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喬治加德納帽子哲學課文內容

喬治加德納帽子哲學課文內容

發布時間:2021-07-05 20:06:02

❶ 求高中人教版語文讀本所有文章目錄!高分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語文讀本第一冊

1 地球,我的母親
2 太陽吟
3 大堰河
4 現代舊體詩詞五首
5 現代詩四首
6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7 當代詩三首
8 異域詩抄西風頌
9 歡樂頌
10 青春頌
11 詩六首
12 清塘荷韻
13 在海邊
14 垂釣
15 溫州的蹤跡(節選)
16 牡丹的拒絕
17 短文兩篇
18 域外風情散文兩篇
19 雅舍
20 沙田山居
21 書房的窗子
22 紅房子
23 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24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
25 未有天才之前
26 「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
27 奧林匹克精神
28 嬰兒
29 自由、幸福和榮譽
30 根(節選)
31 林肯演講詞兩篇
32 假如我是「黑人」(節選)
33 為什麼我們不能等待
34 諾貝爾和平獎辭
35 西安這座城
36 上海的弄堂
37 底層(節選)
38 羅馬的旗幟
39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40 最後一百年
41 覓渡,覓渡,渡何處?
42 《我的精神家園》自序
43 貝多芬百年祭
44 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
45 彌蓋朗琪羅
46 鄭伯克段於鄢
47 重耳之亡
48 召公諫厲王弭謗
49 齊桓公求管仲
50 荊軻刺秦王
51 晏子故事兩則
52 季氏將伐顓臾
53 魚我所欲也
54 非攻
55 庖丁解牛
56 謀攻
57 五蠹
58 學記三則
59 詩五首
60 詞三首
61 元曲七首
62 《論語》
63 《吶喊》
64 《普希金抒情詩選》
65 語言運用和語境
66 規范
67 簡明
68 連貫
69 得體
70 怎樣過語文關
71 我的國文啟蒙
72 談談寫作
73 寫作的「雙重轉化」性
74 閑說作文

第二冊

1 春風沉醉的晚上
2 梅雨之夕
3 伊豆的舞女
4 斷魂槍
5 哦,香雪
6 圍牆
7 啼笑因緣(節選)
8 安娜之死
9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10 隔膜
11 一點比喻
12 搗鬼心傳
13 論蔣干
14 鼓上蚤另有重用
15 二諸葛狀告趙樹理
16 哀「八旗子弟」
17 鄭板橋的兩封家書
18 哲學家皇帝
19 切不可巴望「好皇帝」
20 被民主遺忘的角落
21 螳螂獵食
22 天鵝
23 葵與向日葵
24 馬鈴薯
25 支持「物種起源」的學說
26 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
27 達爾文的錯誤
28 大自然的智慧
29 作為生物的社會
30 為地球呼籲
31 對動物的惻隱之心
32 散文的聲音節奏
33 蒙娜麗莎之美
34 在羅丹藝術博物館里
35 唐詩過後是宋詞
36 美國的「中國城」
37 東西方幸福觀
38 談吃
39 談金錢
40 一個偏見
41 哀哉肉體
42 論帽子哲學
43 諫逐客書
44 過秦論(下)
45 論貴粟疏
46 訂鬼
47 魏晉士人軼事四則
48 與子儼等疏
49 烏江自刎
50 蘇武牧羊
51 華佗
52 赤壁之戰
53 與博昌父老書
54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55 送宗判官歸滑台序
56 送李願歸盤谷序
57 與元微之書
58 諫以妖人鄭普思為秘書監書
59 蝜蝂傳
60 越婦言
61 原謗
62 蠹化
63 世說新語
64 家
65 巴黎聖母院
66 詞語的理解
67 詞語的積累
68 詞語的選用(一)
69 詞語的選用(二)
70 詞語的搭配
71 詞語的順序
72 談讀書
73 讀是寫的基礎
74 文脈
75 再見螢火蟲
76 一些閑話
《語文讀本》說明

高一的就是第一第二冊吧。樓主要3456冊的也可以找我啊 [email protected]

❷ 憶兒時 恩戈庄園 聽聽那冷雨.黃山記 餓 答案!!!!!謝謝!!一篇的25分!!!!

黃山記
【教學目的】1、品味本文用獨特的手法勾勒的黃山美景,明確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方法及運用。
2、領略本文華美如詩的語言,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領會「只有勇於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創造自然」的主旨。
【教學重點】1、通過不同角度的描寫展示黃山「奇」「美」「險」「峻」的特點。
2、結合多種表達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准確提煉文章主旨,明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教學方法】賞析法 對比分析法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展示黃山圖片以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詩句,引入對黃山的介紹:
黃山,古稱黟(yī)山,唐朝改名黃山(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山修身煉丹,黃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縣、太平、休寧、黟縣之間,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這里山峰劈地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松蒼郁虯勁,剛毅挺拔;煙雲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維妙維肖;溫泉終年噴涌,無色無臭,可飲可浴。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兼具「泰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岳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涼」,無怪明代徐宏祖贊譽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歷代文人學者多來此游覽,並留下了諸多名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黃山記》更是獨特的一篇。
二、作者簡介:
徐遲(1914~1996)浙江省天興人。現代詩人、報告文學作家。原名徐高壽。他前期作品有詩集《二十歲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後,寫有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1978年寫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獻給全國科學大會的厚禮。
三、通讀全文,把握生字詞。
詞語: 煞費苦心:辛辛苦苦地費盡心思。 皖:安徽的別稱。 摺(折)皺:折縫。
慳吝:過分愛惜,捨不得拿出自己的(東西)。 糗(qiǔ):干糧。 載(沉載浮):又。
卓越:非常優秀,超出一般。卓絕:超過一切,達到極點。 狹仄(zè):狹窄。詭奇:奇異。
四、參照閱讀提示,討論概括各部分寫作的主要內容。(內容大意)
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黃山勝景(介紹黃山的概況);第二部分:回顧古人攀登黃山的歷史;
第三部分:記敘從溫泉賓館至天都峰頂的歷程;第四部分:在天都峰頂所見的奇觀。
五、小結並布置作業:
1、 認真研讀前三部分,思考作者為何這樣寫?(對照課後練習一)
2、 為什麼作者要寫黃山的攀登史,有何用意,找出關鍵句。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提問課文主要內容。
二、研讀前三部分。
(一)閱讀第一部分,然後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為什麼要用擬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為主人來描寫它是怎樣安排黃山的呢?
2.對「雲海」的描寫用的是什麼手法?
3.找出這一部分寫出的詞語,用一個字來概括黃山的特點。
4.作者寫大自然對黃山的「賞賜」,列舉了雲、松、音樂鳥、靈芝、肉芝和攝身光等,這是黃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黃山風景的______。
提示:這樣安排比自己介紹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紹顯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來寫就顯得獨辟蹊徑,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這樣寫更能突出黃山確是人間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費心機」安排的。再次,便於以居高臨下的氣勢、簡練的筆觸,把黃山的絕境和細微之處全都寫到了。
明確: 1、採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以山峰來襯托雲海,使雲海——黃山最有特色的景緻的變幻莫測、令人神往的特點生動地表現出來。
2、「高峰下臨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風峻骨」,「處處懸崖絕壁,無可托足」。特點是「險」。
3、填「奇」字。從「打開它的雲庫」,「特意委託風神帶來名貴的松樹樹種」,「組成無窮無盡幻異的景」,「神奇的」,「稀世的」,「最高的效果」、「格外賞賜了」、「極罕見」等詞語可見。
(二)第二部分寫的是古人攀登黃山的歷史,討論以下問題。
1.寫黃帝在這里飛升是「傳說」,和李白等人有詩文留下為證,顯然不同,為什麼要選用「傳說」這一材料呢? 2.寫李白等人的詩、文有什麼作用?
3.這一部分與全文中心有什麼關系? 4.這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有什麼聯系?
明確: 1、增加黃山的神秘色彩,使黃山顯得更有魅力。 2、表現了黃山的險峻,登山的艱難,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3、本段回顧幾千年來,只有少數像李白這樣不畏險阻的人才能登上,其餘的人都是只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就為下文歌頌我們的時代和人民伏下一筆。 4、承第一部分黃山風光的「險」而來,是大自然「不肯隨便地將勝景給予人類」及「封山」這一意旨的具體體現。又與第三部分「勝景已成公園,絕處已經逢生」的現實情況相互比照。可見這部分使文章結構波瀾起伏,而又貌斷實續。
(三)第三部分是怎樣突出文章的中心的?
(1)對比:把前人攀緣險峰的石級與現在有鐵欄桿的寬闊的石級作對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與我們「直上,直上,直上」「卻無可戰栗」作對比,
(2)詳略處理得當,如「過了立馬亭,龍蟠坡,到半山寺,便見天都峰挺立在前」;「古人不可能去的,以為最險的地方,鯽魚背、閻王坡,小心壁等等」;「看呵,天都峰,蓮花峰,玉屏峰,蓮蕊峰,光明頂,獅子林,這許多許多佳麗處,都在公園中。」詳寫登天都峰,其餘略寫,重點突出。
(3)記敘與議論相結合,記敘為議論作依據。寫天都峰之險,而今天卻化險為夷,這是石工們的功勞,所以引出議論,「我們這江山,這時代,正是這樣,屬於少數人的幸福已屬於多數人。雖然這里歷代有人開山築道,卻只有這時代才開成了山,築成了道。」
三、布置作業:研讀第四部分,完成課後練習二、四

