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童裝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我國童裝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來,作為服裝市場組成之一的童裝市場已成為企業一個新的競爭焦點。文章分析了國內童裝市場現存的一些弊端,並對童裝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以期能為童裝企業正確進行品牌定位、選擇細分市場等提供一些參考。
《中國童裝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國內城鎮居民對各式童裝的消費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為26.5%。童裝消費檔次也已由以中低檔需求為主轉向以中檔需求為主,中高檔需求增長迅速。近幾年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需求趨向潮流化、品牌化。報告稱童裝市場將成為中國最有增長性的市場之一。
一、童裝市場現狀
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來,作為服裝市場組成之一的童裝市場已成為企業的一個新的競爭焦點。據最新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人數佔全國人口的25.4%,同時每年新增的嬰兒數約為2000多萬,再加上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快,因而每個兒童每年對於服裝都會有新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童裝的市場潛力是多麼驚人。但是,在我國的整個童裝行業中,童裝市場與日益擴大的消費需求還不能很好的融合,童裝市場還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童裝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童裝根據兒童的年齡變化應該有嬰兒服、幼童服、小童服、中童服和大童服五種類別。然而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的產品結構還不夠合理,市場上銷售的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嬰兒服、中童服、大童服則偏少,尤其大童服裝更是嚴重缺少。筆者去年曾對上海市的童裝品牌做過調研,調研結果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這點可以從分析結果看出(見表1)。
《服裝行業2004年報告》已指出,我國10歲~14歲人口佔全部14歲以下人口的44%,童裝需求量佔全部童裝需求量的48%。由此可見,大童服的市場需求量大。
根據消費人群的不同,服裝的價位可分為低、中、高三檔。目前我國童裝價位的總體特點是兩極分化,低檔次的和高價位的童裝不難買到,而中等價位的款式新穎、性價比高的童裝則較少。但在上海調研時,很多接受調查的家長表示,孩子身體發育變化快,買的服裝不可能穿很久,故沒有必要去買高價位的服裝,而低價位的服裝質量、款式等又不盡如人意,所以還是想要中等價位的。(調查分析結果見表2)
從以上兩點說明我國的童裝生產商對目標市場的真實需求情況關注不夠,致使童裝產品結構不合理。
2.童裝設計水平比較低。法國莎娃設計中心設計師劉莎說,缺乏專業設計人才,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是形成目前童裝市場現狀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數量非常有限,很多設計師主要以成人服裝設計為主,對於童裝只投入極少的精力。
童裝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設計和市場營銷能力。而目前我國童裝業在設計和布局上,相對處於初級階段,童裝設計主要停留在模仿國外同類產品的色彩、款式的表面水平上,對於國外童裝的設計理念、營銷模式等的學習卻不重視,因此許多新生品牌由於企業實力及營銷策略等原因,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還有國外每年至少發布兩次童裝流行趨勢,有專業童裝書刊和著名童裝設計師,而我國幾乎沒有專業童裝的研究機構,更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發布童裝流行款式。
這些造成我國目前童裝設計質量較為低下,服裝尺碼與同齡兒童的身材差距大,服裝款式成人化,「千牌一面」等現象,真正形成品牌文化與設計風格的童裝可以說是罕見。
據調查,現今的孩子對於服裝款式的時尚化、個性化已經很敏感,超過80%的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參與服裝的購買,孩子對父母購買童裝的決策有很高影響。所以設計上的「千牌一面」與「時尚、個性」相撞的結果就是供不符求,對供需方都產生影響,也給國外童裝品牌更多的市場空間。
3.國產童裝品牌缺乏競爭力。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王茁表示——設計理念陳舊、品牌文化缺失、市場定位偏差的通病已經成為限制童裝市場發展的瓶頸,品牌細分將成為中國童裝市場走出「小市場」的重要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少年兒童消費群體,但品牌童裝專業生產企業卻找不到200家,為兒童設計服裝的名師更是屈指可數。我國多數童裝企業責任心不強,市場競爭混亂,品牌良莠不齊。
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總體消費特點表現為:市場需求量大,但新生品牌難以滿足市場對其品牌的要求,許多企業往往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對品牌的建設根本沒有意識到。例如浙江湖州的織里鎮,注冊的童裝企業就近5000家,但是大部分的生產廠家重短期利益,輕品牌建設,生產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主要集中在批發市場銷售,相對於外國童裝品牌,其產品就缺乏品牌競爭力。據統計,現在國內童裝市場進口品牌已經占據5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童裝生產企業,70%處於無品牌競爭狀態,有品牌的童裝也只佔市場份額的30%。從市場銷售成績來看,海外以及合資童裝品牌在各大商場中都獲得良好的業績。
二、童裝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有專家預測,今後每年新生兒的出生率將保持較高幅度增長,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達到最高峰,未來十年,童裝市場消費需求將呈現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因此國內童裝市場有著巨大的容量與誘人的發展前景。童裝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並不斷發展與壯大,一定要把握好消費者市場、資源和文化的變化趨勢,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行為方式,挖掘自身潛能,以提高競爭實力。以下筆者根據童裝市場發展趨勢,歸納出幾點關於童裝的見解,希望對我國童裝企業的更好發展有所助益。
