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含義是什麼
蒙古族的紋樣特點即多為民族圖騰,含義與這些民族圖騰的內涵有關。
1、自然紋樣
其中花草紋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葯等,動物紋有蝴蝶、蝙蝠、鹿、馬、羊、牛、駱駝、獅子、老虎、大象等,另外還有山、水、火、雲之類的圖案。
2、吉祥紋樣
如福、祿、壽、喜、盤長、八結、龍、鳳、法螺、佛手、寶蓮等。圖案內容豐富、色彩艷麗、對比強烈。蒙古族圖案與紋樣同其他民族的紋樣關系密切,但在運用紋樣時卻顯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歡組合運用圖案紋樣,如將盤長紋延伸再加入卷草的雲頭紋,纏繞不斷,變化豐富多彩。技法多以幾何形卷草紋為主,利用曲直線的變化,表現不同的感情,將直曲線條的不同形式相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畫面布局。
(1)蒙古族帽子上有哪些圖畫擴展閱讀:
常用紋樣
1、民族圖騰
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有狼、鹿、熊、氂牛、鷹、天鵝、樹木等等。《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圖騰狼和鹿。
2、狼圖騰
蒙古民族的狼圖騰最早只是古代乞顏部落孛兒只斤氏的圖騰,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記載。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狼圖騰被人們當成了整個蒙古民族的圖騰。
3、鹿圖騰
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
4、鷹圖騰
蒙古薩滿傳統認為,海東青是天的神鳥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間和部落頭領成婚,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把她培養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師)。而布里亞特的薩滿神話傳說中,男薩滿的最早化身也與鷹有血緣關系。
5、熊圖騰
布里亞特和達爾哈特人常稱熊為祖先、神聖的,稱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長者、老人。
捕捉熊以後,分吃熊頭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圖騰聖餐」習俗的遺留。在原始人看來,用圖騰的血和肉作為聖餐,更能鞏固他們與圖騰的親密關系,重新獲得圖騰的靈威。
6、此外,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蒙古民族也崇拜龍,還有的部族有樹木圖騰崇拜、氂牛圖騰崇拜等等。各種圖騰神話反映了蒙古民族特點及與北方各民族、特別是阿爾泰語系各民族神話的許多共通之處,體現出他們之間相互交融的密切聯系。
❷ 簡單的民族服飾畫法
簡單的蒙古族民族服飾畫法
❸ 姑姑冠是哪個部落的衣服
姑姑冠是元代蒙古族的冠制。
姑姑冠,又作顧姑、故姑、固姑、罟罟、罟姑等。「姑姑冠」其實是蒙古語「婦女頭飾」的漢語音譯。其實,姑姑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有四種。
這個詞不僅僅是「對父親的姐姐或者妹妹的尊稱」,它還有「婦女」的意思;「冠」為帽子之意。其實以上所指的都是同一件東西,即一種元代蒙古婦女頭飾,是段簡一種高高長長的帽子,蒙語作。
形狀
以木條作框架,用樺樹皮圍合縫制而成困返,下為圓筒形,上為「Y」形。外包飾紅色或者褐色印花棉。這就是蒙元時期蒙古族婦女流行的冠飾。
此冠形如圓柱,頂部正方,高二尺左右,以竹木為骨,外糊紙或皮,通常以紅娟金帛為飾,裡麵包著貴重的汪燃飢絲織物,點綴著各種珠寶。冠頂並插一桿修長的羽毛,或飾以采帛的柳枝、鐵桿等。
戴上這種帽子遠遠就能看到,很是惹人注目。魯不魯乞在《東游記》里稱這種姑姑冠為「孛哈」。《蒙古史》、《草木子》及《長春真人西遊記》等書中都對這種冠的形狀進行了具體的描述。
元末明初的葉子奇《草木子》中曾描述到:「元朝後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帶「姑姑」、衣大袍」。
❹ 各式各樣的蒙古族帽子圖片
蒙古族服飾會因為地區的不同而在形式上面有差異,但是卻不會丟失它服飾的美。每個民族的服飾都不同,特別是蒙古族人在帽子上更是比一般人講究。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一起來看看各式各樣的蒙古族帽子。
蒙古族著帽的習俗古已有之,在宋人所繪的《射獵圖》中,就畫有戴皮帽,著貉袖的北方騎士。在元代已經出現卷檐、圓頂或尖頂的帽子,當時,其帽檐甚窄,帽子的頂部覆以朱英,帽子前面綴有銀佛,用氈子或是皮子製成。
據說蒙古人戴的帽子最初是是沒有檐的,後來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因每年要到上都避暑狩獵,隨行的察必皇後看到他狩獵時陽光刺眼,看不清獵物,便將原來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夠遮蔽陽光。從此人們便將察必皇後的這一發明延續下來。戴有檐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