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護士用的是什麼手套
一般醫用手套有兩種:1,塑料薄膜手套,用於更換病人用品時。2,橡膠手套,用於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等操作時,手術時也是使用這種。這兩種手套都是一次性的手套,使用一次就需要當醫療垃圾集中處理
㈡ 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1.化療前要了解血象,消化道有無疾病,病人的營養狀況,對化療的耐受程度,以及肝功能。
2.化療必須新鮮配製葯液,並在短時間內應用.化療葯物刺激性強,要注意保護靜脈,靜脈注射時必須注意觀察,葯物不能逸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組織壞死。用過的注射器和空葯瓶立即放入水中,以免空氣污染.或用專用塑料袋封閉包裝,防止化療葯物污染空氣。
3.配置化療葯時,護士要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手套(聚氯乙烯手套).有條件的醫院在配置化療葯時應該有專用的化療葯物配葯台。
4.葯物如從靜脈外滲或注射時溢出,應先用冷敷,立即停止注葯及輸液,保留針頭並接注射器,盡量回抽外滲的化療葯物, 由保留針頭注入相應的細胞毒葯物拮抗劑後拔出針頭,並於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劑。
5.注意骨髓抑制反應,每周檢查血象,如有異常,遵醫囑用葯物治療。
6.出現胃腸道反應,可應用止吐葯物對症治療。止吐葯物應常規在化療在半小時應用,防治化療中,化療後出現惡心,嘔吐反應
7.大劑量用葯時病人可出現脫發,面部色斑沉著,皮膚脫屑等症狀,護理人員應做好病人和家屬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
8.定期化療,鞏固療效,必須多療程化療,兩療程之間,至少間隔4—6周。
化療時服用人參皂苷Rh2可使病人食慾增加、血小板、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極少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症狀,同時還有止痛、安眠等良好功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病人始終保持正常的體力,順利完成各項治療。
㈢ 配化療葯戴什麼手套
化療葯物對正常的皮膚及粘膜都是有損傷的,如果配葯,用一般的乳膠手套就可以了。
㈣ 請教!化療葯物對護士的職業損害及防護
搜集到一點資料,僅供參考!
化療葯物是癌症病人的主要治療葯物,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有資料證實護理人員長期接觸、吸入低劑量的化療葯物可引起臟器損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置葯物的防護設施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對化療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現將臨床護士在接觸化療葯物應掌握的防護知識介紹如下。
1 操作前的准備工作
1.1 化療葯物配置 化療葯物的配置工作應在專用的配葯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配葯室時必須在空氣流通、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
1.2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 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雙層聚氯乙烯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開安瓿時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並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後再攪動。
2.2 抽葯液時 抽吸液體葯物時葯液不應超過注射器的3/4,以免葯液外溢。
2.3 加葯時 將化療葯加入瓶裝液體後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葯液外溢。
2.4 葯液濺身的處理 如果葯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裡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 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葯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葯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後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後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 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加強有關化療葯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葯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 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葯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化療是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化療葯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一,職業危害的主要途徑:
(1)抗癌葯物的准備過程、針劑安瓿瓶破碎、稀釋時的振盪、稀釋瓶內壓力太大和排氣時的葯液噴灑,這些均可能導致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
(2)抗癌葯物的使用過程,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
(3)抗癌葯物使用後的處理過程、抗癌葯物空瓶或剩餘葯物處理不當,可污染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
(4)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嘔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濃度的抗癌葯物,其污染被服後處理不當,也可能使護士接觸到抗癌葯物,從而危害護士的健康。
