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這個感人的故事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在哪裡下載
1944年9月8日,平凡而偉大的戰士張思德犧牲後的第三天,延安各界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下午一點,毛澤東同志邁著沉重的步履走上台,作了《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講。從此,張思德的名字與「為人民服務」緊緊聯系在一起,家喻戶曉、廣為人知。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張思德是經中央軍委批准,在全軍連以上單位懸掛畫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七英模」中惟一參加過長征的英模,因此,採集和挖掘他長征前後的事跡,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筆者一行循著張思德在川陝蘇區戰斗生活的足跡,穿行在山高林密的大巴山深處,來到張思德走向長征的出發地,探尋這位著名英模革命生涯的起點。
儀隴思德鎮(原名六合場),有位會燒炭的「谷娃子」
張思德犧牲在燒炭的工作崗位上。在延安歲月中,每年夏秋季節,各機關、部隊都要抽調大批人員進山燒炭,木炭是冬季生存的重要物資。曹楓同志曾回憶說,1949年,我在毛澤東同志身邊擔負警衛任務。一天晚上,我們正在上黨課,學習《為人民服務》。沒想到,毛澤東同志健步走進屋來。大家看到毛澤東同志來了,心裡不知說啥是好。毛澤東同志親切地和我們握手,詢問:「你們在干什麼?」我們回答:「在上黨課。」毛澤東同志接著又問:「上黨課學習什麼內容啊?」我們說:「學習《為人民服務》。」毛澤東同志說:「很好嘛!」說完,就和我們坐在一起,給我們講解《為人民服務》這篇講演。他老人家從張思德燒炭講起,一直講到張思德為革命犧牲。張思德的生前戰友陳耀等同志也曾回憶說,張思德當班長時,先後三年帶領全班人挖窯燒炭,每年都超額一萬多斤完成任務。迄今為止發現的張思德僅有的兩張照片,都與燒炭有關。那是八路軍總部機關的一位幹事在張思德燒炭的現場抓拍的。在那個年代,是很難得的。這些都足以見證張思德當時在延安的機關部隊中,燒炭已頗有名氣了,他的炭燒得好,從上到下都有「共識」。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張思德打小在家鄉就是出了名的燒炭好手。
現已更名為思德鎮的六合場,處於大巴山深處,四周群山環抱。1915年農歷三月初六,張思德誕生在該地韓家灣一個貧窮的佃農家中。那時,他家中粒米無存,母親拖著虛弱的身子,抱起小思德,走家串戶,討來半把米一把谷,然後搗碎熬成糊糊喂他。因為,他靠著這種谷糊糊艱難存活,所以,鄉親都叫他「谷娃子」。
六合場地處大巴山腹地,每到冬季,天氣寒冷不亞於北方。當地人取暖多靠木炭。這種木炭的燒制與陝北那種用磚窯的燒制方法略有不同。當地群眾進山後,一般將荊棘、樹條或碗口粗的樹砍下來,就近挖一深坑,慢慢焚燒,待燒過的柴火燃過一大半,略有七成左右時,用水澆滅,冷卻曬干後即為木炭。大巴山區俗稱此為「火石」或「窯灰」。
燒炭需要技術,從選材到燒制,全憑經驗和感覺。張思德在12歲時,就跟著父親張行品練就了燒炭的好手藝,因此,父子倆背的炭到六合場乃至儀隴縣城,都賣得快、賣得好。而他們燒炭的艱辛卻少有人知。因為就近方便的山林田產早被那些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圈佔了,張思德父子倆必須深入到深山老林中,尋找名為「公地」的地方才能取柴燒炭。儀隴縣是四川的貧困縣,境內全是山地,特別缺水。他們進山燒炭,澆滅火石所用的水都是靠從山下背上來的,一桶水背在身上要吭哧吭哧地趕幾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路。
張思德與父親燒制的木炭在當地有不小的名氣,可也引來了一場災難。地主范有萬誣陷他們不交稅,私自進山砍伐他人山林,將他們關進了鄉公所。等他們被保出來後,家裡值錢的東西被地主范有萬騙去了,租田也被收走,父子倆抱頭痛哭一場。然後,離開韓家灣,流落他鄉,替人背力、挑擔、打短工,當起了「巴山背二哥」。
紅色古鎮恩陽,張思德長征前就讀列寧模範學校
