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畫靜物拍賣價格前十的是哪幾幅
1、第十名:《簾子、罐子、盤子》,售價6050萬美元,作者:塞尚(法國)。
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出生於法國南部城市埃克斯—普羅旺斯。靜物畫《簾子、罐子、盤子》充分體現了塞尚的探索精神和畫風特色。塞尚將它們高度地簡化,並以深色線條勾出輪廓,使其看起來顯得明晰而堅實。為實現畫面有秩序的布局,他有意地歪曲畫中的透視關系,將水平的桌面畫得彷彿前傾,使桌上的物品得到充分的顯示。1999年這幅作品以605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
2、第九名:《對無辜者的屠殺》,售價4950萬英鎊,作者:魯本斯(荷蘭)。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畫家,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但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2002年7月10日,十七世紀巴洛克風格天才藝術家魯本斯一幅未見經傳的油畫《對無辜者的屠殺》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以4950萬英鎊售出。
3、第八名:《沒鬍子的自畫像》,售價7150萬美元,作者:凡·高(荷蘭)。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卻畫過無數的《自畫像》。完成這些作品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還沒有哪位藝術家能象他這樣在觀眾面前將自己暴露無遺。透過這些記錄,我們深深地了解了一個人的痛苦、恐懼、自我懷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爾的快樂。梵谷曾說希望一個世紀之後自己畫的肖像在那時人的眼裡會如同一個個幽靈,那麼在今天看來他的願望實現了。這幅《沒鬍子的自畫像》於1998年拍出了7150萬美元的高價。
4、第七名:《紅磨坊的舞會》,7810萬美元,作者:雷諾阿(法國)。
《紅磨坊的舞會》創作於1876年。畫中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近景一組人物的描繪上,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臉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離感,渲染了舞會的氣氛。就總體看,他保留著印象派對外光與色斑的留戀,使畫面的總體色調、氣氛有一種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1990年,這幅作品以7810萬美元的高價售出。
5、第六名:《毆打嬰兒》,售價7350萬歐元,作者:魯本斯(荷蘭)。
魯本斯的作品有著豐富的想像力,表達出了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美好的理想,通過藝術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歡樂,他善於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洋溢著樂觀與激情的性格,去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這幅《毆打嬰兒》於2002年以7350萬歐元出售。
6、第五名:《加歇醫生的肖像》,售價8250萬美元,作者:凡·高(荷蘭)。
凡·高在自殺前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這幅肖像。他自己說:「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友人的肖像,他滿懷偉大的理想。我希望把我對這個人的感覺和愛慕之心畫進作品裡。我誇張了他的頭發的金黃色,在頭像後面我不畫小屋的普通牆壁,而用我調配得極為豐富、極為強烈的藍色塗出無限深遠的背景。由於這種單純的配合,使金黃色頭發的頭部,在這豐富的藍色背景上發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這幅《加歇醫生的肖像》於1990年被日本第二大造紙商大昭和制紙以8250萬美元購得,打破了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但是,當他還活著的時候只賣出過一幅畫!
7、第四名:《多拉·馬爾與貓》,售價9520萬美元,作者:畢加索(西班牙)。
畢加索在1941年為情人多拉·馬爾創作了《多拉·馬爾與貓》。多拉·馬爾曾是畢加索長達十年之久的情人,也是一位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她對畢加索人物肖像畫的創作有很大影響。畫中的多拉·馬爾頭戴飾有斑斕羽毛的帽子,像女神一樣坐在高大的木椅上,身後趴著一隻黑貓,表情有趣又狡詐。可以看出,與多拉熱戀的畢加索正處於立體主義時期。這幅畫於2006年5月拍賣出9520萬美元的價格。
8、第三名:《拿煙斗的男孩》,售價1.04億美元,作者:畢加索(西班牙)
畢加索於1905年創作了《拿煙斗的男孩》,這是他走過藍色憂郁時期進入了粉紅時期的代表作。畫面集中展現了一位表情有點憂郁的青春期男孩,他身穿藍色服裝,頭戴花冠,手裡拿著一支煙斗,畫面的背景是兩大束色彩艷麗的鮮花。這幅畫在2004年4月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億美元的天價成交,創造了世界名畫拍賣史的最高紀錄。它被評論家譽為「具有達芬奇《蒙娜麗莎》似的神秘,梵谷《加歇醫生》似的憂郁的唯美之作。」
