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烏拉圭前鋒卡瓦尼資料
1987年2月14日,卡瓦尼誕生在了這個充滿溫馨氣息的情人節里,在烏拉圭第二大城市薩爾托。在卡瓦尼的全名中,還加入了母親的姓氏戈麥斯,讓這個名字還帶有些父母愛情結晶的意味。年僅12歲時,卡瓦尼就孤身一人來到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進入了達努比奧隊的青訓營。此後卡瓦尼成長迅速,2006年就躋身一隊,成為了達努比奧贏得春季聯賽冠軍的功臣之一,在自己處子賽季里,卡瓦尼就收獲了9粒進球。
值得一提的是,卡瓦尼的「足球情人」之名,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生於情人節而已,還因為他自12歲來到蒙得維的亞之後,就只有一個女人——如今的妻子瑪麗亞-索萊達。擁有一身好舞技的卡瓦尼從不與夜生活結緣, 早已選擇和索萊達走到最後。
2007年1月,卡瓦尼入選了烏拉圭U20國家隊,隨後參加了在巴拉圭舉辦的南美青年足球錦標賽。尚不滿20歲的卡瓦尼大發神威,9場比賽轟進7球穿上金靴,並幫助烏拉圭隊拿到第三名。也正是因為在此次大賽中的表現,讓卡瓦尼聲名鵲起,一度引發了尤文圖斯和AC米蘭的豪門爭奪戰。不過最快下手的還是巴勒莫老闆贊帕里尼,2007年冬季轉會期最後一天,巴勒莫正式宣布引進卡瓦尼。
對於任何一名美洲前鋒而言,選擇意甲舞台當作旅歐第一站,總歸是難度極大。但卡瓦尼卻似乎並未受到太大影響。2007年3月11日,卡瓦尼的意甲首秀,巴勒莫主場迎戰佛羅倫薩。在球隊10打11,還0-1落後情況下,第55分鍾替補出場的卡瓦尼用一腳與巴斯滕1988年經典抽射如出一轍的射門扳平了比分,巴勒莫最終1-1戰平紫百合,20歲的卡瓦尼也由此一戰成名
「帽子戲法」在足球比賽中是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3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但不包括在決定比賽勝負的點球大戰中的進球。
帽子戲法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法。
後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
1858年這個說法首次使用,用來描述英國著名板球手HH·斯蒂芬森連續3次擊中門柱得分,賽後為他舉辦的慶功會上,他得到一頂帽子作為歡慶的禮物。
(2)帽子戲法服務擴展閱讀
帽子戲法本為一種魔術,指演員從帽子中變出鴿子等(一般以三隻為限),最早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現為足球用語,指一名球員在同一場比賽中連進三球,意為和魔術師變戲法差不多,令人驚奇和贊嘆。如德國隊11號克洛澤上演了歷史上第38個「帽子戲法」,而在1954年世界盃共出現了8次「帽子戲法」,為歷史之最。
世界盃記錄
下面列舉出一些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1、阿根廷的圭勒莫·斯塔比爾(Guillermo Stabile,1930年7月19日,世界盃小組賽,阿根廷6-3墨西哥);
2、巴西的貝利(Pele,1958年6月24日,世界盃半決賽,巴西5-2法國);
3、葡萄牙的尤西比奧(Eusebio,1966年7月23日,世界盃1/4決賽,葡萄牙5-3朝鮮(打進4球));
4、英格蘭的傑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7月30日,世界盃決賽,英格蘭4-2德國);
5、德國的蓋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6月7日,世界盃小組賽,德國5-2保加利亞;1970年6月10日,世界盃小組賽,德國3-1秘魯,兩次);
6、匈牙利的拉茲羅·基斯(Laszlo Kiss,1982年6月15日,世界盃小組賽,匈牙利10-1薩爾瓦多);
7、義大利的保羅·羅西(Paolo Rossi,1982年7月5日,世界盃小組賽,義大利3-2巴西);
8、阿根廷的加布里埃爾·奧馬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6月21日,世界盃小組賽,阿根廷4-0希臘,1998年6月21日,世界盃小組賽,阿根廷5-0牙買加,兩次);
㈢ 怎樣才能在俱樂部里發圖,我傳了好幾次,沒有一次是成功的
平心而論 這些知識都是要求你長期積累才能真正的了解的,就像樓上幾位說的那樣多看比賽 多跟懂球的人交流啊 什麼的。
先給你個 網站吧!
下邊的這些是經常在比賽里出現的用語所謂的專業術語!