1.童裝的時尚設計要求越來越高。雖然目前童裝市場的主流產品仍以休閑和運動為主,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在購買服裝上的發言權越來越多,時尚類童裝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大。相對於過去以保暖、舒適等傳統實用功能為要求,現在的兒童服裝有了更高的設計要求。因為兒童的購買參與,好的童裝設計應能夠全面考慮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夠把面料、色彩、裝飾等設計要素與時尚趨勢緊密結合。合格的童裝應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這樣才能為對著裝風格要求越來越具體的兒童及他們的家長所接受。
2.品牌建設勢在必行。從目前我國童裝業面臨的問題可以看出,我國的童裝業最缺乏的是品牌建設的意識。童裝的品牌消費將成為主流,尤其是知名度較高或市場較成熟的品牌,將成為孩子和家長首選購買的目標。但是與進口品牌相比,我國的童裝品牌缺乏競爭力。那麼,國內童裝品牌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脫穎而出呢?筆者認為企業首先應該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市場定位,然後根據自身品牌定位仔細的進行市場調研,把握流行趨勢,了解消費需求,設計出融入流行元素、符合需求、體現品牌文化的特色產品,應該以品牌建設、發展為主要目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短期收益,這樣才能順應童裝潮流的品牌化市場趨勢。
3.童裝的健康、衛生要求更高。安全是童裝的第一要素。超過65%的受調查者都非常關心童裝的健康和衛生問題,把童裝面料的安全性放在選擇的首位。當前國內童裝的安全合格率還不是很高,許多色彩斑斕的童裝面料中含有不少對皮膚有刺激性的化學原料。因此廠家在童裝面料的選擇時應該要非常注意安全性問題,應該選擇吸汗、透氣、舒適,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甲醛含量也極低的面料作為童裝面料。因為質量是保證品牌更好發展的基礎。
4.產品結構更趨合理。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童裝企業要想在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須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找准自身的市場定位,了解細分市場的詳細情況,實行差異化的營銷手段,運用靈活的競爭策略,例如:市場上缺乏大童裝,那麼企業就會以此細分市場為發展目標;童裝的國標號型相對滯後,那麼企業就會自己進行調研,制定合適的細分市場號型的企業標准。這樣童裝的產品結構將會越來越合理。
總之,中國童裝企業只有在不斷地挖掘自身優勢和尋找、開拓市場機會的過程中,不斷地去修正和確立自身的發展策略才是根本。
② 兒童服裝的特點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考慮到孩子多動且抵抗力較低等元素,一般服裝的設計都會以便於穿脫,觸感舒適為主。像一些上衣,為了便於穿脫,會設計領口開扣——
而像褲子這類,為了避免勒,一般也會選用彈性好的松緊腰口,甚至為了適合更多的人群需求,有些褲子會採用兩用檔的設計。
總之,一切都是為了舒適與方便還有安全考慮。像小孩子的衣服是不可以有太多的裝飾,以及一些容易小部件的,這樣是為了防止小兒誤食,造成危險。
③ 現在童裝行業的痛點是什麼
兒童服裝簡稱童裝,指適合兒童穿著的服裝。按照年齡段分包括嬰兒服裝、幼兒服裝、小童服裝、中童服裝、大童服裝等。還包括中小學的校園服裝等。按照衣服的類型分為:連體服,外套,褲子,衛衣,套裝,T恤衫,鞋等。
童裝衣服的料子要求比成人高,既要好看,穿著又要舒服,關鍵還是童裝質量要有保證,不能損害兒童健康,這是每位家長都很關注的一點。
童裝涵蓋了0-16歲年齡段人群的全部著裝。童裝市場根據年齡段細分為嬰兒裝、幼兒裝、小童裝、中童裝、大童裝、少年裝等;根據童裝的價格、材質、功能、質量及設計細分為高端童裝市場、中高端童裝市場及低端童裝市場。
童裝行業處景氣發展階段,增速較高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約1450億元;預計2016-2021年童裝行業復合增速約6.3%,快於整體服裝市場4.6%的復合增速,判斷童裝仍處於景氣度較高階段,行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
小童裝增速快於整體童裝市場。2016年,小童裝(0-3歲)和大童裝(4-14歲)的行業規模分別為273億元、1177億元(佔比81.16%)。從增速來看,2013年二胎政策放開,新生兒數量逐漸增加,導致小童裝增速出現拐點式上升,2016年小童裝服飾零售額同增12%,
高於大童裝增速(5%)。隨著新生嬰兒成長,未來有望傳導至大童裝。
中國童裝人均消費額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童裝人均消費額仍落後較多。2016年我國童裝人均消費額僅為16美元,約為日本人均消費的1/4,英國人均消費的1/8。近年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生活消費水平也隨之提升。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8090後占育兒群體的比例已超85.9%。該類人群多為獨生子女,成長於相對優越和寬松的經濟環境中,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並且保有優生優育的育兒觀念。中國目前主流的4+2+1家庭結構為兒童消費支出提供了兩代人財富積累的基礎,童裝作為兒童消費中佔比相對大的品類,將受益於本次消費升級。
童裝行業發展痛點分析
景氣度高、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童裝行業吸引了眾多服裝企業的目光。除了專業童裝品牌接二連三的涌現,運動體育品牌、快時尚品牌、休閑服飾品牌以及其他成人裝品牌也紛紛加碼兒童市場,加劇行業競爭,形成了目前國內外多品牌混戰的局面。目前我國童裝市場參與者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市場仍不成熟,集中度較低。
長期看,相較其他服裝細分行業,童裝對於產品的質量和功能性要求更加嚴格,這一消費特點決定了優秀的童裝企業有望實現品牌沉澱,獲得持續的領先優勢,行業集中度望逐步提升。
短期看,目前仍有很多參與者正在積極進入童裝市場,在未來幾年時間里,行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因此短期看龍頭市佔率提升速度可能相對較慢。
中國高端童裝市場發展前景
高端童裝作為童裝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高端童裝主要由中高端收入家庭消費的現實,中國高端童裝市場的規模也已經超過300億元,童裝市場在未來幾年中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有部分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普遍看好童裝市場發展的前景,開始涉足童裝經營。
童裝行業在中國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行業空間較大,在此階段,規模的增長帶來的先發優勢的確立至關重要。
④ 童裝好做還是年輕女裝好做
無論是做童裝還是做女裝,其實最主要的是看自己,看以下兩點你更擅長什麼:
1.了解自己的用戶是誰?有什麼需求?
