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裝高端發展趨勢明顯。2010年我國服裝消費中,高端服裝消費增長31.2%,中端和低端增長分別為19.2%和18.4%。2011年,由於品牌女裝價格大幅上漲35.7%,服裝銷售量增速下降,但高端女裝銷售額仍然達到了20%的增速。
女性商務活動的增加以及經濟地位的提升將促進未來高端女裝的消費增長。而第三產業的服務性特徵,則有利於促進女性服裝消費的進一步增長。
我國在服裝消費總額上,31-35歲女性消費最高,但41-50歲女性在單件服裝的購置上花費最大。數據顯示,41-50歲城市女性購買單件服裝平均開支達2019.85元。預計,在70,80後廣泛步入該年齡區間,成熟高端服裝消費將更高,價格承受能力也會更強。
除此以外,我國二三線城市顯示出較強的消費潛力。隨著商場百貨在二三線城市開設增多及各服飾品牌的渠道下沉,二三線城市對於高端服裝的消費需求明顯增加。高端女裝消費已由2008年非省會城市的12.2%快速拉升至2011年達到39.9%。由此可見,我國高端女裝需求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我國的中高端成熟女裝行業正處於發展期,尤其是中高端成熟女裝細分行業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貳』 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020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冠病毒突然爆發,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為響應國家戰「疫」策略,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國家經濟發展開始緩慢,今年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
服裝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在我國宏觀產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服裝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紡織印染、服裝廠加工生產和服裝零售四大環節。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下降,導致市場需求量迅速減少,大量的服裝線下門店銷售業績幾乎為零,只能被迫關店,生產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緊張,經營受阻難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服裝行業提前進入了淡季。
特殊的2020年已經走完了一半,未來服裝行業又將迎來哪些發展趨勢呢?
一、服裝產業將加入智能科技元素
如今的服裝行業電商成為了主角,隨著時代的發展,之後將會有更多高新技術的出現運用到店鋪中,例如刷臉支付、3D試衣鏡子、互動電子大屏等。服裝工廠也會有機器人的加入,但機器只能代替製造無法進行設計,意味著以後將會有許多服裝設計師的出現。
二、服裝個性化需求增加
服裝行業已經從產品匱乏階段發展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階段,消費者不單單滿足於產品單一的質量,更多的想要品牌帶來的附加值。以95後為代表的潮牌服飾異軍突起,個性化需求將會隨著人們對自身認識的加深越來越趨勢化。表達訴求、肯定核心價值以及滿足孤獨屬性,將會是下一個服裝業的紅利藍海。
三、可持續時尚將逐步成為主流
服裝紡織行業是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污染環境最嚴重的行業,為了環境和勞工的保護,將會對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重視。現在行業內對於面料的開發,都非常重視對自然資源的能耗,因此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注重對環境保護的服裝更受歡迎。
四、線上線下相互依存
越來越多的服裝店將會開啟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購買模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優衣庫,憑借多渠道線上線下打通的銷售模式,多次獲得雙十一服裝類的銷售冠軍。
五、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至上
在消費者為核心的時代,服裝企業要學會快速聚集粉絲,想要顧客對於一個品牌產生依賴感,除了產品質量過關之外,舒適的購物體驗是另一重要因素,服務好顧客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
我是老趙,一個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以上是我對於中國實體服裝行業的一些觀點,文章不足之處歡迎多多指教。
『叄』 對當今女裝市場的分析
好看的就行
『肆』 服裝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海瀾之家(600398.SH)、森馬服飾(002563.SZ)、雅戈爾(600177.SH)、太平鳥(603877.SH)、美邦服飾(002269.SZ)、報喜鳥(002154.SZ)、安正時尚(603839.SH)、錦泓集團(603518.SH)、七匹狼(002029.SZ)、朗姿股份(002612.SZ)、九牧王(601566.SH)、地素時尚(603587.SH)等
本文核心數據:政策規劃、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服裝行業營收、服裝產量、服裝行業利率水平、服裝行業競爭格局、服裝產業熱力圖、服裝行業發展目標
產業概況
1、定義
服裝業是指將麻、棉、布、化學等各種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經過生產、加工製得服裝產品的行業。