二,對策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防護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腫瘤專科護士,長期接觸多種抗腫瘤葯物,容易造成職業危害。要減少和降低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必須制定一整套包括組織、技術及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護士的健康體檢和管理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1, 基礎防護措施
(1)增強身體素質。平時注意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充分調動人體抵禦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好健康體檢,每隔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常規及免疫功能等,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和治療。
(2)增強防護知識。要學習抗腫瘤葯物的毒副作用、防護知識,了解病區患者應用抗腫瘤葯物情況。崗前培訓中增設化療的防護課程,使新護士及時掌握有效的防護措施。工作時要牢記一個觀念:嚴格執行衛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的保護自己 ,一絲不苟地落實各項防護措施
㈤ 化學治療葯物使用規范
化療葯物的使用規范和護理措施主要有三點:首先,配葯要在中央葯房集中配置,沒有中央葯房者應在生物安全櫃下配製,減少污染。其次,配置化療葯的時候一定要帶手套,口罩,面罩和護目鏡,排氣的時候要在安瓿里排干凈再抽出注射器,不能將葯液排在空氣中,因為化療葯物可通過呼吸,皮膚等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重視自我防護,熟悉了之後就開始放鬆,但是,保護的概念要時刻保留在心中。最後,如果操作不慎,葯液有噴灑,濺到皮膚黏膜上要立馬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干凈,所有的醫療廢物應單獨處理。
㈥ 劉護士,26歲,在腫瘤科病房工作。某日配製化療葯時,因葯瓶內壓力過大,不慎將葯物濺到面部和眼睛內。
1,立即用清水沖洗眼睛。到眼科咨詢專業醫生。2,戴手套、口罩,最好帶上護目鏡。
㈦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
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採取多種有效 措施,保護護士免受職業暴露中 的危險因素的侵襲或將其所受傷 害降到最低程度。簡述護理職業防護措施有哪些?快來看看吧
一、 洗手
常規洗手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感染或傳染病流行期間,應使用消毒液洗手。
①直接接觸病人前後(包括病人的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周圍環境及物品等);
②進入和離開病房前;
③無菌操作前後;
④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或處理污染物後;
⑤穿脫隔離衣前後,脫手套後;
⑥接觸不同的病人或從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⑦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二、銳器傷的防護
1、防護措施:
(1)進行有創性操作時,光線充足,嚴格按規程操作。
(2)使用安瓿時,先用砂輪劃痕並墊棉球或紗布。
(3)抽吸葯液後單手操作套上針帽;經三通裝置靜脈加葯時去除針頭。
(4)制定完善的手術器械擺放及傳遞規定。
(5)手持針頭或銳器時勿將針尖或銳器面對他人。
(6)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銳器。
(7)禁止將使用後的針頭重新套上針帽;禁止用雙手分離污染的針頭和注射器,禁止用手摺彎或弄直針頭。
(8)使用後的銳器及時放入銳器盒。
(9)為不合作的病人做治療、護理時,須有他人的協助。
(10)選用有安全裝置的護理器材。
(11)發生銳器傷後立即做好局部處理。建檔,定期體檢,接種疫苗。
建立損傷後登記上報制度;建立銳器傷處理流程;建立受傷護士的監控系統,追蹤傷者的健康狀況;做好心理疏導,有效採取預防補救措施。
2、緊急處理方法
(1)擠:保持鎮靜,立即用手從傷口的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擠出傷口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局部擠壓或按壓。
(2)洗:用肥皂水徹底清洗傷口,並在流動水下反復沖洗;用等滲鹽水沖洗黏膜。
(3)抹:用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傷口,並包紮。
(4)報:向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填寫銳器傷登記表。
(5)估:根據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細菌的多少和傷口的深度、暴露時間、范圍等進行評估,做相應處理。
(6)進行血清學檢測,必要時建立追蹤檔案,採取相應措施。
一、執業安全預防措施
1、護理人員進行治療護理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並保持工作服、口罩清潔乾燥。
2、操作前後洗凈雙手。
3、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治療時,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傳播途徑不明時實行標准預防:必須戴一次性手套,脫手套後用肥皂、流動水沖洗雙手;接觸烈性 傳染 病人時應參照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醫護人員個人防護指南(試行),見本院疾病護理常規P170頁。
二、職業性銳器損傷監測跟蹤制度
1、如不慎被銳器刺傷,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有傷口,應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快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流動水沖洗傷口,用絡合碘局部消毒,並包紮傷口。填寫銳器損傷追蹤表,了解病人情況。並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根據其疾病的潛伏期,HBV追蹤時間6個月,HCV追蹤時間4個月,梅毒追蹤時間5個月。
2、被HBV陽性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
