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古代晉商帶的帽子叫什麼

古代晉商帶的帽子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6 18:18:37

1. 古代貴族男子戴的帽子又被稱為什麼

貴族戴冠、弁、冕。

冠: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是成人的標志,是貴族男子的常服。該戴冠而不戴的,是不合禮的。有人為了合乎禮,甚至獻出生命。《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衛國內亂,子路用以系冠的纓被人砍斷,他放下武器結纓,並說:「君子死,冠不免。」結果被人砍死。古人又有免冠謝罪之說,摘去冠,表示自己有過錯,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冠是貴族成年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達官貴人的代稱。李白《古風》:「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與童子對舉,則冠強調的是成年人。《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而弱冠一詞,則指剛剛進入成年。冠的作用主要是被頭發束住,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冠圈的兩旁有絲繩,用來在下巴上打結,將冠固定在頭頂上,這兩根絲繩就是纓。戴冠前要將頭發盤在頭頂上打成髻,用纚(xǐ,或寫作縰,是一塊黑色的帛)把發髻包住,然後再戴冠。戴上冠後,還要用笄(jī,先秦叫笄,漢代以後叫簪)左右橫穿過冠圈和發髻再加以固定。女子不戴冠,只用笄或簪固定發髻。後來固定冠冕的叫衡笄,只固定頭發的叫發髻。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發笄尖的一端分作兩股,形狀像叉子,叫做釵。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

弁:有皮弁、爵弁之分,是貴族戴的比較尊貴的帽子。皮弁有白鹿皮製作,由幾塊拼接而成,樣子類似現在的瓜皮帽。爵弁是紅中帶黑的弁,因其顏色與雀頭相似而得名,其樣子大致與皮弁差不多。

冕:天子、諸侯、大夫的祭服。《說文》:「冕,大夫以上冠也。」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冕旒一詞是皇帝的代稱。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2. 古代帽子別稱

古代中國那些喊不出名字的帽子都來數一遍

漢服資訊
2018-10-27
關注
古代中國那些喊不出名字的帽子都來數一遍



「冠」古代是頭上裝飾的總稱,用以表示官職、身份與禮儀之用。冠類在歷代的演變中從形式可分為冠冕、巾幘、襆頭、帽、盔,笠等,從身份也可分為帝王官吏、文人學士、武職將帥、後妃仕女,布衣、道釋等幾大類。

冠冕的形成據歷史資料及有關記載的推測:冠是古人根據自然界中鳥獸的頭形加以模仿、裝飾與改制而成。為了禮儀與裝飾,古人根據鳥獸的頭型改製成冠,將鳥獸的須胡改飾成纓與緌,這是古代冠的基本結構。並用簪貫插在發上使其穩定,用纓裝飾在冠上,用緌帶垂下使其牢固與美觀。冠的質料,在黃帝以前用皮革製成,以後多用布帛製成。(《群書考索》記有:黃帝以前以羽皮為之冠,黃帝以後則以布帛為之,飾以冠冕纓緌之做,皆有所象也。)

秦漢統一全國後,歷代的禮儀典制對冠式皆作具體的規定,以明其官職與品位,特別在漢高祖八年有「令嚴冠服之制」(見《漢書》漢高祖本紀的記載),這是對秦以前歷代紛亂的冠製作一統一的規定與定.制i以後歷代的冠制基本上是按漢制而沿襲下來,只作簡化與適當變換,到唐宋兩代,在禮儀典祭等大禮上,仍沿用漢制,只作適當修訂,但日常的朝事與公服,便服都被巾、襆頭與帽所替用。元代立朝建國後,據元史記載是綜合漢、唐,宋與遼金的冠服而制訂的,基本上是沿繼宋制,明代的禮儀大典仍採用前制,而日常朝事與公服則為折上巾,烏紗帽所替用

1. 小冠(也稱束髻冠)
2. 獬豸冠(也稱法冠)
3 .進賢冠(也稱儒冠)
4. 鶡冠(又稱武冠)
5. 高山冠

3. 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叫什麼冠 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叫啥名稱

1、古代讀書人戴的帽子有小冠、進賢冠、涼冠。

2、小冠:也稱束髻冠,這是一種束在頭頂的小冠,小冠多為皮製,形如手狀,正束在發髻上,用簪貫其髻上,用緌系在項上。

3、進賢冠:也稱儒冠,是在朝的文官所戴。

4、梁冠:梁冠多為在朝文官所戴。

4. 古代官員的帽子為什麼稱為「烏紗帽」

據說來自南朝劉宋王休仁的點子。王休仁創制烏紗帽,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原因,純粹是趕時髦,想做頂和別人不一樣的帽子來戴戴。他將一塊黑色的紗布,四邊抽紮起,中國第一頂烏紗帽於焉誕生。

王休仁戴著自製的小帽在街上走的時候,果引起人們的興趣與討論。由於材料便宜,製作簡單,式樣大方,所以後來有不少人仿製著戴。隋朝的楊堅,也是這種烏紗小帽的愛用者。不過因為楊堅是個皇帝,戴起來意義不同,上行下效的結果,朝廷、民間頓時「黑成一片」,萬頭鑽動,有如黑海。

