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什麼是輸血查對制服

什麼是輸血查對制服

發布時間:2022-06-18 16:53:17

⑴ 三查十一對的內容是什麼

臨床上輸血前需要兩名護士嚴格執行三查十一對制度。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輸血裝置是否完整、血液質量(檢查有無凝血塊、溶血、血袋包裝有無裂痕)。十一對:受血者姓名、性別、腕帶、床號、住院號、血袋編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血液劑量、采血的日期、有效期。在輸血前、輸血過程中、輸血後,都要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並記錄在案第一條 醫囑查對制度
1、醫師下達醫囑後護士要認真檢查、校對,無誤後方可執行、確認、保存。保存後必須再次查看醫囑有無錯誤。各護士必須在10:30前校對完畢。對臨時醫囑(如搶救、新病人醫囑等)應及時轉抄,每日上午11:30及下午17:00將醫囑全部校對完畢。
2、護士在執行醫囑前對醫囑格式、內容正確性(如審查葯名、劑量、單位,給葯途徑及計價屬性)及執行時間進行查對。
3、臨時醫囑必須在規定時間15分鍾內執行。要求先執行,後簽名,護士執行前必須審閱醫囑的准確性,執行後應核對執行單有無遺漏或錯誤列印,患者是否及時處置。各種過敏試驗必須先處置,待觀察結果後再輸入試驗結果並執行,試驗結果陽性者應報告醫師,並用紅筆描繪。
4、為確保醫囑錄入准確,執行無誤,堅持互查制度:醫囑必須經第二者查對後方能保存、簽名。每班護士必須核對上一班執行的醫囑,復查當日醫囑;大夜班護士查對全部醫囑,如有遺漏及錯誤及時給予糾正。醫囑執行查對完畢,護士在執行單上簽名。
5、護士長要堅持每日醫囑查對及每周醫囑大查對制度,保證醫囑單、各種治療單、治療卡與微機中一致。
6、每日辦公護士要檢查等級護理與病人一覽表等級護理標牌是否一致,以及搬床病人是否及時更改。護士交班本,醫生交班本,病人一覽表要以微機人數為准。
7、出院前病歷,辦公護士、護士長要嚴格審查,對有錯誤,遺漏的應重新列印。
8、科室要建立「護士工作站」醫囑查對登記本,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護理部隨時對各種醫囑進行醫囑監測,並將檢查結果納入護理質量監測、評分范圍。

第二條 給葯、注射、輸液查對制度
1、執行醫囑及各項處置時要做到『『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對;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時間、用法、濃度。
2、清點葯品時和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給葯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劇、毒、麻、限葯時要經過反復核對;靜脈給葯要注意葯品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裂縫;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4、發葯、注射時,患者提出疑問,應及時查對醫囑和向開具醫囑的醫生問清後方可執行。
第三條 輸血查對制度
1、取血標本時,必須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要求准確無誤;凡兩位以上患者同時配血時,血標本要分別採取。
2、輸血時要嚴格『『三查』』『『八對』』制度。『『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及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八對』』:姓名、床號、住院號、瓶(袋)號、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液種類及劑量。
3、輸血必須經兩人核對無誤後,方可執行,並在輸血核對登記本上簽名。
第四條 手術室查對制度
1、接患者時,要查對科別、床號、住院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左、右)、術前用葯,輸血前檢查結果、手術醫囑所帶的葯品、物品(如CT、X線片)。評估患者的整體狀況及皮膚情況,詢問過敏史。
2、檢查手術器械是否齊全,各種用品類別、規格、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患者體位擺放是否正確,盡可能暴露術野並防止發生並發症,如墜床、壓瘡、神經損傷等。
3、手術前,手術醫生、麻醉師、巡迴護士三方必須查對姓名、診斷、手術部位、配血報告、術前用葯、葯物過敏試驗結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葯並簽名。
4、手術使用的一切無菌物品需查對滅菌指示膠帶和化學指示劑,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5、凡進行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術前與縫合前、後清點所有敷料和器械數。
6、手術取下的標本,應由洗手(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後,再填寫病理檢驗送檢。

⑵ 輸血查對制度的三查包括哪三查,八對又是哪八對.