9、第二名:《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售價1.35億美元,作者:克里姆特(奧地利)。
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克里姆特於1907年以瀝粉、貼金箔等特殊手法創作了這幅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畫中人是奧地利製糖業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畫作中,阿黛爾身穿一件黃金衣服,儀態優雅、眼神迷離,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飾一隻殘疾的手指。這幅作品於2004年6月被美國化妝品大王勞德以1.35億美元收藏,一度力壓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成為單幅繪畫售價世界紀錄。
10、第一名:《1948年第5號》,售價1.4億美元,作者:傑克遜·波洛克(美國)。
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是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這種自由奔放、無定形的抽象畫風格,成了反對束縛、崇尚自由的美國精神的體現。這種全新的繪畫,體現了畫家驚人的創造力。它在兩個方面充分展示了新穎性和獨創性。
《1948年第5號》是傑克遜·波洛克「滴畫」中的精品,畫布被釘在纖維板上,畫布上的顏色有黃色、白色、栗色以及黑色,看起來有些雜亂無章。這幅作品於2006年11月3日拍賣出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達1億4千萬美元,收購名畫者是一位墨西哥金融家。
Ⅱ 初學人像攝影要注意些什麼
攝影小技巧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沖動會購買一台數碼相機,也因為開始的新鮮猛拍三千張照片,之後,大部分的相機卻束之高閣了。
為什麼?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沒有拍出讓人激動、令人欣賞的照片。你沒有好PP上傳於網上,不能讓朋友分享,所以沒了信心,也因此沒了興趣。
我們不能排除你試圖努力過:相機附送的《操作指南》你抽空就會看,你也去多個網站收羅了一大堆專業技術或技巧……但這幾乎很少幫到你。尤其對於希望保持「對准即拍,簡單快樂」的體驗者而言,那些專業技術或器材要求顯然離你們太遠了。
永遠記住攝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攝影靠想法,二流攝影靠技術,三流攝影靠器材。
所以千萬別為自己僅有一台傻瓜級數碼相機而沮喪,那並非你拍不出好PP的借口。你現在僅僅需要做的是:心態歸零。從避免犯常識性錯誤開始,(糾正那些你不知道或一直不在意的錯誤),隨即掌握一些「獲取視野、對准即拍」的成功經驗或經典技巧。
攝影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相反,拍出生動有趣或激盪人心的照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攝影經驗空白不要緊,追求操作簡明扼要、快捷易用也不再是奢望,以下的內容正是為你而編的。
好照片是怎麼拍成的?
按下快門是開始也是結束。開始總很簡單,而結局千差萬別。那些引人入勝的、經久耐看的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他們有什麼共同的成功秘訣?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教材》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那些具有攝影家眼力的作品總是那麼經典和引人入勝。更具體的說,要是你拍的照片達到如下3個標准那麼它不經典也算是出色的作品了。
第1招:讓你的照片具備一個鮮明清晰的主題,(是人、是靜物還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達出來,而不是模稜兩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須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你需要觀眾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體,因為這個主體是你要表達的核心。
第3招:讓你的照片更簡潔,那些不能烘托你主體、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統統壓縮或排除。
人物數碼攝影技巧
世界上有很多攝影師以拍攝人物著名。在他們的照片中,你感覺得到被攝人物都在為你「講述」一個故事或表達一種感情。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身邊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況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不管是單人像或是多人拍攝,在我們做到讓人物傳神(或講故事)之前,還是先看看經常犯的毛病,並設法改變它。
1 單人像
1)不讓肖像變形的簡單方法:
有些頂尖的攝影師為大人物拍攝人像時故意讓肖像變形,那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表達。而對於大眾攝影,肖像變形卻是低級和致命的失誤。
第4招:讓肖像不變形的簡單方法,是離被攝人物站位盡量保持距離,盡量不用廣角鏡,肖像照適於用80-90mm鏡頭拍攝。
2)如何獲得淺景深以凸出人物:
如果人物的周圍場景,不能幫助或襯托該主體「講故事」,我們盡量刪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獲得淺景深(讓主體背景模糊)的方法,是盡量使用大光圈,長焦距,(如果有條件),讓人物站位離背景盡量遠。
3)讓你的拍攝對象更自然
「當我拍什麼人的時候,我總是想迴避他們那種自己在被拍攝的樣子。」著名攝影師約翰-洛恩加德說。顯然,在拍攝中人物放鬆是很重要的。人物放鬆的時候才會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對鏡頭時通常很別扭(不自然),這需要溝通,讓他/她忘記拍攝。
4)POSE要領:
藉助環境道具和擺姿勢有利於讓形象更生動,不至於讓畫面呆板。
第6招:讓拍攝對象根據場景站立、屈體、依靠、坐下或躺下。
第7招:注意在靈活應用整體姿勢時,讓拍攝對象的手有所動作,如摸頭、撩頭發、撫面、脫腮、按嘴角、摸頸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擱大腿、撩腳部(如拉鞋帶),總之,手部動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於表達情緒。除此之外,手部還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鏡、絲巾、書籍、香煙、足球、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讓形象更生動。
第8招:拍攝帶POSE單人像時,你要特別留意對象的頭部和肩膀。通常,頭部與身體盡量不在一條直線上,雙肩及雙腳忌平行。
第9招:在單人像攝影時,攝影師晝與被攝對象保持距離以避免人物變形,在構圖上,通常對角線方式是最保險的。
第10招:如果被攝對象實在擺姿勢困難、著裝或身材不好表現,那麼請你盡量拍攝半身像或大頭照,此時被攝對象的表情是你唯一應該抓住的。
5)特殊光線下的人像拍攝(烈日下、夜晚、背景亮光)
第11招:在強烈日光下拍攝,需要注意對象遮陽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側光,以讓對象棱廓分明;盡量少用逆光拍攝人物,太陽光對鏡頭的照射可能會使光學元件退化,從而減損圖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攝時,你只需把陰影擋在鏡頭上,而不讓遮蔭的物體(如帽子、手掌等)進入到畫面即可。
夜景中的人像拍攝比較難,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龐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閃光生硬導致人物面龐過亮、背景暗淡。對初學者而言,簡單可以從三方面來緩解矛盾。
第12招:首先調高感光度,關閉閃光(強制不閃光,相機的閃光系統很高明除外);其次讓被攝對象盡量在光線較亮的環境中(如路燈下)保持姿勢不動;最後拍攝時用慢快門(最好有三腳架),讓曝光足夠成像。
第13招:背景亮光一般用閃光燈補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閃光燈,效果會更柔和。
拍室內照時,以光亮背景設置曝光,不開啟閃光燈,成像主體會漆黑不清;若僅以主體設置曝光,開啟閃光燈,主體背景也將曝光不足;為達到自然效果,可先測出窗外光亮背景曝光為1/125、f8,然後在主體(肩膀位置)使用f8的散射閃光燈,平衡室內外曝光。
抓拍與多人照
1、為什麼抓拍是更吸引人的?
人在一種自然(或不經意)狀態下表露出的神態是最真實的,在攝影家的眼裡,有些人把它稱為「真相」。很多傑出的攝影作品就是用抓拍完成的,不管是單人照還是多人照。現實生活中,很多攝影人迷茫於沒有什麼可拍的,那是因為初學者還沒真正打開心扉,把鏡頭投向於周遭和生活。
第14招:到街上、主題活動場所或突發事件現場,抓拍事件內外的人物表情及關系等,注意不用閃光、寧靜拍攝,多用長焦鏡頭,埋伏拍攝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訓練,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諦盡在意識、感受和發現。
自然姿勢和擺創意造型
1)日常生活中,朋友聚會、親人團聚、孩童成長,免不了拍照紀念,記錄氣氛。這種有意識的拍攝活動,讓被攝人物擺POSE的要領是自然。
第15招:生活中的合影拍攝,擺自然姿勢拍出氣氛不僅是你首要考慮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更要追求淋漓盡致的反映。
2)除了自然姿勢的合影,一切戲劇性的創意POSE合影,更能收到爽心悅目、煥然一新的效果。成功的創意姿勢靈感源於對生活的領悟和創造力,沒有一套模式教會所有人做創意POSE,不過可以多做嘗試
Ⅲ 拍服裝帽子等產品靜物圖,用什麼相機比較合適,手機行不行求推薦科普
如果只是拍來玩玩,那麼手機拍照完全可用
如果這個照片是有專業用途的,那麼手機的照片就不夠格了……必須單反或者微單相機,配大光圈鏡頭才行。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才足夠好!
另外,拍攝這類題材對光線的要求比較高,可能需要額外的補光燈來提高表現力。
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器材,最好請位懂攝影的高人當面請教,由他給出專業的建議。
18-55差了點,18-135也好不了哪兒去……來個50mm定焦鏡頭吧……畫質肯定沒的說!