恩陽鎮是川北有名的古鎮,是連接川陝的重要通道,發源於秦巴山地間的恩陽河從鎮外流過。整個小鎮依山傍水而建。站在高高的石階上極目遠眺,只見方圓數里,青磚碧瓦,層層疊疊;空枋逗榫,鱗次櫛比;飛檐翅角,兀立蒼穹。整個鎮的屋頂群,似一枚碩大的墨玉,銀灰中泛著青綠,水潑墨灑般地延伸遠去,直與遠處的莽莽蒼山渾然化成一體。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這里曾是川陝蘇區著名的紅色古鎮,因此,論起恩陽之美還在於它厚重而燦爛的紅色文化。這里一度幾乎成為川陝蘇區的中心,那時,恩陽下轄1鎮、10區、37個鄉、381個村,人口有30餘萬,共有7萬人參加紅軍。70多年過去了,而今恩陽的牆頭街角當年的紅色標語仍然依稀可見,尚存的川陝蘇區機構舊址有十餘處之多。當我們經過古街拐角一處時,見到當年的川陝省恩陽縣列寧模範學校舊址,走近看舊址碑文,竟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一九三三年七月至一九三五年四月,紅軍在此開辦了列寧模範學校。先後從各區挑選了二百餘名優秀青少年在校讀書……張思德、朱玉山等一批紅軍名人將領,曾就讀此校」。哦,張思德長征前還曾被紅軍選送到這里進行培訓學習。我們在恩陽的采訪,就從這所革命遺址開始。隨著采訪的深入,我們發現張思德與紅色古鎮——恩陽,有著諸多不解之緣。
1933年8月12日至28日,已在川陝蘇區站穩腳跟的紅四方面軍為了解決根據地的鹽荒,一舉發起儀南(儀隴、南部)戰役,在僅僅半年的時間里,殲敵3000餘人,繳槍4000多支,儀隴全境解放。
紅軍來了巴山亮,窮人翻身喜洋洋。隨著儀隴全境的解放,該縣各級蘇維埃政權也順利地建立了起來。
據儀隴縣黨史資料記載,張思德的父親張行品在紅軍攻取儀隴時,與朱德總司令的弟弟共同為紅軍帶路、打探敵情、運送彈葯物資,表現出了很高的革命覺悟。六合場解放後,張思德與父親跟隨紅軍一道回到了家鄉,父親張行品被家鄉群眾選為村蘇維埃主席。
18歲的張思德因為能吃苦耐勞,革命態度堅決、覺悟高,做事踏實,也在父親擔任村蘇維埃主席後不久,擔任了村裡的少先隊長。
一次,張思德帶著少先隊員到各村去作宣傳鼓動工作,當他們行至與閬中交界的仙耳岩時,天已擦黑,因這里是一個較大的山彎,少先隊員們雖發現距他們百餘米處有十餘個行跡可疑之人,但裝束及是否帶武器一時未能看真切。張思德斷定是被蘇區紅軍打垮的敵人,於是他學著紅軍教會的戰斗方法,立即讓20多名少先隊員居高臨下隱蔽起來,做好戰斗准備。
待大家准備好後,張思德果斷地開了一槍,然後高聲喊道:「你們已被紅軍包圍了,不投降是死路一條。」
那十餘個敵人真以為被紅軍包圍,乖乖地舉手托槍,耷拉著腦袋走了過來。張思德忙讓少先隊員從山上割來一把葛藤,將這些人結結實實捆起來,然後押到了紅九軍某部。
清點戰果,張思德率少先隊員共俘虜了15名敵人、繳槍13支、子彈50發、手榴彈20枚。而張思德和他的少先隊所使用的武器,除了5支長槍外,全部是大刀、梭標。為此,恩陽縣(今巴中市恩陽鎮)蘇維埃政府主席還特地將張思德他們接到恩陽,舉行了隆重的表彰大會。
張思德正是憑著這樣優異的表現,被選送入川陝省恩陽縣列寧模範學校學習的。由於文化底子薄,所以張思德學習起來頗為吃力。但他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創造一切條件,如飢似渴地學習文化。張思德為了練字,從山上剝來樹皮,小心翼翼地取出纖維層,底部抹上桐油,然後晾乾,再用針線裝訂成一個又厚又重的大本子,用以學寫毛筆字。
張思德這種創造條件學習文化的精神,在延安時期又得到發揚光大。張思德的生前戰友陳耀曾回憶,張思德愛學習,想方設法用樺樹皮寫字,我就是靠用張思德班長送給我的樺樹皮本子、半支鉛筆、一支木筆摘掉文盲帽子的。有一件事令我終生難忘。1938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我為毛主席站崗,主席問我:「小鬼,你識字嗎?」得知我沒學過文化,主席鼓勵我:「要學習文化知識,首先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回到班上,我就找到班長張思德學寫自己的名字。由於「耀」字筆畫多,張思德教了我好幾天。可有誰知道,張思德的文化基礎正是在這所恩陽縣列寧模範學校打下的呢!
僅僅半年,刻苦用功的張思德就以合格的成績從列寧模範學校結業了,隨後,他被分配到恩陽縣獨立團通信班。
張思德在恩陽縣獨立團還立過一次大功。
1934年2月底的一天,敵人的一個騾馬運輸隊要經過這里,張思德和戰友獲悉情報後,化裝成敵軍官兵,在鎮上豬市壩擺好十多桌酒席,去「請」他們。敵人共120餘人,經長途遠行,又累又餓,好多天沒見油葷了,見有長官來請,個個眉開眼笑。他們把騾子趕到豬市壩,拴在樹上,槍也架在地上,一股腦兒都撲到酒肉噴香的桌上,不顧三七二十一地狼吞虎咽吃起來。
張思德和戰友們假意殷勤地勸酒、聊天。待至敵人酒醉神迷,張思德才站到高處,告訴他們,這酒席是誰辦的。當得知眼前的人都是紅軍,敵人嚇呆了,再一看槍早被拿走了,就這樣一個100多人的運輸隊的武裝被解除了。張思德和戰友們將繳獲的100多匹騾馬和糧食、棉衣、武器、彈葯等物資悉數上繳,受到了上級的表彰。
恩陽,它燦爛的紅色文化中,留下了張思德的遺跡和傳奇篇章!
