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幼兒園傣族帽子做法

幼兒園傣族帽子做法

發布時間:2021-07-09 06:42:36

❶ 傣家人的「諸葛亮的帽子」是什麼

傣家人的「諸葛亮的帽子」是傣家竹樓。
竹樓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它那美觀的樓頂,傳說里稱之為"諸葛亮的帽子"。
傣家竹樓為桿欄式的建築,造型美觀,外形像個架在高柱上的大帳篷。竹樓是用各種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牽扯,極為牢固。樓房四周用木板或竹籬圍住,堂內用木板隔成兩半,內為卧室,外為客廳。樓房下層無牆,用以堆放雜物或飼養禽獸。
竹樓具有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特點。樓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氣不易上升到室內,水也淹不到樓室上。竹樓為四方形,樓內四面通風,夏天涼爽,冬天暖和。傣家人喜歡在竹樓周圍載鳳尾竹、檳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滿詩情畫意。
結構說明 :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所以竹樓用料簡單,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生活用途 :竹樓的平面呈方形,底層架空多不用牆壁,供飼養牲畜和堆放雜物,樓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設火塘,是燒茶做飯和家人團聚的地方;外有開敞的前廊和曬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飯、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風;曬台是主人盥洗、曬衣、晾曬農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這一廊一台是竹樓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樣的竹樓一防潮濕,二散熱通風,三可避蟲獸侵襲,四可避洪水沖擊。因為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發洪水,樓下架空,牆又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於洪水的通過。傣族多信佛教而且迷信禁忌也多,幾乎村村都有佛寺。規定在佛寺的對面和側向不許蓋房子;民房的樓面高度不許超過佛寺中佛像坐台的檯面。由於經濟上的懸殊差別,村裡百姓的住房本來在大小和質量上無法與頭人相比,但還在建房上作了許多規定,如勞動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準做雕刻裝飾,廊子不許作三間,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門,甚至樓梯也不許分作兩段,樓上樓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長的木料,還不得用石頭柱礎等等。這種種限制的確也影響了民居建築在技術上的發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長的壽命。

❷ 傣族的服裝和習俗

一、服飾: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稱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二、習俗:

1、宗教方面,邊疆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同時保留著原始鬼神崇拜的殘余。內地傣族崇拜「龍神」、「龍樹」,有宗教職業者「波勐」和「師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區,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2、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還憑借權勢,隨意凌辱農民妻女。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

3、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顯的階級差別,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和尚、佛爺死後,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於寺後。

(2)幼兒園傣族帽子做法擴展閱讀

傣族的文藝活動:

1、傣族有傳統的傣戲。以前西雙版納有一種以舞蹈為主兼唱戲詞的形式,這是傣戲的雛形。其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持刀的獵人與化了裝的龍、鳳、龜、鶴進行斗爭。傣戲的發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帶。因此傣戲又稱「滇西傣戲」。

2、傣族舞蹈種類繁多。西雙版納傣族稱舞蹈為「凡」。民間舞蹈有:凡婻諾、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諾以模仿禽類動作為主要特徵,包括孔雀舞、鷺鷥舞、斑鳩舞等。

3、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鋩、排鋩和傣鑔等。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

❸ 幼兒園繪畫潑水節教案

xx縣幼兒園中三班2013年「快樂潑水節」活動方案 xx縣幼兒園中三班2013年「快樂潑水節」活動方案 活動主題:「快樂潑水節」 活動目標: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傣族潑水節的來歷,體驗傣族節日的快樂,從小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時間:2013年4月12日 下午2:30 -16:30 活動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 活動班級: 大大班(2個班)、大班(4個班)、中班(4個班),共10個班 活動准備: 1、每個小朋友自帶一把水槍或者戲水的玩具; 2、每個小朋友帶一套泳衣來園或另帶一身衣服更換; 3、幼兒不要穿運動鞋和拖鞋,都穿平跟涼鞋; 4、各班級活動前「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5、以班級為單位準備表演節目。 活動內容: (一)各班孩子們觀看「潑水節由來」的錄像 時間:下午14:30-15:00 地點:各班教室 通過錄像使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為何要設立「潑水節」、「潑水節」的寓意又是什麼。 (二)表演精彩的節目(分年級組) 時間:下午15:00-15: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以班級為單位表演精心准備的形式多樣化的精彩節目。 (三)潑水節狂歡活動(以年紀組為單位) 時間:下午15:30-16:30 地點:孟連縣幼兒園主園戶外活動場 孩子們可模仿「傣家姑娘」的樣子,一邊相互說著祝福的話,一邊用水槍、水桶等工具盛水潑向同伴;孩子們也可在老師的組織下,圍成圈圈,和著音樂,拿著鈴鐺和銅鼓,載歌載舞。 祝願我們可愛的孩子們度過一個開心、難忘的潑水節! xx縣幼兒園中三班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❹ 傣族舞雨竹林帽子怎麼固定