Ⅳ 淘寶拍攝靜物用哪個儀器好,拍帽子
如果是自己拍攝,找個光線好的地方,普一個干凈的純色背景,或則搭配一些小道具,用你的手機拍攝就可以了,
如果有預算就買一個入門級單反6D或則7D
Ⅳ 攝影初學者最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保持相機的穩定
剛學拍攝的影友常會遇到所拍圖片模糊的問題,這是由相機的晃動引起的,所以在拍攝中要避免相機晃動。一般左手持機,將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讓身體靠著一個穩定的物體。使用長焦鏡頭,一定加用三腳架。按動快門的手法要穩定輕柔,整個人要放鬆,調整好呼吸後,屏息凝氣進行拍攝。低視點拍攝時可採用坐姿或單膝跪姿持機,以增強穩定性。二、使太陽在你的身後
攝影是光與影的完美結合,在拍攝時需要有足夠的光線照射到被攝主體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太陽處於你的身後,並有一定的偏移。光線可以照亮被攝主體,使它的色彩和陰影變亮,輕微的偏移則可以產生一些陰影來顯示出物體的質地和立體感。但應注意,取景時一般不要讓自己的影子進入畫面。三、拍攝樣式的選定
相機不同的舉握方式(豎拍或橫拍),拍攝出來的圖像效果也不相同。豎著拍攝的照片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高度(比如拍攝森林),而橫拍則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寬度(比如拍攝連綿的山脈)。但袖珍相機拍攝時應注意,別讓手指遮擋了閃光燈。四、變換拍攝風格
應該在拍攝中不斷嘗試新的拍攝方法或情調,否則看多了就會給人一種一成不變的感覺。個人拍攝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覺得畫面富有情趣或是很有意義,你就可以隨意發揮。比如說可以拍攝一些人物特寫鏡頭、全景圖像、不同氣候中的同一場景等等。五、縮小拍攝距離
有時候,並非要把整個人或物全部拍攝下來,對景物的某個具有特色的地方進行強調,反而會更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只需要離被攝物體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遠距離拍攝更好的效果。六、增強景深的視覺效果
景深對於拍攝非常重要,每個攝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沒有立體感,看起來就像是個平面。所以在拍攝中,就要適當的增加一些用於顯示相對性的物體增加景深。比如要拍遠處的山脈,可在畫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樹。用廣角鏡頭可以誇大被攝體正常的空間和縱深感的透視關系。七、正確的構圖
攝影構圖中突出主體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主體居於畫面的中心。由於被攝物體處於畫面的中心部位,整個照片具有一種特殊的穩定性。但總是將被攝物體置於中間會讓人覺得厭煩。一幅好的照片通常構圖非常恰當,攝影中較常見的就是黃金分割構圖,即畫面被均分為三個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後將被攝物體置於等分線上或是交匯處。所以不妨用用黃金分割來構圖,使拍攝多樣性。八、捕捉細節
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拍攝較大的場景,但是這樣的拍攝會讓你丟掉很多細節,特別是有意義的細節。所以有時候應該使用變焦鏡頭,使畫面變小,能捕捉到有趣的小畫面。九、預先調焦拍攝人物
在拍攝人物時,可守株待兔,在確定拍攝位置和角度後,預先調節曝光量及焦距。力爭在短時間內拍攝完畢,減少被攝者的緊張情緒,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多變的天氣,光線也是變化的,因而有必要多拍些膠片,以便有足夠的影像供最後選擇。十、發揮鏡頭的最佳效用
