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漢服裙子有什麼

漢服裙子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6 05:05:29

㈠ 漢朝女子服飾種類,名稱

女子漢服基本結構

漢服大多分為三個種類: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類似現在的女生連衣裙。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王百官參加祭祀重要活動等的正式禮服,類似現在的女性職業套裙裝。

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一般用於常服,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咱可以類比為如今女性出席重要場合的禮服。

大多數漢服由布和帛所製作形成,從上到下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個部分。古代人講求對稱,追求規整與圓滿,因此服飾的前後具有對稱性,在製作的過程中,前襟後襟所使用的布料必須大小相同。

其實漢服並不只是一套服飾,它還包括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在這里筆者著重為大家介紹服裝,古代漢服雖然沒有現代漢服顏色這么鮮艷,但上面也有著各色各樣逼真細膩的花紋。

漢朝對於服裝極其有研究,而漢朝服裝的簡稱「漢服」卻與現如今流行的「漢服」被大家所混淆。但筆者相信,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了解到漢朝服裝與漢服的不同。

雖然今天興起了「漢服熱」,但這從本質上來說,仍是中國傳統文化興起的體現。它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國古代人民對服裝的審美。

㈡ 漢服中襖裙和襦裙的區別,你知道嗎

襖裙,是漢服上衣下裳制的一種款式,它其實也是襦裙的分類之一。

襖裙,是對中國古代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裙襖著裝,從唐代開始就有衣物疏記錄,一直到民國。有人對於襖裙的定義,實際是比較錯誤模糊的定義, 因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樣外穿,東晉十六國陶俑也顯示此時代襦是穿於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義襖裙,而應該以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基本語境來定義襖裙一詞。

”襖”,就是有內襯的上衣,我們現在冬天所穿的襖子,其中"襖”的含義其實與古代襖裙的含義相差不大;襖裙主要是作為古人冬季禦寒的衣物,大部分袖口的款式都是收緊的,例如琵琶袖、窄袖等,都有防風保暖的作用。

㈢ 漢服的種類有什麼

漢服的種類通常有三種,分別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和襦裙制。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漢服的整體受眾中,女性是購買主力

根據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漢服市場商品交易總額達8.7億元,同比增長31%,5月及秋冬年節時期為漢服的銷售高峰;同時間段,整體服裝市場一季度市場交易規模達1506億元。

2020滾動年(2020/4—2021/3)平均CR5約保持在17%,市場處於競爭狀態,但Top5品牌名單構成較為固定,全年Top5品牌名單中,「重回漢唐」上榜12次,「蘭若庭」上榜11次,「十三餘」上榜11次。

從市場表現來看,漢服市場日趨擴大,品牌也呈井噴現象。然而雖然漢服市場蓬勃發展,但規模相比整體服裝市場仍較為有限,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此外,雖然漢服市場仍處於競爭格局,但如何沖擊成為頭部品牌仍是難題。

與眾多消費分析相同的是,漢服的整體受眾中,女性是購買主力。根據魔鏡市場情報顯示,女性在漢服整體消費人群中佔比為89%,男性為11%,品牌方面得出的結論相似,Top5品牌均以女裝為主。

㈣ 想要一些古代女子裙子的名稱,簡單一些,像羅裙,襦裙之類的,最好還有描述,謝謝

1、漢朝的留仙裙—縐褶的裙,廣袖流仙裙是為上古宮廷中的至寶,式樣華麗無比。

(4)漢服裙子有什麼擴展閱讀

留仙裙,即有縐褶的裙,今之百褶裙與它類似。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廣袖流仙裙是為上古宮廷中的至寶,式樣華麗無比。望之心醉,如今在民間已成傳說。

石榴裙,其特點是成熟、清新自然、女人味、雍容華貴。

間色裙,魏晉時期的婦女服裝,都以寬博為主,其特點為: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擺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著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

千褶裙特指細襇女裙。以五色輕紗為之,周身折襇。襇多而密,故謂「千褶」,名稱始於宋朝,也稱拂拂裙。

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子的式樣之分,將襦裙分為交領襦裙和直領襦裙。按是否夾里的區別,將襦裙分為單襦和復襦,單襦近於衫,復襦則近於襖。

㈤ 襖裙款式有哪些你知道嗎

襖裙是漢服中的一個分類。中國古代女上上身穿襖,下身著裙。襖裙最早從唐代就開始有記載,甚至一直到民國時期,也還有類似的服飾存在。

現代漢服中說的襖裙,一般是指明代的襖裙樣式。有些人對於襖裙的樣式有一些錯誤的概念,認為上衣穿在裙子外面就是襖裙。

到了清朝,在嘉慶、道光之前,漢族婦女所穿服飾基本都沿用了明朝服裝形制。乾隆年間主要以上身著鑲有花邊的襖為主,一般比較寬大,下身除穿裙外,有的也穿褲子

襖裙主要穿著時期是冬季,看來一種服裝款式的流行,跟氣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等都離不開。雖然現在我們不一定看得慣襖裙,但是它在那個年代確實發揮了它自己的美。

