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日著女裝是什麼風格

日著女裝是什麼風格

發布時間:2022-06-01 22:42:23

⑴ 日著風格的價格親民的女裝有哪些值得推薦

GU走的是日系風,記得夏天的時候給老爸買了一件花襯衫,很有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里那位大叔的畫風,哈哈哈哈,這個牌子跟優衣庫的風格很像,但是價格可是親切多了,不屬於甜美風,但是很適合上班族和日常穿搭。

⑵ 中日韓穿衣風格有什麼不同特色

很不負責的告訴你,其實沒什麼區別。都是亞洲人,文化背景類似,身材差不多,臉型類似。就這么說大部分中日韓在老外眼裡都長的一樣。
工人都穿工作服,辦公的文員都穿西服,有錢人都是穿高級休閑,名牌服飾。所謂區別也就區別的所謂的「時尚」人事上了。14-35歲的人穿的比較特殊。過了這個年齡的人基本沒什麼區別了。不要看日韓劇里穿的很鮮活,其實大街上一樣穿的都很普通。
如果一個日本MM穿的最時尚的衣服在上海或者北京街頭,誰也不會因為她穿這身就認定她是日本人。
一般是都認為是分風格(FEEL)。例如你穿各白襯衫,毛衣背心,格子短裙,中統襪,帆布鞋。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還是韓國甚至在歐美都會說這個是學院風,給人一種學生的感覺(一般分不了風格的就叫其他或者時尚了)。風衣的的風格好象就是雙排扣的是復古軍裝風格和發翻領,才輸學淺別的一時想不起來,也不知道。

你說起了韓國風衣就不能說到他們的亂搭了。首先是他們喜歡穿五分袖(半袖)的風衣(哈哈,這個根本就不擋風,很灌風是真的)其次穿五分袖風衣配中統襪加高跟鞋,還勾起小腿做可愛狀態。也許會流行吧,我老了判斷不了。上身貴婦狀,下身可愛少女的感覺,但是還穿了個高跟鞋(相當亂的感覺)。我個人感覺至少不難看。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E%E5%B7%D6%D0%E4+%B7%E7%D2%C2&in=1828&cl=2&cm=1&sc=0&lm=-1&pn=2&rn=1&di=87702324&ln=147。比歐洲配法可愛多了,但是缺少嚴肅的感覺。日本成熟類風衣基本和中國類似,年輕人穿的風衣區別比較大。日本人穿的比較可愛(卡瓦依?),很孩子氣。這類風衣一般是短款,就是穿短裙都能露個邊;袖子長,能把手放進半個;掐腰的少,直統的多。下身也是配中統襪,但是穿平底鞋。找到符合自己的類型穿就可以了。
只能說說風衣,要是別的衣服都說了。估計我自己都亂死了。

⑶ 服裝風格有哪幾類

具體有以下18種,分別是:

瑞麗、嘻皮、百搭、淑女、韓版、民族、歐美、學院、通勤、中性、嘻哈、田園、朋克、OL、洛麗塔、街頭、簡約、波西米亞。

1、瑞麗風格:瑞麗的主要風格還是以甜美優雅深入人心。

2、嬉皮風格:從細節上看,繁復的印花、圓形的口袋、細致的腰部縫合線、粗糙的毛邊、珠寶的配飾等,都將成為個性化穿著的表達方式;從顏色上看,暖色調里的紅色、黃色和橘色,冷色調里的綠色和藍色都將大熱

3、百搭風格:一般為單品,可以搭配各類衣服,很實用的單件服飾,與其他款式、顏色的服飾均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4、淑女風格:自然清新、優雅宜人是淑女風格的概括。蕾絲與褶邊是柔美新淑女風格的兩大時尚標志.