開店肯定有針對人群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所有年齡層的群體的生意。所以,你的目標用戶是哪類群體?你是否清楚地了解他們的喜好?常常在哪裡活動?有什麼樣的需求?
我們可以簡單地看下童裝和年輕女裝的用戶群體特徵。
童裝:由於女性在育兒過程中占據主要地位,所以童裝的消費群體大多是女性,小部分也有爸爸協助采購。現在生育的主力軍是85後、90後,有數據顯示購買人群最多的是25-34歲的群體,她們更注重商品的品質和性價比。
年輕女裝:既然定位在年輕女裝,那麼購買人群應該集中在20-28歲左右的年齡層。她們關注時尚,追求潮流,喜歡買可以表達自己態度和個性的商品。而且這部分人群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種草,分享自己的購物心得。
2.擁有的資源與目標用戶的需求是否一致?
做哪類生意都需要一些資源,開服裝店,你需要的資源可能是一手貨源、......
最重要的是你所擁有的資源和目標用戶的需求是否一致。比如現在你手頭上有認識的男裝工廠,做工不錯,還能拿到一手價。但你現在想開童裝店,或是女裝店,那麼這個資源和你的用戶想要的並不一致,可能它就是無效資源。而如果你有一個女裝工廠,那麼做女裝店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3.基於資源or用戶去選擇自己想做的領域
做童裝還是做年輕女裝,最後還是得看你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正好有童裝或者女裝的資源,而且想把它最大化地利用起來,那麼就做與資源適配的領域;
如果你很了解童裝用戶群體或者女裝用戶群體,能夠准確地把握住她們的需求,提供與用戶需求對應的商品和服務,那麼做好做大也是不成問題的。
重新回過頭來看下自己的初衷和資源,你有答案了嗎?
⑤ 中國服裝網目標客戶群體特徵
不同群體特徵不同
(1)嬰幼兒的成長速度較快,一般1~3歲的服裝都會以幾個月換一次碼數,所以很容易造成貨存,所以在進貨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數量。(2)兒童市場的外觀和顏色等歲市場的潮流波動性較大,所以很容易造成款式或圖案過期,像那些卡通圖案的童裝之類的。、新生代(15~25歲)新生代是指年輕的一代,也就是現在的80後、90後的消費市場,這類人群在服裝市場的比例最大。這一類人群最大的優勢是一般不會關注價格,而只關注款式是否個性新潮。建議最好以學校初中及高中的人群來定位。不過需要注意的地方時他們會」喜新厭舊「,對於過時的款式和規格,傳出去就會被人笑話,所以在進貨和選擇上一定要慎重。另外,這一年齡段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虛榮,好面子,服裝店主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選擇最合適的溝通術語和講解。3、中年人士(25~55歲)這類客戶的市場佔到的比例大約為30%左右。這類的市場人群特性比較分散。但大體上可以分為成功人士、藍領和普通人群三種:(1)成功人士的追求是品位大於品牌大於價格,你可以是天價,可以不是品牌,但一定要有品位。而這一類一般店鋪的選擇都要在高檔的服裝商城,建議是走老客戶的資源,並且盡可能把我這類人群的妻子。(2)另外的藍領或者普通人群,一般服裝的定價要在100元左右,而且選址也可以設在店鋪租金較為實惠的地段。因為他們有生活和家庭的壓力,對於服裝的要求是得體、干凈,而不是價格多高和品牌多好。這類人群的收入相對偏低,更關注兒女的教育和生活的開銷,對於自己的衣食住行相對關注較少,所以給的建議是盡可能的不要選擇這個年齡段和收入水平的中年人作為主營,可以作為輔助客戶群4、老年人(58~80歲)對於老年人的市場來說,21世紀以後才逐漸興起並引起各大服裝、旅遊、酒店等服務行業的重視,在服裝行業的比例大約是在12%~15%。針對這一類客戶群的服裝店主要打的是親情牌。
⑥ 調查報告(2)
一、鄒區燈飾市場簡介及發展:
鄒區燈飾市場成立於1993年 ,經過十餘年的風雨發展先後成立了鄒區燈飾城(1993)、光輝燈具市場(1997)、發得燈具廣場(2005)。被中國照明協會授予「中國燈具城」。鄒區燈飾市場以批發為主兼營零售的大型專業燈具市場,現在鄒區燈具市場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燈具批發的,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輻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河南等地專業燈具市場為主,調查中有商戶反映客戶遠到黑龍江、沈陽等地。
鄒區燈飾位於常州西郊鄒區鎮上,居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離常州機場和滬寧高速出口8公里,312國道貫穿市場,交通非常便捷是中國燈具三大集散地之一(廣州古鎮、山東臨沂、常州鄒區)。
十餘年的風雨歷程,鄒區燈具城成功走出了一條培育、發展、鞏固、繁榮的創業之路,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燈具製造業也初具規模,形成了明顯的區域優勢。依託現有大型燈具銷售市場的優勢,強勁拉動燈具生產產業發展。常州鄒區是中國燈具行業的一個奇跡,創造了中國燈具賣場的成功典範。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鄒區鎮就有「中國燈具之鄉」的美譽,而那時,無非是些小打小鬧的製作燈具的手工作坊。鄒區燈具城開工建設,燈飾製造 產業因市而生,循市而動。這是鄒區燈具市場發展的一種獨特模式,市場沒有強大的產業支撐必定受制於人。在燈具市場蓬勃興起的同時,鄒區燈具製造產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鄒區燈具生產企業從最初的燈具仿製、配件生產發展到自主開發、設計、生產各類燈飾產品,初步形成了以生產戶外燈、吸頂燈、節能燈、各類光源及燈具燈飾配件的行業特色。但是,與鄒區燈具城在全國的領先地位相比,鄒區本地的燈具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鄒區燈具城的成功運作和示範效應,還帶動了鄒區光輝燈具城、鄒區發得燈具廣場的興起。目前,鄒區燈飾市場已完成升級老燈飾城的精品樓和光輝二期精品樓(2011.9),光輝三期目前正在建設,預計下年建成營業。
