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博士後衣服帽子

博士後衣服帽子

發布時間:2021-06-16 21:14:39

1. 博士碩士博士後都穿什麼衣服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 學位服介紹 ①: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 ②: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④:流蘇分為:校長(導師)流蘇、博士流蘇、碩士流蘇、學士流蘇。 學位服著裝規范 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實行學位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學位制度,有利於全社會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激發攻讀學位者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學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國際交流。 實行學位服,是一件嚴肅認真的工作。學位服只限於學位獲得者、攻讀學位者及學位授予單位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導師)在學位論文答辯會、學位授予儀式、名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畢業典禮及校(院、所)慶慶典等場合穿著使用,不得濫用。 學位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 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 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四、垂布 垂布為套頭三角兜型,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 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博士後的就沒見過了

2. 如何申請美國博士後

博後申請

博後申請之ABC

內括包括:

1, 什麼是博後, 博後的未來是什麼?

2. 我要申請博後嗎? 我應該申請博後嗎?

3. 何時申請最好呢?

4. 申請難度?

5. 我需要做些什麼准備?

6. 尋找博後位置的方法?

7. 選擇博後位置, 我們應該參考什麼?

8. 怎樣才能選到理想的老闆?

9. 什麼樣的老闆盡量要避免?

10. 如何套磁?

11. CV 和cover letter

12. 推薦信

13. 申請技巧

14. 面試

15. offer 的選擇和反悔

16. 簽證

17. 其他問題

博後生活:美國博後-待遇-消費-稅收等

1. 全美高校博士後待遇相差不大,博士後第一年一般$35000左右。National lab高一些(約$70000/year),我3年前剛畢業來美時,
$35000/year (材料學), 我在西南部消費很低的城市,我師妹今年初去紐約大學 $42000/year.
不知道是不是今年博士後工資漲了,但東部消費高很多,特別是房租。

2.
如果可能,來美時最好先了解一下老闆的人品,特別是當老闆是華人時,我很多朋友抱怨華人老闆push很厲害,很累,有時沒有周末,幾年都不漲工資,還有的搶學生文章。

3.
J1簽證前3年不交稅,J2家屬可以合法打工,H1簽證要交稅,家屬不可以合法打工,如果拖家帶口的,稅率會很低,基本不怎麼交稅了【更正:我認識的H1博後,其博士學位是美國的,他要交聯邦稅。我查了一下,據說從國內過來的H1前3年也免聯邦稅,
從國內過來的博後J1和H1的稅收區別在於H1剛來就要交社會安全稅(7.65%,
H1一來即被認為是resident),而J1則在第三年才開始交】。所謂benefit主要是指學校給你全家(包括你,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買健康保險。保險費很高,你只需付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學校里會付大部分作為benefit。現在主要談談J1的收入和福利。

4. J1第一年和第二年 (身份non-resident alien)只交健康保險費(每年都在漲,2011年單人$590/月,
自己負責$40/月,直接從工資里扣;2個人$1252/月, 自己負責$119/月; 3人及以上家庭,$1626/月,
自己負責$221/月)。除去健康保險費,剩下的都可以拿到手。

5. 值得一提的是牙醫保險和健康保險是分開的,保險費主要由個人負責(學校負責很少一部分)。自己負責的費用是$30.98/m (單人),
$70.87/m(2個人), $123.12/m
(3人及以上)【更正,這個是貴的牙醫保險,一般不選這個,還有個比較便宜的牙醫保險,只能看網路內或合同內的牙醫,一般人選這個便宜的保險,個人承擔費用分別是$5/m(單人),
$9/m (2個人),
$14/m(3人及以上)】。盡管健康保險是必須的,但牙醫保險不是必須的,我從來不買牙醫保險。建議來美之前牙齒該拔的拔,該補的補。在美國看牙醫是超級貴的(盡管有保險,對看牙醫來說,自己負責的部分也是很貴的)。