點球:
禁區內防守方犯規,進攻方罰點球或間接任意球。基本上,禁區內手球、鏟人、推人等稍微嚴重的都發點球,只有像門將拖延時間之類的發間接任意球。
任意球:
任意球的種類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兩種。
無論是直接任意球還是間接任意球,踢球時必須將球放定,踢球隊員在球未經其他隊員觸及前,不得再次觸球。
直接任意球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得分。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
間接任意球信號當裁判員判間接任意球時,應單臂上舉過頭,並保持這種姿勢直到球踢出後被其他隊員觸及或成死球為止。
球進門只有當球進門前觸及到另一名隊員才可得分。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判為球門球; ·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門,判給對方踢角球。
任意球的位置在罰球區內的任意球屬於守方的直接或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 ·所有對方隊員應站在罰球區外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即為進行; ·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任意球。
屬於攻方的間接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除非他們已站在本方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對方球門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應在距犯規發生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在罰球區外的任意球 ·所有對方隊員距球至少9。15米(10碼)直到比賽進行; ·當球被踢並移動時比賽即為進行; ·在犯規發生地點踢任意球。
違規/判罰當踢任意球時,對方隊員比規定距離更接近於球: ·應重踢。
當守方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球未被直接踢出罰球區: ·應重踢。
由除守門員外的隊員踢任意球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踢球隊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踢球隊員本方罰球區內,將判罰球點球。
由守門員踢任意球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再次觸球(用手除外): ·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如果比賽進行後,守門員在其他隊員觸球前故意用手觸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外,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規發生地點在守門員本方罰球區內,由對方在犯規發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越位:
1.凡進攻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為處於越位位置。下列情況除外:
a.該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b.至少有對方隊員兩人比該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的球門線。
2.當隊員踢或觸及球的一瞬間,同隊隊員處於越位位置時,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有下列行為,則應判為越位:
a.在干擾比賽或干擾對方;
b.企圖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3.下列情況,隊員不應被判為越位:
a.隊員僅僅處在越位位置;
b.隊員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或界外擲球。
4.隊員被判罰越位,裁判員應判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踢間接任意球。如果該隊員在對方球門區內越位,那麼這個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時所在球門區內任何地點執行。
國際理事會關於越位決議:
1.判斷越位,是以同隊隊員將球傳給他的一剎那,而不是他接球時。如隊員處在非越位位置,同隊隊員向他傳球或踢出任意球時,該隊員在球飛行時跑到前方也不構成越位。
2.如果進攻隊員平行於對方倒數第二個防守隊員或平行子對方最後兩名以上(含兩名)防守隊員,那麼該進攻隊員不越位。
種子隊:
在分組賽制中,每一個組都要選一個實力最強的隊作為種子,這樣做不僅能避免出現超級死亡之組,如巴西,阿根廷,德國,英格蘭一組,使強隊不置於在小組賽就大批夭折,還給了弱隊更多的機會!
種子隊,顧名思義是有生命力的隊伍,也就是說他們的出線幾率,小組第一的機率最大!
德比"的來歷:
"德比"一詞最早被用於賽馬場上。"德比"是指英國小城德比郡(Derby),那裡是英國舉辦賽馬比賽的地方,德比郡出產的賽馬更是聞名英國賽馬界。1870年,英國的德貝伯爵(Sir.Derby)創立英國大賽馬會後,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三在倫敦附近的Epsom舉行賽馬,是英國非常有名的賽馬大賽之一,這天也被命名為DerbyDay。在賽馬比賽中,參賽馬大都來自德比郡,「德比大戰」被用來形容「來自德比郡的馬之間的比賽」。漸漸地,"德比"被引伸到其他體育比賽領域中,英國人把它引用到了兩支同城球隊之間的比賽來形容比賽的激烈,這就是德比大戰!
帽子戲法"的來歷
在現代足球中,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三元被稱作Hat-trick,就是帽子戲法。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在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的情況,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後來就漸漸的被引入到了足球領域中,一直沿用到了現在。現在"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已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周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帽子戲法"。
