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里帽子在教學活動中能玩哪些游戲
幼兒通過交往,可以學會合作、分享、協調等社會交往技能。《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德國幼兒教育家福祿貝爾在《人的教育》中也說道:「兒童早期的游戲,是具有深刻意義的,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胚芽。」可見,游戲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兒園中,角色游戲是最具社會性的一種交往形式。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體驗並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從而排除自我中心,積極參與交往求得與環境的融洽和諧。 【正文】 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為:成功等於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際關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的孩子面臨的將是一個更加開放、競爭更為激烈、人際關系更趨多元的社會,這時僅僅靠智力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具有良好身心發展和較強社會交往能力的人,才能適應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此,兒童交往能力的發展已得到我們的普遍關注。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是一個人社會交往能力的迅速發展時期,是其實現社會化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幼兒通過交往,可以學會合作、分享、協調、助人等社會交往技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德國幼兒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福祿貝爾在他的《人的教育》中說道:「兒童早期的游戲,不是無關重要的。它的非常嚴肅,而且具有深刻的意義兒童早期的各種游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胚芽;因為,整個人就在游戲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內在的傾向中發展和表現的。」正如福祿貝爾所說,游戲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中,角色游戲最適合幼兒身心游戲發展的需要,是最具典型、最具特色、最具有社會性的一種交往形式。角色游戲中,兒童的角色游戲水平和他們在同伴心目的地位對他們社會性技能的形成有著顯著的關系。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體驗並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從而排除自我中心,積極參與交往求得與環境的融洽和諧。同時,游戲中出現的沖突又可能導致兒童認知過程的不平衡,引發其與周圍環境的相互協調,並從中得以新的學習和發展,以進一步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中班年齡階段,是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關鍵時期。此時,無論是認知發展水平,還是交往的興趣和需要都趨向於成熟。幼兒的視野已經不再局限於自我為中心的小世界裡,他們會因為在游戲和同伴一起嬉戲而感到快樂;他們也會因為在游戲中成功地為同伴服務感到高興。他們渴望與同伴交往,但是,很多時候卻不知道怎樣與同伴交往。發現這樣的問題後,我仔細思考,最後決定從幼兒最樂於接受的角色游戲下手,引導幼兒通過角色游戲學習交往,掌握一些有效的交往方法。因為,角色游戲突出的特點在於,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等都是依照幼兒的興趣、意願、經驗進行的,它非常符合幼兒交往的需要。可以說,角色游戲就是幼兒交往的樂園。 一、角色游戲的開展,為幼兒提供了社會交往的機會。 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對幼兒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往中,幼兒逐漸熟悉、認識周圍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為、願望與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為和情感,學習與同伴分享、互相謙讓、合作等人際交往技能。角色游戲是幼兒進行社會交往的起點。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學習怎樣與同伴相處,怎樣處理和協調同伴之間的關系,共同完成活動。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自己分配商量角色,誰來當媽媽,誰來當爸爸,誰來當寶寶。爸爸負責燒飯,媽媽負責帶寶寶。每個人各盡其責,像一個家庭一樣活動。再比如,玩小吃店游戲的孩子必須在選擇游戲之後,互相商量決定,誰來扮演老闆,誰來扮演服務員。必須自己商量決定老闆負責做什麼事,而服務員又應該負責做什麼事。在這樣共同商量決定過程中,幼兒學習相互配合,互相謙讓,也發展了同伴之間的友好關系。也只有在角色游戲中,才可以讓幼兒有這樣相互間進行社會交往的機會。並且,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需要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通過扮演各種角色,來模仿成人的交往行為,體驗著他們的交往中成功或不成功的感覺,來從中不斷地積累,分辨正確的交往方式,從而有選擇性地內化為自己的交往經驗。 二、言語的發展,也為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條件。 維果斯基認為幼兒早期的自言自語對幼兒來說是很重要的,而且具有交往意義。他認為這種自言自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簡練,但不會完全消失,只會變的更加內隱,最後轉換成內部言語來調控自己的日常行為。中班幼兒,語言發展已經具備相對的穩定性,這就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前提條件。在幼兒的整個交往過程中,伴隨著最頻繁的就是語言間的交往。中班幼兒已經能意識到在和同伴交往時,要想讓對方明確自己的行為意圖,必須去用語言表達。而在角色游戲中,這種言語上的表達也是在幼兒已經具備一定表達能力經驗基礎之上的。通常,會和幼兒的生活經驗相關的,幼兒會模仿一些生活中成人的語言表達方式來進行交往。我記得,小雨第一次在「銀行」上班的時候,就知道要用語言去提醒取款的顧客排號隊,不要推擠。並且,自己去搬了許多小椅子,請排隊的人坐著等。 很明顯,小雨一定和成人去過銀行,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發展了游戲情節。小雨用清楚的語言提醒排隊的顧客要遵守「銀行」的游戲規則,而且也通過他的語言表達也為今天的顧客們傳遞了該游戲的經驗。