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慶節如何DIY燈籠方法 兒童手工製作紙燈籠
先把一次性杯的周圍的圓圈用刀割掉
然後將紙杯周圍劃成條狀,均勻地分哦!
接下來就是給杯子的美化咯,(*^__^*) 嘻嘻……,給它弄點尖尖的形狀出來。
這就是完成的大致外形啦,上面的尖角漂亮吧!
然後將准備好的另外一個一次性杯子的底部割下來,再用雙面膠將底部部分粘貼到上圖的尖角方向。
然後再把割了底的杯子的周圍剪一圈下來。
剪下來的一圈一次性紙杯用雙面膠這樣粘上燈籠上。步驟閱讀
手工製作燈籠大致就完成了,有模有樣的啦,呵呵,怎麼樣,這個手工製作燈籠的方法還是蠻簡單的吧!
❷ 中秋燈籠手工製作 國慶節如何DIY燈籠方法
燈籠在古代象徵吉祥、添丁的意思,更是在古代夜晚里不可缺少的角色。中秋節就要到了,現代的燈籠也變得非常走俏。若有閑暇,自己動手做燈籠也是不錯的主意。那麼如何製作燈籠呢?做市場上的大型燈籠可能比較困難,找不到什麼鋼絲、鋼板這樣的材...
❸ 二年級手工製品迎國慶圖片
畫得喜慶一些,能夠表達你的愛國之情就差不多了。
拓展:
1、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裡,每個國家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利諾的國慶節,遠在公元301年,聖馬利諾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
新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因此全國各地人民會在每年的10月1日舉行慶祝活動。2017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8周年紀念日。
2、節日來源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
[1]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❹ 國慶節舉辦小學生手工活動一年級的手工作品共17件二年級的手工作品共37件三年級的手工作品26件一共
然後怎麼了了呢,需要回答什麼問題・_・?
❺ 如何手工製作國慶節的簡單賀卡要步驟
氣球賀卡(上)
一、准備材料: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卡紙、剪刀、雙面膠、毛線繩。
二、用剪刀剪出心形形狀的彩紙,貼在卡片上。(如下圖)
❻ 已國慶節為主題的親子簡單手工
准備,硬紙板一塊,兩個衛生紙的捲筒,綠色卡紙,紅色卡紙,黃色卡紙,吸管一支,黑色水筆,黑色的皺紋紙,散裝果凍的果凍容器(詳情見圖),黑色卡紙 先把綠色卡紙剪成和硬紙板一樣的大小,貼在硬紙板上,然後把黃色卡紙包住兩個衛生紙捲筒,接著,把紅色卡紙剪一半,包住捲筒(詳情見圖),然後用黑色筆畫出眼睛鼻子嘴巴,把皺紙剪成一條條的,當作頭發粘在捲筒上,把黑色卡紙貼在果凍小容器的下面,粘在頭發上,另一個捲筒也這樣做,完成後把捲筒粘在硬紙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