6. J1第三年 (如果你2010年底過來,2012年1月1日算第三年,身份resident alien) 開始交FICA 稅 7.65%,
和退休金自付部分(7-9%,這部分錢回國後可以取出來)。3年後(以日計算在美滿3年)開始交聯邦稅和州稅
(單身交很多,如果已婚有1個小孩交的很少,2個小孩就基本不交了)

7. 消費:房租是大頭,西南部很多城市one bed room (客廳+卧室+洗手間+廚房,小的40平方米,大的70多平方米) 房租是
$450-600/月。我租的是70多平方的one bed room 510/m. 在紐約1bedroom
一般要$1000/m以上,地段好的更貴,跟別人合租可以省些錢。用google查一下當地的房租可以間接了解當地的消費水平。

8.
汽車和汽油及生活用品就很便宜了。如果不是在紐約等大城市,汽車幾乎是必須的,否則生活很不方便。$4000-$5000美元可以買個還可以的二手車,$20考個駕照,我所在城市目前的汽油價格是$2.43/加侖(3.78升),我住的地方距離辦公室近,主要是開車買買菜,逛逛mall,
一個月油費大約$50。吃飯一家3口自己做飯,$300-400吃的很好了。衣服湊著打折去買,便宜得一塌糊塗,美國大眾化品牌CK褲子20多刀一條。最近很多價格100-400刀左右的品牌服飾(對於我們窮人來說,衣服已經很好了)只要1-2折就可以買到。

美國博士後的收入很低,大約只有正式職工的一半。如果年收入$35000,
生活在消費較低的小城市一年還可以存點錢(節省點可以存10萬RMB),如果生活在大城市,存不了什麼錢。我們大部分國內畢業的過來做博後就是混個經歷,鍍鍍金。其它的想起來再說吧。

9:J1在美最長可以呆5年(每年去學校延長DS2019表),期間可以回去探親,回來需要重新簽證(簽證一般有效期只有半年或一年)。J1期間如果找到更好的職位,可以換學校,如果有老闆願意提供H1身份,需要先申請回國服務豁免(一般J1有2年回國服務限制),然後才能轉H1。申請豁免機會只有一次,一般都能豁免成功。

10:據我所知,持有H1簽證在美最長可以呆6年,一般6年內能拿到綠卡,否則只能離開了。我有一個印尼的朋友,一畢業找到了一個公司工作,同時申請了綠卡(EB-2),1年之內就拿到綠卡了。但是中國公民EB-2有排期,現在好像才排到2008年的申請者。EB-1一般需要較硬的科研水平和背景。

11:牙醫不是全保,我一個朋友老婆去看了幾次牙醫,有保險,花了幾百刀。沒有保險估計得幾千刀。我記得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拔了顆智齒算上葯費140RMB,幫我拔牙的mm好漂亮,也不痛。

健康保險有copay,一般好的保險(如學校保險)正常看一次醫生自己付10或15刀,其它保險公司付,一次specialist自付$30,急診(urgent
care)一次自付$40, 直接去醫院急救房(emergency room) 自付$125.

12:生孩子費用(學校為J1,H1全家買的保險幾乎cover了生育的所有費用,大部分家屬在美國都沒有工作,生個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定期檢查,寶寶出生前只交2次費用,第一次去婦產科自付$10
(copay), 一次specialist $30, 其它例行檢查不用付copay,
保險付全部費用。最後就是去醫院生產的費用,我們是催產的,保險全包了。

13. 如果可以在美國拿個博士學位當然更有前途,美國的博士後(博後是工作,不是讀書)只是廉價勞動力。美國本土畢業的博士一般走2條路線:1. 做
1-3年博士後,申請永久職位,中國過來的博士一般沒有接受過全英文教學,申請永久職位(一般要教學)語言很難過關。2.
畢業後在工業界找工作,很多留學生能在工業界立足,待遇比大學好,大學助理教授一般$60000-75000/y
(工作9個月的工資,如果有項目,其它3個月可以用項目給自己發工資),工業界8萬算一般的,很多年薪10萬以上的,好像還有分紅。一般美國本土博士能進工業界不進大學。美國畢業的留學生,如果畢業後在一定時間內找不到工作,由於身份問題也得離開美國。