「紅軍城」旺蒼,張思德踏上漫漫長征路
1934年11月,紅四方面軍為策應中央紅軍長征入川,總部和主力部隊便移師旺蒼,至次年4月,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就設在旺蒼,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紅軍城」。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城區,就駐扎了40多個軍地領導機關,15個紅軍團隊,2萬多名紅軍將士。這里曾住過許多叱吒風雲的人物——徐向前、王樹聲、李先念……而作為普通一兵的張思德也是在這里完成了長征前革命生涯的重大轉折。
關於長征前的張思德,許多資料曾這樣介紹,在反六路圍攻的戰斗中,張思德負傷後,還勇奪敵人兩挺機槍。
那是1934年夏,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進入了關鍵的戰役戰斗。紅軍確定青龍觀為東線反擊的突破點。張思德所在的紅九軍作為第一梯隊,擔任了突破任務。
戰鬥打響後,紅軍很快突破青龍觀並向敵縱深楔入。紅九軍攻佔了青龍觀以東的清花溪、田家壩,一舉擊潰敵第5旅。正是在田家壩的戰斗中,張思德負了傷。
經過數月的治療,張思德痊癒歸隊,並隨部隊進駐旺蒼壩。在這里,他又見到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重要人物——時任紅九軍政委的陳海松。
陳海松湖北大悟人,參加過黃麻起義,是當時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軍職幹部之一。在宣達戰役中,陳海松大腿被敵彈擊中,光榮負傷。
張思德和陳海松是在後方醫院養傷時,彼此熟悉的。他們一個是紅軍高級指揮員,一個是普通戰士,但年齡卻相差無幾。在養傷期間,陳海松經常鼓勵紅九軍負傷的戰士,一定要堅強樂觀。張思德深受鼓舞和教育。當張思德傷病好轉時,他就幫助陳海松洗衣服、換綳帶,攙扶他到戶外活動鍛煉。張思德先傷愈歸隊。
紅四方面軍大部搬到旺蒼後,剛剛升任紅九軍政委的陳海松,傷還未痊癒,仍舊拄著拐,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張思德雖歸隊但仍惦念著陳海松的傷情,利用閑暇時間,找來一些軟布條,扯來葛藤,加上細麻繩、乾草,精心為陳海松打了兩雙草鞋。在旺蒼陳海松見到張思德時,高興地說:「你也到這里來了」,張思德忙把帶在身上的這兩雙草鞋送給他,陳政委久久地端詳著這兩雙帶著戰友深情的草鞋,在後方醫院的一幕幕場景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恰巧,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團要在各部選拔一些優秀戰士做警衛工作,陳海松就將張思德推薦了上去。
張思德被分配到紅四方面軍警衛團一營一連一排一班。據時任張思德所在的一班的班長,原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張顯揚回憶:
「我是張思德的老班長,我當他的班長有近一年的時間,我們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張思德比我小不到一歲,個頭不高,但身子挺結實。他出身貧苦,愛憎分明,對革命對同志有火一般的熱情。」
1935年5月,張思德隨紅四方面軍總部警衛團告別川陝蘇區,踏上了漫漫長征路。
松潘草地,朱德與張思德兩個儀隴人的長征故事
多少年來朱德與張思德家鄉的人民總是自豪地說:「在解放軍中,我們儀隴出了兩個最著名的人物,一個是最大的官朱德總司令,一個是最小的官班長張思德」。而更為難得的是,他們在長征中還有著精彩的相聚和頗為傳奇的故事。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8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過草地。左路軍由朱德、張國燾、劉伯承率領。張思德所在班的班長張顯揚與另外一些骨幹,正是在這時候被紅四方面軍抽調給朱總司令擔任警衛工作。
還是在川陝革命根據地時,張思德就從隨處可見的石刻標語「我們的紅軍總司令朱德也是儀隴人」中,得知了朱總司令是自己的老鄉,他為此很感自豪。自從班長張顯揚被派到朱總司令身邊工作後,張思德多次找過張顯揚,一則匯報班裡工作,二則聊敘分別後戰友的思念之情。
一次,張思德跑去找張顯揚時,恰逢張顯揚不在,他正欲離去。朱總司令卻叫住了他。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首長,張思德顯得很緊張。朱總司令笑吟吟地問:「你是不是找你的班長張顯揚啊?」
張思德忙不迭地應道:「是,首長……我找班長……」
不料朱總司令拍拍他的肩膀說:「我知道了,你是我的小老鄉,也是儀隴人,對不對?」
不待張思德回答,朱總司令又說:「我是馬鞍場的,你是六合場的。」
聽了這話,張思德心裡一陣感動,他沒想到朱總司令對自己的情況早已有所了解。接著,朱總司令又說:「聽說你作戰很勇敢,負過幾次傷,在反六路圍攻中還繳獲了敵人的兩挺機槍。小老鄉,好好乾,要為家鄉人民多爭光。」
不久,張思德因表現突出,升為紅四方面軍總部通信班班長。這期間,他經常在首長間送信、傳令,有了更多機會接觸朱總司令。