「烏龍球」是足球中一個很常見的說法,意思誰都知道。從語言的角度說,其來歷大約是這樣的:英語「own goal」(自進本方球門的球)與粵語的「烏龍」一詞發音發音相近,而粵語「烏龍」有「搞錯、烏里巴塗」等意思,大約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記者便在報道中以「烏龍」來翻譯「own goal」。
「烏龍球」源於英語的「OWN GOAL」一詞,意為「自進本方球門的球」,香港球迷根據這個單詞的發音,將其稱為「烏龍球」。「自擺烏龍」是烏龍球的成語說法,它源於廣東的一個民間傳說:久旱之時,人們祈求青龍降下甘露,以滋潤萬物,誰知,青龍未至,烏龍現身,反而給人們帶來了災難。「擺烏龍」引用到足球賽場上,指本方球員誤打誤撞,將球弄入自家大門,不僅不得分,反而失分,這與民間傳說的主旨十分吻合。「烏龍球」的高危人群應屬於後衛和門將,因為他們是距離本方球門最近的隊員,當然,在防守對方定位球的時候,好心回防的前鋒或中場球員也極有可能弄巧成拙。烏龍無處不在,一切皆有可能,對於懸念迭生的足球比賽,適時的烏龍球恰如增鮮的味精一樣讓球迷大飽眼福,然而對於不慎炮製出那道黑色軌跡的球員而言,他們極有可能為自己的一時疏忽付出慘痛的代價。
回答者: OZNM足球 - 高級經理 六級 6-24 14:27
足球術語
弧線球;足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使球呈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運行中,由於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發生差異而形成。由於球呈弧線形運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常用於繞過位於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魚躍撲球;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接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接球。接球後落地時,雙手按球,用前臂的側面先著地,團身護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接球的范圍,故能接住用其他動作難以接到的球。
清道夫 ;足球比賽中承擔特定防守任務的拖後中衛之別稱。1966年第8屆足球錦標賽,在「固守穩攻」的戰術思想影響下,為了加強防守,於後衛線後面安排一個隊員,其職責是只守不攻,執行單一的補位防守任務,「打清」攻到本方球門前的來球,因而得名。
自由人;足球比賽「一三三三」陣型中拖後中衛的別稱。防守是無固定的看守對象,可機動靈活地補位救險,從而使其他隊員,特別是3個後衛在盯人時無後顧之憂。是清道夫踢法的發展,不僅要守,而且要伺機插入進攻第一線。根據職責,要求擔當「自由人「的隊員技術全面,戰術意識強,比賽經驗豐富,是組織、指揮防守的核心。
全攻全守;足球運動戰術之一。一個隊除守門員之外的10名隊員都有進攻和防守的職責,稱為「全攻全守」。根據比賽中攻與守的需要,每個隊員都可到任何一個位置上發揮這一位置隊員的作用。這一戰術打破了陣式對隊員的束縛,能充分調動和發揮隊員的積極性的才能。同時,對隊員在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和意志品質、戰斗作風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中,出現了這種打法,被譽為國際足球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沉底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邊線進攻中,通過個人帶球突破,或集體配合把球推到對方端線附近,然後長傳至對方球門前的戰術方法。攻方在快速推進中,常趁對方防線陣腳未穩時,採用此法中間包抄以射門得分。
外圍傳中;也稱「45度角傳中」。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當攻方有球隊員在邊線附近與對方球門約成45度的地區時,用過頂長傳把球傳向處於對方罰球區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頭頂球連續進攻,稱為「外圍傳中」。尤其在守方隊員已及時退回,且密集在球門前3040米的地區,通向對方球門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爭頂球能力強的前鋒隊員時,運用這種打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交叉換位;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方的防守,在跑動中左右換位的戰術配合方法。最常見的有:左側的隊員疾跑到右側有球隊員前接球,右側隊員傳球後,交叉跑到左側位置。這一戰術配合改變了隊員只在本位置范圍內活動的踢法,使之戰術更變化多端。
長傳突破;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運用遠距離傳球突破對方防線的戰術方法。當代足球比賽中,多用於快速反擊時。防守隊員在本方球門前搶截得球,利用對方壓上進攻後不及回防的時機,長傳給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對方的防線。
插上進攻;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位於第二、第三線的前衛、後衛隊員,插入第一線參加進攻的戰術方法。因有縱深距離,故容易擺脫對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線隊員的插上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脅性。後衛插入前鋒線直接參加進攻是全攻全守戰術的一個重要標志。
區域防守;足球運動防守戰術之一。每一隊員根據位置劃分一定的防守區域,在劃定的范圍內,主要採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緊盯人。這使進攻隊傳接球比較容易,且在同一區域內出現兩個以上進攻隊員時,防守就感困難。這一防守戰術比較被動,已不能適應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現已很少採用。
補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集體防守的一種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隊一個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隊員前去封堵。兩人補位是集體防守配合的基礎。防守隊員相互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進行及時補位的前提。過去主要指衛線隊員防守時的配合。當代足球採用全攻全守戰術,補位的內容也有了相應的發展。擔任鋒與衛的隊員之間在一次進攻中相互位置交換,也成為補位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而對補位隊員的技術戰術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密集防守;防守戰術之一。球門前的30米區域常被稱為「危險地帶」。比賽中,雙方為了穩固防