第三課時
一、 回顧上節內容,特別把握第三部分對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二、分析第四部分。
(一)對照完成課後練習二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黃山景觀的「奇」而來。 「奇」在何處?
明確:奇就奇在「變化無定」上,雲海漂泊無定,景物瞬息萬變,群峰時隱時現,忽而旭日東升,忽而傾盆大雨,從彩虹到神奇的攝身光,寫盡黃山的險與奇,還有神秘感,又如寫松樹,「從峰頂俯視,它們如苔蘚,披覆住岩石;從山腰仰視,它們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著岩壁折縫,一個個的走將出來,薄紗輕綢,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雲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麼想從這兒揚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這樣險惡,……」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異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三)本文描寫日出壯觀時怎樣抓住光影的千變萬化進行生動描述的?與其他有關的日出景觀描寫相比有什麼特點?(對照練習四)
(1)《黃山記》中日出的描寫突出光影的千變萬化。寫霞光的「紫藍青綠」;寫第一道光芒的「紅」「鮮』;寫火球騰空時的「彩霞掩映」;寫百道光柱的「豪光四射」;寫琉璃寶燈高懸時的「奇異光彩」如「大放」的「焰火」。
本段描繪時運用比喻、生動形象,語勢激越奔放,氣勢磅礴。
(2)徐霞客寫日出側重著筆於雲海,借雲海來襯托日出的美景。抓住光、色的變化,寫日出的經過,簡潔生動。
(3)海涅的描寫既著筆於雲海,又重主觀感受,襯托日出美景
三、課堂檢測,復習回顧。(如時間不夠,留作課後練習)
1.《黃山記》選自《 》,是一篇構思謀篇 的佳作。全文分四部分,寫出四部分的段意:
一、 。
二、 。
三、 。
四、 。
2.填空: 黃山的地理位置: ,成因 。,范圍:______、______這段介紹突出一個「______」字。
3.第二自然段從幾方面說明黃山的「奇」?第三自然段怎樣再次突出黃山的「險」?文章以大自然「不肯隨便把勝境給人類。它封了山」作結,有什麼作用?
4.第二部分寫數千年來人類極少能攀上黃山之巔,這段敘述有什麼作用?
5.閱讀第三部分,按登山經過填充下表:
溫泉賓館
天都峰
6.文章寫登山經過時,為什麼處處都寫古人登山途徑?這樣寫與下文的抒情議論有什麼作用?
7.第三部分中的抒情段里,哪句話是文章點題的句子?
8.第四部分寫雲海、松樹、日出、攝身光等奇觀,以雲海為主。有集中著筆之處,有時夾在其他景物之中寫。作者寫雲海的飄泊無定,變化多端,哪些詞語最富表現力?作者怎樣描寫在風的作用下雲海的千姿百態?以後還有哪些句子直接描寫雲海?
9.寫黃山的松奇,突出描寫在雲海中______的特點。先把它放在______的條件下寫它的矯健多姿。它的根______顯示其______;以______比喻樹冠,以______比擬在風中的姿態。然後作者變換觀察角度,從多方面去寫。從峰頂______,______;從山腰____,______; 翩然起舞!這松該是多奇!
10.作者關於雨後彩虹的描寫真是妙極了,美極了,作者彷彿覺得可以從長虹之腳登級而上。在這飄然欲仙之時寫「寶光」「忽生」,給人以奇異之感。攝身光究竟是什麼?能用一兩句話概括出來嗎?______。
參考答案:
1.《徐遲散文選集》獨出機杼 一、從黃山勝景的布局贊嘆大自然崇高卓越
二、回顧幾千年來人們攀登黃山的歷史 三、記作者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經過
四、1、寫雲海、松樹、日出,攝身光等奇觀 2.皖南山區 火山噴發 周圍一百二十公里 面積千餘平方公里 險3.雲海,草木鳥獸,泉流及攝身光等物為處處懸崖絕壁 增添黃山的神奇色彩
4.極力烘托一個「險」字5.溫泉賓館 人字瀑 立馬亭 龍蟠坡 半山寺 鯽魚背 閻王坡 小心壁 天都峰
6.文章處處都將今天的登山道路與古人登山途徑作對比,強調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險為夷」,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張本。7.「我們這江山,這時代,正是這樣,屬於少數人的幸福已屬於多數人」
8.飛升 飄拂 彌漫 瞬息萬變 飄來拂去 藏雲霧或散或聚,群峰忽隱忽現;剛才是傾盆大雨,迷天霧,而千分之一秒還不到,全部散去;雲海滾滾,直拍賓館前面的崖岸,吞沒諸峰,有的成了小島,有的游泳在雪浪花間。 雪浪滔滔,浩瀚一片,了無邊際,濃雲四集,八方茫茫
9.溶入溶出 大風呼嘯 盤入岩石 堅貞 華蓋 飛翔之翼翅 俯視 如苔蘚披覆住 岩石 仰視 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薄紗輕綢 露出身段
10.雨過天晴時,陽光經雲霧折射形成的自然奇觀。