14.國內過來的博士一般也有2條路線: 1. 做幾年博士後,增加些經歷,提高些水平,鍍鍍金回國。2.
想辦法留在美國,博後期間申請豁免(如果需要),換H1
(如果需要),申請綠卡。但是永久職位很難申請到,一是沒有美國學位,二是語言能力不足以教學。拿到綠卡後,要麼走研究型路線,自己申請項目(當然也可以在別人手下做很久類似博後的工作,這樣沒什麼前途),要麼嘗試在工業界找個職位。

15.
美國一般只認自己國家的學位,以及牛津、劍橋等名校的學位。盡管這樣,你在中國拿到博士學位仍然可以在美國做博士後(相當於承認你的博士學位)。如果你已經在中國獲得博士學位,也可以在美國再讀一個博士,但是不能為同一專業。據說美國博士培養是地獄式訓練,家庭作業能讓學生經常熬到凌晨,還要經常做presentation.
一般中國學生都能較順利通過qualify走到最後,很多其它國家的學生會遇到不少麻煩,一些走不到最後

16. 關於來美辦手機:有2種,1. 2年合同的手機,通信公司送手機。2. prepaid,
自己買手機。兩種我都用過,強烈推薦用後者,省很多錢。剛來的時候不了解內情,訂了有2年合同的手機,2條線,每月59.99+tax, 約$70.
晚上7點後到早上7點打美國電話免費,白天有700分鍾any minutes. 我們電話少,一個月用不到100分鍾。合同一到期就換了prepaid. $10,
$20買了2個諾基亞新手機(能打電話就行),充值$100,
1000分鍾通話時間,一年有效期,結果我用了一年還沒有用完。我電話不多,這樣一個人一年的花費只要100元。我們前2年用合同手機,浪費了約$1200.
所以建議剛來的先用prepaid, 如果你電話實在是太多,再考慮跟別人share 合同 手機plan.

17. 老闆offer上給多少就是多少,嫌少可以不接受offer,討價還價很容易悲劇的(一本土畢業哥們得到national lab的offer,
待遇已經很好了,他還找人家討價還價,結果悲劇了)。很多博後在美國呆幾年都沒有漲過工資。如果幹得不是很差,第二或第三年可以找老闆談(一般老闆不會主動給你加工資),今後加州博後工資每年最少要漲3%(最近工會努力爭取的結果)。如果老闆3年給你漲5000刀已經很不錯了。

18.
養孩子的費用:寶寶2歲前,主要花費是寶寶的房間布置、奶粉、尿布、衣服、玩具等費用。如果是自己帶孩子(請人帶孩子是很貴的),母乳喂養,前2年養孩子的費用可以忽略。

19. J1剛來第一次發工資可能會扣你的稅,你需要到HR問問,填一個免稅申請表,每年填一次(申請當年免稅,
共3年)。填過免稅表以後就不扣稅了,之前扣的稅會在第二年初申請退稅的時候退還給你。

20. J和F簽證可以買united
airline的學生票(我當時在上海訂的),比普通票便宜一些,同時附送一張行李單(可以多托運一件23公斤的行李,即總共可以托運3個23公斤的行李箱)。這是幾年前的情況,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變化。

博後何時選擇海歸?