一般相機,在拍攝技巧上發揮最佳的光圈是5.6-8,把最大光圈向小光圈方向撥2-3檔。保持相機的穩定,掌握正確的持機方式和身體姿勢,選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如135相機100毫米鏡頭,最好用1/125秒速度。如果必須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則應使用三腳架保持相機的穩定,確保照片成像的清晰。不同色彩的鏡頭濾光鏡能在景物的某些色彩之間產生清晰的色調差別。紫外線濾光鏡能保護鏡頭免遭雨和霧氣的侵擾,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小沿海地區和山區紫外線的影響。
Ⅵ 淺說攝影在人像拍攝中如何選擇鏡頭焦距
(1)盡量使用數碼單反相機的最低ISO感光度。
(2)在拍攝風景、靜物等時,請關閉光學防抖動功能,並使用三角架穩定數碼相機。
(3)在使用三角架拍攝時,如果沒有快門線或遙控器,那就使用自拍功能。
(4)在使用三角架拍攝時,如果數碼相機具備反光板預升鎖定功能,請開啟該功能。
(5)在拍攝運動物體時,請開啟光學防抖動功能,並盡可能使用獨腳架。
(6)在使用JPEG格式拍攝時,請將反差、銳度、飽和度等參數設置為「0」。
(7)在使用JPEG格式拍攝時,要想獲得更豐富細膩的色彩,請使用AdobeRGB色域。
(8)在逆光拍攝時,請使用遮光罩或則帽子遮擋住那些直射到攝影鏡片上的強光。
(9)盡量選購教貴一些的名牌UV鏡,在拍攝重要瞬間時,請卸下UV鏡。
(10)要想獲得最高畫質,請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並適當曝光過度一些。
成像質量的好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清晰度(解析度)
(2)色彩層次的豐富程度和色彩還原的准確程度
(3) 明暗層次的豐富程度
(4) 噪點的多少
倍變焦鏡頭,焦距由35mm至105mm。有些強調光學變焦的DC,更具有8x甚至10x的光學變焦。
拍攝人像時,焦距的選擇對畫面對象的比例有很大影響,從而決定照片給觀眾的感覺。不少初學者都視光學變焦為拍攝上的一種便利,有變焦鏡頭便可以站在原地拍攝較遠的景物,這當然不是拍攝人像應有的態度。較為專業的想法是,首先決定以什麼焦距拍攝這幅照片,自己再走到最適當的位置拍攝。拍攝有水平的人像照片,是不可以偷懶的。
Ⅶ 怎樣攝影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沖動會購買一台數碼相機,也因為開始的新鮮猛拍三千張照片,之後,大部分的相機卻束之高閣了。
為什麼?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你沒有拍出讓人激動、令人欣賞的照片。你沒有好PP上傳於網上,不能讓朋友分享,所以沒了信心,也因此沒了興趣。
我們不能排除你試圖努力過:相機附送的《操作指南》你抽空就會看,你也去多個網站收羅了一大堆專業技術或技巧……但這幾乎很少幫到你。尤其對於希望保持「對准即拍,簡單快樂」的體驗者而言,那些專業技術或器材要求顯然離你們太遠了。
永遠記住攝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攝影靠想法,二流攝影靠技術,三流攝影靠器材。
所以千萬別為自己僅有一台傻瓜級數碼相機而沮喪,那並非你拍不出好PP的借口。你現在僅僅需要做的是:心態歸零。從避免犯常識性錯誤開始,(糾正那些你不知道或一直不在意的錯誤),隨即掌握一些「獲取視野、對准即拍」的成功經驗或經典技巧。
攝影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相反,拍出生動有趣或激盪人心的照片,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攝影經驗空白不要緊,追求操作簡明扼要、快捷易用也不再是奢望,以下的內容正是為你而編的。
好照片是怎麼拍成的?