守,往往組織相當多的人把守這一區域,形成密集狀態,以加強保護,減少空隙,阻住對方的突
破,稱為密集防守戰術。
造越位:是一種防守戰術。根據規則:進攻隊員在接球時,如與對方端線之間防守隊不足2人時則
為越位。防守隊員利用這一規定,在對方傳球中,另一隊員將觸及球的瞬間,突然向前一跑,造
成對方接球隊員與本方端線之間有一個防守隊員的局面,使對方越位犯規。
反越位戰術 ;這是針對對方「造越位」戰術而採取的一種進攻戰術。當進攻隊員覺察到防守者用
製造越位的戰術破壞本方的進攻時,及時改變傳球方向,讓在後面的隊員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帶
球快速推進射門,從而使對方退防不及。
籬笆戰術 ;也稱人牆戰術。在自己門前危險區域內,當對方罰任意球時,幾個防守隊員並排成
「人籬笆」,以幫助守門員封住對方射門的部分角度。
撞牆式 ;比賽中進攻時的一種過人戰術,即形成兩人過一人局面時,二人一傳一切,接球再傳者
一次出球,使傳球者傳來的球像撞在牆上一樣,從而加快過人速度,故名。
越位 :越位規則是在1874年的足球規則中正式規定的。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現在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懲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麼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現在運用的越位規則,是1925年規定的,它對足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越位規定的制定,也沒有足球運動的今天。 越位,顧名思義就是越過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規則的術語來說就是:隊員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端線者,即處於越位位置。換句話說,當隊員踢球或頂球時,同隊接球隊員在對方半場內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並且他與對方端線之間,只有對方一個隊員時,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隊隊員回傳球或平行傳球時(即球與接球人平行,距對方端線相等),接線人不算越位,因為他並未在球前面,僅與球平行。 判罰越位的關鍵,不是在隊員接球時而是在同隊隊員傳球時即同隊隊員踢球或頂球的一剎那。當傳球時,接球隊員如果不處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時跑到越位位置,然後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則應判罰越位。 在對方隊員踢球時,同隊隊員停球或帶球時,無論哪方的隊員,無論在何位置,均無越位可言。因為判定越位是指同隊隊員傳球時的一剎那,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關鍵所在。 如果守方隊員故意退出場場外造成攻方隊員越位屬不正當的行為,裁判員不但不判攻隊隊員越位,反而應在成死球時給守方隊員予以警告。 國際足聯最新規則規定:隊員所站的位置與對方最後一個防守隊員平行(守門員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況不能算越位: 隊員在本方半場以內者。 對方有兩個較其更近於對方端線者。 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 直接接到球門球、角球、界外擲入的球及裁判員所拋出的球。 隊員如處於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員認為該隊員沒有影響比賽,沒有阻礙對方的活動,或沒有從所處的越位位置獲得有利條件,不應判罰。 如果裁判員已判斷某隊員越位,但在裁判員鳴哨停止比賽以前,守方隊員企圖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講過,因為最後觸球為對方隊員。 如果裁判已鳴哨判定隊員越位後,守方隊員由於搶截而接觸了球,這個球又被越位隊員所控制,則仍應判罰該隊員為越位,因為當同隊隊員傳球時,裁判員已鳴哨並判定該隊員為越位。就是說該隊員已經犯規,也是我們常說的犯規在先了。 規則規定:最後觸球或踢球為對方隊員者,不算越位。 這一規定系指隊員雖然處越位地位,但觸球或踢球給他的不是同隊隊員而是對方隊員。 隊員進攻時,由於沖力關系使身體越過了球門線(跑入網內),裁判員應看該隊員是否影響了守門員來決定是否判罰越位。 觀眾在看台上欣賞比賽,因為角度的關系,往往認為某隊員已越位了,實際上並沒有越位。只有巡邊員的位置才能正確判斷隊員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規則中很重要的一條規則,也是較復雜的規則。從定義來講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實質。但是,足球比賽的形勢錯綜復雜千變萬化,場上隊員不斷地跑動,像有矛就有盾一樣,有了造越位戰術,也有反越位戰術。 越位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個個極有威脅的攻勢常常喪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戰術瓦解對方強大的攻勢,不費什麼力氣便可將球「搶」到而由本方踢間接任意球。
足球術語
補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集體防守的一種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隊一個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隊員前去封堵。兩人補位是集體防守配合的基礎。防守隊員相互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進行及時補位的前提。過去主要指衛線隊員防守時的配合。當代足球採用全攻全守戰術,補位的內容也有了相應的發展。擔任鋒與衛的隊員之間在一次進攻中相互位置交換,也成為補位的重要內容之一,從而對補位隊員的技術戰術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插上進攻 :足球運動進攻戰術之一。指位於第二、第三線的前衛、後衛隊員,插入第一線參加進攻的戰術方法。因有縱深距離,故容易擺脫對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線隊員的插上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脅性。後衛插入前鋒線直接參加進攻是全攻全守戰術的一個重要標志。
㈣ 對於日本人「香川真司」在曼聯的帽子戲法各位有什麼感
