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濃硫酸具有腐蝕性,使用濃硫酸一定要
避免與皮膚接觸,可戴上橡膠手套操作,以及避免飛濺如眼及面部.如有接觸應用抹布搽去,在搽上稀硼酸溶液
❷ 濃硫酸的危害有哪些怎樣預防
硫酸是一種高腐蝕性的無機強酸,一般為透明至微黃色,有時亦會被染成暗褐色以提高人們對其的警惕性。其有高沸點,易溶於水,在不同濃度下有不同的特性,故有不同的應用,亦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其能對皮肉造成嚴重腐蝕,在使用時應十分謹慎。 硫酸是六大無機強酸之一,也是酸中最常見的強酸之一。
硫酸具有很強的脫水性:脫水指濃硫酸脫去非游離態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氫氧原子組成比脫去有機物中氫氧元素的過程。要是不小心接觸就會是人體表面「燒傷」。
硫酸(特別是在高濃度的狀態下)能對皮肉造成極大傷害。正如其他具腐蝕性的強酸強鹼一樣,硫酸可以迅速與蛋白質及脂肪發生醯胺水解作用及酯水解作用,從而分解生物組織,造成化學性燒傷。不過,其對肉體的強腐蝕性還與它的強烈脫水性有關,因為硫酸還會與生物組織中的碳水化合物發生脫水反應並釋出大量熱能。除了造成化學燒傷外,還會造成二級火焰性灼傷。故由硫酸所造成的傷害,很多時都比其他可作比較的強酸(像鹽酸及硝酸)的大。若不慎讓硫酸接觸到眼睛的話就有可能會造成永久性失明;而若不慎誤服,則會對體內器官構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會致命。濃硫酸也具備很強的氧化性,會腐蝕大部分金屬,故需小心存放。
舊時教科書認為,為了避免濃硫酸與水接觸後放出大量的熱,進一步傷害皮膚,應用乾燥的布將皮膚上的濃硫酸擦去再行處理。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就如其他腐蝕性物質,第一時間用大量清水沖洗起碼10—15分鍾是有效的辦法,大量的水能夠迅速冷卻受損組織並帶走熱量。由於濃硫酸接觸皮膚後會迅速將皮膚炭化,用干布擦拭可能會將已受損的皮膚擦破甚至擦掉。而若硫酸意外地濺到保護衣物,應立即將其脫下,並徹底地沖洗有關部位的皮膚。
由於硫酸和水會發生劇烈的反應並釋出熱能,當稀釋濃硫酸時,應把酸倒入水中而不是把水倒入酸中,這樣可以利用水的高比熱容,減低因高溫沸騰使酸濺出的風險。一般在實驗室中,稀釋6 M(約35%比重)或濃度更高的硫酸是最為危險的,因為這個分量的硫酸在與水發生反應時能釋出足夠的熱量使整杯溶液沸騰。
雖然硫酸並不是易燃,但當與金屬發生反應後會釋出易燃的氫氣,有機會導致爆炸,而作為強氧化劑的濃硫酸與金屬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時會釋出有毒的二氧化硫,威脅工作人員的健康。 另外,長時間暴露在帶有硫酸成分的浮質中(特別是高濃度),會使呼吸管道受到嚴重的刺激,更可導致肺水腫。但風險會因暴露時間的縮短而減少。在美國,硫酸的最多可接觸分量(PEL)被定為 1 mg/m3,此數字在其他國家相若。誤服硫酸有機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症,其中,脊椎是最易受影響的部位。
急救措施:
大量硫酸與皮膚接觸需要先用干布吸去,不能用力按、擦,否則會擦掉皮膚;少量硫酸接觸無需用干布。然後用大量冷水沖洗,再用3%~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用大量冷水沖洗剩餘液體,最後再用NaHCO3溶液塗於患處,最後用0.01%的蘇打水(或稀氨水)浸泡。迅速就醫。濺入眼睛後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迅速就醫。吸入蒸氣後應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迅速就醫。誤服後應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迅速就醫。
預防:接觸硫酸時最好戴好防護用品,像橡膠手套,防毒面罩之類的,最好還有專門工作服。工作要平緩,不能急躁,小心濺出。注意,稀釋硫酸時一定要酸入水,因為酸和水一起會放出大量熱量,水入酸很容易沸騰、濺出,嚴重時還會發生爆炸。
❸ 用什麼手套防濃硫酸腐蝕
可以選厚的橡膠手套,橡好友耐酸鹼手套可以連續在不超百分之40的硫酸中操作
❹ 夏季開啟濃硫酸應注意哪些
夏季開啟濃硫酸應注意: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鹼類、鹼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鹼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
如果不小心將硫酸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塗上濃度為3%左右的碳酸氫鈉溶液,做完急救處理後,迅速到附近醫院做灼傷處理,避免對皮膚有進一步傷害。
❺ 在稀釋或添加濃硫酸時我們應佩戴什麼防護用
手套,長袖的衣服,還有護頭的頭盔
❻ 濃硫酸的使用注意事項
取濃硫酸時,應帶膠皮手套,小心取下瓶蓋,標簽對著手心(防止漏在瓶上的硫酸腐蝕標簽),沿燒杯壁緩緩倒入(倒入小口容器需要玻璃棒引流),若加到溶液中,應先加密度小的(如先加水後加濃硫酸),並邊加邊攪拌.加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滴到皮膚或衣服上.一旦粘到皮堵上,立刻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碳酸氫鈉稀溶液.