現在鄒區燈飾市場佔地260畝,有門市近2000間,入駐企業700家,以批發為主的大型專業燈具市場。
二、物流便捷:
當初的鄒區燈具市場是依託新建成的312國道這個天賜良機的話,那麼,鄒區所處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獨特戰略地位,以及便捷通暢的交通樞紐,無疑都成為鄒區成功發展的優勢。312國道從市場門前橫貫而過,321省道、滬寧高速公路、常州機場、京杭大運河、常州港都近在咫尺,從而增強了鄒區的核心影響力和輻射力。
鄒區的物流服務是建立在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基礎上的,它更加體現了鄒區批發集散的市場特色。現市場有燈具托運部40多家,線路300多條,主要輻射到大部分華東地區及全國各地。使用鄒區燈具的集散領域不斷細分,讓上、下線商家真正體會到快速便捷的物流優勢。
完善的物流體系為鄒區成為最大的燈具批發集散地,輔就了一條「綠色通道」,極大的方便了貨物的流通。
三、燈具貨源
在這個燈具專業市場里,民用燈具的銷量佔了整個燈具城銷量的65%,工礦燈佔35%。而工礦燈具、戶外燈具、節能燈基本上以本土生產為主,主要是武進和金壇居多,也有部分產品從鹽城、無錫、揚州、丹陽等地進入市場,民用燈具主要從廣州、上海、浙江等地,部分低壓水晶燈在常州本地生產。
四、市場知名度
現在鄒區燈飾城是全國第二大集散地,全國的經銷商都知道。再加上成立常州照明電器協會,商戶互通信息,又在2006年辦了內刊《常州照明》全國的有關燈飾行業的信息能在第一時間商戶。市場也一直在各大報紙、電視做推廣,使之名聲一直擴大。
五、對徐州十里河燈飾城的建議
①在試點期間,商戶對北京十里河燈飾城不了解,大部分的商戶甚至沒有聽說。建議公司擴大宣傳力度,如果總公司也做宣傳活動就更好了。
②宣傳單頁上對北京十里河燈飾城徐州店的信息不明確,商戶不能第一時間知道我們是來做什麼的,每次都要詳細解釋。建議重做宣傳單,明確招商信息及優惠政策,招商大會的時間也要確定。
③商戶對於徐州店以批發為主表示擔心,尤其擔心物流運輸、客戶來源。建議和一些知名的物流公司洽談,在項目內開設站點辦事處,加大對徐州四周的城鎮燈飾經營者的宣傳。
六、總結經驗
在常州市調期間也增加自己對燈飾行業的認識,也更直接的對燈的品種品類的認識,也了解燈飾城運作模式,市場燈飾品種經營的模式,對精品樓的布局、中堂的擺設、室內的裝修、店鋪內的經營品類分布、對燈具的的品牌、貨品來源渠道、大致價格有了一定了解,豐富了我自身的知識,對後期對徐州店的運營管理中起到借鑒作用。
我國童裝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來,作為服裝市場組成之一的童裝市場已成為企業一個新的競爭焦點。文章分析了國內童裝市場現存的一些弊端,並對童裝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以期能為童裝企業正確進行品牌定位、選擇細分市場等提供一些參考。
《中國童裝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國內城鎮居民對各式童裝的消費量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為26.5%。童裝消費檔次也已由以中低檔需求為主轉向以中檔需求為主,中高檔需求增長迅速。近幾年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需求趨向潮流化、品牌化。報告稱童裝市場將成為中國最有增長性的市場之一。
一、童裝市場現狀
隨著我國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來,作為服裝市場組成之一的童裝市場已成為企業的一個新的競爭焦點。據最新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人數佔全國人口的25.4%,同時每年新增的嬰兒數約為2000多萬,再加上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快,因而每個兒童每年對於服裝都會有新的需求,由此可見,我國童裝的市場潛力是多麼驚人。但是,在我國的整個童裝行業中,童裝市場與日益擴大的消費需求還不能很好的融合,童裝市場還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童裝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童裝根據兒童的年齡變化應該有嬰兒服、幼童服、小童服、中童服和大童服五種類別。然而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的產品結構還不夠合理,市場上銷售的幼童服及小童服居多,而嬰兒服、中童服、大童服則偏少,尤其大童服裝更是嚴重缺少。筆者去年曾對上海市的童裝品牌做過調研,調研結果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這點可以從分析結果看出(見表1)。
《服裝行業2004年報告》已指出,我國10歲~14歲人口佔全部14歲以下人口的44%,童裝需求量佔全部童裝需求量的48%。由此可見,大童服的市場需求量大。
根據消費人群的不同,服裝的價位可分為低、中、高三檔。目前我國童裝價位的總體特點是兩極分化,低檔次的和高價位的童裝不難買到,而中等價位的款式新穎、性價比高的童裝則較少。但在上海調研時,很多接受調查的家長表示,孩子身體發育變化快,買的服裝不可能穿很久,故沒有必要去買高價位的服裝,而低價位的服裝質量、款式等又不盡如人意,所以還是想要中等價位的。(調查分析結果見表2)
從以上兩點說明我國的童裝生產商對目標市場的真實需求情況關注不夠,致使童裝產品結構不合理。
2.童裝設計水平比較低。法國莎娃設計中心設計師劉莎說,缺乏專業設計人才,整體設計水平有待提高,是形成目前童裝市場現狀的主要原因。據了解,目前我國專職童裝設計師數量非常有限,很多設計師主要以成人服裝設計為主,對於童裝只投入極少的精力。