按下快門是開始也是結束。開始總很簡單,而結局千差萬別。那些引人入勝的、經久耐看的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他們有什麼共同的成功秘訣?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教材》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那些具有攝影家眼力的作品總是那麼經典和引人入勝。更具體的說,要是你拍的照片達到如下3個標准那麼它不經典也算是出色的作品了。
第1招:讓你的照片具備一個鮮明清晰的主題,(是人、是靜物還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 表達出來,而不是模稜兩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須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你需要觀眾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體,因為這個主體是你要表達的核心。
第3招:讓你的照片更簡潔,那些不能烘托你主體、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統統壓縮或排除。
人物數碼攝影技巧
世界上有很多攝影師以拍攝人物著名。在他們的照片中,你感覺得到被攝人物都在為你「講述」一個故事或表達一種感情。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身邊的照片不具感染
力?很多情況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不管是單人像或是多人拍攝,在我們做到讓人物傳神(或講故事)之前,還是先看看經常犯的毛病,並設法改變它。
1 單人像
1)不讓肖像變形的簡單方法:
有些頂尖的攝影師為大人物拍攝人像時故意讓肖像變形,那是一種高層次的藝術表達。而對於大眾攝影,肖像變形卻是低級和致命的失誤。
第4招:讓肖像不變形的簡單方法,是離被攝人物站位盡量保持距離,盡量不用廣角鏡,肖像照適於用80-90mm鏡頭拍攝。
2)如何獲得淺景深以凸出人物:
如果人物的周圍場景,不能幫助或襯托該主體「講故事」,我們盡量刪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獲得淺景深(讓主體背景模糊)的方法,是盡量使用大光圈,長焦距,(如果有條件),讓人物站位離背景盡量遠。
3)讓你的拍攝對象更自然
「當
我拍什麼人的時候,我總是想迴避他們那種自己在被拍攝的樣子。」著名攝影師約翰-洛恩加德說。顯然,在拍攝中人物放鬆是很重要的。人物放鬆的時候才會更自
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對鏡頭時通常很別扭(不自然),這需要溝通,讓他/她忘記拍攝。
4)POSE要領:
藉助環境道具和擺姿勢有利於讓形象更生動,不至於讓畫面呆板。
第6招:讓拍攝對象根據場景站立、屈體、依靠、坐下或躺下。
第
7招:注意在靈活應用整體姿勢時,讓拍攝對象的手有所動作,如摸頭、撩頭發、撫面、脫腮、按嘴角、摸頸部、拉衣襟、撩臂膀、叉腰、擱大腿、撩腳部(如拉鞋
帶),總之,手部動作可以在全身上下自由摸索,核心是保持自然和有助於表達情緒。除此之外,手部還可以捏拿道具,如帽子、眼鏡、絲巾、書籍、香煙、足球、
一枝花等等,以此活化照片,讓形象更生動。
第8招:拍攝帶POSE單人像時,你要特別留意對象的頭部和肩膀。通常,頭部與身體盡量不在一條直線上,雙肩及雙腳忌平行。
第9招:在單人像攝影時,攝影師晝與被攝對象保持距離以避免人物變形,在構圖上,通常對角線方式是最保險的。
第10招:如果被攝對象實在擺姿勢困難、著裝或身材不好表現,那麼請你盡量拍攝半身像或大頭照,此時被攝對象的表情是你唯一應該抓住的。
5)特殊光線下的人像拍攝(烈日下、夜晚、背景亮光)
第
11招:在強烈日光下拍攝,需要注意對象遮陽以避免眼神不自然,多用側光,以讓對象棱廓分明;盡量少用逆光拍攝人物,太陽光對鏡頭的照射可能會使光學元件
退化,從而減損圖像的效果。需要逆光拍攝時,你只需把陰影擋在鏡頭上,而不讓遮蔭的物體(如帽子、手掌等)進入到畫面即可。
夜景中的人像拍攝比較難,糟糕的PP不是人物面龐太暗看不清楚,就是因閃光生硬導致人物面龐過亮、背景暗淡。對初學者而言,簡單可以從三方面來緩解矛盾。
第12招:首先調高感光度,關閉閃光(強制不閃光,相機的閃光系統很高明除外);其次讓被攝對象盡量在光線較亮的環境中(如路燈下)保持姿勢不動;最後拍攝時用慢快門(最好有三腳架),讓曝光足夠成像。
第13招:背景亮光一般用閃光燈補充,使前景人像更明亮,如果能用散射閃光燈,效果會更柔和。
拍室內照時,以光亮背景設置曝光,不開啟閃光燈,成像主體會漆黑不清;若僅以主體設置曝光,開啟閃光燈,主體背景也將曝光不足;為達到自然效果,可先測出窗外光亮背景曝光為1/125、f8,然後在主體(肩膀位置)使用f8的散射閃光燈,平衡室內外曝光。
抓拍與多人照
1、為什麼抓拍是更吸引人的?
人
在一種自然(或不經意)狀態下表露出的神態是最真實的,在攝影家的眼裡,有些人把它稱為「真相」。很多傑出的攝影作品就是用抓拍完成的,不管是單人照還是
多人照。現實生活中,很多攝影人迷茫於沒有什麼可拍的,那是因為初學者還沒真正打開心扉,把鏡頭投向於周遭和生活。
第14招:到街上、主題活動場所或突發事件現場,抓拍事件內外的人物表情及關系等,注意不用閃光、寧靜拍攝,多用長焦鏡頭,埋伏拍攝效果更佳。抓拍的速度可以訓練,但能拍到感人的作品,真諦盡在意識、感受和發現。
自然姿勢和擺創意造型
1)日常生活中,朋友聚會、親人團聚、孩童成長,免不了拍照紀念,記錄氣氛。這種有意識的拍攝活動,讓被攝人物擺POSE的要領是自然。
第15招:生活中的合影拍攝,擺自然姿勢拍出氣氛不僅是你首要考慮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更要追求淋漓盡致的反映。
2)除了自然姿勢的合影,一切戲劇性的創意POSE合影,更能收到爽心悅目、煥然一新的效果。成功的創意姿勢靈感源於對生活的領悟和創造力,沒有一套模式教會所有人做創意POSE,不過可以多做嘗試。
旅遊風光攝影技巧
不可否認,有一部分人正是因為拍攝旅遊風光而購買數碼相機的。但事實告訴我們,相當多的人群拍攝的風光照平淡無奇,說到珍藏更是勉為其難了。一個很核心的
原因——也是大多數人的通病——他們迷失在目不暇接的風景中,無法聚焦在一處風光或景物上,而這一處風景給他的感覺他沒有意識到(或抓不住),由此更難設
計站位(相機定位)和畫面構圖,來凸顯這處風光的意境或主題。
1、是什麼打動了你,你如何表現(主題)?