❼ 對於有硫酸的反應,如何進行面部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鍾。或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給予2-4%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醫。
❽ 使用濃硫酸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操作酸時要戴防護手套,如酸為強腐蝕性且易揮發,需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如酸液有毒,應戴防毒口罩.
2、如果酸液滴在皮膚上,需立即用大量水沖洗,並用5%的碳酸氫鈉沖洗,嚴重時需要就醫.
3、如果滴在皮膚上的酸是濃硫酸,需先用干抹布輕輕擦去,再進行沖洗.
4、如果酸液滴在眼睛裡,必須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水沖洗,並不時轉動眼球,就醫.
5、如果滴在皮膚上的酸是氫氰酸,必須立即沖洗干凈,並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戊酯解毒,立即就醫.
6、絕對不能用手觸摸或用嘴去嘗酸液.
7、酸液滴在皮膚上時,絕對不能用鹼去中和,避免放熱燒傷.
很高興為你解答有用請採納
❾ 使用濃硫酸進行實驗時應該做哪些必要的人身防護
防護眼鏡或面罩,防酸手套,強制抽風設備,良好的照明,專用器具,干凈的流動水源,濃度為5%的碳酸氫鈉液.實驗前先想清步驟,緩慢實驗.人,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❿ 稀釋濃硫酸的時候,需要戴什麼手套防止不小心滴到手上
戴能有耐酸手套, 實驗過程得穿工作服。
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後,千萬別用水洗,因為水稀釋濃硫酸後會放出大量的熱,會使皮膚遭到更加嚴重灼傷和加快硫酸的氧化反應。
正確的方法是先用抹布輕輕的拭去濃硫酸,切勿用力摩擦,再使用大量的清水沖洗,之後建議去醫院普外科急診科就診。
硫酸是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無水硫酸為無色油狀液體,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種不同濃度的水溶液。
硫酸是一種最活潑的二元無機強酸,能和許多金屬發生反應。高濃度的硫酸有強烈吸水性,可用作脫水劑,碳化木材、紙張、棉麻織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質。與水混合時,亦會放出大量熱能。其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和氧化性,故需謹慎使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可用於製造肥料、葯物、炸葯、顏料、洗滌劑、蓄電池等,也廣泛應用於凈化石油、金屬冶煉以及染料等工業中。常用作化學試劑,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作脫水劑和磺化劑。
濃硫酸性質
1、脫水性:
脫水指濃硫酸脫去非游離態水分子或按照水的氫氧原子組成比脫去有機物中氫氧元素的過程。就硫酸而言,脫水性是濃硫酸的性質,而非稀硫酸的性質,濃硫酸有脫水性且脫水性很強,脫水時按水的組成比脫去。
2、強氧化性。
稀硫酸特性:
1、可與多數金屬(比銅活潑)和絕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
2、可與所含酸根離子對應酸酸性比硫酸根離子弱的鹽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弱酸;
3、可與鹼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水;
4、可與氫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相應的硫酸鹽和氫氣;
5、加熱條件下可催化蛋白質、二糖和多糖的水解;
6、能與指示劑作用,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濃硫酸和稀硫酸的區別:
1、密度:濃硫酸密度比稀硫酸密度大,兩瓶溶液用手掂量掂量,感覺很沉的是濃硫酸;
2、狀態: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液體,稀硫酸沒有黏性,兩瓶溶液用手搖動,有黏稠感的是濃硫酸;
3、溶於水放熱: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大量的熱,而稀硫酸沒有放熱現象。取少量酸分別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試管,用手摸試管外壁,發燙為濃硫酸;
4、脫水性:用玻璃棒蘸少量硫酸在紙上寫字,過一會字跡變黑的是濃硫酸;
5、吸水性:將藍色膽礬晶體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試管中,能變白色的是濃硫酸;
6、強氧化性:取銅片少量加入盛有少量硫酸的試管中,加熱能反應,放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濃硫酸,稀硫酸不能跟銅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