部隊進入草地後,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使得草地行軍十分艱難。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紅軍就因此長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隊、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總司令令人將自己的坐騎也殺了,分給通信班、警衛班的同志做口糧,還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為進一步解決吃的問題,朱總司令還提議舉辦一個草地「野菜博覽會」。直屬隊和附近的部隊都派來了代表,組成了一支40餘人的采野菜大隊。這一次,大家採摘了60多種可吃的野菜。朱總司令又囑咐張顯揚與張思德帶人將這些野菜分類整理好,用水養起來,待辦博覽會時用。
朱總司令一手操辦的「野菜博覽會」在草地上隆重開幕了。野韭菜、野蒜、野芹菜、臭蒿子、牛耳大黃等60多種奇形怪狀的野菜整齊地排列在紅軍大學的場地上,紅軍戰士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興高采烈地參觀著這古今中外從未有過的博覽會。一位紅軍戰士指著牛耳大黃,瞪大眼睛驚訝地叫道:「這不是中葯材嗎?」正在一旁的朱總司令笑著說:「是啊!葯材也來參加革命了,它也算是『革命菜』了!」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朱總司令平易近人,與最基層官兵同甘共苦,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張思德。然而,張思德也許不知道,他在長征中的表現,也在朱總司令心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B. 跪求《老人的故事》片頭曲 就是一段輕音樂 每當聽到這些就覺得很溫暖
只記得一個音調的歌裡面有句歌詞是誰知到我們有多溫柔,是知道我們有多富有。您找到了么
C. 童話故事白鬍子老爺爺黃鬍子老爺爺還有什麼鬍子的老爺爺
內容簡介:到底有沒有人把那扇永遠敲不開的門敲開了?這個人是不是布其呢?黑鬍子老頭、棕鬍子老頭、黃鬍子老頭、白鬍子老頭,還有紅鬍子老頭,以及布其的爺爺——這些聰明的老頭最後去了哪裡。廣場上的故事都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只有布其得到了真正的禮物?知道了森林小屋的秘密後,布其的愛是否得到了回報?我們等待親愛的讀者自己來敲門。
永遠敲不開的門
小鎮上的人都知道森林深處有一所小木屋,沒有一個人進過小木屋,因為誰也敲不開那扇門,有人曾試過用一根粗粗的圓木去撞那扇門,結果卻把腰給折斷了,於是人們就認為那是一扇永遠敲不開的門。
人們想知道小木屋裡有什麼,於是就從窗戶向里看,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有的人說看見了成排掛著的干鵝,有的人說看見了無數的華麗衣裙,有的人說看見了一屋子的高大馬匹,有的人說看見了一座更小的木屋,也有的人說看見了奇異的紅毛鳥,還有的人說看見了寶石和金幣……人們吵吵嚷嚷,都說自己是真正知道小木屋裡有什麼的人。但由於總也打不開那扇奇怪的門,漸漸地,人們失去了興趣,不再關心森林裡的小木屋和那扇敲不開的門。
布其十八歲了,正是一個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的年齡,他也想知道小木屋的秘密,但他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去看那裡面究竟有什麼,因為他對小木屋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他不想隨隨便便就去那裡;還有,他的祖父說他太年輕,好多事情還想不明白,他應該晚些時候再去。布其很敬重祖父,因此採納了祖父的意見,在過去的十八年裡,他一次也沒有接近森林裡的小木屋,而現在布其認為十八歲的自己可以去看看那座小木屋了。他想挑一個特別的時刻去,所以他耐心地等待著。
有一天夜裡,布其被一陣「唰啦」聲驚醒,他坐起來,一隻貓從他窗前躍過,月光靜靜地照在布其身上,他覺得時候到了,就起身前往森林。
寂靜和黑暗籠罩著森林,樹木非常濃密,月光照不下來,那些在白天生機勃勃的樹葉和花草此時就像黑色的碎片,包圍著布其,在他身後窸窸窣窣地響著,偶而有一隻鳥「嗖」地飛起,這些都沒有嚇到布其,他的心裡想著小木屋,這使他什麼也沒有看進心裡,什麼也沒有聽進耳里。雖然一次也沒有去過那裡,但布其早已把小木屋的位置牢牢地記在心裡,因此他很快就到達了小木屋。
小木屋披著月光,像所有童話里的小木屋那樣可愛而令人嚮往。布其的心劇烈地跳動著,他走近小木屋,走到了門前——「咚咚咚」,清脆的敲門聲在靜寂的夜晚是如此的清晰,門沒有開,他覺得自己的敲門聲就像在說:「不要敲!」於是他從小木屋的窗子往裡看,一片漆黑——突然,燈光亮起,布其本能地閉了閉眼睛。啊,那是什麼?房間里排列著高大的木架子,架子上擺放著無數的玻璃罐子,所有的罐子里都有紅色和黑色的液體,紅的在上面,黑的在下面。一個沒穿衣服的姑娘正在把罐子里的液體倒進倒出。姑娘雖然沒有穿衣服,但她濃密的黑色長發纏在身上,就像最合身的衣服。看,她轉向了布其!布其的心都快停止跳動了,他以為那姑娘看見了自己,可是,姑娘彷彿什麼也沒看到,又轉過身繼續忙碌。可是就這么一眼,布其就再也忘不了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寧靜平和而又柔美的面孔,布其愛上了姑娘。他緩緩地轉身走了,他知道敲開姑娘的這扇門一定需要特別的方法。那些罐子里裝的是什麼?姑娘為什麼把它們倒進倒出呢?布其帶著愛和疑問離開了。
