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白兔奶糖推出了哪些順應消費新觀念的營銷活動
摘要 大白兔奶糖在國人的記憶里,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② 五年模擬三年高考推出雪糕,哪些品牌推出過你意想不到的產品
五年模擬三年高考我相信很多人在高中的時期都做過,而且號稱五三的這一套題真的是非常的難,也讓小編感覺到禿頭的一套題 。但是最近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我們的學習上折磨還不夠,既然他還出了雪糕 ,這就說明了什麼?說明這你在吃雪糕的時候都不能忘記五三這個品牌 。而正如他的詞語來說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兩個看似都不搭邊的皮東西竟然走在了一起,那麼還有什麼東西 並不是很大邊竟然走在了一起呢?
一加手機和奧特曼的聯名這個也是讓小編十分想不到的,一加手機是一個科技感十分強的現在而奧特曼奧特曼,也可以說是很多少男少女們在小的時候的一個童年記憶 。
這也其實可以讓很多人都理解了因為一加手機本身做的就是高性能的一個品質,而多數買一加手機的人也都是一些手機控和游戲控,而且受眾多半也是男生 ,奧特曼也是這樣子的 都是一些男生的回憶和青春。所以這兩個東西如果在一起,雖然讓人想不到,但是還是有 夢幻聯動的意思的。
如果在幾十年前,可能現在的生活是讓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也正是因為這短短的十幾年才讓我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同時 現在很多品牌讓我們的意想不到正是源於當時的開放和敢於創新 。
③ 陳偉霆的品牌
明星的娛樂圈自己做品牌不在少數,比如薛之謙,陳赫,李晨等等,都是有自己的潮牌的,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陳偉霆的潮牌,目前全球首家實體店已經在北京開店了,當然上海的話也是也是入手了實體店鋪,下面就和趣流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陳偉霆潮牌叫什麼
陳偉霆潮牌叫CANOTWAIT_,大家有的簡稱是cnw,該品牌於2020年4月正式公布上線,首發的話是在得物APP,品牌創立短短數月以及發出了多個聯名系列,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品牌的首發系列以及CANNOTWAIT TO SMILE 系列,也就是下圖這個,整體的風格還是很在我的審美上的,喜歡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的。
陳偉霆CANOTWAIT上海實體店地址
目前的話陳偉霆CANOTWAIT正式入駐上海的 DEAL、WZK 線下店鋪,DEAL、WZK 作為全國頂級球鞋潮流店鋪品牌, 自 2005 年於北京開設第一家門店至今受到了全國潮流,CANOTWAIT_™ 是由陳偉霆創立的全新潮流品牌,是他本人多年潮流文化的積累。
陳偉霆CANOTWAIT多少錢
目前來說陳偉霆CANOTWAIT潮牌整體的價格區間:¥300 - ¥1500,衣服均價:夏裝t恤300左右,秋裝衛衣400~1000多不等,這個價位的話和國內的潮牌也是差不多的,還是可以接受的范圍,有的時候遇到活動的話,價格的活動也更多的
④ 2020年有什麼聯名衛衣好看
2020年有什麼聯名衛衣好看?到淘寶上去看一看,會有價格註明的,有支付寶還可以問一下店家。
⑤ 旺旺雪餅都出氣墊了,你還見過哪些牛逼的跨界操作
這個其實很常見啊,很多企業經營都很廣的,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可口可樂公司並不只生產可樂,而且還生產化妝品口紅之類的東西,想格力空調還曾經生產過手機呢,像最近的馬雲就把阿里的未來從電子商務提到新零售,阿里未來肯定會走新零售,雲數據這些道路。這些大企業一般都會進行跨業跨界經營。要說奇葩的大牌子,香奈兒,還曾經開過咖啡店,哇哈哈,還曾經製造過機器人,而且在2003年的時候我記得娃哈哈,還生產過童裝,2013年的時候哇,還生產過白酒,但最後好像都以失敗告終。
要說最奇葩的,我感覺還是六神雞尾酒在今年的五月份左右,網上曾經傳出來了六神雞尾酒和鴨脖口紅這些奇葩跨界產品,當時在朋友圈真的是燃起了一片熱潮,那個時候六神雞尾酒,真的是火了一夜之間經到了有錢搶不到的地步,我記得當時6月6日線上預售階段六神雞尾酒17秒鍾就搶夠5000瓶,在25號,47秒鍾就被搶完5000瓶,在26日算是六神的第二波正式售賣17000瓶在一分鍾就被售完。再說六神做到了成績斐然,當時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六神雞尾酒,真的是聞起來是六神喝起來還是六神?