當然,小雨是語言能力很強的孩子,所以,他能夠在角色游戲中用自己的最擅長的言語表達去和更多的同伴交往,來逐步發展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戲中,輕松愉快的心理活動環境,激發了幼兒交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幼兒時期正處在意識、隨意注意、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機能及個性形成與發展的時期,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往往建立在游戲之中,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毫無壓抑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去主動交往。在角色游戲中,因為沒有了成人的直接旁觀或干預,幼兒的心理環境通常是比較寬松的,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游戲情境中,也大多流露出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觀察中發現,無論是平常的性格外向還是內向的孩子,在情緒穩定的前提下,大多數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都樂於起主動地與同伴交往,或是愉快地去接受同伴的主動交往。悅悅是個不大愛說話的小姑娘,她平常最喜歡選「娃娃家」游戲了,在游戲中,她會和爸爸一起商量燒什麼飯菜,然後在周圍的玩具中,去自己發現游戲材料來組裝拼盤。「娃娃家」的爸爸也因此很喜歡和他一起玩。她喜歡抱著「娃娃家」去看小劇場看演出,會帶生病的娃娃去「娃娃」看病。在游戲中,悅悅的語言表達雖然沒身體動作表達的多,但是她能夠主動去與其他游戲交往,交往的興趣也會在一個個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很自然而然地被激發。我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樣一些游戲:娃娃家、超市、理發店、、快餐店、銀行等。每天保證幼兒的游戲時間,游戲內容完全由幼兒自由選擇。在幼兒主動游戲的過程中,就必然有主動的交往。在不斷交往的過程中,豐富了游戲情節的發展。而與此同時,游戲情節的發展又能夠增加幼兒在游戲中交往的頻率。這樣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激發了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交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角色游戲中,生活化的物質活動環境,也為幼兒的交往創造了物質條件。 游戲的場所、設備和玩具材料是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物質環境,這些物質環境對激發幼兒的游戲願望和興趣,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我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材料與環境,以利於他們通過模仿來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在角色游戲中,我們所提供的材料,一部分是具備生活特徵、實用性很強的器具。比如,里的醫療器械;娃娃家的鍋碗瓢盆,這樣的游戲材料能使幼兒很快理解每個區域的游戲主題,能很快參加進來並承擔起相應的角色。另一部分游戲材料,也是生活中的一些廢舊材料組成,但都是些真實程度低的簡單物品和材料,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那麼,對於已經具備一些社會認知經驗的中班幼兒來說,生活化的游戲材料可以幫助幼兒把現實生活和想像中的角色聯繫到一起,通過游戲內容的提示,游戲材料的提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就容易順利進入角色情境。又因為角色游戲的中各個游戲間相互聯系的必然性大,其游戲環境和材料間的相互作用,也就使得幼兒間必然產生互動,即交往。 由此可見,角色游戲中的物質環境、心理環境,以及幼兒自身的語言發展,為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那麼,作為教師,又該如何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呢?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發展游戲情節,使得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學會良性交往。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也就越充實、新穎,角色游戲中的交往也就越頻繁。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出現交往行為的前提。幼兒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於家庭和幼兒園。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在教學活動、重大節日和外出參觀等等活動中,採取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例如,外出參觀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超市口海報上面的內容;觀察超市、商場的貨物擺放;觀看收營員阿姨是怎樣收營的。幼兒有了這感官經驗,在以後的角色游戲中也就可能表現出來,但是游戲內容延伸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們不僅引導幼兒知其然,還讓幼兒知其所以然。幫助幼兒回憶參觀內容,海報上是品嘗超市某種食物的宣傳畫,再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超市還可以有哪些服務?集思廣益,又總結出了有送外賣、有裝袋等等。這樣,在平常的角色游戲中,幼兒也就有了更多可以模仿的內容,游戲情節進一步發展,也就可以進行更加豐富的交往活動。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交往頻率的增加,當然是可喜的一個變化。但是,我又發現,在幼兒的交往行為中有良性的、積極的一面,也還有一些是負面的、消極的言行的出現。當然,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每位幼兒來自於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環境影響出來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性是很明顯的。作為教師,我們引導每一位幼兒在交往過程中,多用良性交往來進行。首先,教會幼兒良性交往的方法,何為良性交往?在角色游戲中,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學會大家一起玩;學會嘗試著和同伴共同商量決定一些事情,等等。這樣,在不斷豐富經驗的前提下,幼兒在角色游戲中,也就慢慢的能夠做到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逐步養成良性交往的行為習慣。其次,向幼兒說明良性交往是正確的交往方式,也是同伴樂於接受的一種方式。引導幼兒樹立良性交往的意識,告訴幼兒,只有採用良性交往的方式,才會交到更多的朋友。再次,就是要不斷鞏固幼兒良性交往行為的概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採用良性的方法進行交往的時候,我都會及時給予肯定,引導幼兒體驗良性交往帶來的快樂,以幫助幼兒鞏固良性交往的意識。 