都在的發生在地方官方大哥燒烤,上公司的各國紛紛火炬發黃河故道過分過分好幾個就看過幾年傷亡率

❺ 傣族人的穿戴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了有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隻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製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夥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
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如今的傣族女子,內穿色澤淡雅的無領、無袖緊身胸褂(城鎮傣女多戴胸罩),外穿無領細袖緊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長裙及地。長裙打折,多用銀帶系於腰際,該顯則顯,當斂則斂,使女性曲線分明,下肢修長,顯出亭亭玉立的苗條身姿。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❻ 中班傣族潑水節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樂的潑水節》。 2、初步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並產生進一步了解的願望和對音樂的親近感。 3、學會幾個傣族的舞蹈動作,隨音樂表演。 教學重點: 對潑水節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點節奏的掌握。 教學難點: 1、「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鳥」的節奏把握; 2、結束句休止符節奏把握。 教學准備: 1、學具准備:打擊樂器 2、教具准備:電子琴 「潑水節」影音資料 3、媒體選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潑水節視頻,了解潑水節的來歷,導入課題。 學生觀看雲南傣族潑水節視頻,了解關於潑水節的神秘傳說故事,說說自己觀看潑水節的感受。 二、學唱歌曲。 1、節奏訓練 (結合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句) 2、聆聽歌曲錄音《快樂的潑水節》,思考:這首歌的演唱速度,演唱情緒。 3、按節奏誦讀歌詞。 4、教唱歌譜。 5、師彈旋律,用電子琴逐句教唱學生。 6、教師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學生利用身體律動給老師伴舞。 7、學生互學、自學。 師:謝謝,你覺得老師哪句唱的最好聽?能把它哼出來嗎?老師覺得你都可以做「小老師了」教一教大家好嗎?師時刻為聲伴奏,卡好音準。還有誰,你記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師好嗎?學生教唱。 8、找出難點樂句,師生共同克服。 以小組為單位練習唱,找出自己覺得難唱的樂句。教師逐組進行

交流,了解學生的難點演唱樂句,板書在黑板上,進行強化練習。你們還覺得哪句最難? 9、隨琴試唱歌曲第一段。 師:那讓我們把第一段來演唱一遍吧。你們盡量聲音小一點,注意聽老師的伴奏琴聲。根據學生的演唱做適當點評和糾正。 10、隨琴試唱歌曲第二段,重點對結束句進行練習和指導。 11、跟琴完整「接龍」演唱。 三、拓展與延伸。 1、教學生幾傣族舞蹈動作。 2、伴隨《快樂的潑水節》師生一起跳舞。 3、請幾個學生到台前跳舞,其餘學生演唱《快樂的潑水節》。 4、欣賞葫蘆絲表演:《月光下的鳳尾竹》。

