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漁翁帶的帽子古代叫法

漁翁帶的帽子古代叫法

發布時間:2021-06-28 14:35:51

❶ 古代的這個帽子什麼

古代把帽子叫做冠、冕,冠、冕是男人戴的,女人戴的不叫冠、冕。女人戴的的帽子一般叫做巾幗,這個應該叫做幗。

❷ 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叫什麼 (填戴冠的詞語

儒冠 [rú guān]
基本釋義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2.借指儒生。

❸ 古代人帶的面紗叫什麼名字頭上一頂帽子,帽子垂下面紗遮住臉.

帷帽【wéi mào】
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籬,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3)漁翁帶的帽子古代叫法擴展閱讀:

帷帽亦作帷冒。周圍垂網的帽子。一說創於隋代。唐初貴婦人外出戴冪䍠,全身障蔽。永徽中,始用帷帽。武則天時,兩者兼用。中宗以後,無復用冪䍠。後宮人隨駕出行,皆胡服乘馬,海內效之。甚至露髻馳騁,於是帷帽亦廢。

近年所見出土陶俑,有女子所戴自頭至頸,似為針織者,當是帷帽。另有婦人所戴笠形帽,四周垂紗帷者,亦稱帷帽。至宋代,男子遠行亦用之。宋高承《事物紀原·旗旐采章·帷帽》:「帷帽創於隋代,永徽中始用之……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帽連綴於油帽或氈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來源:

❹ 古時候魚翁頭上的草帽叫什麼

箬笠!

❺ 古代商人頭上戴的圓形帽子叫什麼

是瓜皮帽嗎?
瓜皮帽為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的一種男式帽子。相傳來源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在清朝廣為流行。分成六瓣,半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檐、窄檐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面釘飾物以辨別前後。

❻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稱做什麼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稱做:冠、冕、弁、幘

❼ 古代魚夫戴的帽子叫什麼

古代魚夫戴的帽子:箬竹葉或篾編制的笠帽。

漁父

作者:張志和(唐)

❽ 古代天子帶的帽子叫什麼呢

冕旒,古代漢族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❾ 這種叫什麼帽子(古代)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代皇帝、藩王、親王、郡王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王朝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國王的首

唐貞觀中太宗采古制為翼善冠自服之。朔望視朝以常服及帛練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與平巾幘通用。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上》﹑《舊唐書.輿服志》。
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
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
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此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歷史發展
翼善冠發展自唐代的襆頭,唐代男子興頭戴軟腳襆頭身穿圓領袍服,襆頭專門用以纏裹頭發及發髻。而唐代的襆頭發展到宋代出現了官員公服的展腳襆頭,外形方正。到了明代,朱元璋極力恢復唐宋時期漢人的服制。明代官員所著公服便沿襲宋代。
[1]而常服則是圓領袍搭配展翅的襆頭,俗稱烏紗帽,帽胎或竹或木,或紙,兩片展開的帽翅則是薄黑紗。因而君與王所戴的則是兩翅向上折的,故稱「翼善冠」。明代的皇帝和如朝鮮國王等藩王所戴的翼善冠在外形的尺寸和顏色上有所區別,不得僭越。

❿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什麼

古代皇帝的帽子:冕旒

冕旒,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的垂旒卻不限於五色,根據後漢書·輿服制的記載,十二旒為白玉串珠。

(10)漁翁帶的帽子古代叫法擴展閱讀:

古代頭部服飾的介紹

1、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發上。由此可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全部蓋住。

2、冕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

3、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

與漁翁帶的帽子古代叫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色帶帽裙子搭配外套 瀏覽:27
老爺爺牙牙帽子 瀏覽:420
安全褲和男士內褲 瀏覽:448
灰色衣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266
乳白色褲子 瀏覽:889
藍色短褲子配什麼上衣 瀏覽:372
男冬季寬松襯衫 瀏覽:157
大衣粉色圍巾好看 瀏覽:159
有名的褲子品牌 瀏覽:711
美女制服長腿老師 瀏覽:162
男士拼接羽絨服如何搭配好 瀏覽:341
馬甲堂妹 瀏覽:983
特警帽子怎麼折 瀏覽:650
四歲寶寶冬天褲子怎麼穿 瀏覽:894
過膝絲襪配什麼褲子 瀏覽:921
mary牛仔褲品牌排行榜 瀏覽:330
紅色襯衫搭配耳飾 瀏覽:84
男士穿著內褲拍廣告 瀏覽:876
微胖165男生穿褲子 瀏覽:493
配高幫帆布鞋穿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