二、角色游戲中,教師適時地指導、啟發,是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重要手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幼兒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指導游戲就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導幼兒繼續游戲,從而提高游戲質量,在角色游戲中,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首先,教師要學會觀察幼兒的角色游戲。觀察是適時介入游戲的前提,「實施教育,觀察先行。」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游戲進行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引導,幫助幼兒獲得發展,並使其游戲得以延伸,交往的內容得以拓展。只有通過觀察,教師才能知道幼兒是否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玩,材料能否促進幼兒的交往,幼兒的交往行為是否為良性交往等等。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的游戲內容,並在幼兒游戲的興趣與需要的基礎上來促進他們的交往,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兒游戲的現象發生。 其次,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來指導幼兒的游戲,對於交往能力不同的幼兒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他們的游戲。「米其」服裝店裡,我們提供了各種質地的彩紙和掛歷紙,目的是想讓幼兒自己動手通過畫、剪、貼的方法製作出各種時裝來出售。結果,游戲在進行了一個月之後,無人問津。這時,我用這些材料製作出了非常漂亮的衣服,並且裝飾的色彩很鮮艷,賣給了小劇場的演員們。看到這樣的情形,第二天服裝店便又擠滿了人,幼兒們又活躍了起來,忙著做各式服裝賣給顧客。我採用的是平行式介入方法,這種暗示指導目的在於引導幼兒模仿,以達到游戲間相互聯系,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發展的目的。而對於角色游戲中不同的游戲情境,通常可以採取的指導方法也是不一樣的。笑笑今天選擇的是「哆睞咪」小劇場游戲,在一次次嘗試著跟著音樂扭秧歌,她終於成功了,到處找她的小夥伴來看,可是大家都在忙。這時,我立刻搬張椅子過去,坐下來看她表演。看到笑笑一遍遍地成功,我連忙鼓起掌來。我的掌聲吸引了其他的幼兒,來看錶演的人多了,我趕緊向觀眾說明需要買票才能看錶演,他們紛紛向我做出買票的姿勢,才坐下來看錶演。從此,小劇場看錶演時,演員規定:要買票才能進入看錶演。這樣的游戲指導方法屬於交叉式介入方法。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作用。從而,促進幼兒在游戲間的交往,幫助幼兒明確一些社會規范,以便幼兒在游戲中更加有序地交往。 三、同伴的影響作用,是幼兒交往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幼兒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由出生時的自然人到後來成為一個社會人,是經歷了一系列社會化的結果。影響幼兒社會化發展的因素很多,但同伴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角色游戲中,也不難看出來幼兒的交往行為與同伴的行為方式有諸多的聯系。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說同伴是吸引幼兒參與到游戲交往中的積極因素之一。而且,幼兒的交往模式,除了從生活中的成人那裡模仿學習之外,絕大部分內是從同伴那裡學習來的。在游戲中,幼兒間的交往處於一種平等的氣氛中,這種交往環境吸引著他們之間互相模仿、學習對方的行為,並在共同的活動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模式。每天,在一個區域內進行游戲的幾個幼兒的交往能力肯定是有區別的。在觀察中我發現,即使平常在集體中,不善於表達、交流的傑傑,在游戲中,因為有了好朋友天天的共同游戲,有了游戲情境的渲染,他也會很主動、大方地和同伴交往。這當然要歸功於的同伴長期的、積極的影響,因為天天的交往行為方式是他所能夠接受、認同的,甚至是喜歡的,所以能被傑傑在游戲中無形地吸收。在和同伴共同游戲中,會讓幼兒在逐漸釋放自己,產生向同伴學習的動力和願望,在不斷地模仿行為之後,幼兒自身也會習得到一些比較認可的交往經驗從而內化為自己所用,這也就是同伴作用在角色游戲中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發展的體現。 四、游戲後的有效評價,幫助幼兒分享交往經驗,能夠促使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 對於思維方式還不是很具備邏輯性、系統性的幼兒來說,在游戲過程中,很少能有意識地去總結自己的交往經驗,及游戲中的收獲的。於是,游戲後的評價環節也就必然不可或缺。教師對幼兒進行游戲評價,不僅可以了解幼兒現階段的交往水平,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更有效地指導幼兒游戲,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本階段,我們班的觀察重點是中班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交往情況。所以,在游戲評價中,除了針對當日游戲的指導重點來和幼兒來分析、提出一些好的觀點和看法之外,我們還著重去引導幼兒來相互之間交流自己在角色游戲中的交往行為,出現了哪些問題,並啟發幼兒以多種形式來共同商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多個角度,來分享自己的游戲經驗。比如,游戲結束後,我們鼓勵幼兒先不收拾游戲材料,直接帶著自己的角色來參與到評價中。實踐證明,這樣評價的意義很大。幼兒的情境感還很強烈的時候評價,能夠幫助幼兒聯想到自己在游戲中的一些行為表現,而且也更容易去發現自己在游戲中的問題。比如,今天的評價中,我們重點討論,「銀行存款的顧客多了嗎?」這時,我引導幼兒看到頭上貼貼花的孩子,就很明顯地知道,今天在銀行採取的「存款送貼花」的活動很成功,促進了幼兒與銀行「存款」的游戲情節的交往。通過這樣的評價,讓更多的幼兒了解到最近游戲中的一些變化,進一步增強幼兒在各個游戲間的交往意識。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更多交往的信息,彌補在游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缺憾,又對幼兒的交往情況進行了總結、概括,幫助我自己更加有目的、有計劃地去指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交往行為。 角色游戲符合了幼兒愛玩、愛模仿、愛表現的天性,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幼兒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過程,它把游戲和幼兒的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幼兒在觀察周圍世界地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們眼中世界。通過這一階段的觀察、實踐,我發現:角色游戲真的是可以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發展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樂園!
