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調查問卷包含哪些內容
調查問卷包含的內容:標題、說明、主體、編碼號、致謝語和實驗記錄等6項。
1、標題
每份問卷都有一個研究主題。研究者應開宗明義定個題目,反映這個研究主題,使人一目瞭然,增強填答者的興趣和責任感,例如,「廠級幹部推薦表」,這個問卷的標題,把該廠人事部門的調查內容和范圍反映出來了。
2、說明
問卷前面應有一個說明。這個說明可以是一封告調查對象的信,也可以是指導語,說明這個調查的目的意義,填答問卷的要求和注意事項,下面同時填上調查單位名稱和年月日。問卷的說明是:
問卷開頭主要包括引言和注釋,是對問卷的情況說明。引言應包括調查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調查的組織單位、調查結果的使用者、保密措施等。其目的在於引起受訪者對填答問卷的重視和興趣,使其對調查給予積極支持和合作。
引言一般放在問卷的開頭,篇幅宜小不宜大。訪問式問卷的開頭一般非常簡短;自填式問卷的開頭可以長一些,但一般以不超過兩、三百字為佳。
3、主體
這是研究主題的具體化,是問卷的核心部分。問題和答案是問卷的主體。從形式上看,問題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為事實性問題、意見性問題、斷定性問題、假設性問題和敏感性問題等。
4、編碼號
並不是所有問卷都需要的項目。在規模較大又需要運用電子計算機統計分析的調查,要求所有的資料數量化,與此相適應的問卷就要增加一項編碼號內容。也就是在間卷主題內容的右邊留一統一的空白順序編上1,2,3……的號碼(中間用一條豎線分開),用以填寫答案的代碼。
整個問卷有多少種答案,就要有多少個編碼號。如果一個問題有一個答案,就佔用一個編碼號,如果一個問題有3種答案,則需要佔用3個編碼號。答案的代碼由研究考核對後填寫在編碼號右邊的橫線上。
5、致謝語
為了表示對調查對象真誠合作的謝意,研究者應當在問卷的的末端寫上感謝的話,如果前面的說明已經有表示感謝的話語,那末端可不用。
6、實驗記錄
其作用是用以記錄調查完成的情況和需要復查,校訂的問題,格式和要求都比較靈活,調查訪問員和校查者均在上面簽寫姓名和日期
以上問卷的基本項目,是要求比較完整的問卷所應有的結構內容,但通常使用的如征詢意見及一般調查問卷可以簡單些,有一個標題,主題內容和致謝語及調查研究單位就行了。
② 市場調查問卷怎麼提問
問卷又稱調查表或詢問表,它是市場調查的一種重要工具,用以記載和反映調查內容和調查項目的表式。 1.問卷的組成部分 一份正式的調查問卷一般包括以下三個組成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說明調查的主題、調查的目的、調查的意義,以及向被調查者表示感謝。 第二部分:正文。這是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一般設計若干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 第三部分:附錄。這一部分可以將被調查者的有關情況加以登記,為進一步的統計分析收集資料。 2.問卷的功能 ①能正確反映調查目的,具體問題,突出重點,能使被調查者樂意合作,協助達到調查目的。 ②能正確記錄和反映被調查者回答的事實,提供正確的情報。 ③統一的問卷還便於資料的統計和整理。 問卷的設計是市場調查的重要一環。要得到對你有益的信息,需要提問確切的問題。最好通過提問來確定一個問題的價值:你將如何使用調查結果?這樣做可使你避免把時間浪費在無用或不恰當的問題上。要設計一份完美的問卷,不能閉門造車,而應事先做一些訪問,擬訂一個初稿,經過事前實驗性調查,再修改成正式問卷。 3.問卷設計的原則 問卷設計時應注意如下原則: ①問卷上所列問題應該都是必要的,可要可不要的問題不要列入。 ②所問問題是客戶所了解的。 所問問題不應是被調查者不了解或難以答復的問題。使人感到困惑的問題會讓你得到的是「我不知道」的答案。在「是」或「否」的答案後應有一個「為什麼」?回答問題所用時間最多不超過半小時。 (3)在詢問問題時不要轉彎抹角。 如果想知道顧客為什麼選擇你的店鋪買東西,就不要問:「你為什麼不去張三的店鋪購買?」你這時得到的答案是他們為什麼不喜歡張三的店鋪,但你想了解的 是他們為什麼喜歡你的店鋪。根據顧客對張三店鋪的看法來了解顧客為什麼喜歡 你的店鋪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推測。 (4)注意詢問語句的措辭和語氣 在語句的措辭和語氣方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問題要提得清楚、明確、具體。 ②要明確問題的界限與范圍,問句的字義(詞義)要清楚,否則容易誤解,影響調查結果。 ③避免用引導性問題或帶有暗示性的問題。誘導人們按某種方式回答問題使你得到的是你自己提供的答案。 ④避免提問使人尷尬的問題。 ⑤對調查的目的要有真實的說明,不要說假話。 ⑥需要理解 他們所說的一切。利用問卷做面對面訪問時,要注意給回答問題的人足夠的時間, 讓人們講完他們要講的話。為了保證答案的准確性,將答案向調查對象重念一遍。 ⑦不要對任何答案作出負面反應。如果答案使你不高興,不要顯露出來。如果別 人回答,從未聽說過你的產品,那說明他們一定沒聽說過。這正是你為什麼要做調查的原因。 4.調查問卷提問的方式 調查問卷提問的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形式: (1)封閉式提問 也就是在每個問題後面給出若干個選擇答案,被調查者只能在這些被選答案 中選擇自己的答案。 (2)開放式提問 就是允許被調查者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問題。由於採取這種方式提問會得到各 種不同的答案,不利於資料統計分析,因此在調查問卷中不宜過多。 5.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 在設計調查問卷時,設計者應該注意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①問卷不宜過長,問題不能過多,一般控制在20分鍾左右回答完畢。 ②能夠得到被調查者的密切合作,充分考慮被調查者的身份背景,不要提出對方不感興趣的問題。 ③要有利於使被調查者作出真實的選擇,因此答案切忌模稜兩可,使對方難以選擇。 ④不能使用專業術語,也不能將兩個問題合並為一個,以至於得不到明確的答案。 ⑤問題的排列順序要合理,一般先提出概括性的問題,逐步啟發被調查者,做到循序漸進。 ⑥將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和涉及被調查者個人隱私的問題放在最後。 ⑦提問不能有任何暗示,措詞要恰當。 ⑧為了有利於數據統計和處理,調查問卷最好能直接被計算機讀入,以節省時間,提高統計的准確性。
③ 問卷調查一般幾個問題
調查問卷一般在十五個問題左右,不要超過二十個。如需問卷調查推薦使用問卷星。
一般的調查問卷問題不要超過二十個,要是針對專業的人員和專門的行業領域內的人群,調查問卷的問題可以多一些,要是普通的調查問卷,問題在十五個左右就好,比如上街調查的調查問卷就適合少一點的問題。
調查問卷的問題必須根據調查的內容和調查的目的而確定,一般情況下,根據具體的調查內容和調查目的,以及調查對象等綜合因素來確定詳細的問題。調查問卷的問題內容和數量都是依據以上綜合因素等影響的,但是一般情況下,調查問卷的問題不宜過多,要簡繁相宜才好,比如調查問卷就十個問題,那麼最好有單選、多選和自由發揮的題目,這樣調查對象才會有耐心和興趣來填寫。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調查問卷的相關問題,推薦咨詢問卷星 https://www.wjx.cn 問卷星擁有620萬優質樣本庫成員,16年專業調研技術團隊,可為企業提供商業調研服務,賦能企業市場決策;同時,問卷調查系統支持30多種題型,可以設置跳轉、關聯和引用邏輯;支持微信、郵件和簡訊等方式收集數據,數據回收後可以進行分類統計、交叉分析,並且可以導出到Word、Excel、SPSS等。
④ 時尚女裝問卷調查
這可很多,網路有的是,靚丫丫不錯吧,我也是代理他們的,便宜
⑤ 想製作一份調查問卷,不知道題目怎麼設置,多少題比較好
從整體上看,一份問卷的內容不宜過多,讓被調查者在十五分鍾左右完成問卷比較好。問卷中只列示必要的問題,過多的提問不但浪費時間和資料處理的費用,而且容易使被調查者心生厭煩,影響調查質量。在設計提問項目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項提問只包含一個問題 如果在一項提問中包含一個以上的內容,被調查者就難以用一個答案同時給予回答,容易造成混亂,使回答質量下降。比如「你認為品牌女裝的款式和做工怎麼樣?」這樣的問題,需要將其改為對「款式」和「做工」分別提問的兩個問題:「你認為品牌女裝的款式怎麼樣?」和「你認為品牌女裝的做工怎麼樣?」
