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帽子王的介紹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代的封爵制度。如今,它成為中國反腐斗爭中的一個新熱詞。
Ⅱ 帽子王怎麼樣
帽子王的帽子種類的確很多,質量也很不錯,但是就是感覺價格偏貴,不知道是不是老字型大小的名牌效應,服務很好,很有耐心。
Ⅲ 清初八大「鐵帽子王「分別是誰
清朝初年
六位和碩親王
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和碩庄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
兩位多羅郡王
多羅克勤郡王:岳托,努爾哈赤之孫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璘次子
Ⅳ 安陽帽子王在哪裡在線等
第一家店:
安陽市北大街與大院街交叉口西北角(東北角是亨達利眼鏡店);
第二家店:
唐子巷(丹尼斯店往北一點路西)
Ⅳ 中國鐵帽子王是誰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里有答案。
Ⅵ 清朝共有幾個鐵帽子王,分別是哪些人
滿清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滿清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庄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勛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滿清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Ⅶ 八大鐵帽子王的名單
禮親王代善(太祖子)
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侄)
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
庄親王碩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
順承郡王薩哈廉(代善子)
Ⅷ 關外真有鐵帽子王爺嗎
清朝入關之後八位鐵帽子王全部跟隨入關,關外並無此稱號。
所謂「鐵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所以並非像其他封為王爵的皇子皇孫那樣,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而是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民間則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
清朝初期,一共冊封了8位鐵帽子王,但是清朝入關時這八位鐵帽子王都跟著皇帝進了北京,所以關外就再也沒有鐵帽子王了。
皇帝按「功封」詔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鐵帽子王:
六位和碩親王,即,
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庄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
兩位多羅郡王,即,
多羅克勤郡王:岳托,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璘次子
中後期所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全是和碩親王):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碩恭親王:奕,道光帝六子
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綿性長子。
Ⅸ 八大鐵帽子王實力排名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親王,二、郡王,三、貝勒,四、貝子,五、鎮國公,六、輔國公,七、不入八分鎮國公,八、不入八分輔國公,九、鎮國將軍,十、輔國將軍,十一、奉國將軍,十二、奉恩將軍。其中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又各分一、二、三等。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大清會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級,即親王嫡子在未襲封以前應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襲封以前應封長子,但這一制度並沒有實行,所以將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鐵帽子王
在清代眾多的親王、郡王中,最為顯赫的當屬「八大鐵帽子王」。這八大鐵帽子均為開國元勛,戰功卓著,為清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是:
1、禮親王:代善
在努爾哈赤諸子中,代善是最長壽的一個。努爾哈赤長子褚英只活了36歲,三子阿拜64歲,四子湯古代56歲,五子莽古爾泰46歲,六子塔拜51歲,七子阿巴泰59歲,八子皇太極52歲,九子巴布泰64歲,十子德格類40歲,十一子巴布海48歲,十二子阿濟格47歲,十三子賴慕布36歲,十四子多爾袞39歲,十五子多鐸36歲,十六子費揚古21歲
2、鄭親王: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從呱呱落地時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願,希望他一生快樂幸福。他37歲受封和碩鄭親王,45歲與睿親王多爾袞同為輔政叔王,輔佐幼帝福臨。福臨親政後,又晉封叔和碩鄭親王。
他經歷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歲壽終正寢時,其他同輩諸王早已先他而去。濟爾哈朗的晚年,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後,備極榮光。在清初諸王中,他雖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運的一位。
3、睿親王: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生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卒於清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第一代睿親王,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聰慧多智,文武雙全,助皇太極成大業,功勞卓著。清朝入關,為攝政王,當時順治帝福臨只有6歲,多爾袞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高領導者。