㈡ 幼兒園的游戲簡單好玩的游戲有哪些
親子游戲的4個基本特點
1、能啟發智慧
游戲應該符合該參與兒童的年紀,可以讓參與兒童發揮他的能力,又具有開發潛能的作用。
2、參與者身份平等
這是游戲,不是教育課堂,父母參與在游戲活動中,應該以平等對的方式和寶貝相處,不能擺著架子。
3、游戲具有趣味性
在游戲全程中,應當讓小朋友感受到游戲的樂趣,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父母也能從其中感受到與孩子互動的樂趣。
4、團隊精神,自然啟發能力
游戲設計要合理,讓寶貝自己積極地向父母尋找幫助和配合,在這個配合的過程中,父母就可以寓教於樂了。
但是很多父母嫌麻煩,很多時候,直接就扔個手機或者iPad,讓孩子自己玩,殊不知這樣既浪費了寶貴的親子時間,也增大了孩子近視的可能。今天推薦50個有趣又容易上手的游戲,父母多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他們自然會忘掉那些沒有感情的電子設備!
50個有趣又容易上手的幼兒園游戲
1、螞蟻搬豆
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設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2、貼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准確位置即獲成功。
規則: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3、我的寶寶在哪裡
准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唱完歌曲立定,然後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4、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後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並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5、踩氣球
准備:氣球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老師給每個家庭發一個氣球和一根細繩,請家長將氣球吹大綁在自己的腳腕,身背幼兒。聽到老師的口令游戲開始,家長就背著寶寶踩其他家庭的氣球,氣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誰是冠軍。
6、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後,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7、揪尾巴
准備:尾巴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家長將孩子抱在懷里,在幼兒的屁股上掛一條尾巴,聽到口令後開始游戲,在保護好自己的尾巴的同時將別人的尾巴揪下來。
㈢ 寶寶的戴帽子小游戲需要哪些道具
戴帽子:游戲目的:讓幼兒理解語言,促使其思維萌芽。所需道具:各種各樣的童帽,如小布帽、毛絨帽、軍帽、皮帽、太陽帽等。
跟我一起這樣做:1.把幼兒抱在大鏡子前,給其戴上一頂帽子,說:「帽子。」
2.一會兒後,把帽子摘掉再戴上另一頂,然後說:「帽子。」
3.幼兒模仿媽媽的動作,說:「帽子。」
游戲延伸:盡量將各種各樣的帽子都用到,逐漸讓幼兒明白盡管這些東西大小、形狀、顏色不同,但都是帽子,可以戴在頭上。游戲提示:做這個游戲的時候,最好不要選在夏天,因為這時候幼兒是不樂意戴帽子的。
即使給幼兒戴上了帽子,也要在幾分鍾之後就摘下來。
㈣ 推薦幾個幼兒園小朋友好玩的集體游戲
1、猜領袖 選一個小朋友當間諜來猜,讓他閉上眼睛。然後偷偷請一位小朋友當領袖,領袖做什麼動作,小朋友就學他做一樣的動作。而且不可以盯著領袖看,免得讓間諜發現誰是領袖。然後大家一起開始做動作變換動作,請間諜睜開眼睛來猜誰是領袖。 2、手指游戲 開門關門的游戲。5個手指依次合在一起,並說關大門(大拇指)、關小門(小拇指)、關前門(食指)、關後門(無名指)、關中門(中指)。然後邊念兒歌邊游戲。大門開開進不來,(大拇指分開)小門開開進不來,(小拇指分開)前門開開進不來,(食指分開)後門開開進不來,(無名指分開)中門開開老師走進來,(中指分開後,將兩手再交叉抱在一起,將食指相對豎起,其餘指頭仍然抱緊。食指就代表老師。)全體起立,(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齊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慢)跑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快)立定(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解散(雙手分開背在身後)。 一.傳牙簽 參與游戲者每人抽一張撲克牌,然後相繼按撲克牌的順序坐好,持最小(或最大)的那張撲克牌的人為先頭,用嘴銜住那根牙簽,依次傳到下一個人的嘴裡,不許掉哦,注意不能借用手或任何工具幫忙,如果掉了,那自然要受到懲罰嘍,傳完一圈後,游戲未完。將牙簽撅一半,繼續抽撲克牌,按新的順序坐好,接著下一輪的傳遞……繼續撅一半……再撅……越來越刺激. 二.偷天陷阱 記得電影偷天陷阱中辛康納利訓練澤塔瓊斯過紅外線的情景嗎? 這個游戲有些類似,先製作道具找一些紅繩(玻璃繩就行),中間穿上紙杯,來形容鈴鐺,還要准備眼罩根據參加人數,再准備背景音樂disco。讓後請幾個助手在舞台上拉著繩子,讓參賽者先睜著眼睛練習一下,跟他們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游戲,要考驗他們的靈巧度和記憶力,練習幾次後,蒙上他們的眼睛,音樂響起,讓他們走,這時候高潮是,主持人讓所有的助手把繩子拿開,你就會看到很精彩的表演了,注意旁邊的人還可以故意誤導一下,說低頭,抬腳等等. 