提問中不能含有誘導性 提問的語言要保持中立,表述要客觀,詞語中不應帶有暗示和傾向性,更不應該在提問中表露調查者的觀點,引導被調查者形成某種思維並作出某種選擇性的回答。比如「人們普遍認為海爾家電服務質量較好,你認為呢?」,其中的暗示作用已經非常明顯,如果不是有特定的目的,應該把這個問題改為:「你覺得海爾家電的服務質量如何?」
問卷中要避免出現敏感性問題或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問題,尤其是在人戶調查時,不能就個人收入、個人生活問題提問,在需要被調查者所在單位參與的調查中,不能讓被調查者回答有關政治方面的問題等等。這樣的問題會造成被調查者拒絕回答,或採用虛報瞞報的方式來應付,從而破壞整個調查工作的質量。對於某些必須涉及敏感性問題的調查,應該採用間接方式實現。比如個人收入信息,可以從其所在單位的財務部門取得,或者就其所在行業的平均工資來提出問題,可以降低問題的敏感程度,取得相對准確的調查資料。
51調查網,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⑥ 應聘女裝導購員時,考官一般會問哪些問題
1、是否有工作經驗?
2、對女裝或者品牌的了解?
3、認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4、希望的待遇是什麼?
5、你認為什麼樣的員工可以被成為優秀的導購員?
。。。。。
應聘前最好做些必要的准備工作,第一印象很重要,穿著得體,態度大方,然後要對你即將應聘的品牌最一定了解。
導購員起碼的要求是積極大方,要善於表達,能傳達這種印象就成功一般啦~
⑦ 關於產品調研做問卷調查一般問什麼問題
問題大綱中有關產品概念測試的內容可從下述各項中加以選擇:
對概念內容的即時反應:「當您看到這個概念時,這個產品給您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喜歡什麼地方?不喜歡什麼地方?為什麼?」
對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內容容易明白嗎?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傳遞的信息:「您認為剛才讀的一段文字包含的最主要內容是什麼?從這個概念看,這個產品能給您帶來什麼好處?有什麼優點?」
可信性:「您相信這種產品能給您帶來這些好處嗎?」
獨特性:「這個產品與市面上的產品一樣嗎?若一樣,是與哪些產品一樣?若不一樣,是什麼地方不一樣?有什麼新的東西呢?」
替代性:「如果不使用這個產品,還可以使用什麼產品來代替呢?您願意用它取代您現在用的產品嗎?」
相關性:「這個產品與您有關嗎?它所提到的利益與您有關嗎?哪些是重要的呢?為什麼?」
產品的使用者:「使用這種產品的是些怎樣的人?性別、年齡、職業、收入;興趣;較時髦還是較保守;活躍的還是文靜的?」
對價格的反映:「您覺得這個產品值多少錢?為什麼?如果XX元一個,您的看法如何?與您現在用的產品比較,是貴還是便宜?」
購買意向:「您有興趣使用/購買它嗎?是經常還是偶然?為什麼?」
⑧ 問卷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調查問卷包含的內容:標題、主體、主題、編碼號、致謝語和實驗記錄等6項。
1、標題
每份問卷都有一個研究主題。研究者應開宗明義定個題目,反映這個研究主題,使人一目瞭然,增強填答者的興趣和責任感。
2、說明
問卷前面應有一個說明。這個說明可以是一封告調查對象的信,也可以是指導語,說明這個調查的目的意義,填答問卷的要求和注意事項,下面同時填上調查單位名稱和年月日。
3、主體
這是研究主題的具體化,是問卷的核心部分。問題和答案是問卷的主體。從形式上看,問題可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從內容上看,可以分為事實性問題、意見性問題、斷定性問題、假設性問題和敏感性問題等。
4、編碼號
編碼並不是所有問卷都需要的項目。在規模較大又需要運用電子計算機統計分析的調查,要求所有的資料數量化,與此相適應的問卷就要增加一項編碼號內容。
5、致謝語
為了表示對調查對象真誠合作的謝意,研究者應當在問卷的末端寫上感謝的話,如果前面的說明已經表示感謝的話,那麼可以不用。
6、實驗記錄
其作用是用以記錄調查完成的情況和需要復查,校訂的問題,格式和要求都比較靈活,調查訪問員和校查者均在上面簽寫姓名和日期。
⑨ 製作調查問卷都調查什麼呢
1. 事實性問題事實性問題主要是要求應答者回答一些有關事實的問題。例如:你通常什麼時候看電視?