克
里斯•斯蒂爾一帕金斯通常不拍「風花雪月的甜俗之作」,無獨有偶,英國攝影師喬•科尼什也崇尚把風光拍得更有思
想,他說:「只有經過格外的努力才能超越攝影的實際內容,去傳遞情感、活力與激情,甚至是其中的比喻和象徵意義。」
第16招:不要試圖把所有
風光照拍得大而全,確定拍攝一個主體,其它的景物若不能烘托就壓縮或排除掉,默默感受一下這個主體,用一個形容詞來概括它。例如:拍一座堅固的橋,拍一個
古老的村寨,拍一面恬靜的湖水,拍一個悶熱的菜市、拍一位憂傷的母親、拍一條懶洋洋的狗……
拍攝角度(相機定位)在風光攝影中的重要性
風光攝影家有句口頭禪:「好照片是走出來和等出來的。」透過專業精神,我們看到角度(相機定位)對於風光攝影是多麼重要了。角度通常分為3種,最多的平腳,其次是仰拍和俯拍。
第17招:角度的選擇是用來凸主題的,如前所講的「形容詞」,如果這個角度是最能反映你所表達的主題(意境),那麼就使用這個角度,不管要走多遠的路。例如拍瀑布,三種角度很分明的表現了瀑布的洶涌(仰拍)、瀑布的寬廣(平角)和絢麗(微俯拍)。
介紹幾種典型的構圖
在很大的程度上,構圖決定著拍攝主題的實現,決定著作品的成敗。構圖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畫面當中以獲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結合起來的方法,是提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總和。對攝影初學者而言,這聽起來相當復雜,我們在此簡單說明基本構圖的方式。
第18招:在確定主體並確定表達意境的前提下,通常有井字形、三角形、斜三角形、垂直式、斜線式、水平式、曲線式幾種方法。
第19招:黃金分割的適當應用。對初學者而言,黃金分割手法的學習和應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黃金分割構圖另稱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點「黃金分割點上」表現主體通常是實用和完美的。
大部分的傻瓜機是中心自動對焦成像的,如何把前景(如人像)凸顯在黃金分割位置成了一個難題。這就需要半按快門技巧的應用,(實際上大部分的傻瓜機操作手冊有這個實用技巧的說明。
第20招:先用鏡框中心對准前景,(讓相機定焦於你要拍攝的主體上),此刻半按快門,再移動鏡頭,把主體擺放於你設想的黃金分割拉上,最後徹底按下快門,完成拍攝。
更合適的站位和變焦
「很少有攝影者會對相機的擺放位置給予充分的考慮,其實只有在相機的精確定位下才有可能產生好的構圖。在任何既定的視角中,有必要確定機位應該靠左還是靠
右,靠前還是靠後,稍高還是稍低。所有這一切都會影響場景中各被攝對象間的關系,明顯的比例以及是否在有效的景深范圍之內。」
「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變焦鏡頭的性能越來越好,你無法忽略它們的創造潛能。但重要的是,攝影者必須懂得不同的焦距對被攝對象間的視覺關系、比例和景深和
影響。一般說來,廣角鏡頭會拓寬空間,長鏡頭則會壓縮空間,但這是一個可能會產生誤導的概括。像阿特•沃爾夫、高
倫•羅厄爾、吉姆•布萊登伯格、揚•亞瑟斯一伯特蘭和尼爾•本維這樣
的攝影家都用35毫米相機拍出了令人難忘的風光攝影作品。對風光攝影來說,選擇極端的鏡頭通常是一個錯誤,廣角、標准和短的攝遠鏡頭通常就足夠了。」
不同環境光線下的成像操作竅門
有人把攝影說成處理光的學問,這說明光線對於完美成像多麼重要。拋開主題和構圖(內容布局)的重要性不提,成像質量是我人大多數人最渴望提升的。決定成像
質量的因素不外乎環境光線、相機和鏡頭的品級、以及攝影者的操作技能。如你所知:作為普通大眾,在沒有人為布光、相機或鏡頭也不可能很專業的情形下,想完
成及時的、較高品質的拍攝,操作技能變得越來越重要。
不得不承認,在較難處理的環境光線下完成好質量的成像,過於傻瓜型的數碼相機幾乎不可能做到。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絕大部分入門級數碼相機也具備半手動功
能,那些有助於提升成像質量的技術如「光圈」、「快門」、「曝光補償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終可以讓你的照片栩栩如生了。
對攝影初學者而言,上面的技術(概念)難免生疏,我們在此簡單說明「光圈」、「快門」 、「曝光補償EV」、「ISO感光度」及「白平衡」是如何影響照片成像的:
我們把「成像」比喻成「注水」,光圈大小就像水管的大小,「快門」就是灌水時間,「曝光補償」是讓水管可大可小的卡子,「感光度」就是水桶深淺,水桶越淺
水量需要越少,(感光靈敏更容易成像)。曝光不足就是灌水未滿,曝光過度就是灌水過量。拍成一張照片,可以調節「光圈」、「快門」、「曝光補償EV」和
「ISO感光度」等變數,同樣注滿一桶水,可以調節水管大小、時間長短、卡子大小和水桶深淺一樣。而「白平衡」控制就是通過圖像調整,使在各種光線條件下
拍攝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數碼相機一般提供自動白平衡和太陽天、陰天、白熾燈、熒光燈等幾種模式。初學者可以根據光線環境選擇對
應的白平衡模式,想更簡單的話,就完全選用自動白平衡模式。
戶外常見難處理光線操作技巧:
1、烈日下的拍攝