第四課時
一、 點撥作業。
二、深入探究。
(一)質疑:
1.作為游記文章,本文確實在構思上獨出心裁,分析一下本文在寫法上與一般游記有什麼不同?
2.課文四部分各寫什麼?它們之間有沒有聯系?怎樣聯系?
3.第二、三兩部分寫登山的情況,它跟黃山的特點,以及表達主題的關系是什麼?
4.本文寫作特色是什麼?
(二)疑難討論:
1.明確:其一,開頭落筆不凡。本文不像一般游記那樣從登山寫起,而是居高臨下,從大自然如何安排黃山勝景這個角度起篇,氣勢磅礴。在介紹黃山概貌後,又寫幾千年來人們攀登黃山的歷史,數千年中極少有人能攀上黃山之巔的史實,烘託了「險」字。在記游之前寫了這樣兩段內容,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第一部分做為全文的總起,暗寫「險」、「奇」二字;第二、三部分承「險」字展開,形成古今虛實相映之勢。一二部分能引導讀者從宇宙變遷、人類發展的宏觀高度去認識黃山,能增加本文的大氣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義。
其二,寫游山經過時作者突破了一般由近及遠或由下而上地去寫,作者選擇最能突出黃山特色的幾種景物重點描寫。
2.分析:「一」想像大自然怎樣創造形成黃山這處勝境,實質上介紹了黃山景物的特色:雲海、奇松、溫泉、飛瀑,寫出黃山「奇、險」的特點,給第二部分埋下伏筆,也給「三、四」作鋪墊。它是全文的總起。「二」分三階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後)寫黃山的登山史,呼應「一」黃山的「險」,為後文寫今天黃山化險為夷作反襯,表明時代不同,風景區已能為全民所享用。「三」著重按游蹤寫登天都峰的過程,與「二」對比,形成古今、虛實相映,點明題旨:「屬於少數人的幸福已屬於多數人。」「四」寫在黃山之巔所見黃山的四大景觀:雲海、蒼松、日出、攝身光,和「一」的「奇」緊扣。這四部分聯系是很緊密的,全文採用總分結構的組織形式。借用書上的句子來概括:一、大自然安排勝境;二、不可攀登的黃山;三、幸福已屬多數人;四、這是何等的公園!
3.分析:第二部分寫幾千年來,人們攀登黃山的簡要歷史,看似與寫黃山的特點無關,實則是妙筆,幾千年來很少有人登上黃山最高峰,是因為其險峻,這里側面烘托黃山的險。第三部分寫「我們」登山時的情況,正面直接寫其「險」,同時,也處處與第二部分比較,以突出「換了人間」之意,表達了主題。
4.分析:
本文引證廣泛,材料豐富,而文章結構卻脈絡分明,嚴謹有度。作者將豐富的材料分成幾類,然後依據表現主題的需要,借抒情議論,把它們聯綴成篇。
聯想豐富是本文的突出特點。作者的聯想方式主要有:因果聯想,如由「土地」的今天,想到「土地」的歷史和未來;關系聯想,如由「土地」想到「土地」上的人物和事跡;對比聯想,如由剝削階級對「土地」的掠奪,想到勞動者對「土地」的珍惜;相似聯想,如由公子重耳接受土塊,想到古代皇帝的封疆儀式,再想到殖民強盜強迫太平洋島嶼上的土人接受的投降儀式。如此等等。作者嫻熟自如地交替運用這些聯想方式,思緒飛揚,無所不至。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四、附結構板書:

聽聽那冷雨 期末復習
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哪些地方哪些時代的雨?作者喜愛的是哪裡的雨?
古大陸瓦上的雨。鄉愁、故國之思、古典文化情思、古典詩意生活的嚮往
作者為什麼要選 「雨」作為自己情感的寄託?為什麼要加「冷」字?
「雨」可以表現故國之思的纏綿悠長。「冷」有兩層含義: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給人的外在的實在的感受。
(2)表現作者遠離大陸內心產生的凄涼。
作者通過對台灣春寒料峭中漫長雨季的細膩感受的描寫,真切地勾畫出一個在冷雨中孑然獨行的白發遊子的形象,委婉地傳達出一個漂泊他鄉者濃重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表現了一個遠離故土的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的深情依戀和贊美。
作者的故鄉在哪?
江南,從「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舐舐那冷雨」可見 四川、江南
讀一讀,找一下所用的修辭(通感 打通了聽覺和觸覺)
點評學生的朗讀 斷句是否正確 斷句時停頓好還是連續好?(作者為何不加標點?) 連續好,長句一氣呵成,讀出一種纏綿,可體現他回憶時的萬千思緒。作者的回憶如此細膩而清晰,可見他對故鄉深深的、綿綿的思念(板書)
中心思想: 抒發了遊子思鄉之情,對十年前夭折的幼子的懷念,對祖國的,…作者通過對雨的細膩感受的描寫,委婉地傳達出一個漂泊他鄉者濃重的思鄉之情,表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深情依戀和贊美。
「題解」
本文選自聽聽那冷雨。作者身逢家國之變,作品常流露濃厚的家國之思。本
文以微寒潮濕的春雨象徵心情,並以雨聲、雨景為引子,回憶自己半生漂泊的經
歷,文中屢引古人詩詞,以襯托出對故國河山與傳統文化的追思嚮往之情。行文
時空交錯,句式多變,實驗性極強。
主旨:藉雨聲雨景,回憶生平往事,以寄託對故國河山與傳統文化的向慕之
情。
「賞析」
以描寫望著雨中的家的心情終,作者在中間各段採取時空交錯的寫法:忽而
過去,忽而現在;忽而故國,忽而異域,又隨時回到台灣,回到廈門街,文理知
錯綜,是作者企圖以此表達訴說不盡的復雜情緒;而其無礙的文才,足令讀者的
心情隨作者的心靈轉換而起落,卻不會感到凌亂無章。
細讀之後發現主旨、內涵很簡單,都在表達作者的中國意識、對中華文化的
贊美與眷戀。該文特殊之處其實在於形式,解構文字,打破書寫的秩序,以敲打
樂的形式,依靠句子的長短組合變化,達成絕對的音樂感。大量運用中文的長短
句,造成結構上的美感,又用同音異義的字造成錯綜變化。
一氣呵成,不能中斷,是他形式上的特色,尤其在最後一句「清明這季雨」
忽然收短,與之前的長句一同形成強烈的節奏感,以及無限的感嘆. 完全用作詩
的方法,句子的長正好表現出雨下個不停,形象上的淅淅瀝瀝呼之欲出。
這篇文章是那個充滿著昔日家國憂愁之思年代的文字。時日久遠,但今日讀
之,仍然覺得是所讀過的音樂性韻律最強的一篇文字。詩人為文,文字特別凝斂
生動而富有韻律感。許多人評論感覺上喜愛餘光中的散文更甚於他的詩。
《聽聽那冷雨》的修辭技巧從聽聽那冷雨中可以學到最多的應該就是" 豐富
的修辭" 技巧吧(一)生動的比喻比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有二件或
二件以上事物中有相類似之處,以「那」件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
事物的,就叫「比喻」。通常用" 像" 、" 如" 等喻詞來聯接兩件事物。
例如:△美國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乾旱,天,藍似安格羅?薩克遜人
的眼睛,地,紅如印地安人的肌膚,雲,卻是罕見的白鳥. △據說住在竹樓上面,
急雨聲如瀑布,密雪聲比碎玉……。
(二)勻稱的對偶語文中在形式上,上下兩句的字數相等,句法相似,結構
相同,平仄相對的,就叫「對偶」。就內容上而言,意義相近者為「正對」,意
義相反者為「反對」。
例如:△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
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
△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
(三)鮮明的轉化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的性質,化為另一種本質截
然不同的事物,來加以形容敘述,叫作「轉化」,又稱為「比擬」。可以分為擬
物為人、擬人為物和擬虛為實三種. 例如:△索性把濕濕的灰雨凍成乾乾爽爽的
白雨,六角形的結晶體在無風的空中回迴旋旋地降下來,等須眉和肩頭白盡時,
伸手一拂就落了。
△雨來了,雨來的時候瓦這麼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
地彈…………。
(四)整齊的排比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范圍、同性質的意
象,叫做「排比」。
例如:△殘山剩水猶如是。皇天後土猶如是。紜紜黔首紛紛黎民從北到南猶
如是。
△那裡面是中國嗎?那裡面當然還是中國永遠是中國。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
牧童遙指已不再,劍門細雨渭城輕塵也都已不再。
(五)秩序的層遞凡要說的有兩個以上的事物,這些事物又有大小輕重的比
例,而且比例又有一定的秩序,所以在說話行文時,依序層層遞進的,叫做「層
遞」。
例如:△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
港在防波堤在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
△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
燭昏沉。兩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
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裏,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六)和諧的類疊同一個字詞或語句,接二連三反復地使用,稱為「類疊」。
例如:△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
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
(七)鮮活的倒裝語文中故意顛倒文法上的順序的句子,稱為「倒裝」。
例如:△因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樂
器灰濛蒙的溫柔覆蓋著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
△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裏風裏,走入
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感想」
散文要引起讀者的共鳴,不像小說可以藉助故事情節的變化多端取勝。不過,
作者在行文運筆之際,可以引起讀者各種感官的刺激,使讀者如聞如見,如履其
境,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也能使散文具有引人的魅力。餘光中的散文常常要讀
者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同時「享受」所以,聽聽那冷雨便是一篇富有
「感覺性」的文章。既然寫文章時,要引起讀者的各種感官刺激,所以在閱讀散
文的同時,也要將自己的心境融入文章作品中,用感官的感覺去了解散文真正的
用意,從這一課,讓我體會到了散文的維妙維肖之處,不再有古板或是死氣沉沉
的感覺,散文的目的不一定是要闡述什麼大道理,作者或許也只是因為一時的突
發奇想合靈感涌現,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擁有「真實感」。
不愛看書的我,對餘光中的現代詩和散文卻有幾分的興趣,到底是哪些特點
吸引我,我想大概是因為他的作品給予我輕快活潑且充滿生命力的感覺,在近代
作家中,有誰能像餘光中一樣,將他那像萬花筒一樣變化多端的想像力詮釋給讀
者。縱使是同一篇文章,每次的讀後感總是不一樣,如果我能學到他一絲一毫運
筆的巧妙,那一定是受用無窮. 最近的我,學會了將自己的感覺寫下來,一方面
可以抒發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的好同學好朋友了解" 我" 是一個怎
樣的人,有時候有些話可能說不出口,所以" 寫" 變成了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
中國歷史文化五千年的傳承不就是靠一個字一個字累積下來的嗎?如今的世界變
的多采多姿,那也就代表著有更多的空間等著我們去著色呢!
曹植的這首樂府詩可分四節來理解其內容。第一節,從開頭至「幽並游俠兒」,概寫主人公游俠兒英俊豪邁的氣概;第二節,從「少小去鄉邑」到「勇剽若豹螭」,補敘游俠兒的來歷和他超群的武藝;第三節,從「邊城多警急」到「左顧凌鮮卑」,寫游俠兒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第四節,從「棄身鋒刃端」至結束,寫游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詩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又充滿愛國情感的游俠形象。
作品運用了鋪陳的筆法。這正是樂府詩突出的藝術特點。如詩中寫游俠兒的武藝:「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左的」、「月支」、「馬蹄」,都是練習射箭的靶子,作者這樣鋪陳地寫,就從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現了他高強的射箭本領。再如寫他的戰功:「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軀蹈匈奴,左顧凌鮮卑。」「羽檄」就是命令,他聞風而動,立即投入浴血的戰斗當中。他平定了邊亂,保住了四境的安全。這種鋪陳的寫法,前後句文意互應,渲染了氣氛,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這種鋪陳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對游俠兒由衷贊羨之情。如在第四節,作者連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話,反復詠嘆,贊揚游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見其敬仰之深。其實,曹植這樣寫,也是借詩抒懷,借寫游俠兒,來表達自己為國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有些亂

多給點分吧

❸ 誰有2003或者2004年高中語文讀本的目錄的裡面好像有一篇寫梧桐樹的文章,作者記不得了。

有篇綠化樹 張賢亮寫的~……
還有其他的自己選下
高中語文讀本總目錄

第一冊
天地情懷
1 地球,我的母親 郭沫若
2 太陽吟 聞一多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4 現代舊體詩詞五首
蝶戀花·答李淑一 毛澤東
孤憤 柳亞子
自嘲 魯 迅
亂離雜詩(之十一) 郁達夫
入獄 田 漢

叩問人生
5 現代詩四首
生命的流 宗白華
什麼能從我們身上脫落 馮 至
尋夢者 戴望舒
烙印 臧克家
6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梁小斌
7 當代詩三首
相信未來 食 指
停電之後 穆 旦
這也是一切 舒 婷

