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戲曲頭飾簡介
1、笄;
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發髻。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發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鄭玄註:「笄,女之禮,猶冠男也。」《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而笄。」鄭玄註:「謂應年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2、簪;
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製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擿,簪股,將頭部做成可搔頭的簪子,所以俗稱為搔頭。《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後宮人搔頭皆用玉簪。《後漢書·輿服志》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的記載。
3、釵;
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用來綰住頭發,也有用它把帽子別在頭發上。五代五縞《中華古今注·釵子》:「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為之,敬王以玳瑁為之,始皇又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釵與簪是有區別的,發簪作成一股,而發釵一般作成兩股。
4、華勝;
即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釋名·釋首飾》:「華勝,華,象草木之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蔽發前為飾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唐顏師古注;「勝,婦人之首飾也,漢代謂之華勝。」
5、步搖;
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題……」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黃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動搖。」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來形容楊貴妃。
6、篦;
一種比梳子密的梳頭工具。亦指用篦梳頭剔除發垢。唐李賀《秦宮》詩:「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王琦匯解:「篦,所以去發垢,以竹為之,鸞篦必鸞形象之也。」中國自古便注重禮儀,人們對自己的儀容裝飾十分重視,梳篦在古時是人手必備之物。
尤其是婦女,幾乎梳不離身,時間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風氣。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顯降低,其質料及裝飾視用途而別。宋朝以後,梳子的形狀趨於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時期的梳篦樣式,基本保持宋制。
7、花鈿;
用金,銀,玉,貝等做成的花朵狀裝飾品。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鈿花用。」鍾廣言註:「鈿花:用貴重物品做成花朵狀的裝飾品,如金鈿,螺鈿,寶鈿,翠鈿,玉鈿等。」
(1)戲曲中的各種帽子圖片欣賞擴展閱讀:
人類使用頭飾的時間是很早的,而且都和裝飾有關。中國漢字中的「美」字,其實就是一個戴著頭飾的人。其頭飾也許是一個羊頭,有兩只角;也許是兩根長長的翎毛,因而有人說「美」字「像頭上戴羽毛裝飾物的舞人之形」。
其實,這種情形在古代民族和現代少數民族中都經常可以見到。可以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戴頭飾的歷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傳到現代。
我國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縣是佤族聚居區。就在這里的勐董河下游兩岸陡峭的崖壁上,保存著我國最古老的崖壁畫之一滄源崖畫。滄源崖畫共發現十個畫點,清晰可辨的人物圖像七百餘個。
其中,凡是形體較為高大的人物圖像幾乎都有頭飾(有的還有尾飾),而且頭飾非常突出,有的頭飾的長度甚至超過人體本身的長度。滄源崖畫中的頭飾,多為牛角、鹿角、牛尾、鹿尾、虎尾、鳥羽等物,尤以牛角頭飾為多。
這種情形,和某些古籍中對雲南少數民族的記載是完全一致的。《雲南志》說;「望苴子蠻……衣短甲,兜上插氂牛尾,馳突如飛,其婦人亦如此。」《宋史·蠻夷四》說:「使者衣虎皮顫裘,以虎尾插首為飾。」
此外,明清時期編纂的多種志書,對基諾族、景頗族等,都有「首戴骨圈,插雞毛,纏紅藤」之類的記載。歷史上我國少數民族的頭飾於此可見一斑。
⑵ 戲曲中的奸臣帶什麼帽子例如曹操
戲曲中人物的穿戴要和其身份相吻合,不能因為是奸臣,就要違背規律穿戴其他的衣帽。
在戲曲中,曹操所帶的帽子稱為「相紗」,是權利很大的官員所戴的。其他奸臣比如嚴嵩等也是這樣。
⑶ 帽子的各個種類的名字及圖片
有些事可為,有些事不可為.問好朋友!
⑷ 戲曲的行頭有哪些及圖片
頭戴相紗,身著蟒袍,腰圍玉帶,腳踏厚底靴。
⑸ 戲曲中很大的半圓形帽子叫什麼
搜一下:戲曲中很大的半圓形帽子叫什麼?
⑹ 戲曲中唐朝秀才的帽子怎麼製作要有圖!
唐朝秀才……
中國戲曲大部分劇種都是忽略真實歷史背景和氣候季節地域,只有角色的性別年齡身份……的不同。簡單的說,戲曲中有秀才的服裝盔頭(冠、盔、巾、帽),但沒有確切的唐朝的秀才的服裝盔頭。現在的戲曲服裝服飾,大都是以明朝為藍本的。
像秀才這種文人雅士,在戲曲中主要佩戴文生巾( 緞制,有花綉,自帽頂至兩側有如意頭硬邊作為裝飾,背後垂有飄帶兩根)或 解元巾 (又稱學士巾,緞制,有花綉,前低後高,兩旁有如意形軟翅,為已取得功名的文人所戴)。如果此人在劇中的行當是文丑,也就是俗稱的小花臉,那麼就要佩戴荷葉巾( 頂方,上有檐,似荷葉覆蓋,以綠緞綉花者為多)。
戲曲服裝服飾道具甚至是化妝用品,都是由專人專門製作的。不如去戲曲劇團附近或直接到網上的戲曲服裝用品店裡看看。
⑺ 求各種帽子的圖片與名稱!
1、棒球帽:之所以叫棒球帽,主要是美國棒球隊的球員在比賽時多數都是要戴一個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會戴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帽子。
5、貝雷帽: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
⑻ 帽子的分類以及圖片
帽子的種類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 接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 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 按款式特點分,有貝蕾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等。
⑼ 請問:戲曲中唐朝秀才的帽子怎麼製作要有圖!
中國戲曲大部分劇種都是忽略真實歷史背景和氣候季節地域,只有角色的性別年齡身份……的不同。簡單的說,戲曲中有秀才的服裝盔頭(冠、盔、巾、帽),但沒有確切的唐朝的秀才的服裝盔頭。現在的戲曲服裝服飾,大都是以明朝為藍本的。 像秀才這種文人雅士,在戲曲中主要佩戴文生巾( 緞制,有花綉,自帽頂至兩側有如意頭硬邊作為裝飾,背後垂有飄帶兩根)或 解元巾 (又稱學士巾,緞制,有花綉,前低後高,兩旁有如意形軟翅,為已取得功名的文人所戴)。如果此人在劇中的行當是文丑,也就是俗稱的小花臉,那麼就要佩戴荷葉巾( 頂方,上有檐,似荷葉覆蓋,以綠緞綉花者為多)。 戲曲服裝服飾道具甚至是化妝用品,都是由專人專門製作的。
⑽ 戲曲里的人戴的帽子
第一問:帽翅。
第二問:豎著插得是翎子,多用於小生,比如周瑜。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0%A1%C9%FA%F4%E1%D7%D3&in=6914&cl=2&cm=1&sc=0&lm=-1&pn=14&rn=1&di=16716057390&ln=722&fr=&ic=0&s=0&s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