年前,國家大力倡導出國留學,如今見了效果,大批的中國學生或在國外拿到博士學位,或在國外名校有博後經歷+牛文章。其實,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國外找工作並不難,譬如我有一個師弟,基本上是工業界、大學都問題不大。然而,中國人的內向(不善於交朋友)、衣錦還鄉的思想以及葉落歸根的懷舊情緒,迫使大批的精英海歸湧入國內高校(國內的工業界由於長期的萎靡不振,為精英們提供的職位少之又少)。本來精英的光環還是能多閃幾年的,但是由於海歸人數太多,近年來,精英們的地位急轉直下,速度之快不亞於當年的博士貶值。回想起當年,短短幾年間,博士進入高校的待遇從30萬啟動經費(還能解決家屬工作),到10萬元,到5萬元,直至倒貼(給領導送禮),變化之巨,速度之快,真是驚心動魄。對於現在海歸的就業形勢,不就是當年本土博士就業形勢的真實寫照嗎?所以,奉勸大家一句,如果你沒有在國外連續工作十年的決心和毅力,如果你有一個機會能在985高校拿到一個副教授的位置,那麼抓緊時間吧,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精英海歸,直接拿教授的職位的例子也很多,但都是過去,尤其是2007年左右,但2007年的就業形勢,大家是否還記得?我2007年博士畢業,水平一般,卻能在眾多985高校中挑來挑去,最高科研啟動經費加安家費可以達到30乃至40萬元,根本沒有學校敢跟我提博士後的事。

現在海歸拿教授,正常來說,確實有難度,但也並非不可能,也不一定非得要牛的一塌糊塗。但那是正常情況。隨著目前高校職稱晉升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正常的事情越來越多,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注意。現在在高校里,教授這兩個字,足以讓人浮想聯翩,絕對的稀缺職位,在此職位的人,絕對吸引眼球。幾年前,你覺得教授沒什麼,因為你自己,可能有個三、四年也就是教授了。那時有人跟你提教授,你可能還會信心滿滿的想,再努力幾年,我也應該差不多了。現在呢?有幾個人敢隨便意淫自己什麼時候能當上教授?教授之事越來越遙遠。在這樣的氛圍下,教授們逐漸意識到,自己現在了不得了,雖然稱謂沒變,但意義不一樣了:過去人人可為之,現在人人可望而不可即。人嘛,畢竟有私心,想想,如果是我們自己在這樣的位置,這樣的環境中,也自然會飄飄然。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你覺得,而今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的教授們,還願意回到過去的日子嗎?當然不願意!那怎麼才能讓自己的稀缺職位繼續稀缺下去呢?很簡單,控制人數。

其實,將心比心,很多事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是教授,熬了N年,終於站在現在的位置上,突然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比你小20歲甚至30歲,卻由於有幾篇牛文章和留學經歷,要和你平起平坐,你服氣嗎?隨著不服氣而來的,就是你在投票時遞出的反對票。遭受了學術委員會的反對票,還有好?唯一的例外就是有大牛頂著,再加上自身能力強,水平確實高。有個傢伙曾經說過一段話,說的挺好:人要成事,你得行;得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得行(這句最重要)。

綜上,現在對於海歸精英的路看似很寬,但由於精英們很挑剔,其實很窄。在祝福大家都有一個好前程的同時,在此給各位海歸提個醒,好時候已經過去了,抓緊眼前的機遇,同時要有長期任人宰割、拚命奮斗的心理准備,以副教授為起點,給大牛使勁賣命,看似彎路,卻是大智若愚。

其實,你要是能承受得了生活上的不便(在國外,沒朋友是最讓人難受的),最好還是別回來,國內很亂。雖然,結婚生子也是一大關,但和長時間的沒朋友相比,卻是還要好過一些。在國外工業界找個工作對很多人來說不難,掙錢也挺多,足夠一家人安穩生活。美國的高校也不好混,要是沒有美國博士學位,基本就更不用考慮了。NSF申請不但要技術,而且語言得有境界,很多人都過不了這關。

3. 博士、碩士和博士後、學士的衣服帽子怎樣區別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士袍

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四、垂布

垂布佩戴在學士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士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4. 怎麼從著裝上區別學士、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後