異域詩抄
8 西風頌 雪 萊
9 歡樂頌 席 勒
10 青春頌 密茨凱維支
11 詩六首
乘著歌聲的翅膀 海 涅
迴旋舞 保爾·福爾
嚴重的時刻 里爾克
霧 卡爾·桑德堡
繆斯 阿赫瑪托娃
你的微笑 聶魯達

水之韻
12 清塘荷韻 季羨林
13 在海邊 斯妤
14 垂釣 余秋雨

美的沉思
15 溫州的蹤跡(節選) 朱自清
16 牡丹的拒絕 張抗抗
17 短文兩篇
一片樹葉 東山魁夷
玫瑰樹根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18 域外風情散文兩篇
密西西比河風光 夏多布里昂
塞納河岸的早晨 法朗士

雅緻的居所
19 雅舍 梁實秋
20 沙田山居 餘光中
21 書房的窗子 楊振聲
22 紅房子 黑 塞

演說家的風采
23 在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的演說 孫中山
24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 蔡元培
25 未有天才之前 魯 迅
26 「少年中國」的「少年運動」 李大釗
27 奧林匹克精神 顧拜旦
28 嬰兒 馬克·吐溫
29 自由、幸福和榮譽 西蒙·玻利瓦爾

永遠的馬丁·路德·金
30 根(節選) 阿歷克斯·哈利
31 林肯演講詞兩篇
解放黑奴宣言 林 肯
連任就職演說 林 肯
32 假如我是「黑人」(節選) 約翰,格里芬
33 為什麼我們不能等待 馬丁·路德·金
34 諾貝爾和平獎授獎辭 貢納·賈恩

舊城遺夢
35 西安這座城 賈平凹
36 上海的弄堂 王安憶
37 底層(節選) 蔡 翔
38 羅馬的旗幟 拉 博

精神覓歸
39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魯 迅
40 最後一百年 房 龍
41 覓渡,覓渡,渡何處? 梁 衡
42 《我的精神家園》自序 王小波

群星閃耀
43 貝多芬百年祭 蕭伯納
44 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子 茨威格
45 彌蓋朗琪羅 羅曼·羅蘭

歷史畫卷
46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
47 重耳之亡 《左傳》
48 召公諫厲王弭謗 《國語》
49 齊桓公求管仲 《國語》

人物春秋
50 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51 晏子故事兩則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晏子辭千金 《晏予春秋》
附:淺易文言文界說 柳士鎮

孔孟之道
52 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53 魚我所欲也 《孟子》

百家爭鳴
54 非攻 《墨子》
55 庖丁解牛 《莊子》
56 謀攻 《孫子兵法》
57 五蠹 《韓非子》
58 學記三則 《禮記》
附:先秦諸子散文

雅韻幽香
59 詩五首
野有蔓草 《詩經》
登池上樓詩 謝靈運
梅花落 鮑 照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 朓
北陂杏花 王安石
60 詞三首
菩薩蠻 李 白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修
長相思(山一程) 納蘭性德
61元曲七首
[雙調]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元好問
[雙調]沉醉東風 關漢卿
[雙調]落梅風·遠浦歸帆 馬致遠
[雙調]水仙子·詠江南 張養浩
[中呂]賣花聲·懷古 張可久
[雙調]蟾宮曲·夢中曲 鄭光祖
[雙調]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名著導讀
62 《論語》
63 《吶喊》
64 《普希金抒情詩選》

語言運用
65 語言運用和語境
66 規范
67 簡明
68 連貫
69 得體

讀書與寫作
70 怎樣過語文關 張志公
71 我的國文啟蒙 餘光中
72 談談寫作 朱德熙
73 寫作的「雙重轉化」性 劉錫慶
74 閑說作文 方 方

第二冊
幽微情思
1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
2 梅雨之夕 施蟄存
3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

時代碰撞
4 斷魂槍 老 舍
5 哦,香雪 鐵 凝
6 圍牆 陸文夫

悲歡離合
7 啼笑因緣(節選) 張恨水
8 安娜之死 列夫·托爾斯泰

走近魯迅
9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魯 迅
10 隔膜 魯 迅
11 一點比喻 魯 迅
12 搗鬼心傳 魯 迅

另一類雜文
13 論蔣干 黃 裳
14 鼓上蚤另有重用 牧 惠
15 二諸葛狀告趙樹理 劉 金

青年教育問題
16 哀「八旗子弟」 秦 牧
17 鄭板橋的兩封家書 廖沫沙
18 哲學家皇帝 陳之藩

話說皇帝
19 切不可巴望「好皇帝」 邵燕祥
20 被民主遺忘的角落 虞 丹

生命的旋律 21 螳螂獵食 法布爾
22 天鵝 布 封
23 葵與向日葵 賈祖璋
24 馬鈴薯 汪曾祺

達爾文和進化論
25 支持「物種起源」的學說 赫胥黎
26 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 趙連玉
27 達爾文的錯誤 許靖華

大自然的智慧
28 大自然的智慧 嚴春友
29 作為生物的社會 劉易斯·托馬斯
30 為地球呼籲 卡爾·薩根
31 對動物的惻隱之心 勞倫茲

文藝品評
32 散文的聲音節奏 朱光潛
33 蒙娜麗莎之美 傅 雷
34 在羅丹藝術博物館里 柳鳴九
35 唐詩過後是宋詞 葛兆光
36 淚珠與珍珠 琦 君

文化論衡
37 漫話清高 金開誠
38 美國的「中國城」 李歐梵
39 東西方幸福觀 羅 素

幽默趣味
40 談吃 夏丐尊
41 談金錢 徐 訐
42 一個偏見 錢鍾書
43 哀哉肉體 顏元叔
44 論帽子哲學 加德納

秦漢文章
45 諫逐客書 李 斯
46 過秦論(下) 賈 誼
47 論貴粟疏 晁 錯
48 訂鬼 王 充

魏晉風度
49 魏晉士人軼事四則
王子猷雪夜訪戴 劉義慶
賓主無愧色 劉義慶
阮籍不拘禮法 《晉書》
王羲之愛鵝 《晉書》
50 與子儼等疏 陶淵明

活著的過去
51 荊軻刺秦王 《戰國策》
52 烏江自刎 司馬遷
53 蘇武牧羊 《漢書》
54 華佗 陳 壽
55 赤壁之戰 司馬光

抒情寫懷
56 與博昌父老書 駱賓王
57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 維
58 送宗判官歸滑台序 任 華
59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 愈
60 與元微之書 白居易