三.國王游戲 先是每個人分張數字.然後,抽出一人做國王,國王可以命令任何做事情,比如,1號和3號接吻.有時,是兩個男的吻哈. 接龍,第一個人說你好的好啊,第二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阿,第三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啊,亮晶晶的晶啊. 四、我愛你VS不要臉 聽上去有些「曖昧」,實際上是個練反應的好游戲。 規則:眾人圍坐成一圈,規定只能對自己左邊的人說「我愛你」,對右邊的人說「不要臉」。兩人之間只能連續對話3次。一旦有人說錯,即受罰。 亮點:當游戲達到一定速度時,反應跟不上的人,往往會出現「我……不要臉」或「不……我愛你」之類的經典「自白」。 五.籮卜蹲 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著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依此類推但不能馬上回指。 以一實例加以說明。有紅、白、黃、紫四堆蘿卜,白蘿卜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念完後所有白蘿卜手指一致指向紅蘿卜堆。紅蘿卜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念念有詞,之後他們可以再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卜. 六.兩只小蜜蜂 念詞:兩只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 動作:兩人面對面, 1.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 2.兩手換掌狀於胸前交*飛舞; 3.出手錘子剪刀布; 4.贏者伸掌作摔巴掌狀,口念"啪啪";輸者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咋咋"親嘴狀。 勝負:看反應速度,負者罰一節目。 七.一隻青蛙 參與者圍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順時針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進」再「水」再「中」再「撲通」;接著「兩只青蛙跳進水中撲通撲通」……依此類推,跟不上節奏或出錯者罰節目。 八.搶椅子 台上置三張椅子,邀請四個人上來,放DISCO音樂,四個人伴著音樂圍著椅子轉,當音樂驟停時搶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減一椅子,三個人續前動作,當音樂驟停時搶坐兩張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後兩人搶坐一張椅子,坐到者為勝。 九.007 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柒",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 (註:適合眾人玩,由於沒有輪流的次序,而是突發的任指其中的一個人,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處於緊張狀態,因為可能下個就是你了!) 十.七、八、九 兩粒骰子,一個骰盒,兩人以上可玩,輪流搖骰,每人搖一次則立即開骰,如果尾數是7的則加酒,尾數是8的則喝一半,尾數是9的則要喝全杯,其他數目則過。輪流一人搖一次,可能你只能加酒卻不會受罰喝酒,但也有可能你每次都要一個勁地喝酒,那就要看你的運氣了。 十 一.大冒險 參與者每人抽取一張撲克牌,注意不要讓其他人看到你的牌。由莊家指定拿到哪一張牌的人,來表演一個節目。節目一定要有趣,譬如要選中者到隔壁酒桌上要一杯酒,或者到舞台上向全場女士說"我愛你們!",總之指定的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下一輪,由表演節目的人來做莊家,繼續抽牌。 十 二.真心話 規則和大冒險幾乎相同,不同的是莊家指定的不是節目,而是要被選中的人回答一個問題。顧名思義,答案必須是真實的。當然,問題越刁鑽越隱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隱私喲。 十 三.大瞎話 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側的人開始不斷的指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個人,就問"瞎子","這個行不行?"。"瞎子"如果說不行,就繼續指下一個人。知道"瞎子"同意的時候,被指的那個人就是被游戲選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據每個人的表情來猜測誰被選中了,而參與的人不能告訴瞎子。當然,被選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個題目或者說指定一個節目,要被選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險一樣,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 下一輪,由上一輪被選定人來做瞎子。 十 四.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十 五.蒙眼作畫 所有學員用眼罩將眼睛蒙上,然後分發紙和筆,每人一份。要求蒙著眼睛將他們的家或者其他指定東西畫在紙上。完成後,讓學員摘下眼罩欣賞自己的大作。 讓每個人在戴上眼罩前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的另一面。在他們完成圖畫後,將所有的圖片掛到牆上,讓學員從中挑選出他們自己畫的那幅。 教員用語言描述某一樣東西,讓學員蒙著眼睛畫下他們所聽到的,然後比較他們所畫的圖並思考,為何每個人聽到是同樣的描述,而畫出的東西卻是不同的,在工作時呢?(教具:眼罩,紙,筆) 十 六.循環相剋令 用具:無 人數:兩人 方法: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