體制的勝利
日本足球在改革之前真心還不如中國,80年代,中國隨便一個省隊都能戰勝日本國家隊
但之後,日本足球開始改革,就如同昔日明治維新的時候一樣,一切放權,全部是外國教練說了算,日本足協就是為外國教練服務,即便有反對意見,也是足協遮風擋雨,結果20年後,日本足球起來了
反過來,看看中國足協,還是和洋務運動時一個德行,不肯徹底改革,只是想引進部分外國經驗、技術,進行改良,結果如何,不用多說
㈤ 足球中的「帽子戲法」是什麼意思
定義:在現代足球中,一個球員在一場比賽中獨中三元被稱作「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 [編輯本段]「帽子戲法」的來歷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裁判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
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或三個以上球。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辟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帽子戲法」的說法,在中國流行較晚,大約始於中譯本《貝利自傳》的問世。
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也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周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撒切爾帽子戲法」。 [編輯本段]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B>
下面列舉出一些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1、巴西的貝利(1958年世界盃半決賽勝法國);
2、葡萄牙的尤西比奧1958年世界盃1/4決賽勝朝鮮4-3,打進4球);
3、英格蘭的傑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盃決賽勝德國);
4、德國的蓋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盃5-2勝保加利亞,3-1勝秘魯,兩次);
5、義大利的保羅·羅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勝巴西);
6、匈牙利的拉茲羅·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10-1勝薩爾瓦多);
7、阿根廷的加布里埃爾·奧馬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盃4-0勝希臘,1998年世界盃5-0勝牙買加,兩次);
8、德國的米羅斯拉夫·克洛澤(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盃小組賽8-0勝沙烏地阿拉伯)。 [編輯本段]足球歐洲杯歷史上的「帽子戲法」</B>
歐洲杯自1960年舉辦以來,48年間共出現了8次帽子戲法。(到目前為止)
迪特爾-穆勒:第5屆歐洲杯半決賽 德國4-2南斯拉夫
迪特爾-穆勒是德國足球歷史上歐洲杯進球效率最高的球員,在第5屆南斯拉夫歐洲杯半決賽中,時年22歲的穆勒的他的國家隊處子秀中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一個帽子戲法。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穆勒在下半場第80分鍾才替補登場。上場後1分鍾,穆勒就為德國隊將比分扳為2-2平,隨後在加時賽的最後5分鍾內,穆勒又為德國隊連進兩球,德國隊最終4-2逆轉東道主南斯拉夫挺進歐洲杯決賽。
阿洛夫斯: 第6屆歐洲杯小組賽 德國3-2荷蘭
四年後的義大利歐洲杯小組賽中,另一位西德人在那不勒斯的聖保羅球場復制了迪特爾-穆勒的神奇。阿洛夫斯在德國同荷蘭的小組賽中上演帽子戲法。阿洛夫斯完成這些僅僅在比賽前66分鍾之內完成,他的三粒進球為德國隊取得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即便後來荷蘭隊連扳兩球,也無法避免失利的悲痛。
普拉蒂尼: 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5-0比利時
普拉蒂尼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歐洲杯歷史上兩度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這位法國傳奇球星完成兩座帽子戲法僅僅用了3天時間。在第7屆法國歐洲杯小組賽中,法國隊在比烏約雷球場迎戰比利時隊,普拉蒂尼在第4分鍾為法國隊打破場上僵局;第74分鍾,他用一粒點球將比分改寫為4-0;終場前,普拉蒂尼再用一粒進球成就了歐洲杯歷史上第三個帽子戲法。
普拉蒂尼:第7屆歐洲杯小組賽 法國3-2南斯拉夫
普拉蒂尼在完成自己歐洲杯上第一做帽子戲法之後第三天,他在聖埃蒂安的吉奧弗洛伊-古伊查德球場迎來了其第二座歐洲杯帽子戲法。法國隊在1球落後的情況下,由隊長普拉蒂尼分別在59、62、77分鍾三度建功,將比分改寫為3-1。雖然南斯拉夫在比賽第84分鍾,由斯托伊科維奇罰進一粒點球,也難免被逆轉的命運。
范巴斯滕:第8屆德國歐洲杯小組賽 荷蘭3-1英格蘭
第8屆歐洲杯冠軍是近些年「無冕之王」荷蘭在國際大賽中唯一斬獲的冠軍頭銜。當時由荷蘭三劍客領銜的荷蘭隊在小組賽中同英格蘭相遇,這是一場只有獲勝才能晉級的比賽。現任荷蘭國家隊主帥范巴斯滕在杜塞爾多夫的萊茵球場成為了橙衣軍團的英雄。中場休息前,范巴斯滕為荷蘭隊打破場上僵局;盡管英格蘭隊隨後將比分扳平,但是范巴斯滕在比賽第71、75分鍾的兩粒進球,讓英格蘭的努力付之東流。
康西卡奧: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小組賽 葡萄牙3-0德國
這屆葡萄牙國家隊由「黃金一代」坐鎮,來自拉齊奧的康西卡奧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葡萄牙隊在小組賽的前兩場比賽中的勝利,給了康西卡奧登場機會。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已經確定出線的葡萄牙隊遣上了大批替補球員,康西卡奧就是其中的一位。結果誰也未能想到,頂替菲戈出場的康西卡奧在比賽第35、54和71分鍾,為葡萄牙隊三度建功。上屆衛冕冠軍德國隊小組賽後僅積1分無奈回家。
克魯伊維特:第11屆荷蘭比利時歐洲杯1/4決賽 荷蘭6-1南斯拉夫
前巴薩落寞射手克魯伊維特將他的進攻天賦在這場比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鹿特丹的德-庫伊普球場,克魯伊維特在比賽前54分鍾,僅僅用了30分鍾就完成了帽子戲法。他分別在比賽第24、38和第54分鍾各進一球,隨後南斯拉夫球員的烏龍球,以及隊友的梅開二度,讓這場比賽徹底的變成了一場血腥的屠殺。他是歐洲杯足球歷史上第二位在決賽階段上演帽子戲法的球星。
