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皮皮帶如何做成
很高興為您解答滿意望採納。
步驟:
1、挑選一塊植鞣皮,手感要好點,厚度是35-40的,不能低於35的,要不皮帶會很單薄。
2、將皮料裁下來。裁皮的時候,要利索,手不要抖。可以裁慢點,軌跡要保證直順。
3、裁好皮料後,可以按照個人的喜好,在皮面上塗上一層牛角油,然後放在太陽下曬它個3~4天,就可以養出顏色來了,而且顏色非常正。
4、這一步就是在皮帶上打孔了,先定好位置,然後打孔,鏟邊,最後打磨,打磨是個耗時間的活,不能急,慢慢磨吧。
5、上面的一切都做好後,就可以裝五金了。這款皮帶不需要裝皮帶頭,所有固定的工作都是由「和尚頭」來完成的,而且除了皮帶環,其它的基本上不用手縫線。
⑵ 做皮帶經常用到哪些皮革
做皮帶用到的皮革種類非常多,看皮帶的製作工藝,一般用於做皮帶的皮革有原厚度的植鞣皮革,可以是水牛皮或者黃牛皮,用於軟面的鉻鞣牛皮,珍稀動物皮比如鱷魚皮,鴕鳥都可以是做腰帶的原料。
⑶ 為什麼皮帶分頭層牛皮,二層牛皮為什麼要做二層牛皮,裡面牛皮不是外層很容易脫皮嗎為啥還要這樣製作
牛皮可分為幾層
1、全層牛皮
未經過片皮的牛皮,皮質較厚,約4-5mm,表面保持牛皮的原始紋理和自然傷殘。
2、頭層皮
皮革位於牛皮表面最外層,皮質最具柔韌性,光潔度好,有不同的厚度。頭層皮有粒麵皮、修麵皮、壓花皮等,其中壓花牛皮是用帶有圖案的花板(鋁制、銅制)在皮革表面進行加溫壓制各種圖案。
3、二層皮
皮革位於牛皮表內存-即接近肉質層,也許能片出很多層,皮面較頭層硬,韌性性差,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光潔度與塗飾有關。
牛皮帶怎麼保養
1、避免牛皮帶受潮、起霉、蟲蛀。平時使用時,應注意不要與油污及酸性和鹼性物質接觸。在平時清潔過程中,加入中性的去霉、殺菌的專用葯劑可以很好避免霉變現象的發生。此外,為防止起霉、蟲蛀,在收藏前應清洗後再妥善保存;
2、清潔牛皮帶時,最好使用細絨布擦拭。如果不慎沾上雨水或其他污漬,千萬不要直接用水和汽油塗擦,以免皮革表面出現皺摺。而應該立即用軟布抹乾,擦拭後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待自然風干。
3、若牛皮帶因沾染水漬而起皺時,可用60—70度的熨斗熨燙,熨燙時最好用薄棉布襯在下方;
4、如果牛皮帶出現脫色現象,可用皮革上光劑,忌用皮鞋油擦拭。皮革上光時,用軟干沾少許上光劑在腰帶上輕輕擦拭一至兩遍。建議,平均二至三個月上光一次。
5、牛皮帶如果出現斷裂或大面積破損現象,應找專業人員修理。如果僅是出現小破損,可在破損處塗點雞蛋清。
6、牛皮帶屬於消耗品,使用久了就會出現損壞,平時用專用皮革護理劑定期擦拭可減緩損壞,但不能用含有鹼性的洗滌劑,也忌用鞋油。
⑷ 牛皮皮帶是用什麼牛的皮做的
牛皮皮帶是用山牛、水牛、奶牛的皮做的。
牛皮皮帶分為:
頭層牛皮
A、優點如下,作為天然皮,是最佳選擇,可以製作各種風格及款式,其韌性好,顯卓高檔,堅固結實;
B、缺點如下,首先價格昂貴,使用後易變型(容易在皮帶的中部稍微彎曲),會稍微腿色,反復見水後乾燥後會變硬然後斷裂(所有真正的牛皮腰帶不可水洗或長期浸泡)。
二層牛皮
A、優點,作為真皮腰帶的一種,價格稍微低廉一點(但要看品牌價值啦),一般製作休閑腰帶為主,也能顯示出其品質高貴,韌性稍微比頭層皮遜色一點。
B、缺點,如果只塗飾不處理光滑,很容易褪色,如果表面不光滑,絕對不能用在淺色衣物上。
⑸ 為什麼皮帶要用真皮來製作才好,其他的人工材料製作不可以的嗎
主要原因:第一,皮革有記憶性,戴久了會根據你的體型而發型變形,更合身。
第二,皮革相對於布料等更結實也更美觀,俗話說檔次更高。
第三,皮革造價高於其他普通材料,也是檔次的表現。
皮帶,是中國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演變出來的,它不但是用以系束袍服,還用來佩掛一些生產、生活使用的物件。基本形制是下端有釘柱釘於皮帶的一頭,上端曲首作鉤狀,用以鉤掛皮帶的另一頭,中間有鉤體。常見的有獸面形、琵琶形和各種異形鉤。
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系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就叫作「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相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古人對腰帶十分重視,不論身穿官服還是便服,腰間都要將其束上。天長日久,腰帶便成了服裝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飾物,尤其在日常禮儀中,更是缺它不可。連兄弟之間夜裡見面說幾句話,都必須整衣束帶,否則就覺得有失禮貌。君臣之間更是如此。據歐陽修《歸田錄》記載,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見帝而立,卻不肯進去。太宗立即意識到這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於是令左右取來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皇帝束上了腰帶,這才進去。在當時看來,皇帝召見侍臣而不束腰帶,是失禮的行為,所以不能與他行君臣之禮。