布其無論做什麼都想著小木屋和屋裡的姑娘,媽媽叫他把牛奶倒進鍋里,他卻把牛奶倒進了盆里,媽媽不要他幫忙了;爸爸叫他拿一把斧頭,他卻拿來一把錘子,爸爸只好叫他走開。祖父坐在石階上曬太陽,他遞給布其一隻蘋果:「孩子,蘋果的味道很好呢,就像我年輕時候的愛情一樣。去吧,到鎮上的廣場去散散步。」
布其咬了一口蘋果,這才發覺自己餓了,不一會兒,美味的蘋果吃完了,它在布其的身體里,和那些美好的回憶一起翻騰著。布其來到了小鎮上的圓廣場,看見前面圍著一群人,他走上前去。
人群中間有一個黑鬍子老頭在說故事:「一條蚯蚓在黑暗的土裡遇上了一個硬東西,這個東西會動,長著細細的絨毛。」老頭停了下來,他說:「要想聽下面的故事就到廣場的西邊去,我的哥哥會在那裡接著講故事,聽完故事的人都有禮物!」又有故事聽,又有禮物拿,這是一件多好的事!人們呼拉向西邊跑去了。
那裡有一個棕鬍子老頭,他說:「蚯蚓生氣了,它說它一定要鑽過去,於是它拚命——」老頭停住了,他說:「我的哥哥在北邊講故事,快去吧!」人們圍著圓形的廣場跑到了北邊。
黃鬍子老頭又開始講故事了:「他拚命地鑽呀鑽,鑽到了這個東西的下面——」黃鬍子老頭又停住了:「你們還想要禮物嗎?去東邊聽我的哥哥講故事吧。」人們比先前跑得更快,就像鍾盤上的秒針,不一會兒就從十二點的地方跑到了三點的地方。
這是一個人白鬍子老頭,他說:「這個東西升起來又降下去,蚯蚓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死了,哈哈哈,這就是我在菜園子里踩死一條蚯蚓的故事,那個會動的東西是我的腳。」說著,老頭抬起了自己的一雙長著細細絨毛的腳。老頭打開身邊的一隻大袋子,送給每個聽完故事的人一雙鞋。
四個老頭摟在一起又唱又跳,他們跳的是奇怪的舞,唱的是:「傻瓜和傻瓜,傻瓜愛聽傻故事,傻故事並不傻,它說我的朋友們,不要光腳站在菜園子里,那樣你會踩死一條蚯蚓!」四個老頭又唱又跳地遠去了。人們說這真是一個不像故事的故事,不過得了一雙鞋也不錯。
布其回到家裡把這件事告訴祖父,祖父只是呵呵地笑,什麼也不說。
第二天,祖父還是讓布其到圓廣場去。
四個老頭又來了。黑鬍子老頭在西邊,他說「一條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忽然,就像坐升降機一樣——」
棕鬍子老頭在北邊,他說:「魚和它周圍的水升了起來,它向前游,卻撞到一片柔軟的東西——」
黃鬍子老頭在東邊,他說:「魚游不動了,它身邊的水向後退去,退進一個紅色的洞里——」
為了聽完故事,人們又圍著廣場跑起來,跑到了南邊,白鬍子老頭在這里,他說:「突然,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斷成了兩截,哈哈哈,這就是我的故事,我喝醉了酒,用我的帽子在池塘里舀水喝,舀起了一條魚,一不小心就把它咬死了。」白鬍子老頭指了指自己頭上的帽子:「看,就是它。」這一次,他給人們的禮物是帽子,這些帽子比他自己頭上的那頂帽子漂亮多了,人們很滿意,雖然他們覺得這故事並不怎樣。
四個老頭又唱起來:「傻瓜和傻瓜,傻瓜愛聽傻故事,傻故事並不傻,它說我的朋友們,不要在喝醉酒時用帽子在池塘里舀水喝,那樣你會喝進一條魚。」他們跳著舞離開了。
在回家的路上,布其一面玩弄手中的帽子,一面思念他從小木屋窗戶里看到的姑娘。
「祖父,您知道那四個老頭是從哪裡來的嗎?」布其問。
祖父搖了搖頭,他問布其:「你喜歡他們的故事嗎?」
「我說不清。我覺得他們挺奇怪。」布其的樣子有些憔悴。
第二天布其醒來時已經很晚了。家裡沒有人,街上也沒有人,人都到哪兒去了?一個小男孩從窗前跑過,布其問他為什麼這么著急,他邊跑邊說:「媽媽讓我到圓廣場去聽老爺爺講故事,他們今天要給每人一隻金煙斗呢!」
難道連祖父也對金煙斗動心了?布其穿上衣服向圓廣場走去。
今天的黑鬍子老頭坐在圓廣場的北邊,他說:「有一隻鳥在天上飛,它肚子餓了,於是它向地面飛去——」
人們從北跑到東,棕鬍子老頭接著講故事:「它已經聞到蟲子的香味了,它要到——」
等人們氣喘吁吁地跑到了南邊,黃鬍子老頭就說:「它要到一片田地里去,它路過一座有著四個尖頂的大房子,忽然——」
人們又開始跑了,白鬍子老頭在西邊等著大家:「它被一個硬東西砸中,從天上掉下來,死了,哈哈哈,這是我用一隻煙斗砸死一隻鳥的故事。那時侯我正在生氣,就把我的煙斗從窗戶里扔出去了。我給你們每人一隻金煙斗,我想你們是不會捨得把它們扔到窗子外面去的。」說著,他真的給了每個人一隻金光燦燦的煙斗。人們興高采烈地看著自己手中的煙斗,似乎早已忘了剛才聽過一個故事。
四個老頭再次跳起了舞,唱起歌 :「傻瓜和傻瓜,傻瓜愛聽傻故事,傻故事並不傻,它說我的朋友們,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把煙斗扔出窗戶,那樣你會打死一隻鳥。」他們又離開了。
布其發現祖父一個人站在圓廣場的中央,他跑到祖父身邊,祖父笑著說:「我沒有跑,不過我把故事聽完了,很有趣嘛。布其,你不想去看看他們住在哪兒嗎?」祖父拍拍布其的肩。
布其立刻明白了祖父的意思,他把金煙斗塞到祖父懷中,就朝老頭們離開的方向追了上去。
布其沿著筆直的大路跑啊跑,可是始終沒有看見那四個老頭。就在他打算折回去的時候,他發現路邊坐著一個紅鬍子老頭。他走上前去打聽消息:「您好,您有沒有看見四位老人從這里路過呢?他們分別長著黑鬍子、棕鬍子、黃鬍子、和白鬍子。」