在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17)中,服裝製造行業涉及「機織服裝製造業」(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1)、「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2)、「服飾製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183)。
2、產業鏈剖析:中下游延伸融合
中國服裝產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服裝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裝設計生產;下游服裝銷售。目前,中國服裝企業大多進行了產業鏈的下游延伸,自產自銷。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第三方電商平台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裝企業也逐漸建設自己的線上電商平台,但在規模、流量方面依舊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服裝行業上游代表企業主要有棉紡企業華孚時尚、魯泰A、百隆東方等;毛紡企業新澳股份、江蘇陽光、上海三毛等;絲綢企業嘉欣絲綢、萬事利、金鷹股份等;印染企業華紡股份、航民股份、富春染織等;服裝輔料企業偉星股份、潯興股份等。
中國服裝行業中、下游代表企業有海瀾之家、森馬服飾、雅戈爾、太平鳥、美邦服飾、報喜鳥、安正時尚、錦泓集團等。各企業旗下品牌按細分市場可分為男裝品牌、女裝品牌、童裝品牌和男女裝兼備的綜合品牌,其中男裝品牌代表有海瀾之家、雅戈爾、太平鳥男裝等;女裝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裝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綜合品牌代表有森馬、美特斯邦威等。
中國服裝行業下游第三方銷售平台中有線上銷售平台代表淘寶、京東、唯品會、亞馬遜、拼多多、抖音等;線下銷售平台家樂福、沃爾瑪以及大中小型服裝市場、店鋪等。
行業發展歷程:發展重點隨時代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我國服裝產業圍繞「科技、時尚、綠色」新定位,堅持「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四位一體的創新發展之路,基本實現了服裝製造強國的既定目標。行業發展愈加健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素質大幅提升,全行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
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引與規范,根據不同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回顧我國服裝行業自「十五」時期至「十四五」時期的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我國服裝行業經歷了從代工到自有品牌生產、出口,再到綠色化、品質化、品牌化的發展路徑,政策的不斷演變反應出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與強勁動力。「十四五」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將圍繞規劃的發展方向繼續前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服裝行業發展更加穩健
自2015年起,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規服裝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服裝行業政策規劃頻發,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服裝行業政策體系,保障了行業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動力。
行業發展現狀
1、供給端:企業數量及服裝產量整體有所下降
2013-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企業數量整體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9月,中國服裝行業現存企業12557家,相比2020年末減少了743家。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伍』 請問一下,新時期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怎麼樣呢可以詳細介紹一下嗎
服裝設計能夠展現出社會文明進步的過程,同時,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設計理念。在新的時期下,服裝設計也展現出了新的發展現狀。服裝設計的任務不僅僅滿足個人需求,同時,它還需要兼顧好社會、經濟、技術、情感、審美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的時期下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也有了一定的變化。下面就對新時期服裝設計的發展現狀進行簡單的說明。
1.缺乏創造力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整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對於服裝設計行業,同樣也是不僅要有國內服裝行業的競爭,同時,國外的一些服裝品牌也會對整個國內服裝設計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新的形勢下服裝設計應當不斷地進行創新,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當中,許多服裝設計工作人員並沒有意識到,在設計方面創造力的重要性,大多數的服裝仍然處於不斷生產的狀態當中,而對於整個服裝品牌的設計,以及一些服裝的創新,沒有太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在整個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也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整個服裝的設計中,因此,這也導致我國成為各種服裝的製造廠。這樣的形式對於發展我國的服裝設計是極其不利的。
