做的菜,不要怠慢了客人們。第二個抬針線的,就是媒人,雖然現在都是自由婚姻,但是還是會象徵性的邀請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來充當這個角色。
5. 青海人為什麼不背手
因為青海人為什麼不被惹?因為青海人是比較不錯,導哥以他是青海人
6. 青海省為什麼很少有人知道
不是因為地處大西北,那為什麼西藏就有很多人知道,那就是知名度的問題青海雖然有很多的旅遊地點其實很有特色就是青海的宣傳欠缺了點,但是近幾年隨著結構洽談會鬱金香節環湖賽 藏毯節等等的召開也對青海的知名度提高了許多
7. 大家來談談青海人是怎麼樣的
青海人有點排外,光想著國家付出,不想著為國家貢獻,嫌外地人搶了他們的工作,賺了他們的錢,與其他省相比眼界窄,心胸不寬廣!
8. 回族人為什麼要戴帽子
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
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現在回族男子無論是百歲老人,還是四五歲的兒童,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的都喜歡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號帽」。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作,還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鉤的。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
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9. 為什麼青海人跳舞脖子上圍圍巾
青海天氣比較冷,風沙比較大,紫外線比較強,一起到保暖作用二保護皮膚。
10. 回族人為什麼頭戴著白色帽子
回族人戴的白的帽子叫回回帽也稱「禮拜帽」。是回族人的一種服飾習俗。
回族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叫回回帽也稱「禮拜帽」。回族的民間傳統男帽。流行於全國各回族聚居區。是一種以白、黑色為主的無沿小圓帽。白色帽在春夏季戴用,用棉布或白線製作。黑色帽在秋冬季戴用,用呢絨或毛線製成。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關於回族分布總體上看,主要表現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壓迫斗爭的光榮傳統,各地回族還以不同的形式參加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為回族人民的徹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