360年前,多爾袞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點江山的主角,360年後的今天,在人們耳熟能詳的清宮戲中,他仍舊是最令觀眾感慨系之的人物。多爾袞的人生短暫,在歷史的時空中卻得到了永恆。他無疑是清朝王爺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
4、豫親王:多鐸
愛新覺羅 ·多鐸(1614年—1649年)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與阿濟格、多爾袞都是大妃烏拉納喇氏阿巴亥的同胞兄弟。多鐸秉性剛毅,能征慣戰。14歲時,隨兄皇太極出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此後屢破明軍。21歲為帥,攻錦州擊潰大明一代名將祖大壽。努爾哈赤死後,1636年皇太極當了皇帝,封他為和碩豫親王並掌管禮部。此後又出征朝鮮,掌兵部事。1642年在著名的松錦大戰中,他俘獲明總督洪承疇和遼東巡撫丘民仰,威震八方。1644年他隨多爾袞率兵入關,擊敗李自成起義軍,建立大清王朝,封定國大將軍。緊跟著他率軍至潼關與李自成決戰,大勝。5月攻破南京,在蕪湖俘獲福王,一舉掃平了剛剛建立不久的南明弘光王朝。得勝回京後順治帝晉封他為德豫親王,賜冠服及金5000兩,銀5萬兩,又封他揚威大將軍。此後他又連續出征討伐蒙古蘇尼特部、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和碩雷車臣汗兵5萬,穩定了初期的清王朝。當他凱旋迴京時,他的侄子順治帝福臨親自出安定門迎師慰問,極盡彰顯情意。多鐸功高爵顯卻不自傲,1649年多鐸患天花突然病逝,時年35歲。
5、肅親王:豪格
愛新覺羅·豪格,第一代肅親王。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死於清順治五年(1648),母葉赫那拉氏。豪格一生戎馬倥傯,17歲封貝勒,24歲進和碩貝勒,28歲晉封和碩肅親王,青雲直上,位極人臣。傳說豪格為人勇武,力大無比,有「神力王」的美譽。
皇太極共有11個兒子,豪格居長,但作為皇長子,他活得卻並不輕松。他一生受過四次大挫折: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錯失皇位;第三次,順治元年(1644)被廢爵號,貶為庶人;第四次,順治五年(1648),以微罪黜爵入獄,因此殞命。
6、庄親王:碩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其中,代善、多爾袞、多鐸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兒子,豪格、碩塞為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濟爾哈朗為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岳托為禮親王代善的兒子,勒克德渾為禮親王代善之子薩哈林的兒子。
八大鐵帽子王為清代分封的最高賞賜,其王位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說,這些王的子孫每一代都有一個人襲封為王。如果襲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別的後裔承襲。而其他諸王卻要世降一等,如始封為親王,其子只能襲為郡王,其孫只能襲為貝勒。始封親王降至鎮國公,郡王降至輔國公就不再降了,以此爵傳世。整個清代除了八大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外,雍正以後的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訁斤),以及清末的慶親王奕(匡力)、醇親王奕(xuan)也被皇帝恩准為世襲罔替之王。
以八大鐵帽子王為首的開國諸王,人人能征善戰,個個勇略過人,為清代創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遠不是那些無職無權、養尊處優、碌碌無為的後世諸王能比的。比如,禮親王代善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封為大貝勒,與後來稱帝的皇太極(四貝勒)齊名。他輔助父汗努爾哈赤,帶領眾兄弟南征北戰。在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功占遼沈地區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睿親王多爾袞為努爾哈赤第14子,17歲起就跟隨父兄轉戰南北,屢建戰功。特別是他親率八旗兵入主中原,為清王朝建立全國政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清初,他被封為「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掌有清代全國的最高權力。
開國諸王不僅膽略超人,而且享有特權。他們有軍事權,禮親王、睿親王、鄭親王本身就是一旗之主,分掌正紅旗、正白旗、鑲白旗、鑲藍旗。其他一些王也有不少佐領。他們有參政權,禮親王、肅親王、順承郡王、庄親王等人,都是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議政王」,直接參與清王朝的軍政大事。正因為如此,這些開國之王才得到清廷的重視,並且往往委以重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八大鐵帽子王」。
另外
中清鐵帽子王
怡賢親王允祥
愛新覺羅·胤祥,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1686年11月16日),卒於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1730年6月18日),康熙帝第十三子,第一代怡親王。
胤祥的一生頗具戲劇性。前36年,他一直默默無聞,且因捲入康熙晚年的儲位之爭受到圈禁。後8年,是在其兄長胤禛(雍正帝)即位後度過的。他從一個閑散皇子驟升親王,得到了各種特權和殊榮,長期受到壓制的才華也得到充分施展。可惜他只活了45歲,在歷史舞台上來去匆匆。他身後備極哀榮,追謚「賢」。這是對一位死去王爺品行的最高評價。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觀眾,對劇中性情豪放耿直、清正廉潔的十三爺胤祥印象深刻。不過,歷史上的真實是另一回事。胤祥的人生為何出現如此大的起落?與其父(康熙帝玄燁)兄(雍正帝胤禛)又有什麼關系?這些問題,自然引起人們的興趣。
晚清三大鐵帽子王
恭忠親王奕欣
醇賢親王奕枻
庄親王奕劻
Ⅹ 八大鐵帽子王的介紹
八大鐵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所以並非像其他封為王爵的皇子皇孫那樣,後代每繼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個等級,而是無論承襲多少代,爵位永遠不降,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民間則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可以說,這八大鐵帽子是絕對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