刺世箴言
61 諫以妖人鄭普思為秘書監書 李 邕
62 蝜蝂傳 柳宗元
63 越婦言 羅 隱
64 原謗 皮日休
65 蠹化 陸龜蒙

名著導讀
66 世說新語
67 家
68 巴黎聖母院

語言運用
69 詞語的理解
70 詞語的積累
71 詞語的選用(一)
72 詞語的選用(二)
73 詞語的搭配
74 詞語的順序

讀書與寫作
75 談讀書 朱光潛
76 讀是寫的基礎 張志公
77 文脈 朱自清
78 再見螢火蟲 池 莉
79 一些閑話 格 非

第三冊
詩騷風韻
1.《詩經》三首
黍離
溱洧
子衿
2.山鬼 屈 原
3.橘頌 屈 原

漢魏詩歌
4.行行重行行
5曹氏父子詩三首
蒿里行 曹 操
燕歌行(其一) 曹 丕
白馬篇 曹 植
6.讀《山海經》(其一) 陶淵明
7.樂府民歌四首
飲馬長城窟行
十五從軍行
平陵東
子夜四時歌(其一)

唐宋詩詞
8.唐詩四首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 維
古從軍行 李 頎
夢天 李 賀
9.宋詞四首 (註:課本實際上只有三首)
望海潮 柳 永
念奴嬌 張孝祥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10.宋詩二首
寄黃幾復 黃庭堅
臨安春雨初霽 陸 游

歷史見證
11.為了忘卻的記念 魯 迅
12.執政府大屠殺記 朱自清
13.悼劉和珍楊德群女士 林語堂

故都深情
14.北平的四季 郁達夫
15.想北平 老 舍
16.五月的北平 張恨水
17.話故都 吳伯簫

異域采風
18.我所知道的康橋 徐志摩
19.威尼斯 朱自清
20.異國秋思 廬 隱
21.紅海上的一幕 孫福熙

天涯屐履
22.莫高窟 余秋雨
23.武夷山九曲溪小記 林 非
24.初訪福建 汪曾祺
25.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馮君莉

林木寄懷
26.故鄉的榕樹 黃河浪
27.林中速寫 張守仁
28.杠椽樹 劉成章

雨的情思
29.春雨 梁遇春
30.聽聽那冷雨 餘光中
31.雨的四季 劉湛秋

關於散文
32.論散文 梁實秋
33.「散」與「不散」 韓少華
34.散文鑒賞方法談 魏 飴

批判的力量
35.燈下漫筆(節選) 魯 迅
36.春末閑談 魯 迅
37.魯迅序文兩篇
題辭
白莽作《孩兒塔》序
38.魯迅警世名言
先覺者與群眾
關於奴隸與奴才
國民性批判

巴爾扎克之魂
39.永遠的巴爾扎克 李國文
40.巴爾扎克之死 雨 果
41.巴爾扎克 斯特里奇
名家隨筆
42.漸 豐子愷
43.捉不住的鼬鼠 周 濤
44.論老之將至 羅 素
45.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 盧 梭
46.外國名家隨筆三則
記住我 泰斯特
社會的不公正 拉布呂耶爾
蜉蝣 富蘭克林
苦難人生
47.茉莉香片(節選) 張愛玲
48.綠化樹(節選) 張賢亮
49.枯河 莫 言
情感世界
50.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馮驥才
51.少年維特的煩惱(節選) 歌 德
52.麥琪的禮物 歐·亨利
山水清音
53.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王禹偁
54.黃州快哉亭記 蘇 轍
55.入蜀記(節選) 陸 游
56.任光祿竹溪記 唐順之
57.西湖七月半 張 岱
書簡一束
58.答司馬諫議書 王安石
59.小簡兩篇 黃庭堅
60.祭妹文 袁 枚
61.與妻書 林覺民
凜然正氣
62.左忠毅公逸事 方 苞
63.譚嗣同 梁啟超
64.《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孫 文
名著導讀
65.《詩經》
66.《圍城》
67.《堂吉訶德》
語言運用
68.句子的理解
69.長句的理解與運用
70.句式的選用
71.句子的銜接連貫
72.修辭格的理解
73.修辭格的運用

讀書與寫作74.評《讀和寫》,兼論讀和寫的關系 葉聖陶
75.仔細理會 周振甫
76.論「入迷」 茅 盾
77.漫談說理文 朱光潛
78.說「達」 呂叔湘
79.朗誦與逆向思維 遲子建
第四冊

1 狂人日記 魯 迅
2 斷魂槍 老 舍
3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
4 梅雨之夕 施蟄存
5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6 百合花 茹志鵑
7 受戒 汪曾祺
8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 潔
9 棋王(節選) 阿 城
10 鄉場上 何士光
11 哦,香雪 鐵 凝
12 北方的河(節選) 張承志
13 一天 陳 村
14 馬鐵奧·法爾哥尼 梅里美
15 潑留希金 果戈里
16 笛夢 黑 塞
17 法律門前 卡夫卡
18 成功 台木爾
19 交叉小徑的花園 博爾赫斯
20 牆 薩 特
21 第三條河流 羅 薩
22 第二十二條軍規(節選) 海 勒
23 錯斬崔寧
24 快嘴李翠蓮記
25 群英會蔣干中計 羅貫中
26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施耐庵
27 灌園叟晚逢仙女 馮夢龍
28 明代小說 范 寧
29 清代小說 石昌渝
30 《搜神記》兩篇 干 寶
三王墓
韓憑妻
31 《世說新語》四則 劉義慶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興盡而返
王藍田
32 南柯太守傳 李公佐
33 虯髯客傳 杜光庭
34 畫皮 蒲松齡
35 嬰寧 蒲松齡
36 屈原(節選) 郭沫若
37 日出(節選) , ;, ; 曹 禺
38 關漢卿(節選) 田 漢
39 狗兒爺涅槂(節選) 錦 雲
40 慳吝人(節選) 莫里哀
41 玩偶之家(節選) 易卜生
42 戲劇文學 譚霈生
43 中國現代和當代話劇 黃會林 陳 剛
44 馬嵬兵變 白 朴
45 灞橋餞別 馬致遠
46 陳州糶米(節選)
47 游園 湯顯祖
48 驚變 洪 升
49 散曲選(一)
般涉調·耍孩兒 莊家不識勾欄 杜仁傑
般涉調·耍孩兒 借馬 馬致遠
般涉調·哨遍 高祖還鄉 睢景臣
南呂·一枝花 丑齋自述 鍾嗣成
50 散曲選(二)
越調·天凈沙 春 白 朴
雙調,折桂令 嘆世 馬致遠
南呂·四塊玉 別情 關漢卿
雙調·折桂令 田家 盧 摯
中呂·堯民歌 別情 王實甫
雙調·折桂令 夢中作 鄭光祖
雙調,楚天遙 薛昂夫
正宮·醉太平 刺世 張可久
雙調·水仙子 尋梅 喬 吉
雙調·水仙子 譏時 張鳴善
正宮·醉太平
正宮·塞鴻秋 山行警
正宮·醉太平 譏貪小利者
中呂·朝天子 志感
51 元曲 呂薇芬 鄧紹基
52 明清傳奇 金寧芬 成復旺 李 平
53 一江春水向東流(節選) 蔡楚生 鄭君里
54 華羅庚(節選) 陸天明 徐 宏 顧邁南
55 牧馬人(節選) 李 准
56 陰陽無極(節選) 麥天樞
57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節選) 瓦西里耶夫 羅斯托茨基
58 兩個人的車站(節選) 布拉金斯基 梁贊諾夫
59 音樂之聲(節選) 勒 曼
60 飛越瘋人院(節選) 戈德曼
61 影視文學
62 電影語言和文學語言 李少白
63 組段成篇的基本要求
64 合理組織篇章的段落
65 巧妙安排篇章的層次
66 銜接和過渡 ——段與段之間(一)
67 交代和照應 ——段與段之間(二)
68 開頭和結尾
69 抓准·說透·理清 ——談評論的寫作 方仁工
70 文學作品的解析
71 我對詩的要求 ——在一次座談會上的發言 艾 青
72 詩論 艾 青
73 詩歌
74 怎樣寫小說 老 舍
75 微型小說隨想 張光勤
76 微型小說探勝 凌煥新

