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所有帽子的織法,要有圖片!要有圖片的樣子、織法!
以女帽子織法為例,方法如下:
工具:棒針;毛線。
1、開始起針,把線打個活結,把棒針穿進去,如下圖所示。
『貳』 那種可以把頭全部包起來的,有彈性的帽子叫什麼
包頭帽。
包頭帽不同於其它的帽子,包頭帽沒有
帽檐
,通體柔軟,材質主要為布料,貼在頭皮上,是一款貼頭的時尚帽子,很有嘻哈的感覺,同時很保暖,年輕人很喜歡這種帽子。
『叄』 從古至今的帽子有哪些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身材、舉止、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裝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
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業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後來它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古代冠制是中國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男子20歲開始戴冠,戴冠時,要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
中國古時的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肆』 夏天帶的露出所有頭發的帽子叫什麼帽沿很長能遮陽
能遮陽的。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分。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分的象徵。
『伍』 中國古代帽子及官位等級劃分
1、在清代時,官帽珠子各種顏色代表不同的級別:正、從一品官的官服,文官前後均綉鶴,武官前後均綉麒麟。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形狀如鹿,頭上長有獨角,全身遍生鱗甲,尾似牛,古人拿它象徵祥瑞。帽頂,唐宋明的官帽上對稱的兩支就叫翅。舉例清朝: 1.一品:180兩 紅寶石帽頂 綉仙鶴 2.從一品:正俸81兩 加支524兩 紅寶石頂 綉麒麟 如: 將軍 提督 2.二品
2、最早的紗帽並非全是黑色,晉朝時的高筒紗帽,貴族們是用白紗製作,品職低下的官員才用烏紗帽黑紗。到了明朝,朝廷官員才全部都戴烏紗帽。據史載,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規定:凡文武官員入朝,都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今天舞台上的傳統戲劇,尤其是京戲,演員們穿的多是明裝,通過看戲我們可以見到明朝官員們戴烏紗帽的樣子。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初開始逐漸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3、帽子,人稱"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又在民間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便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由此看來,"烏紗帽"作為官帽,距今也僅有600多年的歷史。
可是到了清代,"烏紗帽"又被換成"紅纓帽",烏紗帽便不再作為官員的標志。但時至今日,人們仍舊習慣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志。如"丟官",依然被說成"丟掉烏紗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王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這種帽子很快在民間流行起來。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無論貧富,都戴這種式樣的帽子,只不過顏色不同而已。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
『陸』 帽子有幾種
帽子的種類:
1、按用途帽子有幾種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
2、按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
3、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
4、按款式特點分,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
1、棒球帽:主要是美國棒球隊的球員在比賽時多數都是要戴一個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會戴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帽子。是市場普及率最高的一種款式的帽子;棒球帽的工藝;棒球帽對材質和LOGO工藝要求較小,製作簡單,拼接撞色還有輔料搭配靈活;顯著標志就是彎帽舌。
2、運動帽:主要是進行體育運動時佩戴的帽子,款式較多,一般是用比較輕薄的面料製作,拼接較多;對質量要求比較高;LOGO有綉花,印花,膠章!
『柒』 帽子的基本知識
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 例:他買了一頂帽子。 2、比喻罪名或壞名義 例:批評應該切合實際,有內容,不要光扣大帽子。 帽子的選擇 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很多,選擇亦有講究。 首先要根據臉型選擇合適的帽子。人的臉型主要有方型(國字臉)、圓型(圓臉)和尖型(尖臉)三種。 圓臉戴圓頂帽,就顯得臉大、帽子小。如戴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尖臉的人戴了鴨舌帽就顯得臉部上大下小,更顯瘦削。因此戴圓頂帽比較合適。國字臉的人戴所有的帽子都比較合適。 其次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帽子。身高的人帽子宜大不宜小,否則給人頭輕腳重的感覺。身矮的人則相反。個子 ,文字與靈魂共舞,讓心隨著字行飛向有你
『捌』 各種帽子用英文怎麼表達
不同「帽子」的英文:baseball cap、bonnet、beret、cap、hat。
一、baseball cap
英 [ˈbeisbɔ:l kæp] 美 [ˈbesˌbɔl kæp]
棒球帽
.
雨水從他的棒球帽帽檐上滴落。
二、bonnet
英 [ˈbɒnɪt] 美 [ˈbɑ:nət]
n.無邊帽;童帽
.
她戴著一頂褪了色的黑色無邊帽,帽上綴著褪了色的假花。
三、beret
英 [ˈbereɪ] 美 [bəˈreɪ]
n.貝雷帽;[軍]〈英〉軍帽
.
像這灰色貝雷帽,一顆靜止的心。
四、cap
英 [kæp] 美 [kæp]
n.蓋;帽子;軍帽
Thecapwasblownoff.
帽子被風刮掉了。
五、hat
英 [hæt] 美 [hæt]
n.帽子
Thehatconcealedherhair.
帽子遮住了她的頭發。
『玖』 神泣所有帽子任務在哪接,詳細點!!!!
44的帽子需要30個不滅核心.在T3中間的城裡鐵匠那裡接.43就可以接了.
還有51的帽子需要15個黑暗法師之石,3個3級持久之石.在YLS鐵匠接,50就可以接
『拾』 求RO里全部帽子的製作方法從最老版本到現在最新版本的全部哦`~
http://www.66nj.com/game/file/netgame/2005/1112/410.htm
上面有你想要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