童裝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設計和市場營銷能力。而目前我國童裝業在設計和布局上,相對處於初級階段,童裝設計主要停留在模仿國外同類產品的色彩、款式的表面水平上,對於國外童裝的設計理念、營銷模式等的學習卻不重視,因此許多新生品牌由於企業實力及營銷策略等原因,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還有國外每年至少發布兩次童裝流行趨勢,有專業童裝書刊和著名童裝設計師,而我國幾乎沒有專業童裝的研究機構,更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研究發布童裝流行款式。
這些造成我國目前童裝設計質量較為低下,服裝尺碼與同齡兒童的身材差距大,服裝款式成人化,「千牌一面」等現象,真正形成品牌文化與設計風格的童裝可以說是罕見。
據調查,現今的孩子對於服裝款式的時尚化、個性化已經很敏感,超過80%的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參與服裝的購買,孩子對父母購買童裝的決策有很高影響。所以設計上的「千牌一面」與「時尚、個性」相撞的結果就是供不符求,對供需方都產生影響,也給國外童裝品牌更多的市場空間。
3.國產童裝品牌缺乏競爭力。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王茁表示——設計理念陳舊、品牌文化缺失、市場定位偏差的通病已經成為限制童裝市場發展的瓶頸,品牌細分將成為中國童裝市場走出「小市場」的重要途徑。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少年兒童消費群體,但品牌童裝專業生產企業卻找不到200家,為兒童設計服裝的`名師更是屈指可數。我國多數童裝企業責任心不強,市場競爭混亂,品牌良莠不齊。
目前我國童裝市場總體消費特點表現為:市場需求量大,但新生品牌難以滿足市場對其品牌的要求,許多企業往往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對品牌的建設根本沒有意識到。例如浙江湖州的織里鎮,注冊的童裝企業就近5000家,但是大部分的生產廠家重短期利益,輕品牌建設,生產的產品以中低檔為主,主要集中在批發市場銷售,相對於外國童裝品牌,其產品就缺乏品牌競爭力。據統計,現在國內童裝市場進口品牌已經占據5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童裝生產企業,70%處於無品牌競爭狀態,有品牌的童裝也只佔市場份額的30%。從市場銷售成績來看,海外以及合資童裝品牌在各大商場中都獲得良好的業績。
二、童裝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有專家預測,今後每年新生兒的出生率將保持較高幅度增長,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達到最高峰,未來十年,童裝市場消費需求將呈現一個穩步上升的趨勢。因此國內童裝市場有著巨大的容量與誘人的發展前景。童裝企業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並不斷發展與壯大,一定要把握好消費者市場、資源和文化的變化趨勢,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行為方式,挖掘自身潛能,以提高競爭實力。以下筆者根據童裝市場發展趨勢,歸納出幾點關於童裝的見解,希望對我國童裝企業的更好發展有所助益。
1.童裝的時尚設計要求越來越高。雖然目前童裝市場的主流產品仍以休閑和運動為主,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在購買服裝上的發言權越來越多,時尚類童裝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大。相對於過去以保暖、舒適等傳統實用功能為要求,現在的兒童服裝有了更高的設計要求。因為兒童的購買參與,好的童裝設計應能夠全面考慮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夠把面料、色彩、裝飾等設計要素與時尚趨勢緊密結合。合格的童裝應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這樣才能為對著裝風格要求越來越具體的兒童及他們的家長所接受。
2.品牌建設勢在必行。從目前我國童裝業面臨的問題可以看出,我國的童裝業最缺乏的是品牌建設的意識。童裝的品牌消費將成為主流,尤其是知名度較高或市場較成熟的品牌,將成為孩子和家長首選購買的目標。但是與進口品牌相比,我國的童裝品牌缺乏競爭力。那麼,國內童裝品牌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脫穎而出呢?筆者認為企業首先應該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市場定位,然後根據自身品牌定位仔細的進行市場調研,把握流行趨勢,了解消費需求,設計出融入流行元素、符合需求、體現品牌文化的特色產品,應該以品牌建設、發展為主要目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短期收益,這樣才能順應童裝潮流的品牌化市場趨勢。
3.童裝的健康、衛生要求更高。安全是童裝的第一要素。超過65%的受調查者都非常關心童裝的健康和衛生問題,把童裝面料的安全性放在選擇的首位。當前國內童裝的安全合格率還不是很高,許多色彩斑斕的童裝面料中含有不少對皮膚有刺激性的化學原料。因此廠家在童裝面料的選擇時應該要非常注意安全性問題,應該選擇吸汗、透氣、舒適,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甲醛含量也極低的面料作為童裝面料。因為質量是保證品牌更好發展的基礎。
4.產品結構更趨合理。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童裝企業要想在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須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找准自身的市場定位,了解細分市場的詳細情況,實行差異化的營銷手段,運用靈活的競爭策略,例如:市場上缺乏大童裝,那麼企業就會以此細分市場為發展目標;童裝的國標號型相對滯後,那麼企業就會自己進行調研,制定合適的細分市場號型的企業標准。這樣童裝的產品結構將會越來越合理。
總之,中國童裝企業只有在不斷地挖掘自身優勢和尋找、開拓市場機會的過程中,不斷地去修正和確立自身的發展策略才是根本。
一、是否已經購買了筆記本電腦?