我想大家肯定都會有一個疑問,這么叫賣的產品,為啥會這么成功呢?😂我個人覺得越是這些奇葩的產品越是能夠吸引大眾的心理,你想啊,在我們的腦袋瓜里,向洗衣液漱口水花露水牙膏之類的東西都是不能吃的,但是這些跨界企業就是把這些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的事情,真的是抓住了大眾的心理。而且這種東西當時只賣48元,是大眾都能夠接受的,但是後來火了之後淘寶上的價格從48元一直飆升到599元😳當時真的是有錢買不到雖然這些東西都很奇葩,但是這些跨界感覺做的非常好,營銷效果絕對是1+1大於2。
⑥ 《新華字典》鏈包、老乾媽衛衣這種潮流你能欣賞嗎
我覺得《新華字典》鏈包這種潮流還是可以欣賞的,它是有些明星們的新寵兒,但是看久了有點像掛了包中華牌香煙。而老乾媽衛衣這種太誇張的潮流也不能欣賞得起來,這種衛衣作為老乾媽公司推銷員工作服倒是蠻不錯的,可以讓人過目不忘,不過既然推出了也就有他自己的道理,普通人也許欣賞不了,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潮人的思想可能會和他們的心意。
此造型真的很有回憶的味道,是很有中國感特色的包包,時尚的包包和經典文化漢字相融合,突出反叛和傳承,記錄時間為話題,傳遞出中國女性的獨特魅力和力量感。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收藏一個一樣,不過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⑦ 「老乾媽」翻車!晚年被兩個兒子坑的陶華碧太慘了……
曾幾何時,娃哈哈攜手王力宏打造的礦泉水代言形象深入人心,一瓶印有王力宏肖像的礦泉水陪伴了許多八零後九零後人長大。
二十年間,娃哈哈活成了「王力宏」,王力宏也活成了「娃哈哈」。
然而,因為娃哈哈掌門宗馥莉一句「王力宏43歲太老了,我有些審美疲勞」,「我不喜歡他」,撤掉王力宏的代言,這番話引起網友強烈抵制。
近日,有媒體曝出王力宏的邋遢形象:頭戴鴨舌帽,黑框寬邊眼鏡,一縷縷瘋狂生長的絡腮胡須。然而這張不修邊幅的照片掩蓋不了粉絲們對他的喜愛,被網友「群嘲」後收獲一大票路人粉。
不難發現,無論男女,比起不敬業,沒演技,飽受詬病的流量明星,這幾年觀眾更喜歡的還是這種親民親切的「國民偶像」。
而說到家庭作坊出身的「國民女神」,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火辣辣」的女子——老乾媽。
在中國如果你沒有吃過老乾媽,大概會被當成外星人。
只要炒菜時放入老乾媽,一道稀鬆平常的家常菜瞬間好吃到爆,簡直是下飯神器。
一碗簡單的拌面,一勺老乾媽,就能勾起許多人記憶猶新的陳年往事。
「老乾媽」辣椒醬被國人稱為「最有家鄉的味道」。
物美價廉的「老乾媽」,每年銷量破10億,每天賣出130萬瓶。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的故事,金一南說,他最欣賞陶華碧。
「誰能想到,幾十年前,這個大字不識的女人,後來幾乎成了中國在海外的品牌代言人。她像紅軍一樣,創造了一個神話故事!」