學位服著裝規范
學位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位帽
學位帽為方型黑色。戴學位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獲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位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以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授予者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授學位者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學位袍為黑色,校長服為紅、黑兩色。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合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四、垂布
垂布佩戴在學位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扣絆扣在學位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飾邊處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標為粉、灰、黃、綠、白、紅顏色。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呵呵,我查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5. 關於博士帽的顏色 誰能詳細介紹

博士帽是紅穗,紅衣服
碩士是藍穗,藍衣服

據《學位服眷裝規范》,學位帽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蘇為紅色,碩士帽流蘇為深藍色,校長帽流蘇為黃色。博士袍為黑、紅兩色,碩士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袍為紅、黑兩色。由於我國暫不推薦使用學士服,故學士服尚無統一標准,大多數參照國外高校的樣式,有「牛津版」、「劍橋版」等幾種樣式,一般學士帽的流蘇為黃色、學士袍為黑、紅兩色。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由校長、院系領導或嘉賓將學位獲得者位於右前側的流蘇隨帽檐移至左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流蘇由右而左這一撥弄,表明校方准允這個學生走出師門。

6.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衣服區別

四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流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2、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服為紅、黑兩色。空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得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7. 請問學士,碩士和博士以及博士後的畢業服裝有什麼區別希望詳盡答案

學士服
莘莘學子,在大學校園內,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學士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學士服是學位獲得者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

【歷史】

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那個時候,手工業興盛起來,並逐步與農業分離,商業也隨之發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出現了各種手工業的同業公會和商業行會,這些行會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章制度,擁有相當大的自主管理權。隨著學校的發展,被稱之為碩士或博士的教師數量日益增加,各個地方的教師們仿效手工業和商業的同業公會,組織起了教師的同業公會,學生則組織成同鄉會,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他們都把自己的行會叫做大學(University,來源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因而大學這個詞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稱謂。也就是說,最初的大學機構就是這些教師的行會和學生的行會組織。而同一行會里的相同專業的教師又組成特殊的專業行會,稱為系或教授會(faculty,來源於拉丁語facultas,意為才能,即教授某種學科的能力,)後來又把系這個名詞的含義擴展為教授某部門知識的大學分部(學院)。 在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建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波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學校像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

這些早期大學的學生,要編成班級進入教室聽課,但學校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只有那些決定今後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學生,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考試過程的第一步,是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不公開的和公開的預試。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來源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坐在一起。接著要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但是,要成為一個碩士或博士(當時,博士和碩士並無區別,都是教師,師傅的意思),還要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嚴格的最後的考試才行。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人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學士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在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士服,接著各大學相繼使用,但式樣與歐洲仍在使用的學士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別。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開會,建立了統一的服裝樣式,1903年,產生了美國大學學士服的統一標准體系,後來,又在1936年和1960年兩次進行了修訂。因此,美國今日各大學流行的學士服規格一樣,只是在諸如顏色等一些細部略有差別而已。

【學士服的式樣和意義】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8. 請問碩士帽衣和博士帽衣,學士帽衣,如果有的話博士後帽衣四種帽子和衣服是什麼樣子的顏色。

學士服
莘莘學子,在大學校園內,寒窗苦讀數載,畢業了,都要穿上一套學士服,去參加畢業典禮,不參加畢業典禮,也要穿上它去照幾張像,留作永久的紀念.學士服是學位獲得者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之一.