通常這種情況下不宜拍攝人像以及全景照片,因為光線過於明亮,微距拍攝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第21招:烈日下拍攝風光建議用小光圈、曝光補償減低1-2級、感光度降低,並讓白平衡調整在太陽天模式。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2、夜景技巧
第22招:一個穩定的三腳架必不可少,盡量將對焦點手動對准明亮的景物上,對准焦後再鎖定焦距進行構圖,少用自動白平衡,嘗試用「白天」或「室外」模式,強制不閃光,用光圈優先曝光是比較保險的;如果有遮光罩效果更佳。
3、雪景技巧
第23招:對准白色物體手動調整白平衡,視白色面積加強曝光補償1-2檔,如有UV鏡安裝,可以避免色彩偏藍。
4、雨天技巧
雨天拍攝常常會出現曝光過度的情況,一般多採取減少曝光的方法,避免拍出的畫麵灰濛蒙一片。
第24招:採用大光圈、較高感光度、快門一般以使用1/30秒至1/60秒速度為好,可以強調雨水降落時的動感;選擇灰牆、綠樹、山巒、深色建築物、山洞等物體作背景,逆光或側光拍攝效果更佳。
5、室內常見環境光線操作技巧:
室內環境由於受採光的限制,光線亮度遠遠低於室外,室內燈源及色溫差異、自然光線的進入、室內牆壁反光、採光處有無遮擋物等,都會直接影響室內光線的性質,讓光線更為復雜。
6、風光攝影的其它技巧:
1)三腳架的使用
「不用三腳架也能拍攝風光照片,但是大多數成功的風景畫面都是使用三腳架拍攝的。精通三腳架的使用,確保它在風中保持平穩、安全和位置正確,這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
2)對曝光控制效果的意識
「大多數攝影愛好者早已掌握了快門速度、光圈的設置與調焦,但有一點一直沒有完全充分地認識與理解:光圈和快門並不僅能讓你拍攝到曝光正確的清晰畫面,它更是重要的創造工具。
在風光攝影中,試驗和探索光圈、快門和焦距的控制的創造性潛能,對於建立信心和增強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3)另一種手法拍名勝
第25招:在名勝地拍攝與眾不同的照片,讓名勝烘托你的故事(主題)。
運動及特寫攝影技巧
快
門的恰當使用可使運動影像更富感染力。大多數攝影師通過影像充分展現動感,提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和生命之美。特寫在攝影中同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用局部
傳遞信息,用細節說明主題。難點在於選題,那些具備敏捷思考力和行動力的人可以用這種簡潔手法渲染主題、引發聯想,獲得更傑出的作品。
運動照是快門的藝術
快快門使用:高速快門凝固運動
第26招:拍到更富張力的運動照,建議在運動的高潮瞬間拍攝成像,注意主體(人物)表情,光線要明亮,通常那些肉眼看不清特徵的高速運動情景適宜快快門使用。
慢快門使用:低速快門創造動感
第27招:用慢快門與追隨拍攝技法或變焦拍攝技法結合,使運動主體在畫面上是清晰的,以背景上流逝狀的線條或主體周圍放射狀的線條,可以將主體的運動強烈烘托。
數碼微距拍攝的技巧
第28招:拍攝時應該盡量仔細選擇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現的細節盡量放在一個平面內,並使這個平面與相機後背平行。
第29招:控制光線的方向和質量,拍攝微距應該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那樣容易產生高反差,把有的細節抹掉了。
長焦特寫拍攝技巧
第30招:在拍攝時要運用高快門速度(最好高於1/200秒),如果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最好能使用三腳架。如果被拍物是動物和人,我們就要突出其特寫神態。如果被拍物是靜物,就突出它有特色的地方,比如一座被晨光照著的山峰,我們就去拍攝它被晨光照射的部分。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O(∩_∩)O,互相幫助,祝身體健康,學習/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Ⅷ 你好,雲南藝術學院的攝影類色彩考的是色彩裝飾畫還是靜物呢
雲南藝術學院2018年各省美術校考考題匯總
雲南考點
素描考題:一個老人,要畫半身像加速寫
色彩默寫:深色陶罐加兩塊襯布加一個玻璃杯加兩個黃色梨
河南考點
素描考題:正側面長發女青年。
色彩考題:一塊深色襯布,一塊淺色襯布,一瓶可樂,一雙帆布運動鞋一個人乒乓球拍一個乒乓球不得增加或減少。
湖北考點
素描考題:一副線描男人像。
色彩考題:書,筆記本電腦,2個可樂瓶,報紙,色調不限。
廣西考點
素描考題:給一個外輪廓,畫男中年,戴帽子。
色彩考題:默寫,兩個蘋果,五個桃子,一張報紙,一塊深褐色布,一個西瓜。
南昌考點
素描考題:給衣服和頭型輪廓,然後默畫正面戴眼鏡男青年
色彩考題:一個金屬小桶、一頂草帽、四個橘子、一個蘋果、兩個香蕉、一束紫色小花、深灰色襯布、自由構圖。
四川考點
素描考題:默寫,四分之三側女青年(線描稿形式)
色彩考題:靜物默寫,色彩默寫 一淺一深兩張襯布,啤酒瓶一個,梨三,白盤一個,雞蛋一個,水果刀一把,麵包一個 ,玻璃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