輸血查對制度不是「三查八對」(這種說法不全面),而是「三查十對」。具體如下:

「三查」是指:查血的有效期、查血的質量、查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十對」是指:
1、核對受血者姓名
2、核對床號
3、核對住院號
4、核對血型交配試驗結果
5、核對供血者姓名
6、核對編號
7、核對血型
8、核對交配試驗結果
9、核對采血日期
10、核對有效期

⑶ 輸血的三查八對是什麼

輸血的三查八對是指在輸血跟發放血製品到臨床以後,醫生對該患者進行輸血治療時的查對制度。
輸血前需三查八對。三次檢查:檢查血液的有效性,血液的質量和血液的包裝是否完整。八對:姓名,床號,住院號,血袋(瓶)號(儲存號),血型,交叉配對檢驗結果,血型,血容量。要想在輸血時不發生或是少發生危險,就必須在每次輸血之前,嚴格遵照三查八對制度來做。

⑷ 護理核心制度中,護理查對制度包括哪些

1、囑查對制度

2、服葯、注射、輸液查對制度

3、輸血查對制度

4、飲食查對制度

5、手術患者查對制度

6、供應室查對制度

⑸ 輸血三查九對是什麼

三查九對制度是指:

三查:備葯時與備葯後查,發葯、注射、處置前查,發葯、注射、處置後查

九對:床號、姓名、性別、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葯品有效期。

一注意:用葯後的反應,考慮患者是否有過敏史。不同醫院的規定還有細微差別。

護理學中通常說的是三查八對:

三查:備葯時與備葯後查,發葯、注射、處置前查,發葯、注射、處置後查

八對:姓名、床號、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葯品有效期

根據各個醫院規定不同,會多出一項檢查。就有了三查九對的說法。

(5)什麼是輸血查對制服擴展閱讀:

1980年美國護理學會將護理定義為:「護理是診斷和處理人類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從這一定義引申出:現代護理學是研究如何診斷和處理人類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一門科學。

強調「人的行為反應」,表現在人們對一件事從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諸方面的行為反應。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為反應可以表現為:生理的——疼痛、胸悶、氣急;心理的——害怕、恐懼;社會的——親屬單位的關心;文化的——對疾病知識的認識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護士和醫生重視與尊重。

⑹ 查對制度是什麼

查對制度是保證醫療安全,防止事故差錯一項重要制度。為提高醫療技術工作質量。確保病人安全,防止醫療事故、差錯的發生,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崗位查對制度。
1、嚴格三查七對
三查:擺葯後查,服葯、注射、處置前查,服葯、注射、處置後查。
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濃度、用法、時間。
2、轉抄和執行醫囑,要下班核對上班,每周護士長總核對一次,查對者簽字記錄。
3、搶救病人時口頭醫囑,需要經雙方核實無誤後,方可執行。
4、醫囑不清楚或未簽名,不註明時間、劑量、用法時,應問清楚及補上後,方可執行。
5、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有效期和批號,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給葯、輸液、輸血前要詢問有無過敏史,多種葯物合用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7、輸血前要經兩人查對並登記,確定無誤後方可輸入,並注意觀察輸血過程,輸血結束後,保留瓶(袋)24小時,以備必要時核對。
8、無菌手術操作前,須查對用物滅菌日期及物品質量。
9、手術病人術前要查對姓名、年齡、床號、診斷、手術部位、麻醉方式及術前用葯。

⑺ 輸血的「三查八對」是什麼

三查八對是指在醫療工作中,為了確保各項醫療行為的正確性,規范性,保證患者的醫療安全,在發葯、服葯,輸液,輸血等診療行為的前、中、後所必須做的查對工作。是對輸血治療的技術保障,屬於醫療質量18項核心制度之一。





三查是:查看血液製品顏色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有輸血袋滲漏的情況。


八對是:兩名醫護人員核對病人的姓名,床號,住院號,血袋號,病人血型,交叉配血結果,血液製品的種類,血液製品的劑量。只有經過三查八對以後,確認無誤了,才能給別人輸注血液製品。