事實性問題的主要目的在於求取事實資料,因此問題中的字眼定義必須清楚,讓應答者了解後能正確回答。
市場調查中,許多問題均屬「事實性問題」,例如應答者個人的資料:職業、收入、家庭狀況、居住環境、教育程度等。這些問題又稱為「分類性問題」,因為可根據所獲得的資料而將應答者分類。在問卷之中,通常將事實性問題放在後邊,以免應答者在回答有關個人的問題時有所顧忌,因而影響以後的答案。如果抽樣方法是採用配額抽樣,則分類性問題應置於問卷之首,否則不知道應答者是否符合樣本所規定的條件。
2. 意見性問題在問卷中,往往會詢問應答者一些有關意見或態度的問題。
例如:你是否喜歡××頻道的電視節目?
意見性問題事實上即態度調查問題。應答者是否願意表達他真正的態度,固然要考慮,而態度強度亦有不同,如何從答案中衡量其強弱,顯然也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通常而言,應答者會受到問題所用字眼和問題次序的影響,即不同反應,因而答案也有所不同。對於事實性問題,可將答案與已知資料加以比較。但在意見性問題方面則較難作比較工作,因應答者對同樣問題所作的反應各不相同。因此意見性問題的設計遠較事實性問題困難。這種問題通常有兩種處理方法:其一是對意見性問題的答案只用百分比表示,例如有的應答者同意某一看法等等。另一方法則旨在衡量應答者的態度,故可將答案化成分數。
3. 困窘性問題困窘性問題是指應答者不願在調查員面前作答的某些問題,比如關於私人的問題,或不為一般社會道德所接納的行為、態度,或屬有礙聲譽的問題。例如:平均說來,每個月你打幾次麻將?如果你的汽車是分期購買的,一共分多少期?你是否向銀行抵押借款購股票?除了你工作收入外,尚有其他收入嗎?
如果一定要想獲得困窘性問題的答案,又避免應答作不真實回答,可採用以下方法:
(1)間接問題法。不直接詢問應答者對某事項的觀點,而改問他認為其他該事項的看法如何。
例如:用間接問題旨在套取應答者回答認為是旁人的觀點。所以在他回答後,應立即再加上問題:「你同他們的看法是否一樣?」
(2)卡片整理法。將困窘性問題的答案分為「是」與「否」兩類,調查員可暫時走開,讓應答者自己取卡片投入箱中,以減低困窘氣氛。應答者在無調查員看見的情況下,選取正確答案的可能性會提高不少。
(3)隨機反應法。根據隨機反應法,可估計出回答困窘問題的人數。
(4)斷定性問題。有些問題是先假定應答者已有該種態度或行為。
例如:你每天抽多少支香煙? 事實上該應答者極可能根本不抽煙,這種問題則為斷定性問題。正確處理這種問題的方法是在斷定性問題之前加一條「過濾」問題。
例如:你抽煙嗎?
如果應答者回答「是」,用斷定問題繼續問下去才有意義,否則在過濾問題後就應停止。
(5)假設性問題。有許多問題是先假定一種情況,然後詢問應答者在該種情況下,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例如:如果××晚報漲價至2元,你是否將改看另一種未漲價的晚報?
如果××牌洗衣粉跌價1元,你是否願意用它?
你是否願意加薪?
你是否贊成公共汽車公司改善服務?
以上皆屬假設性問題,應答者對這種問題多數會答「是」。這種探測應答者未來行為的問題,應答者的答案事實上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多數人都願意嘗試一種新東西,或獲得一些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