㈤ 幼兒園 游戲 傳帽子 說課搞大班
設計意圖:
為了增強幼兒的體質,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根據幼兒喜歡游戲這個特點,我精心的設計了傳帽子這個游戲,通過這個游戲,使幼兒獲得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並在游戲中磨練自己,充分體會來自於班集體的力量和融入集體的那份溫馨。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2、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和游戲動作的敏捷性。
活動准備:
1、哨子一個,大紅蘋果卡片若干
2、自製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慢跑一圈,指導幼兒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1、導入游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它的名字叫
「傳帽子」,我們今天要看看那位小朋友表現最好,今天老師就獎勵給他一個紅紅的大蘋果,給幼兒出示大蘋果卡片。你們可要好好的參與啊!!
2、首先說明游戲的規則和過程,並和部分幼兒一起模擬表演其他幼兒認真看。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排成八字形,各行派頭的幼兒前面有10頂帽子,游戲開始後,各行派頭的幼兒將第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後,第二個幼兒立即從第一個幼兒頭上把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的頭上,後面的幼兒以此傳下去。當第一名幼兒帽子被摘下後,他馬上又拿起了放好的第二頂帽子,同樣依次傳下去,直至10頂帽子傳完為止,傳得快的小組為勝。
3、開始游戲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以老師的口令為信號,游戲開始。幼兒緊張而忙碌起來,看到帽子快速而緊張的在幼兒手中傳遞著,孩子們也充斥在游戲的氛圍中。
活動反思
幼兒都非常喜歡傳帽子這個游戲,在游戲中,感受了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做游戲的氛圍,並且都在為本小組的勝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學會了集體合作,理解了集體合作的重要性。也進一步獲取了游戲的快樂,鍛煉了自己的自信心。
㈥ 幼兒園好玩的互動游戲介紹幾個
1、猜領袖 選一個小朋友當間諜來猜,讓他閉上眼睛。然後偷偷請一位小朋友當領袖,領袖做什麼動作,小朋友就學他做一樣的動作。而且不可以盯著領袖看,免得讓間諜發現誰是領袖。然後大家一起開始做動作變換動作,請間諜睜開眼睛來猜誰是領袖。 2、手指游戲 開門關門的游戲。5個手指依次合在一起,並說關大門(大拇指)、關小門(小拇指)、關前門(食指)、關後門(無名指)、關中門(中指)。然後邊念兒歌邊游戲。大門開開進不來,(大拇指分開)小門開開進不來,(小拇指分開)前門開開進不來,(食指分開)後門開開進不來,(無名指分開)中門開開老師走進來,(中指分開後,將兩手再交叉抱在一起,將食指相對豎起,其餘指頭仍然抱緊。食指就代表老師。)全體起立,(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齊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慢)跑步走,兩邊手指交替做抱緊和豎起的動作,好像走路一樣,速度比較快)立定(所有手指都豎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開),解散(雙手分開背在身後)。 一.傳牙簽 參與游戲者每人抽一張撲克牌,然後相繼按撲克牌的順序坐好,持最小(或最大)的那張撲克牌的人為先頭,用嘴銜住那根牙簽,依次傳到下一個人的嘴裡,不許掉哦,注意不能借用手或任何工具幫忙,如果掉了,那自然要受到懲罰嘍,傳完一圈後,游戲未完。將牙簽撅一半,繼續抽撲克牌,按新的順序坐好,接著下一輪的傳遞……繼續撅一半……再撅……越來越刺激. 二.偷天陷阱 記得電影偷天陷阱中辛康納利訓練澤塔瓊斯過紅外線的情景嗎? 這個游戲有些類似,先製作道具找一些紅繩(玻璃繩就行),中間穿上紙杯,來形容鈴鐺,還要准備眼罩根據參加人數,再准備背景音樂disco。讓後請幾個助手在舞台上拉著繩子,讓參賽者先睜著眼睛練習一下,跟他們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游戲,要考驗他們的靈巧度和記憶力,練習幾次後,蒙上他們的眼睛,音樂響起,讓他們走,這時候高潮是,主持人讓所有的助手把繩子拿開,你就會看到很精彩的表演了,注意旁邊的人還可以故意誤導一下,說低頭,抬腳等等. 三.國王游戲 先是每個人分張數字.然後,抽出一人做國王,國王可以命令任何做事情,比如,1號和3號接吻.有時,是兩個男的吻哈. 接龍,第一個人說你好的好啊,第二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阿,第三個人說你好的好啊,好漂亮的亮的亮啊,亮晶晶的晶啊. 