在接受調查的7715名讀者中,已經有4618人購買了筆記本電腦,占據59.86%的份額。接近六成的數字,說明中國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開拓已經到了一個比較深入的階段,廠商已經不再適宜繼續用簡單的鋪貨達到完成銷售的目的,必須採用個性化、區別對待的方式應對目前各個不同特性消費群體的需求,了解他們對於產品配置、外觀設計、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接受調查的7715名讀者中,有1460人選擇「最近准備購買」,占據18.92%的比例;選擇「准備一年內購買」購買的為1250人,占據16.20%。以上兩個部分的佔比總量為35.12%,這也是當前廠商們需要著重發力的人群。
選擇「最近一年內不準備購買」選項的有387人,佔比5.02%。
二、品牌印象
目前國內電腦品牌已經不像十年前那般「萬馬奔騰」了,不過品牌數量卻也不少,一般用戶尋常能見到的筆記本電腦品牌大致有30多個,加上一些少為人知的地方性品牌的話,總體數量就會達到150個左右。如果算上國內一些接近於山寨廠商的品牌的話,恐怕總數將會達到上千個。
本次的筆記本電腦市場調查中,比特網選擇了國內最為知名的聯想、thinkpad、戴爾、惠普、華碩、索尼、宏碁等品牌,總數不多,一共只涉及了七個品牌,另外加了一個「其他」的選項。之所以沒有設立太多的選項,主要是我們擔心過於細分會影響到調查數據的質量——用戶可能會因此從中選擇自己正在使用的產品廠家,而不是列舉出自已心儀的筆記本電腦品牌。
在總共的7715個調查問卷中,有1808人選擇了聯想,佔比為23.43%。我們不能不承認聯想在國內的巨大成功,無論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聯想品牌都在市場上摧朽拉枯,彌漫出一種舍我其誰的氣概。聯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該公司對於國內市場用戶的需求把握是下了大工夫的,對於各種不同應用需求的用戶群,聯想都推出了精心定製的產品,並輔以相應的市場策略和手段進行全方位、大范圍的宣傳,這也就難怪會有那麼多用戶心屬聯想。
註:本次調查比特網將聯想與thinkpad分開來做)的有1468人,佔比為19.03。這個數字一點不令人吃驚,thinkpad畢竟曾經是市場上最引人嚮往的筆記本電腦品牌,「大黑」、「小黑」成為永恆經典,在被聯想收購納入旗下後,thinkpad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在國內市場上的影響力日漸增加,成為多數用戶購買筆記本電腦之前的首要選擇之一。
聯想品牌和thinkpad品牌占據的總量為42.46%,接近了總數的一半,由此可見「大聯想」在國內筆記本電腦市場上的威力,聯想在國內的品牌經營上是非常成功的。
戴爾以1196票、15.50%的佔比,成為本次品牌影響評選中的第三名。最近幾年來,戴爾在國內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動作越來越大,產品系列的推出也是煞費苦心,我們能夠明顯看出戴爾在迎合國內筆記本電腦用戶上所下的決心,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不斷推向市場,從而也贏得了用戶的極大認可。
本次調查有13.90%的佔比,總計1072人選擇惠普作為印象最深刻的筆記本電腦品牌,相信對於惠普這樣的知名品牌,這樣的結果是無可無不可之間:雖然在國際電腦市場上,惠普是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廠商,但是在中國市場上,聯想和thinkpad在當前卻是難以逾越的鐵閘。至於戴爾,本身就是與惠普難分伯仲的對手,區區1.60%的差距並不能完全印證兩者品牌之間的高下。
自從問世之後,華碩筆記本電腦在市場上聲名鵲起,精緻的做工、優秀的工業設計,媲美日式產品的製造工藝,著實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的擁躉。因此,在本次調查中,共有825人選擇了華碩作為印象最深刻的筆記本電腦品牌,佔比為10.69%,對於華碩來說,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老牌廠商索尼排在本次調查的第六,一共有562人選擇了索尼,佔比為7.28%。以索尼為代表的日系品牌一貫給人一種高貴的印象,精緻的設計、時尚的做工,無一不體現出精益求精的理念,其中尤以索尼vaio系列為甚。不過由於價格高昂、使用人群限制以及市場策略略顯保守的緣故,日系品牌在國內市場的認知度多年來落後於國產品牌和美國品牌。
最近一年來,宏碁在國際筆記本電腦市場的份額不斷上揚,甚至威脅到惠普、戴爾等國際廠商,在國內宏碁筆記本電腦也不斷攻城略地,令其他競爭者為之側目。然而,從本次品牌調查來看,卻只有佔比4.87%、總共376人選擇宏碁作為印象最深刻的筆記本電腦品牌,這一點令我們稍感意外,不過由此也說明,盡管現在宏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頗具聲色,但是在國內的品牌維護和推廣上,宏碁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以上七大品牌以外,還有佔比5.29%、總計408人選擇了「其他」作為印象最深刻的筆記本電腦品牌。這其中涉及了數十個甚至更多的廠商,由此也不難想像品牌經營的艱難,不過品牌畢竟是廠商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任何一個廠家也不會漠視。對於這些廠商來說,較小的份額意味著他們會有更加廣闊的增長空間,也許一個對路的品牌和市場策略就能夠幫助他們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品牌認知度。
⑦ 我國童裝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相對於女裝、男裝和運動裝等正在進入成熟階段或正處於成熟階段的細分市場,中國童裝行業仍處於增長較快的成長期,是中國服裝行業的熱門細分市場。兒童處在快速生長階段,服裝的更換頻次相比成人更高,每年更新約為15-20 件,而成人約為10件;此外我國素來有重視下一代的觀念,對兒童的日常開支表現為價格敏感度低、追求品質化等特點,因此童裝相對於成人裝,家長更樂於消費、並願意為品牌買單。綜合來看,中國童裝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童裝市場處於成長期