第五冊
1 要分析,不要片面性 毛澤東
2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馮友蘭
3 哲學是什麼 陳嘉映
4 哲學是什麼 趙鑫珊
5 永恆的鄉愁 鮑鵬山
6 莊子使我上癮的幾個理由 冉雲飛
7 樂觀與悲觀 賀 麟
8 半壁江山一紙書 南懷瑾
9 智慧的痛苦
10 天路歷程。
11 沉思錄(節選) 馬可·奧勒留
12 論平等 伏爾泰
13 論生活 雪 萊
14 懶惰哲學趣話 亨利希·伯爾
15 傳統文化隨想 鍾敬文
16 試論中國文化的新統· 張岱年
17 任繼愈文化隨筆兩篇
18 金開誠文化隨筆兩篇
19 關於藝術 馬克思
20 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 宗白華
21 中國戲曲的虛實相生之美 戴 平
22 從宋代畫院的考試談起 蒯大申
23 中國古典詩詞虛實相生的取境美 胡經之
24 詩歌欣賞的准備 謝 冕
25 中國詩文與中國園林藝術 陳從周
26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自序 袁行霈
27 論百讀不厭 朱自清
28 仔細理會 周振甫
29 漢代藝術的美學風貌 李澤厚
30 《人間詞話》八則 王國維
31 《詩品》四則 司空圖
32 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 朱光潛
33 談朱自清的散文 朱德熙
34 情境交輝 祝肇年
35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評點 金聖嘆
36 又讀《邊城》 汪曾祺
37 說《易水歌》 林 庚
38 伊利亞特(節選) 荷 馬
附:《伊利亞特》簡介
39 神曲(節選) 但 丁
附:《神曲》簡介
40』堂吉訶德(節選) 塞萬提斯
附:《堂吉訶德》簡介
41 哈姆萊特(節選) 莎士比亞
附:《哈姆萊特》簡介
42 巴黎聖母院(節選) 雨 果
附:《巴黎聖母院》簡介
43 復活(節選) 托爾斯泰
附:《復活》簡介
44 最後一片葉子 歐·亨利

❹ 急求幾篇賞析!!

01哀「八旗子弟」的作者是:秦 牧
這篇雜文,闡述的是幹部子女應慎防腐化墮落的重大問題。這個問題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作者先對八旗子弟的產生,到以後的演變,以及它的結局,做了系統的論述。接著上溯到明代,下延伸至民國,最後轉到現實社會,真是古今中外,旁徵博引。作者還指出,這不僅是個「子女教育問題」,而且也是某些「大人」必須警惕的,這使得文章的思想深度更進了一層。全文資料詳實,巧用類比手法,有理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03天鵝---布封 (這篇您可以篩選)
在任何社會里,不管是禽獸的或人類的社會,從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現在卻是仁德造成賢君。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鷲,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凶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上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它有威勢,有力量,有勇氣,但又有不濫用權威的意志、非自衛不用武力的決心;它能戰斗,能取勝,卻從不攻擊別人。作為水禽界里愛好和平的君王,它敢於與空中的霸主對抗,它等待著鷹來襲擊,不招惹它,卻也不懼怕它。它的強勁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堅韌、翅膀的頻繁撲擊對付著鷹的嘴爪,打退鷹的進攻。它奮力的結果常常是獲得勝利。而且,它也只有這一個驕傲的敵人,其他善戰的禽類沒一個不尊敬它。它與整個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處的:在那些種類繁多的水禽中,它與其說是以君主的身份監臨著,毋寧說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著,而那些水禽彷彿個個都俯首帖耳地歸順它。它只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領袖,是一個太平共和國的首席居民,它賦予別人多少,也就只向別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寧靜與自由。對這樣的一個元首,全國公民自然是無可畏懼的了。
天鵝的面目優雅,形狀妍美,與它那種溫和的天性正好相稱。它叫誰看了都順眼。凡是它所到之處,它都成了這地方的點綴品,使這地方美化,人人喜愛它,人人歡迎它,人人欣賞它。任何禽類都不配這樣地受人鍾愛:原來大自然對於任何禽類都沒有賦予這樣多的高貴而柔和的優美,使我們意識到它創造物類竟能達到這樣妍麗的程度。那俊秀的身段、圓潤的形貌、優美的線條、皎潔的白色,婉轉的、傳神的動作,忽而興致勃發、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態,總之,天鵝身上的一切都散布著我們欣賞優雅與妍美時所感到的那種舒暢,那種陶醉,一切都使人覺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繪出它是愛情之鳥在古希臘傳說里,美女海倫是勒達和一隻天鵝孕育的,那隻天鵝是宙斯的幻形。,一切都證明這個富有才情與風趣的神話是很有根據的。
我們看見它那種雍容自在的樣子,看見它在水上活動得那麼輕便,那麼自由,就不能不承認它不但是羽族裡第一名善航者,並且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航行術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嗎,它的頸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圓圓的,就彷彿是破浪前進的船頭;它的寬廣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為了便於疾馳,向前傾著,愈向前就愈挺起,最後翹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道地的舵;腳就是寬闊的槳;它的一對大翅膀在風前半張著,微微地鼓起來,這就是帆,它們推著這艘活的船舶,連船帶駕駛者一起推著跑。
天鵝知道自己高貴,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麗,所以很自好。它彷彿故意擺出它的全部優點:它那樣兒就像是要博得人家贊美,引起人家注目。而事實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厭的,不管是我們從遠處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煙波中,和有翅的船隊一般,自由自在地游著;或者是它應著召喚的信號,獨自離開船隊,游近岸旁,以種種柔和、婉轉、妍媚的動作,顯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嬌態,供人們仔細欣賞。
天鵝既有天生的美質,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們所能強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隸之列。它無拘無束地生活在我們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夠的獨立,使它有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會逗留在那裡,不會在那裡安頓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處遨遊,或到岸旁著陸,或離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著水邊,來到岸腳下棲息,藏到燈芯草叢中,鑽到最偏僻的港灣里,然後又離開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著與人相處的樂趣——它似乎是很歡喜接近人的,只要它在我們這方面發現的是它的居停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天鵝在一切方面都高於家鵝一等,家鵝只以野草和籽粒為生,天鵝卻會找到一種比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斷地用妙計捕捉魚類,它做出無數的不同姿態以求捕捉的成功,並盡量利用它的靈巧與氣力。它會避開或抵抗它的敵人:一隻老天鵝在水裡,連一匹最強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擊,連人腿都能打斷,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總之,天鵝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擊的,因為它的勇敢程度不亞於它的靈巧與氣力。
馴天鵝的慣常叫聲與其說是響亮的,毋寧說是渾濁的,那是一種哮喘聲,十分像俗語所謂的「貓咒天」,古羅馬人用一個諧聲字「獨楞散」表示出來,聽著那種音調,就覺得它彷彿是在恫嚇,或是在憤怒。古人之能描寫出那些和鳴鏘鏘的天鵝,使它們那麼受人贊美,顯然不是拿一些像我們馴養的這種幾乎喑啞的天鵝做藍本的。我們覺得野天鵝曾較好地保持著它的天賦美質,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覺,同時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調。可不,我們在它的鳴叫里,或者說在它的嘹唳里,可以聽得出一種有節奏、有曲折的歌聲,有如軍號的響亮,不過這種尖銳的、少變換的音調遠抵不上我們的鳴禽的那種溫柔的和聲與悠揚朗潤的變化罷了。
此外,古人不僅把天鵝說成為一個神奇的歌手,他們還認為,在一切臨終時有所感觸的生物中,只有天鵝會在彌留時歌唱,用和諧的聲音作為最後嘆息的前奏。據他們說,天鵝發出這樣柔和、這樣動人的聲調,是在它將要斷氣的時候,它是要對生命做一個哀痛而深情的告別。這種聲調,如怨如訴,低沉地、悲傷地、凄黯地構成它自己的喪歌。他們又說,人們可以聽到這種歌聲,是在朝暾初上、風浪既平的時候,甚至於有人還看到許多天鵝唱著自己的輓歌,在音樂聲中氣絕了。在自然史上沒有一個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會里沒有一則寓言比這個傳說更被人贊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臘人的活潑而敏感的想像力:詩人也好,演說家也好,乃至哲學家,都接受著這個傳說,認為這事實實在太美了,根本不願意懷疑它。我們應該原諒他們杜撰這種寓言,這些寓言真是可愛,也真是動人,其價值遠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實之上,對於敏感的心靈來說,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無疑地,天鵝並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談到一個大天才臨終前所做的最後一次飛揚、最後一次輝煌表現的時候,人們總是無限感慨地想到這樣一句動人的成語:「這是天鵝之歌!」