紅鬍子看起來是個壞脾氣的老頭,他說:「什麼黑鬍子、棕鬍子、黃鬍子和白鬍子?我在這里坐了大半天,誰也沒看見。」
布其覺得紅鬍子老頭肯定不是普通人,因為布其在他臉上看見了一種熟悉的表情。雖然他說起話來一點也不溫和,但他的臉上有著和小木屋的姑娘相同的寧靜與平和。
「那您知道森林小木屋的姑娘嗎?」布其又問。
「又來了,我不知道。你怎麼總是提一些愚蠢的問題?」老頭說,「你問我的我都不知道,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到我的房子里去做客,不久就會有我的一個聰明的朋友去拜訪我,你可以把你的問題拿去問他。」
真是太好了,布其想,或許可以知道關於小木屋的全部秘密呢。
紅鬍子老頭的房子有四個尖頂,這更加讓布其相信他和那四個老頭有關,也許那四個老頭就是他變成的。
進到房子裡面,布其驚呆了,他從沒看見過那麼多的書,所有的牆壁都是書架,所有的傢具上都擺滿了書。布其覺得花一輩子的時間把這些書的書名看完都是不夠的。所以,他沒有抽出任何一本書翻開來看,而只是忙著看一個又一個書名。多年後這個年輕人才知道要是當時他曾翻開一本書,那麼他就會得到所有奇怪事情的解答,比如關於那四個老頭,比如關於小木屋裡的姑娘。
門鈴響了。坐在窗前的搖椅里看書的紅鬍子老頭站起來走出去。
是紅鬍子的那位聰明的朋友來了吧,布其猜想。
門口傳來一陣低聲的談話,布其走出房間去的時候,只看見了那個人的背影——紅鬍子老頭把他送進了另一個房間。如果不是想起祖父正拿著自己塞給他的煙斗走回家去,布其幾乎要走上前去叫那個人一聲祖父——因為他們的背影是那麼的像。
「我可以去向你的朋友請教一些問題哦嗎?」布其問紅鬍子老頭。
「不,現在不行,他剛剛進行了一次長途旅行,非常疲憊,需要休息。」
又過了一陣子,晚餐時間到了,紅鬍子帶著布其來到餐廳,在一張圓桌旁,布其和紅鬍子老頭面對面坐下。布其面前有兩只盤子,一隻盤子里是三隻烤蘋果,另一隻盤子里是牛肉蘑菇湯。
「在享用你的晚餐前,你可以向我的朋友提一個問題。」紅鬍子老頭說。
「他不在這里,我需要到他的房間去嗎?」
「不用,你就坐在你的座位上說,他能聽得到。」
雖然布其覺得不解,但他還是說了:「一個人踩死了一條蚯蚓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呢?」
這時,從布其面前的盤子里飛走了一隻蘋果、一塊牛肉和一朵蘑菇,布其驚訝極了。
「這就是答案,你慢慢想吧,總有一天你會想明白的。」紅鬍子老頭說。
該睡覺了,紅鬍子老頭帶布其帶來到為他准備的房間。他們在房門前停住。
「在我對你說晚安之前,你可以向我的朋友提一個問題。」紅鬍子老頭說。
於是布其又問了:「一個醉鬼和一條魚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呢?」
紅鬍子老頭叫布其把耳朵貼在門上,原本安靜的房間此時正發出響聲。紅鬍子老頭說:「你進去後就會看到答案。晚安,孩子。」
布其進了房間,他看到自己要睡覺的那張床正在飛來飛去,和其他傢具碰撞著。床停下來後,布其躺了上去,床又開始飛了,布其緊緊抓住床頭,免得自己摔下床去。床飛了整整一夜,布其一夜都沒睡著,他覺得自己被捉弄了。
天就這樣亮了。布其來到一樓的大房間時,紅鬍子老頭已經在那兒看書了。他對布其說:「你該回去了。在你回去之前,你還可以向我的朋友提一個問題。」
布其就問:「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用煙鬥打死了一隻鳥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呢?』
表情一直很嚴肅的紅鬍子老頭沖布其笑起來,他的笑就像一團火那麼溫暖,布其一下子覺得眼前亮堂堂的。「這就是答案。」紅鬍子指著自己的臉說。布其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也笑了起來。他離開了紅鬍子老頭的大房子。
走了一段路後,布其想起自己並沒有問小木屋是怎麼回事。於是他又往回走,他一抬頭,發現自己正站在家門口,他便知道自己永遠也回不到那所大房子去了。
走進家,爸爸媽媽對布其說,祖父死了,就在昨天。祖父死得很安詳,是啊,他已經很老了,是衰老帶走了祖父。平時,祖父的臉總是快樂而充滿活力,布其從來沒感覺到他已經老得隨時可能被死亡帶走。
唯一讓布其難過的是,祖父死的時候他沒有守在祖父身邊。
接下來的幾天裡布其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間里,獃獃地看著太陽升起落下,然後又看著月亮升起。
鎮上的人們又在吵吵嚷嚷,布其聽見他們在街上說那四個老頭是騙子,那些禮物是假的,鞋子變成了石頭,帽子變成了破碗,而金煙斗則變成了一截樹枝。布其去看他的禮物,發現它們一點沒變:一雙質地上好的鞋,一頂帥氣的禮帽,一隻漂亮的金煙斗。他默不作聲地把這些禮物鎖進一隻小木箱。
布其跟父親學習木工活,當上了木匠。就像一支蠟燭燃燒著,火焰燃盡了最後一滴蠟,熄滅了,祖父的死把布其留在一片安靜的黑暗裡,他想不出可以到哪裡尋找一個能解釋小木屋的秘密的人。那個姑娘完全占據了布其的心,他對別的姑娘一點興趣也沒有。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夜裡,布其都會到森林裡的小木屋去,站在窗外看姑娘把玻璃罐子里的紅色液體和黑色液體倒進倒出。
有一天,布其非常想念祖父,於是他打開小木箱取出那雙鞋,穿上它們走到花園里去,從前,祖父經常在這兒栽種花草。
忽然,布其聽到了非常小的說話聲,他低下頭,看見自己的腳邊有兩條蚯蚓,是它們在說話嗎?