這位奇女子陶華碧出生於1947年,貴州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由於家境貧困,她沒有上過一天學。
貴州本地盛產辣椒,陶華碧從小喜歡吃做飯時放入辣椒的辛辣口感。那時她就和辣椒結下一生的不解之緣。
20歲時,陶華碧嫁給一個知識分子,丈夫多病不能操勞,她便扛起養家重擔,一個瘦弱女人擔起一百斤重貨物,賣米豆腐,面,也賣雞蛋飯,過度的勞累使她年紀輕輕患上一身病。
憑著一口氣,陶華碧這般好強能幹,多年後她說,「那時真的太累了,就是拿十個人也比不過我。」
一家人雖然過得清苦,每當她看著丈夫和兩個調皮的兒子熟睡樣子,心裡是安穩的。
然而,幸福和不幸只隔一線。
婚後第五年,陶華碧的丈夫撒手人間,給他治病欠下的幾萬塊錢重重地壓在她的肩頭,孤兒寡母度日維艱。為了撫養孩子,還清欠款,陶華碧開了一家「實惠小吃店」,她牽著大兒子,背著小兒子,自己做涼粉和辣椒醬。從這時起,她每天只休息四個小時,十六年如一日的勞作,熏陶出她做商人的敏銳,誠信,堅韌。
這家店面就是陶華碧的全部,隨著店面客源穩定,生活漸入安穩,便引來一些人注意,附近做小本生意的人被「吃拿卡要」,不堪滋擾,陶華碧也不例外,她說:「「你來吃可以,給錢!白吃白喝,我就要打你,我不怕你!」一來二去,陶華碧的硬氣出了名。
每個人都有人生低谷期,有的人選擇做咸魚,有的人選擇人間清醒。
作為單親媽媽養家糊口,哪怕過得再苦再累,她都沒有掉過眼淚。
陶華碧說:「我不堅強,就沒有飯吃」。
周寧在《人間草木》中談到,經歷苦難的人不懼怕苦難。
陶華碧把苦難活出新氣象,她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努力打好手中的爛牌。
開店久了,陶華碧偶然發現,經常光顧攤位的學生們中,有一個人總是穿著洗得發白的校服,每次來只買最小份。陶華碧得知他家境困難,就免了涼粉錢。漸漸地,她的善行被學生們傳開,親切地稱呼她為「老乾媽」,來店裡吃飯的人越來越多。
在日復一日的賣米粉的過程中,陶華碧發現一些顧客喜歡離開前多帶走一份辣椒醬,便不假思索地多做些。直到有一天,她發現附近兩條街的涼粉和飯店用的醬都是自己做的,陶華碧心思翻動,「既然辣椒醬這么受歡迎,乾脆賣辣椒醬吧!」
就這樣,1996年她開設陶氏風味食品廠,開始生產辣椒醬。 陶華碧一直知道口碑的重要性, 所以送給貨車司機一些辣椒醬,讓他們在路上吃得香,順便帶著她的辣椒醬做宣傳。購買辣椒醬的人越來越多,陶華碧決定推出品牌,就叫「老乾媽」。
陶華碧做生意,講究「誠信」二字,為了保證醬料口感,她只選用貴州遵義辣椒,從原料產地到製造工藝,一絲不苟。老乾媽憑著獨特風味俘獲眾多食客的心,生意越做越大。
陶華碧說,「女人只要有事業心,哪都能撐下去。 」
再深的谷底,也有走完的一天。
她終於笑得開懷,過上揚眉吐氣的日子。
2001年, 一名代理商收貨時發現有25600瓶辣椒油漏油,陶華碧二話不說,退款,銷毀。雖然這筆訂單賠了錢,但是她認為,質量就是口碑,「別人相信我,才會買我的醬。」
2012年,老乾媽納稅4億,陶華碧被評選為納稅大戶第二名,她不喜反怒,拿著賬本飛奔進稅務部門,破口大罵:
「你個狗日哩,給老子查清楚,我明明納稅第一,怎麼給我弄到第二,30萬稅款你們給我弄哪裡去了?」