我國童裝市場發展於90 年代初期,相對於整個國際童裝市場起步較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童裝的需求開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國內的童裝品牌逐漸崛起,海外的童裝品牌也紛紛進入市場,但我國童裝市場整體的發展與男女裝相比,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端童裝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⑧ 童裝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權威機構統計表明,中國高端童裝市場規模擴張速度快於整個童裝市場,並且二胎政策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童裝行業的需求。通過從供給端與需求端對高端童裝行業進行分析發現:中國高端童裝製造行業的每年新增的企業數量十分可觀,這為市場提供了足夠的商品;中國兒童人均童裝消費金額也在逐年增加,並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父母願意消費高端童裝,這一趨勢從高端童裝在童裝行業越來越高的佔比可以看出。
童裝與高端童裝行業當前市場規模及增速理想
根據Euromonito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增長,增長率呈波動上升。在2019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達到2391.5億元,同比增長了14.6%。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⑨ 中國童裝未來的發展趨勢怎樣呢
09年童裝市場受到去年金融危機「寒流」的侵襲,將迎來新的市場挑戰,較多的童裝企業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尚難作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在策劃今年市場營銷策略中,對今年童裝市場總體趨勢處於撲朔迷離的狀態。 從近期童裝市場此起彼伏的走勢,預測今年童裝市場由於受到居民預期可支配收入不穩定因素的影響,消費者對童裝需求將從數量上的減少或品牌檔次上的降低來滿足孩子衣著打扮,消費需求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今年童裝市場有序和穩步地發展。 據業內資深人士分析,2009年6、7月份是服裝行業最低迷的時間段,因此整個服裝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迎接這個服裝行業的冬季。 將遭遇資金困難 經濟的低迷,讓相對弱小的童裝行業受到很大沖擊,首先,童裝企業大部分屬於中小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小,企業規模不大,如果銷售受阻,將造成企業庫存壓力的增加,最終導致流動資金的困難,雖然政府加大了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力度,但由於前兩年服裝行業的過熱發展導致銀行對服裝企業貸款的慎重,因此童裝企業想要從這個政策中獲得支持還需要一個時間段。在2008年的經濟形勢下,童裝的融資渠道也將受經濟形勢影響,越來越窄。 關注80後父母 2009年的消費市場將持續低迷狀態,但是經濟周期中將由波谷走向波峰,在市場回暖的時刻,只要贏得當時的主流消費群就能夠輕而易舉地贏得一個時期的市場。 「80後」作為未來幾年的新生消費群,在服裝消費市場轉好後,將為新的品牌和產品創造新的空間。因此提前研究「80後」的消費特徵和習慣對未來童裝市場的把握和拓展將十分有益。「80後」基本是具有比較務實的享受型和比較成熟的品牌選擇能力的消費群體,有個性、時尚、快時尚的追求,對品牌誠信提出很高要求。體驗消費如果說在「70後」、「70前」的消費者中過於超前,那麼「80後」的消費中體驗消費將是不錯的一張牌,「80後」更加樂意為舒適的購物感受付費。80後消費時代,網購也更加盛行。
⑩ 時尚資訊丨2021童裝流行趨勢分析
2021年,可持續性將在童裝設計中加快發展步伐,設計師和品牌用更簡單的設計和製作解決過量生產的問題,包容性也是關鍵,許多品牌想方設法推崇多樣性,接下來和小C一起揭秘2021童裝流行趨勢。
關鍵詞:2021童裝核心理念
1. 轉售和修補 將是關鍵:轉售和修補戰略在童裝中尤為重要,成長期的兒童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它們還滿足了消費者對可持續時尚日益增長的需求。
2. 聯手合作 :與有正面影響的公司合作,用真誠的方式提升品牌吸引力 — 此舉可以實現雙贏。
3. 探索調整力 :探索如何通過可調整設計讓產品更實用,重點在於推出更好而非更多的產品。
4. 包容性 :中性童裝興起,思考如何讓設計更有包容性和多樣性。
5. 線上和線 下雙管齊下:在線上和線下同時加固品牌DNA,不再將二者割裂開來。
NO.1 轉售經濟崛起
消費者心態轉向「少即好」,轉售在童裝界越來越重要,轉售的興起已穩定完善,但只是在童裝市場,因為生長期的兒童很快就穿不下原來的衣服了。
可持續性將是該主題的重點,它也能推動消費者的忠誠度,品牌開始投資回收和修補型產品。Hasbro與Terracycle合作的新項目就是個範例,在該項目中,廢棄玩具可以根據成分分開,並加工為原料,再製成新產品。為授權單品創造更閉合的循環生產線。
除了為賦予單品第二次生命,修補和轉售的童裝還可以為品牌吸引新消費群體創造機會,這些消費者可能無力購買品牌的正價產品。例如瑞典品牌Mini Rodini和英國品牌William and the Wolf的二手服裝都有一定折扣,修補和轉售的產品售價更低。
這尤其適合循環經濟,兒童可以穿,穿不下了還能退貨,全程都是和同一個公司交易。西雅圖品牌Kids on 45th是一家實體寄售店,近日剛推出線上訂閱服務。對消費者而言成本更低,對公司而言是通過線上平台發展新客戶的方法。
當今父母首先考慮的就是便利,能讓父母少波折的品牌就有更多機會獲得長期的忠實消費者,對老牌而言,可以推出額外的轉售選項,線下或線上均可。
Sarah Garner,二手童裝零售品牌Retykle主理人:「[香港的] 電商市場不夠成熟,但父母是最容易攻克的防線,因為他們需要方便。」