「不要動,那個龐然大物就在我們上面,他很可能一腳就把我們倆踩死。」看來,真的是它們在說話。
「你知道嗎?」粗蚯蚓說,「以前有一個園丁踩死了我們當中一個強壯的兄弟。」
「那麼他的園子里就少了一個鬆土工!」細蚯蚓說。
「是啊,那一年他的蘋果樹就少開了一朵花。」
「那不就少結了一個蘋果嗎?」
「是啊,他的牛就少吃了一個蘋果呢!」
「少吃一個蘋果不就少長了一塊肉嗎?」
「是啊,園丁少吃一塊牛肉,他上山采蘑菇的時候就會少一分力氣呢!」
「那不就少採了一朵蘑菇嗎?」
它們的談話誇張而又嚴肅,就像兩個不著邊際的哲學家。
可是它們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布其記起了自己在紅鬍子老頭的房子里吃過的晚餐,原來那位朋友早就注意到,就算是一條小小的蚯蚓,也在悄悄地為人們的生活增加著點什麼呢。
布其來到池塘邊,以前,祖父常常在這里釣魚。借著那雙鞋子的神力,布其聽到了兩條魚的談話。
「做一條魚真好啊,可以在水裡自由地游來游去。」胖魚說。
「老兄,那可不見得。」瘦魚說,「我們還是得小心點兒,有些怪事你可是想都想不到呢!」「哦,你為什麼這么說?發生了什麼事兒?游來游去不好嗎?」
「游泳的時候,最好清醒一點兒。我的堂兄總愛炫耀自己的游泳本領,常常游到岸邊去,結果有一天,他被一個人連水一塊喝進肚子里去了,他就這樣丟了命。要不然,今天在一塊說話的,會是我們三個人呢。」
「難道那個喝水的人沒有看見他要喝的水裡有一條魚?」
「他已經醉了,你知道人在糊塗的時候總是兩眼發花的。」
「他真是個大壞蛋!」
「不,你不能這么說,他平時是個善良的人,經常給我們餵食,他只是犯了個小小的錯誤,他喝酒也是為了尋找快樂呀,就像我們游泳也是為了尋找快樂一樣。只是,有時候死亡來得很奇怪呢。」
「你這么一說,我覺得四周都是危險。」
「可是你看,今天的陽光多好啊,水是那麼溫暖。咱們應該好好享受一下游泳的快樂,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那還管它干什麼呢?」
真是一條樂觀又勇敢的小魚呢,布其想。不知道水會把它們帶到哪裡,就像在紅鬍子老頭大房子里的那張床,不知道它會飛到哪裡,但是誰睡過會飛的床呢?也許那是他們對客人的特別招待呢,我卻懷疑他們是惡意的。
布其來到大樹下,從前,祖父坐在這里給布其講過很多故事。
樹上有兩只鳥,布其聽到了它們說的話。
「你的媽媽還好嗎?」大鳥說。
「不,它死了,」小鳥說, 「她被一隻煙斗砸暈了腦袋,像一塊石頭那樣向地面撞去。」
「那隻煙斗從哪兒來的?」
「是一個正在生氣的人扔出來的。」
「生氣真不好。你的媽媽是那麼的無辜!」
「我聽說天堂里的人從不生氣,從不亂扔東西。」
「是的,在那裡。人們的心安靜得就像一塊石頭,充滿了快樂。」
有時候,保持快樂能夠挽救一條小小的生命呢,布其想。
這一天,就像祖父曾經教導過他的那樣,布其再次在小動物們那裡體會到愛心、勇敢和樂觀的重要,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那麼多需要關愛的小傢伙,這種愛比對心愛姑娘的愛還重要,因為它關繫到泥土裡、池塘里和大樹上的一聲嘆息,蚯蚓小小的自豪感、小魚深深的憂郁、小鳥真切的悲傷,在布其看來是那麼動人。
布其想要自己的臉上也流露出小木屋姑娘的那種寧靜與平和,在任何時候都對身邊的一切滿懷關愛,布其覺得這樣才是祖父希望他去追求的東西。
布其的心既善良又細膩,這全都體現在了他做的木匠活上,他把對小木屋姑娘的愛和對祖父的思念深埋在心中,把情感注入了每一把椅子、每一張床。他成了最好的木匠。
人們說,坐在布其做的椅子里,就像坐進了雲朵里,那麼舒服,以至於他們再也不想站起來;人們說,睡在布其做的床上,就像睡在水上,那麼放鬆,他們再也不想坐起來;有人說,把手搭在椅子上,就像搭著一位仙女的胳膊,於是就看見了最美的花園和湖水,就把剛剛和別人吵架的事忘了;有人說,把頭靠在床頭上,就像枕著美麗天鵝的脖頸,游進了有小精靈在跳舞的仙境,就把打碎一套珍貴瓷器的事全忘了;母親們說,孩子睡在布其做的搖籃里,臉上會露出甜蜜的微笑,再也不大哭大鬧了,就像有天使在和他們玩耍;老人們說,他們躺在布其做的搖椅里,就像劃著小船,回到了美好的過去,時間像閃光的水波,在他們的身邊流淌。每一個接頭,每一處雕花,每一次打磨,布其都傾盡心血,只有在這樣的工作中,他才會忘掉森林小屋和小屋中的姑娘,彷彿他手中未完成的木頭就是那等待他去雕琢的愛情。工作之餘,他就到森林裡、河流邊、大樹下,去傾聽那些可愛的小生命在感嘆些什麼、贊美些什麼。鞋子、帽子和煙斗只有在布其手裡才會有神力,不過,布其還是把鞋子送給了需要鞋子的人,那頂帽子也送給了需要帽子的人,他只是默默地祝他們好運,別的並不多想什麼,但借著時間的眼睛,我們看到穿著那雙鞋的人順利地到達了他的目的地。他是一個趕去參加音樂學院的考試的年輕人,他考得那麼順利,得到了學習的機會,在他創作的第一支曲子里,人們就聽到了不一般的愛的聲音,因為年輕人對自己曾得到的來自布其的幫助心存感激,他要喚醒那些美好的情感,我們不知道他會堅持多少年,但一個好的開頭總是讓人欣慰和激動的;戴著那頂帽子的年輕人同樣和音樂有關,他是一個流浪的小提琴手,他從不記錄自己的曲子,他為所有需要音樂的人演奏,僅僅是希望他們和他、和布其一樣的快樂,生活在流淌,為什麼不把擺動的柳枝寫進音樂里呢?有三隻小鳥在柳樹上誕生了呢。氣球從手中飛走了嗎?孩子別哭,你聽這個音符像不像在吹氣球?吹啊吹, 讓所有氣球都鼓得像太陽一樣圓。誰知道呢?飛走的氣球也許給野外的某個小乞丐帶去了快樂,那正是布其送給年輕人帽子時年輕人的心情。
