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給我幾個五六十年代的男人名字,要土!
解放前五六十年代的男人名字帶有:「富、福、貴、財」較為流行。
解放以前,人們把富貴作為生活的最高標准,所以很多人給孩子起名都帶有富、福、貴、財、祥等。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很多人認為,名字越隨意,孩子越好養。因此,在那個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年代,「狗剩」、「拴住」之類在當今難以登得廳堂的名字,成為了活命的寄託。
1、1949年後:出生了很多「國慶」。
2、1950年代:「援朝」、「衛國」見證硝煙。
3、1960年代:「躍進」、「勝天」如火如荼。
取名的注意事項
1、注意地域性的特點
中國土地非常遼闊,人口分布在全國各地,具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特點,而在給小孩取名上面也具有這種特點,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因為其身居靠海的地方,有以海謀生,所以在取名用字多選「海」字,如李海、孫洋、李東海等;
2、注意時代的變化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們在給小孩取名上面體現了時代的變化特點,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人們以建設國家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所以在取名的時候,會出現像建設、國慶、建國、解放等名字;而之後到來上世紀60、70年代,思想大躍進,開啟了文化大革命;
所以起名也以援朝、躍進、保國、衛紅、紅兵、革命等名為主;到來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名字中經常出現宇、巍、偉、波、豪等字;上世紀90年代後至今,又因為網路的興起,受到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起名開始出現爆款,如浩然、子軒、紫萱等名字。
這位朋友,選擇代帽子問題應該根據臉形,五十歲顏色應該稍淡點,如果方便最好代到實體店。如果能幫助到你。希望你採納
❸ 五六十歲男的夏天戴什麼顏色的帽子好看
灰色,黑色,白色,只要不是很張揚的顏色都可以。定要注意和衣服配起來。
❹ 介紹一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普通人
那時候的普通人是非常的朴實的,一心為了勞作,為了建設祖國奮斗事業。
❺ 六七十年代的這種帽子叫什麼
1965年6月1日,全軍取消軍銜制,同時裝備65式軍服,55式軍官大檐帽、水兵帽、無檐帽都被取消,全軍單軍帽只有一種———解放帽,佩戴全紅五角星帽徽。從這時起至1974年5月1日,是解放帽的「鼎盛」時期,因為全軍官兵不分軍種、不論男女,統統都戴解放帽,解放帽因此成為65式軍服的重要標志。當時美聯社的一條消息稱,這一時期中國軍隊服裝的特徵是戴解放帽。
❻ 五六十年代穿什麼衣服
以藍灰為主
❼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是: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朴和實用。
中國五六十年代,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朴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
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列寧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列寧裝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
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❽ 香港人 特別是男性 以前出門時為什麼都會戴帽子大概六七十 七八十年代
當時香港由英國統治,然而歐美等國家的 男性,從政客、商人到演 員都要戴帽子。基 一時風尚的起落很難 說清楚原因。帽子在那個 年代被視為身份的象徵, 有錢人固然要戴好帽子, 窮人出於體面也得花大價錢在帽子上。比如二〇年代在匪幫社團 里流行的 Fedora 就跟幫派之間的炫富攀比文化有很大關系。而美 國黑人在五六十年代開始爭取社會地位的時候也是對帽子極為重 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