比利亞: 第13屆瑞士-奧地利歐洲杯小組賽 西班牙4-1俄羅斯
來自瓦倫西亞的比利亞有幸在昨晚的因斯布魯克的新蒂沃利球場上演了歐洲杯歷史上第8座帽子戲法。這位賽前在最佳射手賠率中名列第4次的前鋒用一頂帽子戲法宣布自己才是本屆歐洲杯射手王的最大熱門。比利亞分別在第20、44、75分鍾,三度射穿由俄羅斯妖人門將阿金費耶夫把守的大門。 [編輯本段]世界足壇千奇百怪之帽子戲法1.點球帽子戲法
2004年6月3日,06世界盃預選賽南美賽區巴西對阿根廷,羅納爾多三次突入禁區造成對方球員犯規,並三次親自將自己製造的點球罰入,以一已之力擊敗老對手。點球帽子,殊為罕見。
2.點球不進帽子戲法
1999年7月4日,在美洲杯上對陣哥倫比亞,阿根廷以0比3敗北,是役阿根廷三獲點球,前鋒帕勒莫三次主罰,均沒能罰進。屢失屢罰,瘋子的外號真是名不虛傳。連帕勒莫自己都說:如果那三個點球全部罰進的話,我也就沒有現在這么出名了.可見,點球不進帽子戲法是多麼深入人心.
3.撲點球帽子戲法
上一周剛剛結束的慈善盾杯中,范德薩撲出切爾西三個點球,為曼聯戰勝切爾西立下汗馬功勞。老范寶刀不老,依舊牛氣哄哄。
4.任意球帽子戲法
1998年12月13日,時任拉齊奧後衛的米哈伊洛維奇在一場意甲比賽拉齊奧5:2桑普多利亞中三次任意球破門,從此奠定一代任意球大師地位。此後很難有人能做到老米做過的事。小貝不能,卡洛斯也不能,小羅不能,儒尼尼奧也不能。
5.黃牌帽子戲法
06年世界盃,克羅埃西亞和澳大利亞的比賽,主裁判波爾在開賽第62分鍾、第90分鍾分別給了克羅埃西亞球員西穆尼奇一張黃牌,但是居然忘記將他罰下場。第94分鍾西穆尼奇又犯規,波爾又出示一張黃牌時才想起來將他罰下場。球員在一場比賽中得了三張黃牌才被罰下場。這一場景恐怕會成為絕無僅有的一幕。
6.先生帽子戲法
近的不用說,有羅納爾多和齊達內的FIFA先生帽子戲法,遠的也有克魯伊夫、普拉蒂尼、巴斯騰的金球獎帽子戲法。一般的球員畢其一生也無法獲得一個先生獎項,而這幾位,只能說,他們太牛了。
7.超級帽子
球場上上演帽子戲法固然不易,若要在一場比賽中進三個以上的球更是難上加難。若在相當有影響力的比賽中上演大帽子更是難於上青天。在英超,索爾斯克亞曾經兩次獨中四元,超級替補人如其名;在歐冠中,普爾紹,小因扎吉和范尼曾經先後獨中四元;00年歐洲杯,克魯伊維特對陣南斯拉夫時也曾獨中四元,更有牛者,俄羅斯人薩連科在94年世界盃上,一場比賽打入五球!!!可惜自從那一仗後,此君就似乎消失了。
8.頭槌帽子戲法
2002年2月12日,皇家馬德里7:0拉斯帕爾馬斯的比賽中,皇家馬德里前鋒莫倫特斯一人獨中五元,其中有四個進球是頭槌。由於只要在一場比賽中進三個球就算作帽子戲法,而莫倫特斯在這場比賽中的頭槌達到並超過三個,因此他上演了頭槌帽子戲法。
幾個月後的2002年世界盃,德國隊的前鋒克洛澤復制了莫倫特斯的頭槌帽子戲法。在小組賽德國8:0沙烏地阿拉伯的比賽中,克洛澤攻入三球,並且三個球都是頭槌。
現在,在體育競賽場合,如果有獨中三元的表現,就叫做「帽子戲法」。 帽子戲法,足球用語。專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帽子戲法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法。後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 [編輯本段]網頁游戲《Hattrick 帽子戲法》Hattrick(帽子戲法)是世界上最棒以及最知名的足球經理在線游戲。而它完全是免費的! 在 Hattrick,您管理自己的球隊,與來自全世界的活躍玩家逐鹿爭雄。您所需要的工具只不過是一個互聯網瀏覽器。比賽是實時進行,每周數次。您可以隨時登錄察看您的球隊狀況、發出訓練指示、進行球員交易,或者與其他玩家交流。
游戲特色:國外WEB足球
開發團隊:Extralives AB
運營公司:Hattrick Ltd
目前狀態:正式運行(1997年)
推薦星級:★★★★★
游戲官方: http://www.hattrick.org/
游戲簡介:Hattrick 由 Björn Holmér 創建,自 1997 年以來,已經成為了一個由社區驅動的項目。此項目能夠發展到今天,玩家對游戲的支持和投入起了巨大作用。Hattrick 由 Hattrick Ltd 所擁有和操作,並由 Johan Gustafson 管理。Hattrick 是由 Extralives AB 開發。Hattrick 將繼續其「步步為營」的發展過程。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您對新的游戲功能、設計、廣告宣傳、贊助商等方面的意見。
詳細介紹:
Hattrick.org —— 誰是最好的在線足球經理?
有的人為之瘋狂,有的人為之上癮,也有的人將其視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什麼?沒錯!Hattrick,世界上最好的在線足球經理游戲。順便說一句,這絕對是免費的!
最好的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遨遊在Hattrick之中,您將同時身兼俱樂部老闆和經理,既負責球員的引進和賣出,又負責將俱樂部的資金投入一些設施,如修建更大的體育場或成立青年隊等等。您要從當時處於最佳狀態的球員中挑選並組建一支球隊,在賽前制定戰術、決定訓練計劃,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當然最開始游戲時,為了公平起見,你必須從一家低級別俱樂部干起。
Hattrick這個游戲最早是瑞典人在1997年8月發明的,10年過去了,Hattrick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奇跡的代名詞之一。它已經從當初幾百人自娛自樂的小游戲變成了100多個國家,40多個語種,超過95萬網友共同在線娛樂的經典了!
游戲簡介
普通用戶通過您計算機的瀏覽器就可以進行Hattrick,每周您的球隊將進行2場比賽——1場聯賽、1場杯賽/友誼賽,每場比賽都是90分鍾,在比賽中您可以親自參與排兵布陣,而實時的比賽文字直播更是讓您身臨其境地投入到比賽之中。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這就是一場足球比賽!
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 Hattrick 網站上申請一支球隊。如果您得到了一支Hattrick球隊,那麼當我們的游戲管理員批准您的申請之後,球隊隨即被激活。審批過程大約需要兩天左右。隨後您就可以盡情投入到緊張刺激的游戲之中了,我們的介面非常有好,這可以保證您順利通暢地享受Hattrick的樂趣。
參與Hattrick,我們建議您制定一個長期的計劃,因此從低級別聯賽升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現實中的足球教練一樣,您必須將球場上的一切因素都要考慮在內。相信如果您在Hattrick的世界中是一個優秀的教練,那麼這將是一個頗為值得炫耀的成績。
社區游戲
與其他足球經理游戲不同,Hattrick的網站相當於一個小型社區,您可以在這里管理球隊,與其他球隊老闆溝通,進行交易以及實時關注比賽進展。要知道,與您對抗的不是死氣沉沉的電腦程序,而是活生生的人。初次之外,為了讓上網不方便的您不落下每一場聯賽,我們還開通了手機上網業務。總之,隨時隨地,您都可以享受到Hattrick的服務。
迫不及待想要加入Hattrick嗎?