四、我愛你VS不要臉 聽上去有些「曖昧」,實際上是個練反應的好游戲。 規則:眾人圍坐成一圈,規定只能對自己左邊的人說「我愛你」,對右邊的人說「不要臉」。兩人之間只能連續對話3次。一旦有人說錯,即受罰。 亮點:當游戲達到一定速度時,反應跟不上的人,往往會出現「我……不要臉」或「不……我愛你」之類的經典「自白」。 五.籮卜蹲 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著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依此類推但不能馬上回指。 以一實例加以說明。有紅、白、黃、紫四堆蘿卜,白蘿卜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念完後所有白蘿卜手指一致指向紅蘿卜堆。紅蘿卜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念念有詞,之後他們可以再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卜. 六.兩只小蜜蜂 念詞:兩只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 動作:兩人面對面, 1.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 2.兩手換掌狀於胸前交*飛舞; 3.出手錘子剪刀布; 4.贏者伸掌作摔巴掌狀,口念"啪啪";輸者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咋咋"親嘴狀。 勝負:看反應速度,負者罰一節目。 七.一隻青蛙 參與者圍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順時針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進」再「水」再「中」再「撲通」;接著「兩只青蛙跳進水中撲通撲通」……依此類推,跟不上節奏或出錯者罰節目。 八.搶椅子 台上置三張椅子,邀請四個人上來,放DISCO音樂,四個人伴著音樂圍著椅子轉,當音樂驟停時搶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減一椅子,三個人續前動作,當音樂驟停時搶坐兩張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後兩人搶坐一張椅子,坐到者為勝。 九.007 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柒",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 (註:適合眾人玩,由於沒有輪流的次序,而是突發的任指其中的一個人,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處於緊張狀態,因為可能下個就是你了!) 十.七、八、九 兩粒骰子,一個骰盒,兩人以上可玩,輪流搖骰,每人搖一次則立即開骰,如果尾數是7的則加酒,尾數是8的則喝一半,尾數是9的則要喝全杯,其他數目則過。輪流一人搖一次,可能你只能加酒卻不會受罰喝酒,但也有可能你每次都要一個勁地喝酒,那就要看你的運氣了。 十 一.大冒險 參與者每人抽取一張撲克牌,注意不要讓其他人看到你的牌。由莊家指定拿到哪一張牌的人,來表演一個節目。節目一定要有趣,譬如要選中者到隔壁酒桌上要一杯酒,或者到舞台上向全場女士說"我愛你們!",總之指定的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下一輪,由表演節目的人來做莊家,繼續抽牌。 十 二.真心話 規則和大冒險幾乎相同,不同的是莊家指定的不是節目,而是要被選中的人回答一個問題。顧名思義,答案必須是真實的。當然,問題越刁鑽越隱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隱私喲。 十 三.大瞎話 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側的人開始不斷的指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個人,就問"瞎子","這個行不行?"。"瞎子"如果說不行,就繼續指下一個人。知道"瞎子"同意的時候,被指的那個人就是被游戲選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據每個人的表情來猜測誰被選中了,而參與的人不能告訴瞎子。當然,被選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個題目或者說指定一個節目,要被選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險一樣,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 下一輪,由上一輪被選定人來做瞎子。 十 四.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十 五.蒙眼作畫 所有學員用眼罩將眼睛蒙上,然後分發紙和筆,每人一份。要求蒙著眼睛將他們的家或者其他指定東西畫在紙上。完成後,讓學員摘下眼罩欣賞自己的大作。 讓每個人在戴上眼罩前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的另一面。在他們完成圖畫後,將所有的圖片掛到牆上,讓學員從中挑選出他們自己畫的那幅。 教員用語言描述某一樣東西,讓學員蒙著眼睛畫下他們所聽到的,然後比較他們所畫的圖並思考,為何每個人聽到是同樣的描述,而畫出的東西卻是不同的,在工作時呢?(教具:眼罩,紙,筆) 十 六.循環相剋令 用具:無 人數:兩人 方法: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
㈦ 幼兒園小班好玩的集體游戲有哪些
