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戲法,足球用語。
專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帽子戲法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後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英文Hat-trick的意譯,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起源於板球比賽。隊員使用的球拍是一塊木板,打的是紅皮小球。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在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 一般說來,板球投手能用連續3個球得分,是件相當牛的事。早在19世紀,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牛的事,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而且觀看比賽的觀眾也會脫下帽子向選手致意。這叫叫作」帽子戲法」,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的游戲啦!
由板球比賽到橄欖球比賽,足球比賽,以及其它一些比較類似的球類比賽,帽子戲法就這樣用開啦!
現在,在體育競賽場合,如果有獨中三元的表現,就叫做「帽子戲法」。 「帽子戲法」的說法,在我國流行較晚,大約始於中譯本《貝利自傳》的問世。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辟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參考資料:http://club.gznet.com/read_content.jsp?f=wsoccer&id=31377&n=2&t=2
2. 女式帽子怎麼鉤有圖解的和詳細步驟的
1、先起18針長針。
3. 帽子編織方法有哪些
工具/原料
棒針、毛線
方法/步驟
1、准備好棒針和毛線,我們先起50針來做個示範;在具體編織中,帽子要根據頭圍的實際大小來起針。
2、開始編織一針上針,一針下針把線圈分配在3根針上。
3、然後頭尾相連後繼續繼續編織上下針;編織到一寸的長度就可以了。帽子的邊加編織好了。
4、然後開始編織帽身,改變針法用下針來編織。
5、編織到帽子需要的長度後,就開始收針。
6、收針方法:織一針下針後兩針並一針,這樣就收了一針。就這樣重復織完這一圈。
7、然後繼續按照這種方法繼續編織第二圈,第三圈...織到棒針上還有10個線圈左右就停止收針。
8、然後留10公分毛線多餘剪掉;把線頭穿進線圈後從反面拉緊系好。
注意事項:編織帽子根據頭圍大小來起針。
4. 問幾種戴帽子的方法,最好有圖解
帶遮的帽子:正戴 側戴 後戴
發帶加帽遮那種:可以把劉海拿出來,劉海露出來戴。還可以扎高馬尾 配帽子
5. 帽子頭巾的帶法
隨意帶的,帶的習慣,自然就好,頭巾則是將尾放在腦袋後先要包頭巾,把頭巾反向包好後,扣上帽子就好,b-boy的頭巾用法太多,可以包腿,系在褲子上,系在胳膊上等等,練breakin的時候戴帽子的不多,頭巾很多種帶法 如果配帽子的話 我建議把頭巾折成3角後 捲成頭帶 綁上後尾巴留在斜45度 帽子在另一側45度帶
6. 老人帽子的編織方法及圖解
給我媽媽新織的老年帽,跟去年的款式稍有不同。 材料:安伯士段染毛線
用量:100G
工具:5.00CM棒針
一、先上一個完成的帽子
(這個咖灰色的是送給我姐婆婆的)
二、帽子由7片組成,這是一片織完的樣子,每片是次隔行正面減針,每次織到帶有線頭的那端減針(倒數第2針和第3針相並),最後一針織下針,每行第1針挑下不織,從第2針開始織。
編織方法:每片先織四行反平針,也就是來回織8行,然後地九行開始織6行平針,第七行開始織花,織三針,將第4針脫掉,拆5行,與拆掉的五行線一起並織,每個花相隔三針。然後在織5行平針,第六行挑花,注意:第二組花是與第一組花錯開的。織完第二排花後將左側斜尖部分每個小辮挑一針,大概挑11針或10針,挑完針數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四十針,開始織第二片花,以此類推織七片花。
三、帽身完成,合邊時,圖片標注部分為帽檐部分需要折過來的,所以需要在正面縫合。
四、帽身織完頭圍平鋪測量是25CM多,拉平是27CM,正好夠我媽的頭圍52-54CM。
五、帽子完成了,我媽喜歡鉤針花邊,我鉤了三圈花邊。
六、2兩線織完帽子還剩這么一點點
七、我覺得還是有花邊的帽檐好看
八、看看戴在頭上的效果,老人不喜歡帽身太深的帽子,這個帽子折完帽檐正好在眉毛上面。
九、正面效果
十、帽頂,一共七片
十一、順便來張給自己織的螺旋帽子
十二、側面效果,
十三、去年鉤的白色瓜皮帽子
十三-1、戴在頭上的樣子,不好意思見人,光看帽子就行,遮著點吧
十四、肉粉色的瓜皮帽,本想鉤帶帽檐的鴨舌帽,線不鉤了,就著剩的線頭鉤了三朵裝飾花。
十四-1、喜歡帽子上的花朵
7. 織帽子的方法
有耳帽子(棒針、中絨、雙線)左手起頭(右手拿針):7個(老式起頭)第一批平針第2批兩邊各加一個頭(第2個頭上挑加,這樣沒有針眼)第3批跟織以後每逢雙批兩邊像第2批一樣加頭,單批跟織加至15個頭,直接向上織,織至從第1批數10個上針結束,斷線,頭直接放在針上。(耳)每2個耳10個上針結束後,再翻過來織1批,順著加頭,第1根針加7個,第2根針加15個(加頭時用老式起頭),把第1個耳織上,再加14個頭,共66個頭(22/根針),織5批上針,再織1批平針,開始排花。織4個平針1個花朵(1個頭里加3個再收掉)。後每織10個頭織1個朵,每批織完跟織1批。每朵向兩邊擴1個,從下面數第4個朵時中間織一個朵,然後再向中間收1個朵結束(就是每組織5個朵,1、3、1)。向上織4批平針,在原來的兩組花朵中間有4個平針,將中間兩個平針順並,並且做成一個朵,跟織完後,織1批上針,1批平針(平針中收去4個頭),織1批上針,1批平針,分七瓣(織6個頭,第7、8兩個頭並,第),依此向上收(每次跟織),收至14個頭用縫針一齊收,兩圈。結束。頭頂用毛線做個球釘上耳下用毛線編兩根帶子,帶子尾巴再做兩個球,全部結束。可以帶上試試嘍!呵呵……
8. 帽子系法,梅開二度.
「帽子戲法」最早出現在1858年。
當年,板球手HH·斯蒂芬森連續3次擊中門柱得分而被獎勵一頂帽子,是第一個獲此獎勵的板球手。
「帽子戲法」(英文為hat-trick)作為一個專用詞出現在印刷品中是在1878年。
後來,「帽子戲法」被廣泛應用於體育比賽中。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3次將球踢進對方球門,但不包括在決定比賽勝負的點球大戰中的進球。
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不只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形容連續3次的成功。
「梅開二度」是一句成語,意思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兩次。此成語在足球很常見,意指在足球比賽中一名足球員在一場賽事中進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