原來,稅務統計少核算30萬,評比時並不打算公開此事。
陶華碧堅決要求補上記錄,「拖欠一分錢我都睡不著覺。」
一位供應商說,她從不拖欠貨款,但是辣椒質量要保質,一隻只剪去尾蒂。
「鐵娘子」陶華碧做事剛強果決,也有春風拂面的一面。
建廠後,陶華碧和員工結成一條心:她能叫出上千名員工的名字;員工出差,她會親手煮幾個雞蛋,送人上車;員工結婚,她當證婚人,人人都喊她「老乾媽」。她吃住都在廠里,只要聽到玻璃瓶罐碰響,就覺得心裡踏實。
陶華碧相信,再大的困難,只要人心凝聚在這,她也能克服。
她曾教育兩個兒子, 「對顧客,從原材料到每一道工藝,我們都認認真真去做,保證質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因為陶華碧處處誠信,為老乾媽帶來好口碑,然而,兩個兒子並沒有理解母親做老乾媽品牌的真諦。
2012年,隨著老乾媽成為國民品牌,65歲的陶華碧萌發出急流勇退的想法:既然家業已經做大,留給兒子們奮斗就好,自己退休頤養天年。
很快,小兒子李妙行接手老乾媽,大兒子李貴山轉身玩資本。
李妙行上任後,一改老乾媽以往不打廣告, 不做促銷,只收現金的保守商業模式,將老乾媽多元化,從線下走到線上。
老乾媽合作推出跨界聯名衛衣,投放《擰開干媽》的廣告,使老乾媽線上銷售額增長了20%。盡管老乾媽順應商業趨勢,但是市場掌聲寥寥,人們說老乾媽不親民。
為了降低辣椒醬成本,李妙行換掉貴州辣椒,改用河南辣椒,更換配方後,雖然每斤原料節省5塊錢,但是人們對口味變化並不買賬,「老乾媽口味變差」上了熱搜,銷量持續下滑,隨之而來的是,遭受辣醬線上品牌飯爺(林依輪),傳統調味品牌海天、李錦記的夾擊。
2017年,又稱「辣醬爆發元年」,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市場混戰,從老乾媽這塊大蛋糕瓜分15%市場份額。
小兒子掌舵自毀長城,大兒子的作為同樣令陶華碧痛心。
大兒子李貴山用母親給的錢四處做投資,屢投屢虧。
其中一處房地產開發公司,由於連年巨額虧損,樓體無法交付,甚至官司打到最高法院,開發商涉嫌「一房二賣」,李貴山被列入「限制高消費人員」。
爛尾樓事件的曝光給處於風尖浪口中的老乾媽沉重一擊,73歲的陶華碧不得不從養老生活中抽身,重掌老乾媽。她快刀斬亂麻,宣布三件事:撇清大兒子的投資公司與「老乾媽」關系;火速換回辣醬配方,挽回消費者信任。
在她的力挽狂瀾下,2019年老乾媽營收超過50億,止跌回暖。
大小兒子做錯事,陶華碧心痛不已,盡管她寶刀未老,但不能幫兒子一輩子。2021年對於老乾媽來說,是嚴峻的一年,所以退休多年的陶華碧,都不得不出面接受采訪。當初陶華碧告訴兒子做生意很簡單, 她說:「(做產品)你要有質量,才有市場。」
陶華碧的兩個兒子對產品質量濫竽充數,以至於多年好口碑的老乾媽險象環生。這些年,因為一件事、一句話翻車的企業不在少數。當別人習慣你的好後,哪怕你只有一點點壞,都會導致口碑的崩塌。
無論是企業還是藝人,做品牌想走得更遠,還要靠粉絲和用戶擁簇。
2021年,演員鄭爽被張恆爆料出大量個人劣跡,她被列為劣跡藝人直接封殺。
曾經星途璀璨,打造「純天然」人設的鄭爽,循私廢公,任性胡為。她為了更好地談戀愛,在與某化妝品代言合約期間做整容,以致於金主宣傳方損失慘重。
