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品分別有哪些
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服裝安全技術類別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類的,有3中類別:
1、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是嬰幼兒紡織產品,即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高檔內衣、睡衣、床上用品等;A類產品的甲醛含量必須低於2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7.5的偏酸性范圍。
2、B類則是≤75mg/公斤,B類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襯衣、T恤衫、裙子、褲子等;B類產品甲醛含量低於75毫克/千克,pH值與A類產品一樣。
3、C類為≤300mg/公斤,C類是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即在穿著或使用時,產品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或僅有小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窗簾、桌布等。C類產品甲醛含量要求低於300毫克/千克,pH值允許在4.0~9.0范圍。
國家標准中專門將嬰幼兒、兒童服裝等紡織產品分成了A、B、C三大類,不同類別有不同的安全技術要求。其中,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
這樣一來,家長給孩子選購嬰童產品時,不僅要關注顏色、樣式是否好看、可愛,更要注重產品安全,特別是要仔細看產品的標識:購買嬰幼兒服裝等產品時,要選購標簽上標明「GB 31701 嬰幼兒用品」字樣的產品;
購買兒童服裝等產品時,要看標簽上是否標注了「GB 31701 B類」或者「GB 31701 C類」;如果是購買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服裝等產品,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類」字樣。
B. 2020服裝執行標准和安全類別是什麼
2020服裝執行標准和安全類別:
一、 梭織:
1、襯衫:GB/T2660-1999。
2、棉服裝:GB/T2662-1999。
3、男西服 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 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褲:GB/T2666-2001。
6、羽絨服裝:GB/T14272-2002。
7、絲綢服裝:GB/T18312-2000。
8、絲綢圍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連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裝;FZ/T81006-1992。
二、針織:
1、棉針織內衣:GB/T8878-2002
2、襪子:FZ/T73001-2004。
3、桑蠶絲針織服裝: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紡及紡毛針織品:FZ/T73005-2002。
6、腈綸針織內衣:FZ/T73006-1995。
7、針織運動服:FZ/T73007-2002。
8、針織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絨針織品;FZ/T73009-1997。
10、針織工藝品:FZ/T73010-1998。
11、針織腹帶:FZ/T73011-1998。
12、針織泳裝:FZ/T73013-1998。
三、安全標識:GB18401-2003。
分A、B、C三類安全指標:A類嬰幼兒用品、B類直接皮膚的產品、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A類: 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根據國家規定,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內衣、圍嘴兒、睡衣、手套、襪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須達到A類標准。
B類: 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標准。這類紡織產品指的是在穿著和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如內衣、襯衣、T恤、裙子、褲子、襪子。
C類: 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標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絨服、厚褲子等。
C. 安全類別c類是什麼意思
衣服吊牌上的A類、B類、C類,指的是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
顧客在挑選服裝時,不僅要關注面料、款式、價格,更要關注服裝屬於哪種安全類別,穿得健康的重要指標。
根據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把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分為A類、B類、C類,同時針對不同安全級別的紡織產品,對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體的規定;這三類紡織產品都要求無異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3)羽絨服安全類別什麼擴展閱讀:
A類:嬰幼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根據國家規定,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內衣、圍嘴兒、睡衣、手套、襪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須達到A類標准。嬰幼紡織產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注「嬰幼兒用品」字樣。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標准。這類紡織產品指的是在穿著和使用時,產品的大部分面積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如內衣、襯衣、T恤、裙子、褲子、襪子。
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標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絨服、厚褲子等。
D. 今天給婆婆買了一件羽絨服,安全技術類別GB18401C類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直接接觸皮膚類產品。
從2005年1月1日起國家就開始全面實施強制性標准——《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該規范對服裝的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氣味、PH值等5項健康安全指標都作出了詳細規定。新生產的符合該規范的服裝,要帶有「GB18401-2003」的標識。即將服飾紡織品分為A、B、C三類,分別是嬰兒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和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同時根據不同類別的產品對甲醛、PH值、色牢度分別提出了限量要求。
E. 服裝的安全類別「A\B\C」分別指的是什麼
國家強制性標准GB 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里有說明:A類為嬰幼兒用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F.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哪個差 一般羽絨服是哪類的
當然是B類好,B類是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面料成份。羽絨服一般是B類。服裝級別中A類是最好的!一般的都用B類,C是最次的。我爸是開服裝廠的,所以知道一點
G.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哪個差 一般羽絨服是哪類的
當然是B類好,B類是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面料成份。羽絨服一般是B類。服裝級別中A類是最好的!一般的都用B類,C是最次的。我爸是開服裝廠的,所以知道一點
H.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哪個差 一般羽絨服是哪類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I. 服裝安全技術類別 C類和B類有什麼區別 哪個差 一般羽絨服是哪類的
1,對應的衣服種類不同。
B類型是可以直接皮膚類的產品,C類是不可直接皮膚的產品,C類通常都是用在外套類型的服裝,根據我國強制性國家標准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對紡織品服裝提出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中,第四章產品分類,第一節有明確規定產品分為3類:
A類:嬰幼兒用品;對應類型為尿布、尿褲、內衣、圍嘴、睡衣、手套、襪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對應類型為文胸、腹帶、背心、短褲、棉毛衣褲、襯衣、(夏天)裙子、(夏天)褲子、襪子、床單。
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對應類型為毛衣、外衣、裙子、褲子、窗簾、床罩、牆布、填充物、襯布。
2,安全技術標准不同。
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而B類則是≤75mg/公斤,C類為≤300mg/公斤。
因此,綜合所述,C類比B類差,羽絨服屬於外套,通常適合C類。
第五章第二節規定,嬰幼兒用品應符合A類產品的技術要求,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產品的技術要求,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產品的技術要求,其中窗簾等懸掛類裝飾產品不考核耐汗漬色牢度。
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其他產品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所符合的安全技術要求類別(例如:A類、B類或C類)。產品按件標注一種類別。
J. 衣服的安全類別c類是什麼意思
衣服吊牌上安全標准上C類是指: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標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絨服、厚褲子等。
根據最新的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把紡織產品的安全級別分為A類、B類、C類。同時針對不同安全級別的紡織產品,對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異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體的規定。這三類紡織產品都要求無異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中國國家標准用統一的代號「GB」,即國標二字的漢語拼音略語,其中內部標准代號為「GBn」。
紡織工業部標準的代號為「FJ」,指導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Z」,參考性技術文件的代號為「FJ/C」。編號是採用順序號加年代號,使用阿拉伯數字,中間加一橫線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