No.2 道德合作
隨著消費者搜遍社交媒體來獲得下一件最潮單品的發售信息,合作已成為時尚界的常態,但如何用道德的理念來更新合作文化呢?2021年,我們將看到潮流往關注經營造益的方向發展,將其融入品牌事業,不能只用最新發售的產品來哄騙消費者。
教育消費者可持續性的概念將成為關鍵,品牌需要採取果斷行動,成為該領域的先鋒,而不是等著法律採取強制性手段。海綿寶寶等熱門角色,以及國家地理等傳統品牌,都對塑料廢棄物背後的問題做出了表態,成為將其與品牌道路相融合的好案例。
National Geographic啟動了一項為期數年的計劃,可以顯著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廢物數量,與The North Face及其他夥伴合作,教育並鼓勵環保行動,向兒童和成人推廣這類產品。
海綿寶寶與Waste2Wear聯手,開發使用環保材質製作的授權產品,關注PET回收塑料。這是Nickelodeon長期計劃的一部分,使用回收材質開發授權產品。
根據Plastics Today的投票結果,絕大多數美國人 (81%) 希望在產品上看到生產商/零售商提供的「回收指導」標簽。消費者可能想回收,但他們需要更好、更簡單的回收指導。
除了塑料和回收,還要將兒童的熱情與環保行動相結合,例如,H&M與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合作,製作瀕危物種插畫印花設計的產品,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希望該系列能提高年輕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這也是通過品牌事業合作促進轉變的典型案例。
與時尚界的過量生產形成強烈反差,且重視環境影響,可以與環保機構合作來補償對環境的損害,以有效方法來提升品牌形象,成為正向改變的一份子。
No.3 買精買少
千禧一代買的少而精,根據美國TD Bank在2018年7月的報告,42%的千禧一代都是月光族。因此,零售商需要想辦法向這些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價值,鼓勵他們為子女購買使用壽命更長的優質單品。
探索可調整型服裝如何帶來長期的消費者忠誠度,推出使用創新材質和智能結構的優質產品 — 例如加長衣袖、按扣細節、可調整長度等。西班牙品牌Little Creative Factory推崇可持續慢時尚,製作的是可以隨兒童成長而調整的單品,它的款式可穿時間更長,還自帶傳承感,雖然它前期投入價格略高,但消費者在未來花費的錢會減少。
Little Borne設計的無季節系列使用100%有機材質製作,可以把袖子捲起來或放下,讓服裝更實穿。兒童發育期間,服裝只能穿幾個月,因此這類可調整元素是很好的賣點。
環保能增加銷售投資回報率和社會投資回報率,因此可持續戰略中不僅要使用有機棉,還要尋找更新、更智能的面料和生產方式。
多倫多品牌Nudnik的共同創立者Lindsay Lorusso來自廢棄物產業,她用自己的知識為兒童創造了時尚系列。該品牌與海外工廠合作,使用邊角料製作產品,實現工廠和設計師的雙贏。
消費者和品牌越來越強調買精不買多,在該領域,使用壽命更長的單品成為一次性設計的解葯。
No.4 推崇包容性
童裝的包容性在過去幾年有所增強,中性品牌和可調整系列大量涌現。這些傳達出了明確的信息 — 消費者越來越喜愛更有多樣性的產品。
2021年,不僅要在設計中推崇包容性,還要實行真正有包容性的市場營銷,測試對您的消費者而言,包容性意味著什麼,執行既真誠又忠於品牌的營銷戰略。有些人不太喜歡「中性」這個詞,可以適當用「包容性」等詞語來替代,鼓勵兒童做自己,不要在意性別、種族或身體不便等問題。參考新發布的《Tangereene Magazine》雜志了解該趨勢。
自2015年Selfridges的Agender概念空間開設以來,英國公司就引領著該趨勢。M&S和River Island也為中性服裝帶來了變化,拒絕老套、展現自我,讓中性服裝更有包容性。
River Island的#labelsare for clothes宣傳片通過尊重和歌頌差異性來推崇包容性,使用與每個人都能產生共鳴的詞彙。時尚界涌現#labelsare for clothes和#disability not inability等標簽,未來幾年,更有包容性的心態將不斷興起。
Hollister注重起霸凌問題,與反霸凌app Sit With Us合作;馬來西亞的Nickelodeon製作了反霸凌宣傳片,名為Together for Good。
將積極行動與授權相結合,能對兒童產生重要影響,想辦法讓品牌向所有消費者傳遞更多信息,不僅因為這是個趨勢,更因為它是你的立場,消費者會尊重有理想的計劃。
No.5 平衡線上與線下
根據商業地產集團CBRE的報告,門店零售額在2017年增加了3.4% — 這是自2012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次,充分說明了美國消費者將繼續在門店購物。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的電商銷售占銷售總額的9.6%,2017年第四季度美國90%的零售是在實體店完成的。線上和線下的銷售都有所增長,因此線上和線下的展示對品牌而言同樣重要。
將網店變為實體店,進一步將品牌DNA根植消費者心中,Amazon憑借全新實體店技術處於領先地位;從數字領域發家的童裝店現在也開始試水實體店,以此彌補電商方面的不足。
Smallable是該領域的佼佼者,它最初是優質童裝的熱門網店,如今在巴黎已有兩間實體店,在東京伊勢丹百貨內還開設了快閃店。這是吸引新消費者的絕佳方式,他們過去可能沒有注意到網店的存在。
紐約的Little Giants Giant Shorties從網店發家,主打兒童街裝和運動裝,如今已在布魯克林開設了實體店,這是老闆Ivan Rivera長久以來的願望,因為許多街裝品牌都有自己的實體店。
當然,將網店與社交媒體相融合對加強社交媒體交流和拉動交叉銷售而言也非常重要,定製化和個性化的社交媒體平台對品牌有利,讓消費者成為設計師。參考Patchy Tiger的案例,它的定製親子夾克有著強烈的視覺吸引力;而Tea Collection的合作款緊跟#情侶裝/閨蜜裝/母女裝趨勢,這點我們在WGSN Feed上曾經強調。
2021年,線上和線下雙管齊下愈發重要,快閃店成為製造品牌熱度的絕佳方式,也是在投資實體店錢之前試水市場的好方法,現在是准備冒險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