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知縣帽子圖片

知縣帽子圖片

發布時間:2021-07-03 16:42:58

⑴ 清朝官員帽子圖片

圖像我沒有,自有人會傳上來,但是我知道的是,從頂珠和花翎可以看出來品級。
一品二品的頂珠是紅色的,就是所謂的紅頂子,比如胡雪岩被叫做紅頂商人,就是他的官職是二品(雖然是虛銜);三品開始往下,頂珠就是藍色的了,就是所謂的藍頂子。常朝的時候總有個詞「頂翎輝煌」,就是形容上朝的官員的官帽子的。官職太小的,就無所謂紅藍了,反正紅藍兩色都不能用。
至於花翎(通常是孔雀翎),一般文官二品以上帶花翎,二品以下沒有,特殊的賞帶花翎除外。至於花翎是幾眼,根本就沒有定製,是賞帶的
具體的頂珠情況: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這兩個是紅色),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這兩個是藍色),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⑵ 古代做官的帽子圖片

⑶ 古代員外帽圖片

這是「壽」字 在古代,很多織物和瓷器上都有這個「壽」字,是一種美術異體字,作用是保佑祈福 可以參見一些書法作品「百壽圖」,裡面有

⑷ 中國古代官的帽子 唐朝的多講一些,最好有圖片,重量,大小...... 好的有200懸賞 急!

別的朝代的真不清楚,唐代的可以說一下名稱。至於圖片,網路一下名稱就能出來了。
1. 武弁,即籠冠。天子加金附蟬、下巾幘;侍中、中書令加貂蟬。諸武官府衛領軍九品以上戴用。
2. 弁服,以鹿皮製成,天子12琪(琪即白玉珠),玉簪導;皇太子9琪,犀簪導。文官九品公事所服,通用烏紗製成,一品9琪、二品8琪、二品7琪、四品6琪、五品5琪及犀簪導,六品以下去琪,至玄宗時廢而不用。
3. 翼善冠是唐太宗製作的一種冠式,形似襆頭。以轉角相交於上,開元十七年便廢而下用。
4. 遠游冠,3梁,金附蟬9首,犀簪導,其餘同通天冠。皇太子、親王戴用。宗室封王者用時去附蟬。天子雜服有時也戴,為5梁。
5. 進賢冠,為文官的冠式,戴時加於黑介幀上。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九品以上1粱。
6. 法冠,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冠式,又名獬豸冠。其冠制與進賢冠大致相同,上加兩顆真珠,作一角或二角形。
這是我從《中國古代服飾》作者王明澤,看到的,里邊還有其他朝代的介紹,不過都是文字描述。網上可以下到。
《中國古代服飾史》周錫保,這本也不錯。
《中國服飾史教程》孫世圃,這本里邊有小圖,不過也不是都有。

⑸ 秦王的帽子是什麼樣的,圖片

皇子的帽子自然跟普通人戴的不一樣,它也不叫做「帽子」,他有個特定的名稱叫做「冕」,珠簾叫做「藻」「旒」。

⑹ 一隻狗頭帶縣令帽子圖成語

衣冠禽獸
yī guān qín shòu
【解釋】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象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貶義。用於形容行為卑劣的人。一般作主語、賓語。

【正音】冠;不能讀作「ɡuàn」。

【近義詞】無恥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

【反義詞】正人君子

【辨析】~和「沐猴而冠」都有「貌如人;實似獸」的意思。不同在於:①~偏在內心;指人的心腸兇狠、歹毒;「沐猴而冠」偏重在行為;指人行為卑劣。②「沐猴而冠」可比喻像禽獸一樣的人;~不能。

【例句】他滿口仁義道德;卻虐待他年過八旬的老娘;真是個~。

⑺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7)知縣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⑻ 七品知縣帶什麼帽子

狀元帽烏紗縣官帽知縣帽鳳冠霞帔男士帽縣官帽狄仁傑烏紗帽

⑼ 龍骨 瓷古代縣當縣令的帽子上

龍骨在船、汽艇或是小舟的是最重要的承重結構。它位於船的底部。在龍骨的上面有橫過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龍骨繞過艏柱。龍骨通常是船殼第一個被建造的部分。龍骨的鋪設是造船過程中最重要的事件。除了承重外,龍骨還有流體動力學上的作用。它擴大了船的側面面積,提高了船在水中的並聯阻抗,防止了側風轉向。這對逆風航行尤為重要。在帆船,龍骨會受到中部或是骨架邊的斜撐的支持。龍骨還對船的重量穩定有重要作用,減少了船的傾斜或是反向轉動。另外,龍骨也是人類脊椎骨的代稱。在有龍骨的帆船中,它有兩個重要作用。一是用來防止帳船橫向漂移,另一個就是把保持帆船的穩定,起到壓艙物的作用。帆船龍骨的樣子看起來跟中插板比較像,而且有一個它的第一個作用跟活動船板也是一樣的。它和活動船板最大的不同是它一般是用很重的材料製做的,從而起到了穩定船身的作用。大多數帳船龍骨是固定的,如果是活動的話,一般也是用絞盤來收放的。

與知縣帽子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媽媽純色修身清倉外套 瀏覽:857
衣漏洞了怎麼處理 瀏覽:830
結婚第一天可以穿黑色褲子嘛 瀏覽:680
西服厚外套怎麼搭配衣服 瀏覽:660
重慶八中高中女校服圖片大全 瀏覽:675
品牌保暖內衣好廠家 瀏覽:966
今年最流行男土襯衫 瀏覽:844
男格子褲配什麼外套好看嗎 瀏覽:826
紅色外套藍色連衣裙怎麼搭配 瀏覽:704
手工鉤織衣外套視頻 瀏覽:859
男冬外套上衣 瀏覽:229
看一下男士的圍巾和手套 瀏覽:890
薄款中短款風衣的搭配圖片 瀏覽:24
拉肚子路上沒廁所拉褲子故事 瀏覽:975
什麼牌的男士內褲最好 瀏覽:364
灰皮鞋搭配長青色褲子 瀏覽:80
送紅軍的歌旗袍秀 瀏覽:448
中袖緊身衣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294
高檔蕾絲旗袍秋裝新款圖片 瀏覽:214
羽絨服帽子有眼鏡兒童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