⑻ 輸血的三查八對是什麼一注意

輸血時的三查八對是一種臨床核心制度,即在輸注血液製品時,要對病人的各種信息資料進行全面的核查,以避免因輸錯血而造成重大醫療事故。
「三查八對」是指三次檢查和八項核對。三次檢查包括:①檢查血液製品的質量是否合格,主要看外觀是否有異常情況;②檢查血袋有無滲漏,如果有血袋滲漏,不能用於患者;③檢查血液製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只有在保質期內的血液製品才能用在病人身上。八項核對包括:①核對病人姓名,②核對病人性別,③核對病人年齡,④核對病人住院號,⑤核對病人床號,⑥核對病人的交叉配型結果,⑦核對申請的血液製品的類型,⑧核對申請的血液製品的劑量。「八對」需要兩名以上醫護人員同時進行核對,以防出現差錯。只有經過三次檢查和八項核對,確認無誤,才能把該血液製品用於病人。在輸血過程中及輸血後,還需密切觀察病人的身體反應。

輸血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因為只有比較認真仔細,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患者在輸血前後的身體體征平穩,才能夠保證患者的安全,在輸血之前,我們要檢查輸血袋是否有破損,以及輸血袋裡面血液是否有渾濁或者是其他情況。

另外的話,要積極的核對血液和患者的配對報告,要確認無誤後才進行輸血,在輸血前及輸血時要核對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號或者是門診號,要保證正確才能夠進行輸血,由於血液一般來說是從冷藏箱裡面帶到室溫環境下,這種情況下不能夠劇烈的搖晃輸血袋,應當輕輕的搖勻。

⑼ 輸血查對制度

法律分析:1、根據醫囑抽取患者血標本時,需將貼好標簽的試管連同臨床輸血申請單攜至病人處,當面核對床號、姓名、標本聯號、輸血史,無誤後才能采血。

2、血液標本應由醫務人員送檢,並與血庫執行交接、查對、登記手續。

3、取血時應查對采血日期、血型、血量、血液的類型等是否與輸血記錄單相符、交叉試驗結果,並注意血液有無凝血塊、溶血、血袋有無滲漏。

4、取回後,必須二人再次核對無誤後簽名方可執行。

5、輸血前在床旁,再次核對床號、姓名、詢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輸血史,確認無誤後,方可輸入,並懸掛血型標記牌。

6、輸血完畢,應保留血袋24小時備查。

法律依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第二條 血液資源必須加以保護、合理應用,避免浪費,杜絕不必要的輸血。

第三條 臨床醫師和輸血醫技人員應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等。

第四條 二級以上醫院應設置獨立的輸血科(血庫),負責臨床用血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實施,確保貯血、配血和其他科學、合理用血措施的執行。

⑽ 輸血四查十二對的內容是什麼

1、「三查七對」是護理工作中必須注意的,主要是針對病人服葯,注射,輸液的查對制度,減少操作差錯。

三查:備葯前查、備葯中查、備葯後查。

七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2、據說現在又改進為「四查八對」了,分別多了查醫囑,對有效期兩項。

四查:備葯前查、備葯中查、備葯後查、查醫囑。

八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葯物有效期。

3、「三查八對」主要指為患者輸血時需掌握的步驟。

三查:即查血製品的有效期、血製品的質量及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八對:即病人的床號、姓名、住院號、血袋號、血型、交叉試驗結果、血製品種類和劑量。

4、葯師調劑處方時必須做到「四查十對」。

四查:查處方、查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葯合理。

十對:對科別、姓名、年齡,對葯名、劑型、規格、數量,對葯品性狀、用法用量,對臨床診斷。

與什麼是輸血查對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鞋子很艷配什麼褲子 瀏覽:846
紅色初中校服圖片大全 瀏覽:49
男士灰色板鞋配什麼褲子 瀏覽:661
睡衣補丁上海 瀏覽:968
男士夏季舞蹈褲子 瀏覽:582
穿雙層高領衣梳什麼發型 瀏覽:228
小女孩的褲子為什麼突起 瀏覽:985
怎麼拿紙做醫生帽子圖片大全 瀏覽:252
幼兒穿編帽子步驟 瀏覽:423
女裝店牆掛衣服高度 瀏覽:531
淘寶哪些好看的女裝店 瀏覽:92
灰白豎條紋外套搭配圖片 瀏覽:853
高仿大鵝羽絨服直銷 瀏覽:66
男士一根繩褲頭內褲 瀏覽:559
我穿襯衫好難看 瀏覽:1000
今年流行什麼服裝女裝春裝 瀏覽:404
格格褲子配什麼襪子 瀏覽:111
裸色裙子配什麼顏色的鞋子 瀏覽:699
男士衣編織過程 瀏覽:422
春秋長袖女裝連衣裙品牌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