【歷史】

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紀的西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燃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那個時候,手工業興盛起來,並逐步與農業分離,商業也隨之發展,重新形成了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出現了各種手工業的同業公會和商業行會,這些行會有嚴密的組織和規章制度,擁有相當大的自主管理權。隨著學校的發展,被稱之為碩士或博士的教師數量日益增加,各個地方的教師們仿效手工業和商業的同業公會,組織起了教師的同業公會,學生則組織成同鄉會,管理他們自己的事務。他們都把自己的行會叫做大學(University,來源於拉丁語Universitals,意為共同體),因而大學這個詞成了各教育中心的共同稱謂。也就是說,最初的大學機構就是這些教師的行會和學生的行會組織。而同一行會里的相同專業的教師又組成特殊的專業行會,稱為系或教授會(faculty,來源於拉丁語facultas,意為才能,即教授某種學科的能力,)後來又把系這個名詞的含義擴展為教授某部門知識的大學分部(學院)。 在義大利北部的玻洛尼亞地區,建起了中世紀最早的兩所大學――波洛尼亞大學和薩萊爾諾大學,隨後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學校像雨後春筍般相繼產生。

這些早期大學的學生,要編成班級進入教室聽課,但學校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只有那些決定今後要成為一名教師的學生,學校才會對他們進行考試。考試過程的第一步,是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不公開的和公開的預試。考試合格的應試者,要穿上僧侶的長袍(gown),同學士們(Bachelor,來源於拉丁文baccahalar,意即學士)坐在一起。接著要舉行由順利通過了考試的應試者提供葡萄酒的盛宴。這就是學生畢業典禮儀式的雛形。但是,要成為一個碩士或博士(當時,博士和碩士並無區別,都是教師,師傅的意思),還要經過二至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嚴格的最後的考試才行。

在中世紀的歐洲,城鎮里的男男女女都穿長袍,寒冷的大廳和透風的建築使得人們不得不披上長及地板並連著頭巾(hood, 兜帽,又叫坎肩)的長袍。這些長袍和頭巾製作的原料和顏色,由各人的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決定。既然在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他們的穿著應與其在修道院的地位相一致,身上穿土褐色長袍,用頭巾保護他們的頭。於是,這種僧侶的黑色長袍和頭巾演變成了今天大學流行的學士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在美國,哈佛大學率先穿上學士服,接著各大學相繼使用,但式樣與歐洲仍在使用的學士服不同,各校也有差別。在1895年,各校的代表開會,建立了統一的服裝樣式,1903年,產生了美國大學學士服的統一標准體系,後來,又在1936年和1960年兩次進行了修訂。因此,美國今日各大學流行的學士服規格一樣,只是在諸如顏色等一些細部略有差別而已。

【學士服的式樣和意義】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士袍

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四、垂布

垂布佩戴在學士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士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9. 紅黃相間的衣服,金色穗子的帽子是博士後穿的嗎

不是博士後穿的衣服.哪個衣服是專門為領導授予學生學位而穿的衣服.博士後沒學位服可穿.博士學位到頂了.

10. 學士 碩士 博士畢業時的衣服顏色分別是啥 有啥區別

1.在衣服的主要顏色上: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學士服主體顏色是黑色的,但是會根據類別的不用,衣領顏色不同。

2.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10)博士後衣服帽子擴展閱讀:

附屬著裝:

上裝:應著白或淺色襯衫。

領飾:可佩帶紅色或者黑色領帶或者領結。

下裝:男生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男女生都應著深色皮鞋。

與博士後衣服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漂亮的李慧珍白色褲子搭配 瀏覽:195
森馬雙面穿都市外套 瀏覽:139
濟微校服 瀏覽:68
寶寶開身針織衫如何留扣眼教程 瀏覽:55
大個子適合穿什麼裙子 瀏覽:341
男裝皮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59
品牌女裝批發價格 瀏覽:866
男襯衫後背設計 瀏覽:214
西裝外套修改 瀏覽:972
卡地亞舊款二手女裝電子表 瀏覽:328
手工西裝馬甲手工 瀏覽:308
牛油果褲子多少錢 瀏覽:416
杭州火車站怎麼去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380
文藝男穿衣風格褲子 瀏覽:749
睡衣襯衫是什麼牌子 瀏覽:629
針織小孩帽子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646
魔力寶貝帽子工 瀏覽:36
女表批發皮帶 瀏覽:24
無錫市校服招標 瀏覽:919
衣前後片怎麼分片織法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