肝免疫高價球蛋白,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lOug、5ug、5ug(按0、1月、6月間隔)。
3、艾滋病職業暴露按衛生部《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執行。
三、化療葯物操作防護措施
1、備葯:
建立化療葯物配製間或配製箱:
(1)配葯者配葯前洗手穿防護衣,戴防護袖套,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其外再套一副乳膠手套。在操作中一旦手套破損應立即更換。
(2)操作檯面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葯物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
(3)割鋸安瓿前應輕彈其頸部,使附著之葯粉降低至瓶底,打開安瓿時應墊以紗布,以防劃破手套。
(4)打開粉劑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圍繞安瓿頸部,溶解葯物時,溶劑應沿著瓶壁緩慢注入瓶底。待葯粉浸透後再行攪動,以防粉末逸出。
(5)瓶裝葯物稀釋及抽取葯液時,應插入雙針頭,以排出瓶內壓力防止針栓脫出造成的污染。並且要求抽取葯液後,在瓶內進行排氣和排液後再拔針,不使葯液排於空氣中。
(6)抽取葯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並應注意抽出葯液以不超過4分之3為宜,抽取葯液後放於墊有聚氯乙烯薄膜的盤內備用,每次用後按化療污物處理。
(7)在完成全部葯物配備後,用消毒液擦拭操作櫃內部和操作台表面。
(8)備葯後所用一切污染物應放於污物專用袋集中封閉焚化處理。
(9)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用肥皂及流動水徹底洗手、淋浴,減少其污染。
2、靜脈給化療葯物防護
(1)靜脈給葯時護士應做好個人防護,並戴手套。
(2)滴注葯物時,注射溶液以塑料袋包裝為宜,以便液體輸入後污染物品的處理。
(3)靜脈沖葯時,必須先用無菌棉球圍在滴管開口處再行加葯,其速度不宜過快,以防葯液從管口溢出。污染後注射器及針頭應完整處理,放入專用袋中,以免拔下針頭時葯液撒漏造成污染。
(4)操作完畢脫掉手套後用肥皂流動水徹底洗手。
3、抗癌葯物污染處理防護原則
(1)抗癌葯物外濺後,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避免其它人員接觸。
①護士必須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做好個人防護後方可處理污染區; ②如果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應用紗布吸附葯液,若為粉劑則利用濕紗布輕輕擦抹,以防葯物粉塵飛揚,污染空氣,並將污染紗布置於專用袋中封閉處理。
③把肥皂和水擦洗污染表面,再用75%的酒精或84液擦拭。
(2)在操作過程中如不慎將葯液濺到皮膚或眼裡,應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鹽水分別徹底沖洗。
(3)污染安瓿與葯瓶應放置專用袋中封閉並標識,以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4)注射器、輸液器、針頭均為一次性使用,用後放入專用袋中封閉處理。
(5)所有污染物包括用過的防護衣、口罩、帽子等需焚化處理。
(6)在處理病人化療後尿液、糞便、嘔吐物或分泌物時必須戴手套,以免污染皮膚。水池、便池用後反復用水沖洗,以免污染環境及空氣。
一、、使用防護用物
1、口罩、防護鏡或面罩: 護理可能產生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飛濺或飛沫的病人時。
2 、隔離衣 :隔離衣污染後,應盡快脫下,立即洗手。
3、手套:
①有傷口時應戴雙層手套操作,加強防護;
②操作中,手套破損後應立即更換,脫手套後仍需立即徹底洗手;
③接觸黏膜或未污染的皮膚時,應更換清潔的手套;
④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時,必須戴上清潔手套;
⑤手套使用後,應注意脫掉並洗手。
二 、負重傷的防護
1、加強身體鍛煉
①提高肌肉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②鍛煉腰背肌、腰椎活動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椎間盤退變。
2、保持正確的工作姿勢
①工作間歇適當變換體位或姿勢;抬高下肢或鍛煉下肢;
②站時,雙下肢輪流支撐身體重量,適當做踮腳動作;
③站或坐時,腰椎伸直,使脊柱支撐力增大;
④彎腰搬重物時,伸直腰部,雙腳分開,屈髖下蹲,後髖及膝關節用力。
3、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①佩戴腰圍;
②採用輔助器材協助病人翻身;
③穿彈力襪或綁彈力綳帶,穿軟底鞋。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①選用硬板床或硬度、厚度適宜的床墊;
②避免長時間彎腰,盡量減少彎腰次數;
③減少持重物的時間和重量;
④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5、避免過重工作負荷 合理排班。
三 、化療葯物損害的防護
1、配製化療葯物的環境要求
①設專門化療葯物配葯間/化療葯物配製中心;
②配備空氣凈化裝置,在專用層流櫃內配葯;
③操作檯面應覆以一次性防滲透性防護墊吸附濺出葯液。
2、配製化療葯物的准備要求
①洗手,戴帽子、口罩、護目鏡,穿防滲透隔離衣,戴手套;
②輕彈安瓿頸部,墊紗布掰開。
3、執行化療葯物操作的要求
①溶媒沿瓶壁緩慢注入瓶底,葯粉浸透後再晃動;
②瓶裝葯液稀釋後抽出瓶內氣體;
③抽取的葯液不超過注射器容量的3/4;
④抽取葯液後,不要將葯液排於空氣中;
⑤操作結束後擦洗操作台、洗手、沐浴;
⑥靜脈給葯時戴手套;確保注射器及輸液管接頭連接緊密;
⑦加葯速度不宜過快。
4、化療葯物外漏和人員暴露時的處理要求
①應立即標明污染范圍,避免他人接觸;
②葯液溢灑,用吸水毛巾或紗布吸附葯粉溢灑,用濕紗布輕輕抹擦,再用肥皂水擦拭污染表面;
③葯液濺到工作服或口罩上,立即更換葯液濺到皮膚上,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葯液濺到眼睛裡,立即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④記錄,必要時就醫。
5、污染廢棄物的處置要求
①凡與化療葯物接觸過的廢棄物放置在有特別標記的防刺破、防漏的專用容器中,由專人封閉處理;
②所有污染物、一次性防護衣、帽等焚燒處理。
非一次性物品如隔離衣等,與其他物品分開放置、標記,高溫處理。
③處理48小時內接受過化療的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時,須穿隔離衣、戴手套;被化療葯物或病人體液污染的床單等單獨洗滌;
④病人使用過的洗手池、馬桶用清潔劑清洗;
⑤混有化療葯物的污水,應在醫院污水處理系統中專門處理後再排入城市污水系統。
㈧ 化療葯物對人體的危害!