更是從一次商業采訪半途中不告而別,擅自毀約,由於鄭爽拒絕道歉,之後幾年裡再沒有收到 時尚 圈拍片邀請。
然而鄭爽的父母認為她沒有錯在先。
伴隨著鄭爽的各種迷惑行為,有關她的話題一次次飛上熱搜獲得流量,她的片酬呈爆發式增長。拍攝《倩女幽魂》時,片酬高達1.6億,然而這份為了逃稅打造的「陰陽合同」,反而成為她一路作死的最大禍首,甚至連她的投資方北京文化,在合同逃稅問題被曝光後也扛不住了。
B站董事長陳睿有這樣一張微信簽名: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犯下的錯誤會積累,獲得的成功會消失。
自毀長城易,百年守業難。
哪怕擁有頂流的事業,不能失去做事的初心。
從手工小工作坊 白手起家到榮登中國福布斯富豪榜, 陶華碧 吃過太多苦難,她深知賺錢的難處,所以從不欠款,一些建廠早期的供應商沿用至今。
在許多人眼裡,陶華碧是個乾乾凈凈的人。
雖然公司收益年年增高,作為 地方納稅大戶,老乾媽並沒有少繳納一分稅。
每當有人看到老乾媽生意紅火,建議她把老乾媽上市,亦步亦趨賺熱錢,陶華碧都拒絕了。
她說,「我們沒有國債,不欠國家稅收,也沒有貸款, 我們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實實在在的做,事業能夠長長久久。」
別人都說陶華碧做生意不懂得變通,我卻看到她身上的朴實真理:
一心一意,不忘初心。
時光荏苒,陶華碧操勞了大半輩子,她忽然發現自己年事已高。
在某次采訪中,她談到自己的心願:「我覺得事業成功是我最大的幸福,把老乾媽像蛋糕一樣做大、做強,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陶華碧退休後,兩個兒子沒有遵從她的囑托,她再次出山,把他們拉回航線上。
這位多年實干好強的老人,把老乾媽賣到全世界。
「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作為我從小吃到大的辣醬品牌,一瓶包裝簡單的老乾媽里承載著太多人的回憶。
隨著圍著她笑鬧的學生們成家立業,簡陋的店面也換成一幢幢基地廠房,老乾媽走進萬戶千家,也許沒有人抵得過歲月的洗練,唯有不變的老乾媽精神,不斷延續。
⑧ 老乾媽上了紐約時裝周,百搭連帽衛衣想要嗎
在我國老乾媽就擁有很高的人氣,非常多的人沒有老乾媽就下不去飯。但是相比於我國,在美國老乾媽的人氣更是屬於爆棚的狀態,並且老乾媽在美國的價格非常高,但即使是這樣,老乾媽也是供不應求,前段時間因為老乾媽的高人氣更是登上了紐約時裝周,設計師將老乾媽設計成了時尚的衣服,也讓很多中國人揚眉吐氣。不光我們這邊有人喜歡美國的東西,我們的東西在美國也是很招人喜歡的。
老乾媽牌辣椒油是我國貴州地區傳統美食之一,在最近幾十年它的口味一直沒有變過,這也是因為老乾媽的製作方法一直被陶華碧所壟斷,並且陶華碧也沒有減少過老乾媽裡面的材料這才導致老乾媽的味道,10年如一日的好吃。
⑨ 你覺得哪些商品的logo最時尚
我覺得是星巴克,以前只以為是一個美女,後來才知道星巴克的Logo居然是希臘神話中半獸半人的塞壬女妖 !面孔鳥身的海妖塞壬,擁有美麗的歌喉,常用歌聲誘惑過路的航海者而使航船觸礁沉沒。天了嚕!
