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唐代帽子兩邊是什麼

唐代帽子兩邊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7-09 17:33:50

① 唐朝和宋朝官帽後面的東西叫什麼

唐朝和宋朝官帽上插的叫花翎。

頂戴花翎

頂戴花翎雖為一體,卻是「頂戴」和「花翎」兩個部分。

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

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

清代「頂戴」分二種,一是涼帽,一是暖帽。涼帽,像斗笠樣的是,無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後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綾羅,多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上綴紅纓頂珠;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清代「花翎」也分兩種,一是藍翎,一是花翎。藍翎用鶡羽做成,俗稱「野雞翎子」,供六品以下官員使用;花翎是孔雀羽毛做成,須經皇上特賜方可佩戴,必須是五品以上官員。

頂戴就是官員戴的帽頂。從色澤上分:一、二品都是紅色的,三、四品都是藍色的,五、六品都是白色的,七品以下為金色。在同色中,各品的頂戴又有區別:一、二品有純紅和雜紅之分,三、四品有亮藍和暗藍之分。進士、舉人、貢生都戴金頂,生員、監生則戴銀頂。

「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一般是賞給有功的人或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人。翎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五品以上賞給單眼花翎,雙眼花翎賞給級別較高的官員,三眼花翎則是賞給親王、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勛的大臣。六品以下的官員只賞給藍翎。藍翎為鶡鳥羽毛所做,無眼,賜予六品以下以及在皇宮和王府當差的侍衛官員享戴,也可以賞賜給建有軍功的低級軍官。

② 唐朝男人帽子後為什麼有2根帶子有什麼用途

那兩條叫"帽翅",應該只有官員才有,這種帽子由"璞頭"演變來,帽後的兩條是由"璞頭"的細繩演變來的。

③ 唐朝大臣為什麼帽子兩邊掉個帶子

那是襆頭的「腳」

襆頭(fútóu),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

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

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這稱作「軟腳」。

唐中期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

④ 唐朝皇帝帽子和明朝皇帝帽子有什麼區別

唐、宋、明的官帽基本變化不大,唐朝的服飾影響了多個朝代。
唐朝的帽子高度下降,發簪的樣式像兩個耳朵,樣子擺脫了誇張。
宋代帽子的高度又降了些,兩邊的耳朵加長了。據說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元代的官帽更像一個草帽,只是頂端高度增加了。蒙古人的統治,使得帽子的變化也沒有傳承性。
明代又恢復了漢人的統治,使得官帽大體繼承了宋代的樣式只是有些小的變化:上部由方變園了,也叫烏紗帽。到了清朝又變成了和元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加了帽檐,帽子上也有了頂戴花翎。元代和清代沒有發簪的位置了,是因為男人不再束發。

⑤ 《神探狄仁傑》中,那個唐朝的帽子有兩個「揪兒揪兒」,叫什麼啊為什麼衙役的「揪兒揪兒」是朝上的

帽子後面的長條叫「帽翅」
衙役的向上翹是種制服標識,就像現在的警察的大蓋帽一樣

⑥ 古代帽子後面兩個擺是什麼

你說的是古代文官帽子上的兩個對稱的東西吧!唐代時是圓形的,宋代時是有稜角的,長方形的,大臣戴著走起路來一顫一顫的。
這個是古代皇帝防止大臣上朝時相互議論、竊竊私語而設計的,帽子後面的擺會相互碰撞,是個障礙物。所以,皇帝希望大臣們各抒己見,獨立表達意見。

⑦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四腳頭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頭部時,每個人的折疊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襆頭形狀各異。隋朝時,禮部尚書牛弘上書朝廷,建議在襆頭內設置骨架,罩在頭上,以利於折出造型一致的襆頭,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襆頭的種類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軟腳襆頭;唐中後期的硬腳襆頭。

⑧ 為什麼古代官員的帽子兩邊都有很長的翅膀

其實關於古代官員頭上的烏紗帽兩邊有兩個小翅膀這種裝飾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但是在唐朝時期,烏紗帽兩邊的這對長翅的長度並不是很長。而具有很長長度的烏紗帽,最早的形成時期是我國北宋時期。

而後來到了明朝以後,對於這種帽子的要求就沒有宋朝那麼嚴了,相對來說把帽子上的小翅膀的長度又縮短了一些,而到了清朝,對於烏紗帽旁邊兩個小翅膀的要求,就已經取消掉了。

與唐代帽子兩邊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披肩透明圍巾批發拿貨 瀏覽:980
廣州西柳大碼女裝批發市場在哪 瀏覽:557
男黑色短羽絨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649
童裝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215
什麼輸入法表情里有人衣服褲子 瀏覽:802
高腰短褲可以搭配牛仔外套么 瀏覽:343
中老年春秋女外套上裝 瀏覽:245
青年男士春秋裝外套 瀏覽:731
絲帶帽子頂部鉤法 瀏覽:982
黑色棉線褲子怎麼洗掉 瀏覽:407
pu的羽絨服怎麼清洗 瀏覽:334
五十元以下的中年男人帽子 瀏覽:549
旗袍的盤扣有哪些 瀏覽:468
不倒翁頭上的帽子怎麼做 瀏覽:434
女裝平價品牌及商品 瀏覽:772
舊衣能做什麼 瀏覽:418
外套男裝白色 瀏覽:666
花50元買衣 瀏覽:952
針織長款馬甲搭什麼意思 瀏覽:741
灰色牛角大衣搭配圍巾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