如果葯液不慎濺入眼內或皮膚上,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經常接觸會有一定影響 如下:
對32名腫瘤科職業接觸化療葯物護士進行了防護干預研究,並與干預前調查組的48名護理人員進行了效果對照。結果乾預後職業接觸抗腫瘤葯物的護士白細胞減少、脫發、月經異常等臨床副反應發生率下降了56.6%。結論職業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防護,必須建立和使用有效的防護設備及措施,實施教育與行為干預為主的防護原則,嚴格執行衛生防護制度,才能有效的控制護士職業接觸化療葯物對健康造成的損害。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表明,經常接觸腫瘤病化療葯物的護士受孕時間可能會比正常的要長,而且胎兒早產的幾率也較高。
面對化療葯護士如何自護
抗腫瘤葯能冶癌,同時也在治療過程中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國外研究證實,管理及使用抗腫瘤葯物的人員可能通過皮膚直接接觸、吸入或吞食(在病房吃飯),受到低劑量葯物的影響,可導致誘變性、染色體畸變,具有致癌、致畸及臟器損害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抗腫瘤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製化療葯的防護設備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存在對抗腫瘤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下面介紹一些護理工作者在接觸化療葯時應掌握的防護知識。
一、環境
1.抗腫瘤葯物的配製工作只能,由接受過專門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
2.有條件的醫院,抗腫瘤葯物的配備應在專門的配葯室、層流操作台上進行,沒有條件的醫院,抗癌葯物配葯室應設在人流較少處,室內要安裝排風設備,保證空氣流通。
二、操作前
1.接觸抗癌葯的護士操作前要穿防護衣,戴一次性口罩,防止由呼吸道吸入;戴一次性帽子,戴乳膠手套,減少皮膚接觸,有條件的戴目鏡。 2.戴手套前及脫離手套之後應認真洗手。
三、操作時
1.打開粉劑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包裹;溶解葯物時,溶酶應沿安瓿壁緩慢注入瓶底,待葯粉浸透後再攪動。
2.使用針腔較大的針頭抽取葯液,所抽葯液不宜超過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葯液外溢。
3.如果葯液不慎濺入眼內或皮膚上,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葯液,應及時用紗布吸附並用清水沖洗。
4.操作時應確保空針及輸液管接頭處銜接緊密,以免葯液外漏。
5.用注射器抽吸葯液後排空氣時,用一片無菌酒精棉片放在針頭周圍,以免葯液外流污染。
四、操作後
1.葯液輸完後拔針時應戴橡膠手套。
2。接觸化療葯物的用具、污物應放人專用袋內集中封閉處理,化療廢棄物應放在帶蓋的容器中,並註明標記。
3.護土處理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或分泌物時必須戴手套。
五、凡有化療物的醫療單位,一定要堅持化療的防護原則
1.工作人員盡量減少對化療葯不必要的接觸。
2.盡量減少化療葯對環境的污染。
3.切實加強對接觸抗癌葯護士的工作科學規范化管理,除加強接觸抗癌葯護士的自我防護知識的教育,進行專職培訓,實行常規性防護知識考核外,還要制定護士接觸抗癌葯操作規程、安全防護措施。 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㈨ 化療葯物配置的防護措施
一、最好是有生物安全櫃,安裝通風設備,若沒有的話,可以將治療室進行通風或安裝排氣扇。
二、護士的個人防護:穿一次性防滲透的防護衣;帶手套、眼罩、操作台上鋪一次性墊巾。
三、注意化療葯物的外溢,一旦出現外溢需按照外溢的應急預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