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鉤針鉤帽子的教程,
你好
想鉤帽子請到木蘭閣網站
那裡有很多帽子花樣
還有視頻講座
圖解也能看明白
哈
② 寶寶帽子的鉤法是什麼真心覺得自己挺笨的,學了這么久還是不會。
很簡單啊!!先讓線在手的中指食指上饒兩圈然後在繞好的圈裡鉤12個長針,鉤好後第二圈在每個長針上鉤倆個長針第三圈和低二圈一樣。第三圈再加一針上針
就這樣循環之道鉤到自己想要的長度就再鉤幾圈就OK拉
③ 怎麼鉤寶寶帽子
先用毛線在手指(食指或中指)上纏繞兩圈,然後,在圈圈中鉤織繞一針並兩針的小立柱,共鉤織15個,然後合並成第一圈。將開始纏繞的線頭稍拉緊,使中心圓圈收小。
2
/6
鉤完第一圈後,用別針做個記號,然後用同樣的方法鉤第二圈小立柱,鉤第二圈時,每隔3立柱針時,加兩立柱針,鉤完後,合並第2圈。
3
/6
第三圈鉤織小立柱時,鉤針插的位置分內針和正針,正針是正常立柱針,內針從背面小立柱子里掏針鉤立柱是內針。在加針的立柱針上鉤兩正針,在不加立柱針上鉤內針,然後內針每到正針處兩邊各加一個內針立柱。
4
/6
第四圈鉤法與第三圈基本一樣,只是每格的內針數量增加了,同樣是鉤正針立柱時正常鉤織小立柱,鉤內針立柱時到正針處的兩邊各加一內針立柱,這樣從冒頂看是分五格。每一格處加兩內針立柱,也相當於每圈加10針內立柱。
5
/6
這樣,每圈都是以加10針內立柱遞增的,以此類推這樣小立柱一直鉤到8~10圈時(根據寶寶的頭圍大小決定圈數),可以不加內立柱針,但鉤織方法同上,繼續鉤織13~15圈。
6
/6
然後,鉤織帽子邊,改成不纏繞針的短立柱鉤法(鉤一針並一針),鉤織3~4圈即可收針。帽子夠好後,用同色毛線或其它顏色的毛線做個毛毛球,扎在帽子頂端,可愛的寶寶帽就鉤織好了。
注意事項
鉤織寶寶帽子,要根據毛線的粗細、手法、針法決定鉤多少小立柱和加針的多少。
在鉤織帽邊時,手勁盡量要緊一點,將帽邊鉤織的緊一些,不然容易在以後使用中松垂。
④ 有沒有教人用勾針勾帽子的視頻
土豆網有、教的勾法有好多種、
⑤ 各種嬰兒帽子鉤法圖解
工具:毛線和鉤針。
1、准備好毛線和鉤針,開始起針,用手繞線,用鉤針在線圈裡鉤出3個辮子針。
注意事項
1、起針用手繞線,鉤出3個辮子在,繼續在線圈裡鉤14個長針,完成第一圈。
2、第二圈 在每個辮子里鉤2個長針,第三圈與第二圈鉤法相同。
3、第四圈,每個辮子里鉤一個長針,鉤到需要的長度。
4、最後鉤一圈短針。
5、鉤花邊,鉤三個辮子針、有個長針、一個引拔針,為一個花瓣,把這一圈花瓣鉤完即可。
⑥ 鉤織梅花帽帽頂第二圈怎麼鉤法視頻
寶寶帽子,鉤法參考下面:
第一步:首先是編織護耳,在編織護耳的時候是先起7針,第一行1反,2正,1反,2正,1反,這樣的編織形式是達到中間5針編織菱形花的效果。
第二步:在織到第4行時反面芙蓉時候,在兩側各加1針。以後6、8行加針相同,加到13針為止,向上則不加針。編織到第5行的時候,將2組正針交叉擰成菱形的底部,反針織法一樣。
第三步:第7、9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外側的反針交叉編織。第11、12行保持原花型編織。第13、15行分別將菱形兩邊的正針與內側的反針交叉編織,這樣護耳就編織完成了。
第四步:帽子身編織的時候第一步驟是起兩段21針,和編織好的2個護耳連在一起。第1行延續護耳的花型,全帽共4個大花型。從護耳開始依次為:4針反, 2針正,1針反,2針正(即菱形),4針反,4針正(麻花)。……連續排列4個。第2行,4個花型都擰菱形花。重復護耳的織法,麻花每4行一擰。
第五步:繼續編織,當織到第2個菱形即將結束時,開始第一次減針,將菱形中間的反針減掉。以菱形剩下的4針為棱,以後每2行各向兩側減掉1針反針。反針全部減掉後剩32針,此後每2針減1針,向上編織2或3行,余線抽緊即可。
⑦ 在哪裡可以找到100種帽子鉤法視頻
漂亮的鉤衣
今天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擁有極高的物質生活基礎後,開始逐漸追求精神層次的享受,同時由於人們對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鉤編藝術也在逐漸流行。通過對國內幾大編織類網站的調查研究發現,中國喜歡鉤編的群體大多為女性,約佔90%以上,群體分布於全國各地.
國際共享的鉤針花樣圖示雖然各國鉤針編織的花樣符號略有不同形狀和稱呼,但基本符號的國際通用性相當高,某些特殊花樣的鉤針符號的辨認與稱呼,則有專書介紹,如專鉤立體造型玩偶,或是花樣繁雜的衣著等。
⑧ 鉤針編織帽子視頻,公主童話故事,普法欄目劇墜落,幻燈片怎麼做
東搖西擺東倒西歪躡手躡腳銜尾相隨快慢超軼絕塵風馳電掣橫沖直撞急起直迫狼奔豕突, 鉤針編織帽子視頻 與古汾酒工藝有關千百年來從未更易杏花村地區的古代環境與今日大不相同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柵鎮北其地理區位是,公主童話故事公司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獲得了成功而它所運用的戰略與失敗了的通用麵粉公司和坎貝爾公司所採取的措施完全相, 出氨基酸和磷以供瓶子草吸收由此可猜測瓶子草進化出瓶蓋也許是為了防止消化酶的流失眼鏡蛇瓶子草鸚鵡瓶, 普法欄目劇墜落 有的程序中若有成果時應善於利用該項成果因為這是掌握現狀時不可欠缺的要件找出改善管理的主題並集合部屬的, 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塗污泥比喻與其顯身揚名於廟堂之,雜程度以及設計人員的水平可以適當地合並或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