⑹ 牛皮腰帶皮的揉制加工方法
皮革鞣製
【原理】
皮革的鞣製就是用鞣質對皮內的蛋白質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它通過一系列工藝,並採用一些化學葯劑,使牛、豬、羊等動物生皮內的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膠原蛋白發生變性作用。鞣製後的皮革既柔軟、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敗變質。所以鞣製後的皮革可用來制各種皮製的日常生活用品。本實驗根據中學的條件,只介紹較易掌握的鞣製工藝。
【操作】
(1)把500g乾的動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軟(約需3~5天)。
(2)取出變軟的皮,攤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鏟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鏟除干凈。然後取300g飽和石灰水,加入50g硫化鈉,攪拌均勻,製成脫毛液。用刷子蘸取脫毛液,刷在皮板毛根部,刷時盡量均勻。然後把皮子對折,約經3~4小時,皮上的毛很容易脫落,這時用鏟子把毛完全脫去。
(3)脫毛後立即將皮放在流水中沖洗,除去絕大部分石灰、硫化鈉,再在水裡浸泡1~2天。
(4)備一隻鐵鍋,加入飽和芒硝溶液約2L,略加熱使溶液溫度保持在40℃左右。從清水裡取出皮子,擰干後放入鍋中。用手不斷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飽」了芒硝後取出,晾乾,約半小時後再進行第二、第三次「吃硝」,方法跟第一次相同。500g干皮約可「吃掉」250g硝。把吃硝後的皮晾乾後除去皮上的浮硝。
(5)另備一隻鐵鍋,加入500g清油(不會全部用完),加熱使油溫保持在40℃左右。把「吃硝」後的皮放入溫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斷接觸、均勻地滲入皮板里。「吃足」油後,把皮晾在木棒上,使它自然陰干。
⑺ 如何自製皮帶 小皮帶做法圖解
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寬度以及長度、
所需材料:綵線
具體步驟:1、用4條線,並排放置,將一端固定。
2、將中間兩條線放到兩邊去。
3、左右線和捏一個套,右套進左套。
4、收緊左套,將左邊另一條線拉上來,捏一個套,進右邊的套。
5、收緊右套,將右邊另一條線拉上來,捏一個套,進左邊的套。
6、收緊左套,左邊再換線,捏套,進右套,注意換上來的線一定要壓被換下來的線。
7、收緊右套,右邊換線,捏套,進左套。8、收緊左套,左邊換線,捏套,進右套。
9、收緊右套,右邊換線,捏套,進左套。10、不停重復第8-9步,直到編至想要的長度。
11、最後,一邊的單線,進另一邊的套結束
⑻ 朋友從老家帶來一張生牛皮,請問大家如何處理才能加工成可以自己做皮衣皮帶皮包的皮,聽說要削皮 是怎麼操
牛皮加工技術
一、消毒與浸泡。消毒液的配製:每100公斤水中加入50克壓砷酸鈉,攪勻即成。將鮮牛皮泡進消毒液中1-2分鍾防蟲消毒。如牛皮已經曬干硬,先用清水浸泡1-2天,在防蟲消毒。
二、刮肉刮毛。備好兩個水泥池,其中一個是石灰水池,一個是硫化池。石灰池中放進25公斤石灰和硫化鈉1.5公斤攪勻,調至漿糊狀的料液。將已消毒的濕皮從中間對等割成兩塊,放進石灰池裡浸一晝夜,取出用刮毛刀刮掉牛皮毛。池裡的石灰、硫化鈉溶液可連續使用,直至牛皮毛颳去為止。硫化銨水池,每張牛皮用硫化銨0.15公斤,清水適量,將刮毛的牛皮放進池中踩踏,以脫掉石灰水。然後將牛皮釘在寬0.5米,長0.7米的木版上,用刀颳去牛皮上的殘肉,再用清水洗干凈。
三、葯水處理。葯水由重鉻酸鈉0.5公斤、濃硫酸500毫升,水20公斤、白糖2公斤組成。配製方法:將濃硫酸邊倒邊攪拌緩緩注入水中,再加入重鉻酸鈉,撒入白糖。將配成的葯水分成兩份,每份加清水4-5公斤稀釋,先將一部分倒進葯水缸里攪拌10分鍾後,再將餘下的葯水倒在缸中攪勻,浸泡皮料,經處理的皮面不在皺紋。
四、過熱水。從葯水缸取出牛皮,放進有適量軟皮油的40-50℃的熱水中,人工踩即成。
加工出的牛皮可達國家收購標准。即濕皮淺藍色柔軟,毛孔清楚,豐滿有彈性,白皮無鉻斑,染色皮不脫色。
我覺得你做皮衣皮包還好,皮帶的話還不如直接買,強烈推薦物美網 仙果皮具
⑼ 做一條125厘米長的3.5厘米寬的皮帶要用多少尺皮成本是多少
大風刮過
⑽ 請問皮帶都是用牛皮做的嗎
你好,一般的真皮皮帶,以牛皮製做的比較多,但是呢也有其他品種,比如說鱷魚皮帶豬皮帶等,還有一些所謂的皮帶呢,是把皮子粉碎後重新模壓成型的叫壓花皮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