布其留下了金煙斗,因為祖父臨死前還用它抽了最後一斗煙。布其時常把煙斗湊在鼻子下,聞那令人懷念的祖父的煙味,彷彿那煙味從未因時光的推移而變淡。
布其的爸爸媽媽早已離開了這個世界,布其也一年年變老了,可小屋裡的姑娘卻依然那麼年輕。姑娘的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為什麼永遠那麼寧靜而美妙。就像牛奶在火上沸騰了,冒著迷人的白色小泡,永遠不會幹掉。布其從來沒有喪失最初的信念,他對姑娘的愛延續著,於是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更用心地愛這個世界,他為姑娘種了大片的紅玫瑰,把美麗的花兒送給那些年輕的戀人,他希望他們得到他沒有得到的、令人幸福的、有迴音的愛情。可是他覺得自己也是很幸福的,因為姑娘的小木屋就像一座不會說話的神殿,他在那裡獲取了無聲的力量和勇氣。他知道好心的烏鴉曾幫他把玫瑰銜到姑娘的小屋那裡去,那支玫瑰一直沒有凋謝,彷彿掉進了天堂,已經不會被時光磨損了。做一個和那支玫瑰一樣永遠有光彩的木匠,這是布其的想法,他也做到了。他不止一次在夢里聽到小木屋的門支嘎地開了,他就要邁進小屋了——一片奪目的亮光,這時候,新的一天到來了,布其把一塊新的木頭握在手裡,每一塊木頭都是有用的,它們會在布其手裡成為它們應該成為的東西。
布其不愛說話,但他的眼神補充了他的話語,他把他的話留起來,說給自己聽。有沒有讓祖父滿意?有沒有讓自己滿意?有沒有讓小木屋的姑娘滿意?他時常在月光下回顧自己的一天、一年和過去。如果每天都像一粒珍珠那麼飽滿而有光澤,在我死的那一天,我將有一條珍珠綴成的長裙送給我的姑娘。他想。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一塊木頭從布其手中滑出,他知道,他的力量只夠他回到自己的床上去。躺在床上,布其取出金煙斗,點上一斗煙,在藍色的煙霧里,他看見了一切。
支嘎,小木屋的門開了。
「布其,你終於來了,我等了你很久,不過我並不急著要你到這里來,因為那樣就意味著你永遠地離開了你生活的世界。」
「然而到這里來見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現在你可以知道一切了。」
「那些罐子里裝的是什麼?」
「靈魂。」
「你為什麼把紅色黑色的液體倒進倒出?」
「每一個罐子里都裝著一個人的靈魂,紅的是熱的,在上面。黑的是冷的,在下面。紅色的液體是愛,而黑色的液體,是和愛相對的一切。每一天,每個人的液體都在變化,熱的多一些,冷的少一些,或是熱的少一些,冷的多一些,那是因為他們心裡的愛每天都在變化,我的工作是記錄這些變化,所以我每天把這些液體倒進倒出。」
「我站在窗外看你的時候,你知道么?」
「我知道有一個人在看我,但我看不見他。因為這是一個和你那個世界完全不相通的地方。」
「我愛你。」
「是的,我知道你愛我,因為你的罐子里全是紅色的液體。」
「我曾經向一個紅鬍子老頭打聽你。」
「那是智慧的使者,他負責帶領所有有智慧的老人離開他們原來的世界,到神靈俱樂部去。你的祖父也去了。」
「那麼說,我真的曾經看見已經死去的祖父的背影?」
「是的,你曾經與最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在那些書里,可以找到你剛才告訴我的這些東西,對嗎?」
「對。還有那張夢想的大床,你沒有和它一起快樂地飛,你沒有注意到它也能回答你的問題。」
「那麼,你愛我嗎?我已經這么老了,而你依然年輕美麗,你的臉是那麼的寧靜平和,就像一顆玻璃心。」
「我愛你,因為你用你的一生愛著我。你不知道我們一直都是最親密的戀人。」
煙斗滑落在布其胸前,他微笑著死去,月光靜靜地照著他的臉,正如多年前,第一次去森林小屋的那個晚上,十八歲的他被月光照著,而這一次,他的臉寧靜平和得沒有誰能比得過。
D. 推薦些傷感故事的背景音樂(5首)
沒有忘記它-思小妞
停在昨天-思小妞
離人節-蔡依林
放棄愛你-未知
我要的飛翔-許飛
獨白情歌-李鳴
得不到糖的小孩-無知
不了了之-冰琪
Just
One
Last
Dance-莎拉蔻娜
寂寞在唱歌-阿桑
E. 帽子的秘密背景音樂
中韓摘帽子的插曲:
音樂:Strobe's
Nanafushi
出自:Kodo
如果覺得答案解決了你的問題,請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
F. 大家幫幫我這個故事背景音樂叫什麼
神秘園的~
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Song+from+a+Secret+Garden&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