㈥ 漢服名稱有哪些

襦裙:作為漢服的主要形式,細節一直有變化,有的為深交領至腋下,袖緣很寬,袖根寬於袖口,有腰線,多認為是中衣款式。襖裙:馬面裙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兩側裙幅打褶,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齊胸襦裙:裙擺垂墜,飄逸,分對襟和交領,對襟居多。齊胸裙上襦多束於裙內。

1、襦裙:漢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領右衽。襦裙作為漢服的主要形式,細節一直有變化,有的為深交領至腋下,袖緣很寬,袖根寬於袖口,有腰線,多認為是中衣款式。也有的為淺交領,袖根和袖口寬度一樣,為直袖,袖緣窄,有腰線,多認為是外穿的襦裙。

2、襖裙,或者叫衫裙:上襖下裙,漢服款式之一。長袖襖衫,交領右衽,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下裙多配馬面褶裙或普通褶裙。馬面裙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兩側裙幅打褶,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上多裝飾膝襕紋樣,故也稱襕裙。襖裙的款式影響了朝鮮宮樣及中國其他民族。

3、齊胸襦裙:襦裙根據系結位置分出的一種款式。將裙頭和系帶束在胸上方,顧名思義曰齊胸」。起於隋,興於唐。裙擺垂墜,飄逸,分對襟和交領,對襟居多。齊胸裙上襦多束於裙內。

4、半臂:漢服款式之一,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寫到:半臂又稱半袖,是從魏晉以來上襦發展而出的一種無領(或翻領)、對襟(或套頭)短外衣,它的特徵是袖長及肘,身長及腰。」半臂這個名稱,在古代不同時期所指的款式也不一樣。現在普遍來講,多指袖長及肘、交領或對襟的短上襦。

5、氅衣,又稱鶴氅:舊制原不縫袖,故名之曰氅也。晉代已有記載,多道家用,宋代文人好鶴氅,明代士人多作便服外套用。形制與披風相似,對襟,直領,大袖,衣襟用長帶一對系結,衣身多為淺色,領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緣邊,兩側一般不開衩(也有做成開衩的)。氅衣披風外形接近,有時兩者也混稱。

6、曲裾:曲裾的特點是衣襟接長向後交掩,出土的實物也只看到馬王堆的。

7、深衣:明代多作為士人的禮服,用於祭祀、冠禮等傳統禮儀場合,日常並不隨便穿著。深衣用白色或玉色,交領,寬袖敞口,領、袖、衣襟、底邊等處施皁色或青色緣邊。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為十二幅拼縫:大襟四幅,後襟四幅,兩側各一幅,小襟二幅。穿深衣時,頭上戴幅巾、腰束大帶與組帶、足穿素履。

8、襕衫:出現於唐流行於宋明,兩宋時期的男子常服以襕衫為尚,下擺一橫襕,以示上衣下裳之舊制。明代出現無膝襕襕衫,下擺處的衣緣較寬,取消了膝襕。中為宋制襕衫,右為明制襕衫。

9、披風:漢服款式之一,男女皆可穿用,直領對襟,袖子寬大,兩側開衩,衣無鑲邊,與衣同色的領緣到胸前,披風和其他便服搭配

10、直裾:直裾,上下分裁後縫合,衣身兩側不開裾,交領右衽,馬山楚墓,馬王堆都出土過類似的衣服,但細節有很大的不同。後世仍有穿類似的衣服,細節已有很大變化。

㈦ 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我們可以通過搭配來拉長我們的身材,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進行服裝搭配,對於小個子來說顯高是非常重要的,搭配的時候我們可以自由發揮,時尚就看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搭配。

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1

襖裙,是中國古代女子的傳統服飾,分上襖下裙。襖就是有襯里的上衣,從唐開始大量出現在衣物疏內,替代襦成為日常的冬季禦寒衣物。現代一般談論襖裙時指明代的裙襖著裝。

襦裙,是中國漢民族女子的傳統服飾,分為上襦下裙。在現代生活中,已經鮮少有女性穿這種服飾了。然而,隨著漢文化的又一次興起,漢服成為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而漂亮飄逸的傳統襦裙,更是吸引了大部分女孩子的目光。但是,雖然對襦裙充滿了熱愛,卻總會對漢服的知識了解不夠。因此在購買襦裙時常常買到了粗製濫造的商品。

有些人也因為對襦裙的分類認識不清,難以購買到真正的心頭好。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細細分析襦裙和襖裙的區別。