❺ 課文《帽子哲學》教案

論帽子哲學
教學目標:
1、 了解文章的主旨
2、 培養學生客觀分析評價事物與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文章思想內容的把握
難點:認識那種不夠客觀公正、戴有色眼鏡看世界的錯誤做法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小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程序設計:

一、 導語設計: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不斷地在評判別人和被別人評判,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謬誤與偏見,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偏見呢?如何才能避免或減少這種錯誤呢?學完本文之後我想大家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二、 解題:
1、 作者介紹:
加德納,英國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散文家。他有著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和突出的表達能力,往往能夠關注到生活中很細小但卻又很關鍵的社會問題。
3、 題目分析:
帽子是作為全文的引子出現的,由帽子引出對於社會社會問題的思考,而所謂"帽子哲學"是指因為帽子產生的一些個人理論。
三、 整體感知:
1、 集體朗讀全文,感知文章主旨
⑴ 要求:
① 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② 讀准字音
③停頓准確合理
⑵ 教師點評:
① 總體不錯,感情投入,停頓合理。
② 個別字詞讀音還需注意,如:
滑稽(jī) 俾斯麥(bǐ) 喏(nuò) 伺候(cì hou)
⑶ 全文主旨: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通過特殊的鎖孔去看待人世。(文章的最後一段)
2、 快速閱讀全文,弄清以下問題:
⑴ 文章的最後一段的主旨與題目中的"帽子"有何關系?
⑵ 作者為了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又舉了哪些例子?(完成表格)
⑶ 對於這些例子,作者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討論並明確:
⑴ 帽子事件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文章通過帽店老闆光憑帽子大小來評判一個人的地位、身份等來引出對於一種社會現象的思考,是全文的引子。

職業(身份) 評判標准

(有色眼鏡)--→ 結論
帽店老闆 帽子

產生謬誤偏見
裁縫 衣服
鞋匠 鞋子
牙醫 牙齒
生意人 櫥窗
金融家 錢財
作家 文學水平
畫家 字畫
傢具商 傢具
美食家 酒菜
⑶ 作者是將例子穿插在議論當中,作品以敘事為主,議論是在其中起著承接和畫龍點睛的作用的。
4、 文章思路:
引論(1-3)--→議論(4-8)--→結論(9)(三段式)
5、 語言特色:
作者在敘述事例的時候往往很幽默,作者是如何寫作的?
(帽店老闆和作者的對話與牙醫的心理活動等等,舉例分析)
四、 課堂思考:
1、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感受,我們應如何去看待和評價人世呢?
明確:
保持開闊的胸襟,超脫自己,學會寬容。
(學生自由討論)
2、 我們剛剛討論了如何去評價別人,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評價別人的同時也在被別人評價,,那麼作為被評價的一方,我們又該如何去做才能使我們盡量不被別人的有色眼鏡看中呢?
明確:
嚴格要求自己,盡量完善自我。
五、 小結
六、 作業布置:
通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意圖

與喬治加德納帽子哲學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冰絲帽子的鉤法視頻 瀏覽:961
圓領衣服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808
女士穿的旗袍 瀏覽:318
春天孕婦褲子 瀏覽:929
最新款白色長款針織衫搭配圖片 瀏覽:593
灰色褲子什麼鞋子好看 瀏覽:884
女式加厚睡衣中年 瀏覽:908
用什麼能洗出校服原樣 瀏覽:719
黑色高幫匡威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114
女裝摩托胎壓多少合適 瀏覽:111
穿腰緊褲子小肚子疼 瀏覽:387
那條圍巾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929
風衣如何配裙子 瀏覽:683
紫色長裙衣圖片大全 瀏覽:111
羽絨服700d什麼意思 瀏覽:339
長款皮粉羽絨服怎麼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385
女生運動夾克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43
潮牌甲油膠怎麼樣 瀏覽:337
為什麼在淘寶上買的褲子有味道 瀏覽:692
ein短外套品牌及商品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