❼ 傣族姑娘戴帽子是什麼意思

少數民族的比較保守,以前不只是帽子,帽子前面還有簾子,現在不方便,慢慢改進了

❽ 請問為什麼傣族人的竹樓想諸葛亮的帽子

傣族竹樓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居住在「竹」樓里,還吃著「竹」筒飯、喝著「竹」筒酒,真是比神仙還逍遙。來到版納,最令人心動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麗別致的竹樓。從外形上看,它像開屏的金孔雀,又似鶴然起舞的美麗少女,美麗的景緻讓人恍然如在夢中。
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竹樓是一種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層樓房。柱、梁和屋架結構用粗竹,圍牆用竹片編織,剖開的竹子壓平做樓板,門、窗也用竹子製作,屋頂蓋茅草或葵葉編的草排。
底層有的架空,用來飼養耕牛、舂米或堆放雜物,有的用竹牆圍作糧倉或廚房。二層設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並在一側或兩側設有外廊和曬台。屋頂坡度較陡,屋脊兩端設通風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遠,起遮陽避雨作用。廊下安裝樓梯供人上下。
傣族居住的竹樓,一樓一底。由於當地高溫多濕,人們為避濕求涼,僅居樓室,而用底室堆雜物,關家畜家禽,安裝腳碓和織布機。底室一般不築牆設壁,四無遮攔,僅在院外築牆,設柵,既標明院落范圍,又防止牲畜入院。
傣族居住的竹樓,一樓一底。由於當地高溫多濕,人們為避濕求涼,僅居樓室,而用底室堆雜物,關家畜家禽,安裝腳碓和織布機。底室一般不築牆設壁,四無遮攔,僅在院外築牆,設柵,既標明院落范圍,又防止牲畜入院。
傣家竹樓均獨立成院,並以整齊美觀的竹柵欄為院牆(築矮牆為院牆者亦常見),標出院落范圍。院內栽花種果,有芭蕉葉「搖扇」,有翠竹襯托,有果樹遮蔭,有繁花點綴,一幢竹樓如同一座園林。綠蔭掩映的竹樓,可避免地下濕氣浸入人體,又避免地表熱氣熏蒸,是熱帶、亞熱帶地區極為舒適的居室。
民間傳說,傣族的竹樓系建房始祖帕雅桑目底首先創建。這位建房始祖,最先是受到海芋葉、芭蕉葉可以擋雨的啟示,用樹葉建蓋了一間平頂葉屋。但平頂葉屋根本擋不住雨,人們住在屋裡照樣遭受風吹雨淋。爾後,他又在獵狗坐地淋雨姿勢的啟發下,建蓋了一種稱為「杜瑪些」的狗頭窩棚,將平頂屋面改為偏廈。這種屋子可以避雨,但仍不能避風、避濕,大雨不時飄進屋內,屋內的地面上泥水橫流,不便居住。帕雅桑目底決心重建一種又能遮雨,又能擋風,又可防濕的住房。他不斷地建,不斷地拆,但始終沒想出一個好的建房方案。一個風雨交加的早晨,他突然發現有隻金鳳凰飛來落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低頭垂尾,兩翅微張,雙腳立地,做出一副欲飛之勢。帕雅桑目底在金鳳凰的啟示下,突然想出了建蓋高腳竹樓的主意,按鳳凰低頭垂尾張翅之姿,建蓋了「烘亨」竹樓。後來才演變為現在的竹樓。

❾ 傣族的風俗習慣簡介

傣族分布在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家。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凈、常沐浴、婦女愛洗發,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1、傣戲

傣族有傳統的傣戲。以前西雙版納有一種以舞蹈為主兼唱戲詞的形式,這是傣戲的雛形。其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持刀的獵人與化了裝的龍、鳳、龜、鶴進行斗爭。傣戲的發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帶。因此傣戲又稱「滇西傣戲」。大約在19世紀初產生於德宏盈江的盞西和干崖。

2、織錦

傣錦多是單色面,用緯線起花,對花紋的組織非常嚴謹。織造時傣族婦女首先將花紋組織用一根根細繩系在「紋板」(花本)上,用手提腳蹬的動作使經線形成上下兩層後開始投緯,如此反復循環,便可織成十分漂亮的傣錦。

3、樂器

傣族民間樂器有嘎臘薩、玎、篳、多洛、象腳鼓、鋩、排鋩和傣鑔等。

傣族的特色樂器葫蘆絲是舌簧樂器,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樓里,能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而吹出的顫音尤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創作出《月光下的鳳尾竹》樂曲,使葫蘆絲音樂風靡大江南北。

4、花街節

花腰傣最隆重的節日要數農歷正月十三的「花街節」。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從周圍的村寨匯集到花街。節日的花街熱鬧非凡,身著盛裝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長隊,款款走過花街,競妝比美,風情無限;小夥子們則瞪大眼睛尋找意中人。

5、婚姻

傣族家庭與婚姻在歷史上的鮮明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還憑借權勢,隨意凌辱農民妻女。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於各地在社會發展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

❿ 傣族的服飾和頭飾什麼樣子的

傣族服飾中男子的服飾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傣族女子的服飾則絢麗多彩,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性感。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並喜歡佩帶金、銀飾品,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她們彷彿一隻只美麗的孔雀,優雅嫻靜。

與幼兒園傣族帽子做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褲子穿上兜檔是什麼原因 瀏覽:880
一米六穿大風衣好看嗎 瀏覽:803
大鵝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832
女生戴綠色帽子的頭像 瀏覽:76
牛仔背帶褲搭襯衫好看嗎 瀏覽:570
寬松的襯衫外套怎麼捲袖子 瀏覽:299
小孩的褲子上為什麼有繩子 瀏覽:789
男士皮外套配什麼鞋子好看 瀏覽:663
原宿校服 瀏覽:735
三橋伊藤女裝表情包 瀏覽:210
好看的冬天的外套女 瀏覽:676
簡單好看的褲子 瀏覽:933
深崎暮人旗袍手辦 瀏覽:392
臟臟鞋搭配風衣 瀏覽:195
襯衫收納疊法不散 瀏覽:437
長款馬甲搭配女 瀏覽:191
襯衫領子黑用醋泡多久 瀏覽:207
織男士圍巾相思扣起多少針合適 瀏覽:936
菲拉格慕皮帶如何專業剪短 瀏覽:50
生存戰爭范帽子怎麼做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