2.追求眼前經濟
『陸』 請問現在服裝業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越詳細越好,謝謝😜
服裝行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近幾年,我國的紡織服裝業有著較大的發展,也在較大程度上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不過,近年來,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行業面臨轉型壓力。
當前行業處於復甦初步確立,未來仍將繼續處於復甦周期,行業整體銷售端表現、經營質量呈現穩步向好的趨勢,後期個體公司之間會出現差異,且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趨勢中,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步清晰,集聚效應初顯,優質龍頭公司有望在此輪良性增長周期中走出,逐步確立核心競爭力。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服裝行業未來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首先,國內服裝行業相比於發達國家尚不成熟,且我國服飾人均消費金額和行業集中度低於國外,存在行業總體蛋糕做大和集中度提升的空間。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總服裝消費分別為美國的1/4.3、日本的1/2.5;各品類人均服裝消費金額亦低於發達國家。
第二,服裝電子商務整體規模將穩步擴大,占據中國網購市場的絕對份額,服裝流動電子商務將迅猛發展。2018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穿類商品同比增長24.1%,高於整個服裝行業同期的增幅。
第三,女裝、男裝、童裝童鞋、高檔休閑等細分領域崛起。2017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為9232億元,年增長5.7%;男裝消費市場正處於一個成長期,2017年中國男裝市場規模為5346億元,年增長4.4%;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為1796億元,年增長14.3%。這些細分領域增長率均高於行業整體,未來有望得以延續。
第四,在生產上,未來服裝生產將走向數字化時代,智能化軟體、自動化機械服裝設備、新型技術、新奇材料應用,諸如3D技術、機器人作業、自動化技術應用這樣的新工藝以及整套流水化、現代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數字時代生產模式將顛覆傳統促進服裝行業大發展。
『柒』 女性服裝優勢分析
女裝市場的現狀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宏觀來看,女裝市場並沒有飽和,這是因為國內高端潮牌並不多,競爭力有限,大多數頂尖品牌都來自國外,但是由於價格昂貴,所以針對的用戶群體比較有限。從微觀來講,網路購物市場的出現導致很多服裝店受到沖擊,這就需要經營者在選擇女裝品牌的時候要注意,歌絲琪女裝是最近幾年崛起的一個品牌,上市之後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好評,那麼,為什麼歌絲琪女裝能夠成為女裝品牌中的後起之秀呢? 女裝企業必須要有一定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獨立的設計能力,能夠配套供應面料的女裝品牌生產企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歌絲琪韓版女裝專注於女性服裝的設計,有自己的生產體系以及設計團隊,把優質的面料和時尚的設計結合起來打造全新的流行風尚。服裝的定位很重要,歌絲琪品牌女裝針對消費人群的構成,設置了六個系列,拓展了品牌的可選擇性,保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潛在的用戶群體。歌絲琪女裝擁有龐大的倉儲系統,貨源充沛,能夠及時的彌補市場的空缺。 國內女裝品牌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帶有強烈的區域色彩,這就導致很多品牌在極個別地區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就全國市場來說並不佔優勢。所以,哪個品牌能夠彌補市場的空間,就能夠在整個女裝市場中處於有利的地位。歌絲琪潮流女裝針對的是全國的消費市場,經過中國合法商標注冊,擁有數百人的設計團隊,保證了服裝的國際化風范。自主生產保證了質量,從根本上杜絕了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市場。 中青年女裝由於缺乏個性化的設計,所以,市場空白很大,這就需要女裝品牌能夠開拓新的發展方向,完善產品結構,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濟地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的需求,這樣才能夠獲得市場的最大利潤。歌絲琪女裝擁有六大系列,上千個品種,數萬種款式,每件服裝都經過了設計師獨特的設計,保證了服裝的個性和藝術,讓消費者在彰顯自我個性的時候,還能夠擁有專屬的氣質。在材質上的選擇以健康和舒適為主,讓消費者能夠買的放心,穿的舒心。 女裝服裝的消費方向也呈現出了新的變化,從樸素大方逐漸向自然,舒適以及個性的方向轉變,這就導致一部分企業在進行市場定位的時候出現偏差,由於沒辦法掌握女裝市場的變化,導致企業的發展出現障礙。歌絲琪時尚女裝擁有全國頂尖的設計團隊,很多設計師在國際舞台上都贏得過大獎,設計師將全新的理念融入到服裝的設計中去,保證了款式的新穎,造型的獨特,符合了時下女性消費者對於女性服裝的全部需求。
『捌』 女裝市場的行業現狀怎麼樣