來吧 www.hattrick.org
新人需要注意的事情:
1、不要注冊多個帳號,即使是發出多個申請,也是違反規則的,游戲注冊申請如果沒有問題會在1周內通過,新手問答在仔細閱讀規則後就能夠順利完成。
2、仔細閱讀規則是游戲愉快的保證(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發送垃圾郵件,不要辱罵他人,不要注冊多個帳號,避免出異常的價格買賣球員,不要用沒有經過批準的工具掃描ht站點,這些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3、培養年輕隊員是主要的資金來源,剛開始游戲的時候為了訓練球員而放棄比賽都是值得的
4、HT有完善的價格衡量體系,需要好好利用,新俱樂部最忌諱的是亂花錢。
5、HT的輔助網站是游戲不可缺少的部分
6、盡量多讀wiki
7、新政策常常會給市場以巨大的影響,所以閱讀新聞和社論很重要。(新聞和社論包含了絕大多數游戲的更新信息,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進入論壇詢問)
詞義
本為一種魔術,指演員從帽子中變出鴿子等(一般以三隻為限)。現為足球用語,指一名球員在同一場比賽中連進三球,意為和魔術師變戲法差不多,令人驚奇和贊嘆。如德國隊11號克勞斯上演了歷史上第38個「帽子戲法」,而1954年世界盃出現了8次「帽子戲法」,為歷史之最。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㈥ 喬治維阿
賴比瑞亞人民的「喬治王」
身材健壯、長相英俊的維阿有著高高的顴骨、棕色的皮膚,那雙堅定的眼睛閃爍著的光芒彷彿來自他的內心。上個世紀90年代,在維阿足球生涯的黃金歲月里,他橫掃歐洲足壇,像一道黑色的閃電在對手後防隊員之間穿梭,為他所效力的那些歐洲頂尖俱樂部贏得一次又一次勝利。
現在他已經從足壇退休,不再匆匆忙忙地在各大綠茵場上奔跑,而是用平緩的步伐行走在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林陰道上,姿態里張揚著「平易的威嚴」,他向選民們宣稱,他會為飽受戰亂之苦的祖國帶來和平和安定,而他的同胞們把他稱為「喬治王」。
在這個被部族紛爭、政客和內戰弄得支離破碎的國家裡,維阿成為了超越各種藩籬的英雄。在去年11月維阿宣布參與競選總統的那一天,成千上萬的支持者在大街上高歌狂舞,而今年春天,當維阿攜家人返回蒙羅維亞時,整個首都為之沸騰,人們高呼:「維阿來了,政客們就該煩惱了」。
維阿就像一股熱帶旋風,撼動了這個在14年的內戰中飽受摧殘的國家。
自從他成為了總統的有力競爭者,他不斷受到流言甚至是死亡的威脅。那些反對他的人說,即使不該殺掉維阿這樣的候選人,也該揍扁他。但是,維阿在賴比瑞亞政壇的出現卻至少讓許多賴比瑞亞人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情緒:一點希望———他的履歷很乾凈。
窮孩子學會掌握自己命運
維阿成長於蒙羅維亞布希羅德島紅樹林里的一間小破房子里,他從小就經歷過貧窮和困苦,也懂得窮人被剝奪某些機遇意味著什麼。
他說:「另外一位候選人批評我沒有文化。我確實只是一個足球運動員,但是我能夠用我的事業和成功來幫助你們。他們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他們毀了你們的生活。他們用國家的錢幹了什麼?沒有公路,沒有學校,沒有醫院,甚至沒有水和電。我出生於貧民窟,我能夠了解什麼是飢餓,或是赤腳上學的苦楚。這種情況一定要改變,你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對很多賴比瑞亞的窮人來說,維阿就是一個掌握了自己命運的模範。他在貧民窟里學會踢球,並在青少年時代被賴比瑞亞足球聯賽冠軍俱樂部「無敵11人」隊發掘。當時的賴比瑞亞總統塞繆爾·多伊喜愛足球,非常欣賞維阿,讓他擔任賴比瑞亞國家隊隊長,並在賴比瑞亞經濟瀕臨崩潰的情況下,還花費10萬美元將維阿和他的隊友送到巴西受訓。他的輝煌自此而始,邁出了這一步,他開始邁向世界足壇。
對於維阿來說,前總統多伊是自己的恩人、靠山,就像自己的父親一樣重要。
但是靠著軍事政變上台的多伊最後失去了民心。多年後,功成名就的維阿回憶起多伊在他和隊友們身上投入的巨資時,也不免內疚,他說:「這總讓我感到對賴比瑞亞人民欠了債,這是我之所以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的原因」。
他在踢球的時候一直與自己的國家保持緊密地聯系,他為人道主義援助計劃捐款,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並且支持童子軍裁減計劃。他在1995年同時獲得非洲、歐洲和世界足球先生,成為史上包攬這三大榮譽的第一人。維阿用他自己的「帽子戲法」詮釋了另外一個賴比瑞亞,一個沒有戰爭的國家。
曾試圖遠離政治,現堅守和平意願
但是,參加總統競選,這卻並非維阿的初衷,他曾經試圖遠離政治。
1980年4月,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13歲的喬治·維阿就站在海灘上,親眼目睹了血腥的政治屠殺。13名當時賴比瑞亞政壇顯赫官員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綁在電線桿上,被一群人亂槍打死。9天後,賴比瑞亞發生了軍事政變,當時,成千上萬的人們高喊:「我們終於得到自由了1可是10年過去了,15年過去了,他的祖國賴比瑞亞仍然在戰亂和貧困中掙扎。
1997年,賴比瑞亞人民選擇了查爾斯·泰勒,人們又對他寄予厚望。但是掌權後的泰勒還是沒有平息戰爭。泰勒是個強權人物,他在當選前就是一個軍閥,而他對於維阿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始終有所疑忌。
在當選前,泰勒就曾派人襲擊並焚燒了維阿在蒙羅維亞的住宅,強暴了他的兩名堂姐妹,以向維阿傳達一個訊息:踢你的球,不要參與政治。在泰勒當選後,維阿回到賴比瑞亞國內,謹慎地接管了賴比瑞亞國家足球隊。
2001年,當作為教練的維阿帶領這支隊伍神話般地闖進世界盃資格賽後,他的狂熱球迷中開始流傳維阿應該成為總統的說法。盡管維阿對此予以否認,泰勒還是感到了威脅。賴比瑞亞在世界盃的比賽一結束,擔心被囚禁甚至暗殺,維阿立即離開了賴比瑞亞。
維阿曾表示永不介入政治。但是,他最後還是為了賴比瑞亞人民站了出來。
據說非洲傑出的政治家曼德拉曾告訴維阿,服務國家的最好方式是首先登上總統寶座,然後再「鞠躬盡瘁」,從而更大范圍地為賴比瑞亞人謀福利。維阿因此改變了主意,他說:「我並不喜歡政治。但在千千萬萬同胞的呼喚下,我別無選擇。」現在,泰勒已經被推翻2年了,維阿的妻子柯拉爾和三個孩子仍然擔心賴比瑞亞的政治會讓維阿送命。
不過柯拉爾說:「自從我認識喬治,我已經知道這個國家並不安定,我也聽說過了其他總統被殺的事情,在與喬治交流他的政治意願以後,我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他可能會被殺的想法。」維阿說:「整個世界都認為我們會重蹈戰爭,我們一定要向他們表明我們已經做好了和平統一的准備。」每句話,維阿都刻意地重復和平,和平,和平。
比賽遠未結束,征程才剛開始
維阿說:「就非洲政治而言,任何一個競選最高職位的人都會面臨危險。生活就是一種冒險。我正在為我的人民冒險。」蒙羅維亞的10月正值雨季,潮濕泥濘,海灘邊的破舊城區里沒有水,也沒有電。學校和醫院年久失修。