其實,襖裙是襦裙的`分類之一。作為中國古代女子的傳統服飾,襦裙自然是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款式的。從衣領的不同可分為對襟襦裙,交領襦裙,從裙長還可分為齊胸,中腰和高腰襦裙。而襖裙,就是從襦裙衍生出來的,冬天禦寒的服飾。下身同樣是裙,而上身則是用襖代替了襦。襖裙從唐代就開始出現了,一直到民國時期還能看見。

與襦裙有所不同的,主要是上身的襖。而襖,就是有內襯的上衣。

襦的手袖一般較為寬大,呈圓筒狀。而襖則是不同,有些襖的手袖是窄袖,與現代我們所穿的服飾一樣,有些襖的手袖則是琵琶袖,呈圓弧狀,像個布兜一樣。在漢服形制中,襦裙中的上襦一般穿在裙下。而襖裙則有不同,一般襖裙的襖是外衫,不會穿在裙下,通常是在裙外。

但也不能通過上衣是不是在外就判斷是襦裙還是襖裙哦!因為從現今出土的彩俑看,魏晉時期的一些襦裙上襦也是外穿的。而且現在我們一般所說的襖裙大多指明代的襖裙,因為清代是滿族統治,襖裙滿化後就不能稱為傳統的漢服了。

漢服中襦裙襖裙有什麼區別熱愛漢文化的你還傻傻分不清嗎2

襖裙,是漢服上衣下裳制的一種款式,它其實也是襦裙的分類之一。

襖裙,是對中國古代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裙襖著裝,從唐代開始就有衣物疏記錄,一直到民國。有人對於襖裙的定義,實際是比較錯誤模糊的定義, 因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樣外穿,東晉十六國陶俑也顯示此時代襦是穿於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義襖裙,而應該以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基本語境來定義襖裙一詞。

」襖」,就是有內襯的上衣,我們現在冬天所穿的襖子,其中"襖」的含義其實與古代襖裙的含義相差不大;襖裙主要是作為古人冬季禦寒的衣物,大部分袖口的款式都是收緊的,例如琵琶袖、窄袖等,都有防風保暖的作用。

一般襖裙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也有唐代採用破裙搭配襖子的。由於有明代,是襖裙的繁榮期,所以現代一般談論襖裙時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襖著裝。

由於受明朝的影響,李朝初朝鮮也依照明朝的襖裙,並且逐漸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並演變成現代朝鮮服常見的赤古里裙樣式。

而襦裙是漢服的一種,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漢晉時西北地區多為分裁並且有腰襴,側不開叉的襦;下身則叫「裙」。襦裙出現在戰國時期,興起於魏晉南北朝。

襦裙以裙腰之高低,將襦裙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子的樣式之分將襦裙分為交領襦裙和直領襦裙等。按是否夾里的區別,襦分為單襦、復襦,單襦近於衫,復襦近於襖,不同之處在於有無腰襴。

襦裙直到唐朝前期都是普通百姓(女性)的日常穿著服飾,之後逐漸被衫襖替代。

㈧ 漢服的款式及分類都有什麼呢漢服有哪些種類呢

漢服的款式及分類都有什麼呢?漢服有哪些種類呢?漢服種類繁多,演變過程相對復雜。 過去,人們把漢服稱為漢朝衣服,現在叫漢服。 漢服有哪些款式和分類?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2、衣服浸濕後,用手在污漬處多揉幾下,看是否有部分污漬被去除。 請勿對頑固污漬使用蠻力(尤其是絲綢)。 在頑固的污漬上取少許洗衣粉,揉幾下。 如果污漬還是不幹凈,重復兩三遍,基本上就可以洗掉了。

  3、沖洗,這一步很簡單,用清水沖洗泡沫即可。

與漢服裙子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夏季旅遊戴什麼樣的帽子好 瀏覽:76
針織衫如何收納沒有摺痕 瀏覽:15
棕色褲子配什麼腰帶 瀏覽:605
中老年人加絨加厚風衣 瀏覽:428
男士穿翻領t恤配什麼外衣 瀏覽:777
鉤小女孩的外套花樣圖 瀏覽:590
廣東東莞加工兒童制服 瀏覽:29
黑色馬甲套什麼衣服好看圖片 瀏覽:294
戲曲旗袍 瀏覽:329
灰色衛衣加藍色褲子 瀏覽:144
高領子衣怎麼搭配圖片 瀏覽:844
風衣為什麼後面有條鐵鏈 瀏覽:671
動物防疫員有制服嗎 瀏覽:82
粗線帽子怎麼收頂 瀏覽:65
塞爾達登山套裝褲子 瀏覽:204
口袋日月帽子皮 瀏覽:990
用卡紙折帽子 瀏覽:702
牛仔褲吊牌表示什麼 瀏覽:188
邁雅褲子專賣店濰坊 瀏覽:748
寶寶手織衣外套大全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