我國有13.5億人口,其中女性6.6億,25-59歲這4種人群有3.7億,高、中高、中低檔三個消費人群的比例分別為2%、59%、39%。 中高端對應國內高端女裝,消費者有2.2億人,這批消費者單次平均消費額在1千至5千元之間。
行業現狀目前我國女裝市場中品牌眾多,競爭激烈,各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較低。據統計,2008-2010年連續三年我國女裝市場前十位品牌的集中度始終保持在24%左右;前二十位品牌集中度在2010年也僅為35.48%。2011年1至11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相比前幾年有所提升,前十品牌、前二十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合計分別為27.61%和37.35%。
『玖』 女裝市場還有前景嗎 什麼牌子女裝會更好賣
女裝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 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國內人均女裝消費支出仍存至少20%提升空間
女性群體歷來在服飾品類上具備強勁的消費潛力,而中國女性極高的勞動參與率進一步支撐其消費能力釋放。從相對支出水平來看,受益於國內女性較高的勞動參與率,人均女裝支出相對於人均男裝支出處於同比較高階段。2008
年以來,雖然女性勞動參與率有所降低,但在家庭綜合消費水平提升以及女性個人閑暇時間增加的背景下,人均女裝相對消費佔比仍呈顯著改善趨勢。
女裝行業需求
女裝品牌市場按照商品售價區間來分,有大眾品牌、中高端品牌以及奢侈品牌三大類。大眾品牌平均單件定價在500
元以下,主要面向消費能力一般的年輕女性;中高端品牌價位在500-3000
元左右,定位具備一定經濟能力、對衣著設計及質感有較高要求的成熟女性;奢侈品牌女裝的價位則在3000
元以上,主要針對高收入,對品牌歷史、文化內涵、設計風格有高要求的精英富裕階層。
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17年規模近萬億
我國女裝占據整個服裝市場近半壁江山,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減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服裝市場規模高達1.8萬億元,其中女裝市場規模8728億元,佔比近50%。但隨著女裝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市場逐漸接近飽和,增速減緩,2016年女裝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3%,2012-2016年的復合增長率CAGR(5)達6.6%。預計2017年女裝市場規模將增長4.9%至9151萬元,較2016年增長423萬元,高基數下增長絕對額仍可觀。
大眾品牌市場主力,前五品牌排名穩定
由於高性價比,大眾品牌是女裝市場中銷售額佔比最大的市場。該類品牌主要面向年輕女性,她們對產品的時尚度要求較高,追逐流行元素,同時比較注重性價比。當下流行的女裝品牌包括:國際大眾時尚與快時尚品牌ONLY、VERO
MODA、ZARA、H&M、UNIQLO、ELand、Teenie Weenie 及Etam 等;國內自主品牌Ochirly、Five Plus、La
Chapelle(拉夏貝爾)、歌莉婭、秋水伊人和COCOON 等。
中高端女裝企業紛紛上市,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高端女裝市場目標群體大多為形成固定穿衣風格的中產階級成熟女性,這部分女性對設計及質感有較高要求,在購買服裝時最關注的是服裝的品質及剪裁。這部分群體具有高消費能力但較為忙碌,對價格敏感度低,品牌忠誠度較高。
我國高端女裝市場增長空間較大,市場集中度較低
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市場規模達1730億元。2012-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市場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6%,明顯高於女裝市場整體增長水平。未來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及消費升級,預計我國高端女裝市場仍可以保持快速增長。目前我國高端女裝市場集中度仍然較低。2015年我國高端女裝前十大品牌市場佔有率約為9.5%,處於較低水平,市場集中度低於男裝、童裝等細分服裝市場。
『拾』 女裝的行業現狀
智能服裝將最新科技與傳統紡織及服裝設計與工藝相結合,綜合材料、電子、機械、自動化、計算機、信息、通訊等工業最新技術成果,在多學科技術相互滲透下,內涵不斷延伸,技術快速發展,產業持續升級,促使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進行轉變。
歐美國家近二十年來對於智能服裝的發展非常重視,心電和呼吸監控智能服裝逐漸應用到醫院護 理和家庭護理當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護理的成本。由於目前智能服裝還不能很好地將感測器、電子器件、電源器件和導線不顯眼集成到服裝中,因此用於長期健康監控的智能服裝的舒適性有待改進。高穩定性和高精度的柔性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電子技術和新型服裝加工技術是智能服裝應用和發展的基礎,這些技術部分還處於產業化前期,因此要把這些技術整合實現具備高精度、高穩度性測量、高舒適性和長時間續航的智能服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近年來我國在智能服裝領域也取得了一些進步,相關的先進技術具備進入產業化應用和推廣的潛力,但是由於應用智能服裝作為人體健康監控和預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個互聯網平台將穿戴智能服裝的個體、移動設備、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這些節 點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人們的健康監控和疾病預防提供最佳的服務。
長期以來,困擾智能服裝的問題是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