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古代帶著帽子的風衣叫什麼

古代帶著帽子的風衣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5 20:57:10

1. 帶帽子的斗篷在古代叫什麼

在古代叫做斗笠,一般是江湖俠客或者是女子所帶的。多為竹製

2. 古代服裝的稱呼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為「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為「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發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2、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3、「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負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發的裝飾。

4、「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為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5、「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後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縉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6、在古代,黃色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卻是黃色的,則被人們認為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7、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徵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為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著,主要的區別在製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後近 2,000年。盡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2)古代帶著帽子的風衣叫什麼擴展閱讀: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3.袖寬為一尺二寸;

4.衫無袖;

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6.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3. 帶帽子那種衣服叫啥就跟電視里一般巫師穿的那種全身裹在黑袍里,而且袍子上有個大帽子!!!

斗篷吧

4. 古代叫披風的名字!

披風 披用的外衣,又稱「大氅」。無袖、頸部系帶,披在肩上用以防風禦寒。短者曾稱帔,長者又稱斗篷,斗篷一般連帽。披風多為一片式結構,多為北方人和兒童在冬季穿用。後也泛指斗篷。中國古代有虛設兩袖的長披風。

(4)古代帶著帽子的風衣叫什麼擴展閱讀:

大氅是漢族的傳統服裝之一 外套;大衣。常見於小說中描寫古人衣著。披在肩上的一種服裝,今北方人稱大衣為「大氅」。見「披風」。出處於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三:「不知道是哪一年還上過 北京 ,穿了一件皮大氅回來。」 老舍 《趙子曰》第六:「 武端 披上大氅, 趙子曰 換了一件馬褂。」

大氅是漢族的傳統服裝之一,又稱氅衣,也稱作軍大衣,由道教鶴氅演變而來。只男性穿著,特點是對襟大袖,整體寬大且有系帶,只做常服穿著。

5. 西方帶帽子的斗篷(披風)學名叫什麼另求西方歌劇服裝的特點

披風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有袖子的大衣,另一種則是無袖的披風(披風或叫做斗篷) 古羅馬的披肩稱為「托加」(Toga)

6. 古代戰士帶的帽叫甲什麼

您說的是甲胄(zhou四聲)吧。甲,指鎧甲;胄,指頭盔。甲胄結合起來亦稱盔甲。

7. 風衣外套上可拆下的帽子叫什麼帽

裝飾帽子: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身材、舉止、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飾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位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後來它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8. 帶帽子的外套叫什麼

戴帽子的外套叫衛衣。

「衛衣」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紐約,當時是為冷庫工作者生產的工裝。衛衣兼顧時尚性與功能性,融合了舒適與時尚。

衛衣款式:

女式衛衣

女式衛衣款式有套頭、開胸衫、修身、長衫、短衫、無袖衫等等。主要以時尚舒適為主,多為休閑風格。

男式衛衣

男式衛衣款式有套頭、開胸衫、長衫、短衫等。主要以時尚舒適、多為商務休閑、運動休閑風格。

衛衣只作為日常休閑服飾,不作為男式正裝。

9. 古代衣著的叫法有哪些

漢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聲字,而且和古代的禮制有關。

舉例如下:

冠。貴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頭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冠是身份的象徵,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纓組成。纓是冠圈兩旁的絲繩。冠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來把冠固定在頭發上的細長簽子。由於簪和纓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來指戴冠的人。如:「空餘老賓客,身上愧簪纓。」(杜甫《八哀詩》)

冕。天子、諸侯、大夫祭祀時戴的禮帽。從字形上看,「冕」字從「曰」,可知是一種帽子。

弁。古代貴族男子穿禮服時戴的一種次於冕的帽子。

胄。古代士兵作戰時戴的頭盔。「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如:「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史記·絳侯世家》)

帽。據考證,「帽」字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曰」和「冒」是帽的古字。古代特指用布帛縫合的圓形軟帽,一般不在正式場合佩戴。到了唐代,帽子已經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現在正式場合。

巾。可以裹頭,也可以擦汗。「巾」是象形字。戴頭巾之風,漢末時盛行。以後有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衣服的總稱。古人特指上衣。《周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說,治理天下從衣裳開始。可見,衣服是禮儀制度的象徵。

裳。古人特指下衣。如《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倒衣裳。」時說天還沒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時禦寒所服。

禪。指單衣,是夏天的衣服。

褻。指貼身穿的上衣。

裘。指皮衣。如:「五花馬,千斤裘。」(李白《將近酒》)

袍。指長襖,長至腳背,有里子面子,中間絮絲棉或亂麻。「袍」是形聲字,聲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用粗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貧苦人所穿。

衰(蓑)。用草編成的雨衣。

襟。最初指衣的交領,後來指衣服的前幅。也叫「衽」。

裾。指衣服的下擺。

袖。很長的袖子。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長袖」和「廣袖」。也叫「袂」。

紳。指腰帶系結後的下垂部分。古代士大大入朝時,把記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帶間,叫「縉紳」。所以後來「縉紳」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稱。裙。指下衣,也就是「裳」。

褲。古代寫作「絝」。只有兩個褲筒,兩腿分別套入褲腿,沒有襠。和現在的褲子不同。

10. 古代的衣服叫什麼

古代衣服的名稱有鶴氅、深衣、絳紗袍、襕衫、馬面裙等等。

1、鶴氅

鶴氅是漢服中的一種,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風之類的禦寒長外衣。最初的鶴氅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後來的鶴氅, 表現為大袖 ,兩側開衩的直領罩衫,不緣邊,中間以帶子相系 。明代的鶴氅,和披風形制差不多 ,只不過有緣邊多些,領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應更加寬大。

除裙子前後一塊不加打褶外,其餘諸處打褶,褶大而疏,綴於異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裙擺寬大,其上或織或綉綴底襕,或膝襕。

裙襕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徵;蝙蝠與雲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穀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襕則為龍紋、雲蟒紋。

與古代帶著帽子的風衣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竹內里沙演過的電影都有 瀏覽:650
男士羽絨服名牌服裝排名 瀏覽:396
康巴什水幕電影 瀏覽:438
羽絨服好壞怎麼看 瀏覽:430
任達華溫碧霞驚變完整版 瀏覽:149
能看禁播電影的軟體 瀏覽:277
大褲子短褲倍什麼上衣 瀏覽:527
無需vip可以看大電影的app下載 瀏覽:789
當代旗袍的發展 瀏覽:166
屍吻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620
小孩上學電影國產 瀏覽:617
馬甲線效果 瀏覽:795
男士領大鵝羽絨服 瀏覽:467
巴寶莉風衣國內缺貨怎麼辦 瀏覽:832
漳州哪裡有定做羽絨服 瀏覽:2
17歲男孩和5個女傭的電影 瀏覽:571
淄博大碼女裝批發 瀏覽:870
用uc能直接看的 瀏覽:709
女主被女巫變成了倉鼠,女巫轉世成了男主的弟弟 瀏覽:446
西瓜影視在線觀看高清版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