⑩ 復古、土味,紅配綠加幾個繁體字,就稱自己是「國潮「了
大家好呀。
先看這幾張圖。
是的 ,你沒有看錯,這是回力和飛躍出的聯名。
話說前段時間轟轟烈烈的BM風在夏天的尾巴似乎銷聲匿跡了,反倒是另一種風格大行其道隨處可見,
——
國潮。
隨隨便便刷個朋友圈,三屏一首國風音樂,五屏一個國潮穿搭。
各路潮人的穿搭,不再是清一色的Off White、Converse、Vans,腳上回力、飛躍等國產品牌的標志性紅藍logo,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十分打眼。
國潮的過去可以回溯到2000年前後,
那時候「國潮」二字代表的,更多是一種罵名, 「國潮就是國抄」 的聲音不絕於耳。
所謂 重壓之下必有勇夫,2018年國潮崛起了,甚至被稱為國潮元年。
那年先是中國李寧、CLOT、太平鳥三大品牌登上紐約時裝周的舞台。
「國潮」的影響力開始變大且積極,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放開手腳做自己的設計,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在市場中,頗有那麼一絲「百家爭鳴」的味道。
但要說火爆 ,還真沒誰比得過李寧。
畢竟還沒有哪個品牌能做到像李寧「悟道」系列的運動鞋一樣,成為需要排隊預約的存在。
李寧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它的創新。在本來的運動元素上增添新的設計,形成了復古運動潮流,
另一方面就是它通過服裝上的中國符號,借用了國家影響力,增添了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以前沒錢買李寧,現在沒錢買李寧。"
這番感慨足夠用來表達中國品牌這兩年的迅速轉變。
誰都沒有想到,上了年紀的"李寧"會站在時代的潮流中,從專業運動到街頭潮流,打破了年輕人對國產 體育 品牌的刻板印象。
除了國潮服飾,更多的是各種炙手可熱的國風產品。
不得不說文創大哥大「故宮淘寶」。
作為 最成功的 品牌IP之一,故宮淘寶深諳傳播之道。
褪去嚴肅的 歷史 ,將本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妃嬪用講段子的方式調侃一遍,
「朕是如何把天聊死的——您的好友毒四已上線」
「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
彩妝睡衣團扇盲盒,只有你想不出來,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
各種 國貨聯名 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天貓「國潮來了」的秀上,你可以穿著老乾媽衛衣,塗著周黑鴨唇膏,背著雲南白葯挎包,坐在旺仔小饅頭沙發上。
這些品牌在市場上翻江倒海,把「國潮」從本土潮流品牌,擴展到了所有中國經典品牌的創新上。
聯名商品一上架就遭到哄搶。
920隻大白兔潤唇膏兩秒售罄,頂著六神花露水和英雄墨水包裝的RIO雞尾酒上線17秒,7500組就被搶購一空。
頂著碩大的 「國民女神」 四個字,沒長一張傾國傾城閉月羞花的臉,誰能撐得住啊。
看多了其實不難發現,這些品牌跨界聯名,有些是精巧,但 更多的是投機取巧。
說白了,就是把一代人的童年或者青春的美好回憶符號化,投射到一件產品上。
換言之,是在販賣情懷和青春記憶。
服飾也好、文創也好、聯名也好,
對於那些口口聲聲講「情懷」的年輕人,國產品牌真就是兒時的記憶嗎?
倒也未必 。
不可否認確實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國潮,選擇這些品牌是出於情懷和個人喜好,
但也有一部分,是什麼都不懂,靠這些名頭標榜身份的年輕人。
他們之前穿Yeezy,買Supreme,曬Off White...任何大眾還未曾踏足或夠不到的領域,
他們要的是 「我買得起」 和 「我最先到手」 的優越感。
喊著「復興」「崛起」,追逐國潮的年輕人,以及販賣「國潮」的品牌,
或許都沒有想過,衣食住行領域,任何「國潮」的流行,真正離不開的是 「文化底蘊」 四個字。
大多數人只關注表面,忽略了潮流背後的文化。
但這並不能說明,中國的傳統文化無人關注。
2016年有一部紀錄片叫《我在故宮修文物》,
記述了一群年邁的老師傅帶著他們年輕的弟子,在故宮日復一日的修鍾表、裱字畫、補漆器。
如果不是看過這個紀錄片,很難想像會有那麼多年輕人鑽在故宮,重復著繁瑣的工作,傳承著中國的文化。
正是這種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才能撐得起國潮的未來。
不是畫個圖案取個名字,把所有國風元素堆在一起就叫國潮,
既沒有堅守也不花費時間 ,再多的新鮮感也救不回來一個沒有底蘊的品牌。
褪去沖動和花里胡哨, 時尚 易逝,風格永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