雖然早在2003年8月,賴比瑞亞長達14年內戰即宣告結束,但是2年過去了,賴比瑞亞的變化顯然讓許多人感到失望。
「賴比瑞亞存在許多問題,而將這些問題交到那些缺少教育的人手中是危險的。我們需要水,我們需要電,我們需要學校,我們也需要工作。我們都愛喬治·維阿,但是他並不是適合領導這個國家的人」,選民瓦納尼·科利說,他拒絕將選票投向這名廣受愛戴的足球巨星。
但是更多的選民則在蒙羅維亞的大街上呼喊:「不管他有文化、沒文化,我們都要投給他一票」。雖然22名候選人中包括了為世界銀行工作的金融家和享譽華盛頓的律師,但是在這些選民心中,大概沒有人能夠與他們的「喬治王」相比。
他們大多數都是年輕的男孩,穿著破舊的T恤,依靠推著獨輪車販賣小商品為生。就在不久以前,這些年輕的肩膀也許還曾經在某個軍閥的軍隊里扛槍抬炮。如果維阿獲得大選勝利,那麼他就將為了像這樣的年輕賴比瑞亞人承擔國家的責任———本次大選的登記選民有一半以上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這其中,又有一半人在23歲以下。
現在,選擇一名缺少政治經驗和教育水平的足球運動員來管理這個千瘡百痍的國家是正確的嗎?目前還沒有人知道。但是,對於維阿來說,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贏得總統選舉還遠遠不是比賽的結束,而僅僅是進入了資格賽。
㈦ 梅西和C羅,到底誰才是這個時代的球王
國際足聯最近宣布了2015年金球獎的三名候選人。沒想到,梅西和c羅雙雙入選。很難記得他們有多少次被選入最終候選人名單。只是在過去的七年裡,他們安排了世界足球先生的榮譽,其中梅西獲得了四項金球獎,c羅三次分享榮耀。
梅西在2015年重回巔峰。在球隊榮譽上,阿根廷巨星隨巴薩奪得2014-15賽季西甲冠軍,2014-15賽季歐冠冠軍,2014-15賽季西班牙國王杯冠軍,2015年歐洲超級杯冠軍。個人數據上,2015年梅西代表巴薩打進44球,送出21次助攻;他為阿根廷進了4個球。9月,梅西以絕對優勢擊敗蘇亞雷斯和c羅,獲得歐足聯頒發的2014-5賽季歐洲MVP獎。梅西是2015年金球獎的最大熱門。
梅西和c羅都是俱樂部和國家隊當之無愧的頂級球星。相比c羅,梅西更願意將自己融進球隊的戰術體系。無論是內爾馬、蘇亞雷斯還是阿奎羅,他們在場上配合默契,在場外贏得了友誼。另一方面,c羅更願意肩負起自己身上的重任,帶領球隊一路前行。BBC組合令人望而生畏。c羅獨踢頭頂,進球半個國家。他從來沒聽過貝爾、本澤馬、c羅有多好。這么說吧,沒有梅西的M,內爾瑪和蘇亞雷斯的SN組合還在風中,沒有c羅的C,那麼本澤馬和貝爾的BB組合真的是BB。
就依賴程度而言,皇馬對c羅的依賴程度大於巴薩對梅西的依賴程度。但是,球隊單純依靠個人發揮取勝並不是上策,足球比賽作為一個整體永遠是第一位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帶領球隊前進,鼓勵場上其他隊友勇敢發揮,是王者級別的表現。整體利益優先,個人為團隊服務;還是個人利益第一,球隊圍繞自己打,足球比賽沒有絕對的對錯。生於何宇聖亮?當時的輝煌也為今天的足球增添了無數的話題。梅西和c羅,經過多年的拼搏,在這場馬拉松式的對比中收獲了更多籌碼。
㈧ 體育小知識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身心的發展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體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體育的廣義概念(亦稱體育運動)。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入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並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
2.體育的狹義概念(亦稱體育教育)。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3.競技運動亦稱「競技體育」。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4.娛樂體育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5.大眾體育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余、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的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㈨ 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是什麼
帽子戲法,也就是在比賽中「獨中三元」,即三次進球,三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
帽子戲法,最早出現在1858年。當年,板球手HH·斯蒂芬森連續3次擊中門柱得分而被獎勵一頂帽子,是第一個獲此獎勵的板球手。「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作為一個專用詞出現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後來,「帽子戲法」被廣泛應用於體育比賽中。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3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但不包括在決定比賽勝負的點球大戰中的進球。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不只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形容連續3次的成功。
㈩ 武漢帽子戲法游戲軟體有限公司怎麼樣
武漢帽子戲法游戲軟體有限公司是2017-04-0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武昌區徐家棚街團結路9號德成香奈長江國際第6幢13層5號。
武漢帽子戲法游戲軟體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06MA4KT85F74,企業法人范路遙,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武漢帽子戲法游戲軟體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游戲設計;軟體開發、設計服務;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審批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武漢帽子戲法游戲軟體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