明朝時候,烏紗帽的命運有了關鍵性突破。由於官員們特別愛戴烏紗帽,朝廷遂正式將它列為王公百官上朝及處理公務的必要配備。並對規范其製作的樣子為:以藤絲或麻編成帽胎,塗上漆後,外裹黑紗。呈前高後低式,兩側各插一翅。

烏紗帽成為官帽之後,老百姓自然不能再戴了。

烏紗帽是古代帽的一種。早期中國,並沒有「帽」這樣的稱呼,《儀禮》稱「帽」為「頭衣」或「元服」。(元,首也)至於「烏紗帽」一稱,則在隋唐時出現,《通典》有雲:「隋文帝(楊堅)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楊堅酷愛烏紗帽,由此得證)

王休仁,究竟是不是烏紗帽的原創者呢?好長一段時間,他的確獨領風騷。但上世紀七○年代馬王堆漢墓開挖後,他便退居老二了!原因是考古人員居然在馬王堆三號墓,找到一頂狀似泳帽的烏紗帽

烏紗帽始於南京

烏紗帽原來只是民間常戴的一種便帽,定為「官帽」則始於明朝洪武年間。
早在東晉成帝時,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宮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人稱「烏紗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時,這種帽子又在民間流傳開來。於是,「烏紗帽」便成為民間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
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決定:凡文武百官上朝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一種特有標志。由此看來,「烏紗帽」作為官帽,距今也僅有600多年的歷史。
可是到了清代,「烏紗帽」又被換成「紅纓帽」,烏紗帽便不再作為官員的標志。但時至今日,人們仍舊習慣地將「烏紗帽」作為官員的標志。如「丟官」,依然被說成「丟掉烏紗帽」。

5.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稱做什麼

「帽子」在古代的文言文里被稱做:冠、冕、弁、幘

6.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6)古代晉商帶的帽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7. 北宋公服中男子頭上的帽子叫什麼

襆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襆頭是中國隋唐時期男子的普遍服飾。

襆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襆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襆頭」。

參考文獻:網頁鏈接

8. 古代書生戴的帽子叫什麼

書生的帽子:冠。
基本字義

1. 帽子:衣~。~戴。~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楚楚。
2.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子。雞~。樹~。~狀動脈。

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從「冖」( mì),用布帛蒙覆。從「元」(人頭),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製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帽子)
2. 同本義 [hat]
冠,弁冕之總名也。——《說文》
冠至尊也。——《禮記·問喪》
緇布冠。——《儀禮·士冠禮》。注:「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禮·司服》
怒發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冠蓋相望,乘堅策肥。——漢· 晁錯《論貴粟疏》
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明史·海瑞傳》
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 明· 劉基《賣柑者言》
3. 又如:衣冠整齊;怒發沖冠;二十而冠;冠禮;冠巾;冠玉(帽子上裝飾的美玉。後多用來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與佩玉。亦指官吏士紳);冠綬(禮帽與印綬)
4. 頂端 [cap]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為足而聳立於地的大石)
5. 指突起像帽子的東西 [cap-like object]。如:樹冠;花冠;冠珥(太陽邊緣外面的發光氣團);冠銹病
6. 公雞頭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comb]
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加丁不釋。——《聊齋志異·促織》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9. 如圖所示,請問這個古代人戴的帽子叫什麼

這叫峨冠,亦作峩冠,高冠。
有個成語叫「峨冠博帶」,意思是高帽子和闊衣帶,古代士大夫的裝束。後來人們用用「峨冠博帶」(高帽闊帶)比喻穿著禮服。

10. 古代商人頭上戴的圓形帽子叫什麼

是瓜皮帽嗎?
瓜皮帽為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的一種男式帽子。相傳來源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在清朝廣為流行。分成六瓣,半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檐、窄檐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面釘飾物以辨別前後。

與古代晉商帶的帽子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杏色紗裙搭配什麼顏色的衣 瀏覽:457
日本卍舞老電影 瀏覽:376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嗎免費的 瀏覽:941
清鎮三中的校服 瀏覽:844
有希望的男人類似電影有什麼 瀏覽:419
防飛沫的帽子抖音測評 瀏覽:516
冬款咖啡色風衣搭配 瀏覽:743
職高需要穿校服嗎 瀏覽:903
28碼的褲子腰圍是多少尺 瀏覽:606
男生喜歡看的電影都在哪找的 瀏覽:335
白色水洗牛仔褲搭配 瀏覽:674
歐美四級有哪些 瀏覽:301
韓國推理片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93
有部電影叫名字叫粉色什麼去了 瀏覽:383
有一部香港電影拿漏斗灌酒 瀏覽:764
穿越到長城的小說 瀏覽:273
偏瘦男士牛仔褲搭配衣服好看圖片 瀏覽:923
龍港四中校服圖片 瀏覽:983
mb襯衫圖片 瀏覽:581
高開叉旗袍凳子舞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