1、網小魚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魚兒、魚兒水中,搖搖尾巴,點點頭,向上游,向下游,(大聲喊---)網魚啦---」魚兒們趕緊回到自己的家裡。
2、跟著圓圈走
玩法:一起唱歌一邊做:「跟著圓圈走走,跟著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誰誰先站站(蹲蹲、跳跳)好。
3、小兔真愛玩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小兔小兔真愛玩,左邊跳跳跳,右邊跳跳跳,某某人是大灰狼---」然後小兔們趕緊回家,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4、老狼老狼幾點鍾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然後請一位幼兒做大灰狼,告訴大家幾點鍾起床,如六點鍾,然後幼兒圍著它,邊走邊說:「老狼老狼幾點鍾」,老狼數從一點鍾到六點鍾,數到六點鍾時,大灰狼要醒來捉小兔子,兔子們就要趕緊回家。
5、媽媽包餃子
玩法:這個游戲適合兩個人玩,一個幼兒把一隻手攤開,另一個幼兒出一個手指頭放在攤開的手下面,然後一邊說,一邊做「媽媽包餃子---」,直到抓到那個手指頭為止。
6、吃葡萄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吃葡萄,吃到一顆爛葡萄,吃了葡萄怎麼辦?一口把它吐出來——」點到最後一個的小朋友,起來把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7、豬八戒吃西瓜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豬八戒嘴巴饞,偷偷來到西瓜田,東瞧瞧,西看看找個西瓜嘗一嘗----」找到西瓜之後,可以假裝說西瓜爛的,也可以說西瓜沒熟,最後找到的那個熟的「西瓜」就可以起來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8、老狼老狼123
玩法:狼和羊要隔一段距離,由一個幼兒當老狼在前面背對著大家,一邊說「老狼老狼123」,說到最後一個字,馬上回頭,羊們就要保持不動(動了就會被狼吃掉),同時在老狼說的時候,羊們靠近狼,直到碰到狼的背,然後迅速跑回家。(人多比較好玩,玩前先找個家,然後說明規則。)
9、摸摸樂
玩法:請一名幼兒上台進行摸寶,進行猜想是何物品將,其餘幼兒可糾正該幼兒所敘述的物品是否正確。(只需說「對」或「錯」)。
10、看誰逃的快
玩法:幼兒四五人一組,選出一人當小組長。孩子將食指放在組長的手掌中,集體說「一、二、三」,組長趕緊把手掌握緊,其他孩子則將手指拿開,反應慢的孩子手指被抓住算輸,重新挑選組長開始游戲。
㈧ 幼兒園好玩的親子游戲游戲有哪些
最新幼兒園親子活動游戲大全
1、游戲名稱:《親子二人行》
准備:參加游戲的幼兒把鞋子脫下來放好
玩法:幼兒分4組,幼兒與家長面對面,幼兒的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從起點走到終點後返還到起點讓下一個家長接著走,幼兒與家長必須始終手拉手,寶寶腳不得踩在地上,最先走完的一組為勝。------三聯閱讀
2
游戲名稱:《毛毛蟲》(分四組:)
准備:家長與幼兒一起脫下鞋子
玩法:幼兒與家長坐地,把腳放在腰間,手握住後面人的腳,不能放在地上,
並編在一起成為一條毛毛蟲,從起點到終點,看哪組的毛毛蟲最先到達目的地
3游戲名稱:《袋鼠跳》(分四組)
准備:已用過的米袋
玩法:家長將幼兒放入米袋裡,雙手抓住米袋的兩邊,引導幼兒像袋鼠一樣從起點跳到終點,再返回起點,最快者為勝。
4游戲名稱:《小車快跑》(分四組)
准備:大紙箱若干。
玩法:家長和幼兒鑽入紙箱,雙手扶住紙箱兩邊,共同跑向終點
5游戲名稱:《騎大馬》
玩法:爸爸媽媽趴在地上,雙手撐地,讓幼兒騎在背上,從起點爬到終點,最快者為勝
㈨ 適合幼兒園玩的游戲有哪些
1.木頭人
游戲規則: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3.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4.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5.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6.捉尾巴
游戲規則:准備彩繩若干條,在場地上畫出四散跑的范圍。幼兒兩人一對,各自在後腰上繫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為勝。
7.把球踢出圈外
游戲規則: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個人進到圓圈內.其他的人站在圓圈外,連續不斷地把球投進圓圈內。圓圈內的人則要迅速地把球踢出圓圈。如果留在圓圈內的球超過了三個,則圓圈外的一方獲勝。也可以考慮其他適合的規則。
8.夾球接力跑
游戲規則:游戲的人分成兩隊,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要返回出發地重跑。為了夾球方便,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9.同心協力
游戲規則:場地中有5個不同顏色的圓圈,每個圓圈都不是很大。游戲規則是每個圓圈中要站滿5個小朋友,這5個小朋友除了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著地,同時所有小朋友的腳必須踩在圓圈裡面,身體可以露在外面。看哪個圓圈中的小朋友通過集體協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戲。
10.編花籃
游戲規則: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