5、韓版風格:通過面料的質感與對比,加上款式的豐富變化來強調沖擊力。面料更多喜歡用棉,錦等很舒適的面料;貼身剪裁、做工精細,特別是上身部分裁減精緻貼身。

6、民族風格:以綉花、藍印花、蠟染、扎染為主要工藝,面料一般為棉和麻,款式上具有民族特徵,或者在細節上帶有民族風格。目前流行的經典唐裝、旗袍、改良民族服裝等是主要款式,當然還包括尼泊爾、印度等民族服裝。

7、歐美風格:主張大氣、簡潔,面料自然,比較隨意,比較簡約搭配感和設計感強。

8、學院風格:簡單卻又充滿理性的學院派風格。針織帽、藏青裙、條紋衫、白襯衫……

9、通勤風格:具有休閑風格.是時尚白領的半休閑主義服裝。讓穿著者看上去溫和,更加貼近自然,做工精緻,重點在於打造干練、簡潔、清爽的形象。

10、中性風格:中性服裝屬於非主流的另類服裝,性別不再是設計師考慮的全部因素,介於兩性中間的中性服裝成為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

11、嘻哈風格:寬松的上衣和褲子帽子、頭巾或胖胖的鞋子。主要就是穿得寬松簡單,可是卻強烈要求個人風格。嘻哈穿著風格一直在轉變。要穿得好看、簡單、干凈即可,鞋子不管是球鞋、任務靴或休閑鞋,一定要干凈,才能呈現質感。

12、田園風格:以明快清新具有鄉土風味為主要特徵,以自然隨意的款式、樸素的色彩表現一種輕松恬淡的、超凡脫俗的情趣。純棉質地、小方格、均勻條紋、碎花圖案、棉質花邊等都是田園風格中最常見的元素。

13、朋克風格:主要指標是鮮艷、破爛、簡潔、金屬。PUNK採用的圖案裝飾,常見的有骷髏,皇冠,英文字母等,在製作時,常鑲嵌閃亮的水鑽或亮片在其中。展現一種另類的華麗之風。

14、OL風格:OL是英文officelady的縮寫,通常指上班族女性,ol時裝一般來說多數是指套裙,很適合辦公室穿著的.

15、洛麗塔風格: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

16、街頭風格:街頭服飾一般來說是寬松得近乎誇張的T恤和褲子,很多人喜歡包頭巾,另一種典型的服飾是籃球服和運動鞋,也以寬松為標准.

17、簡約風格:簡約風格的服裝幾乎不要任何裝飾,信奉簡約主義的服裝設計師擅長做減法。廓形是設計的第一要素,既要考慮其本身的比例、節奏和平衡,又要考慮與人體的理想形象的協調關系。

18、波西米亞風格:層層疊疊的花邊,無領袒肩的寬松上衣、大朵的印花、手工的花邊和細繩結、皮質的流蘇、紛亂的珠串裝飾、還有波浪亂發;其用色是運用撞色取得效果,如寶藍與金啡,中灰與粉紅……比例不均衡;剪裁有哥特式的繁復,注重領口和腰部設計。

19、森林系風格:顏色也以大地色和暖色系為主,有如從森林中走出而得名。喜歡民族風味的服飾,習慣隨身攜帶相機,並推崇反璞歸真的生活模式,這樣一股清新的氣息在日本社會中自成一格,也意外的掀起了一波熱潮。

(3)日著女裝是什麼風格擴展閱讀

對於服裝的量體,在量體前應注意以下事項:

1、量體順序一般是:先橫後直、由上而下。

2、要求被測量者姿勢自然,不做挺胸、彎腰或探視等動作。

3、要注意被測者穿著衣服的薄厚及顧客所需服裝穿著季節。

4、要注意測量時軟尺的松緊程度,切保持水平並以能轉動為宜。

5、量體前應注意觀察被測量者的體型是否正常,如遇不正常的部位(駝背、挺胸、凸肚),測量後在記錄上做出標記,以便裁剪時調整。

⑷ 歐美風,日系,韓系的衣服區別是什麼

歐美風,日系,韓系的區別是:設計不同,風格不同,適合的人群不同。它們各有各自的氣質。就看自己喜歡哪種風格了。

1、歐美:成熟、穩重。

歐美服裝隨性、簡單,款式大方。上身之後突顯氣質,用的材料也講究舒適。黑白色調、卡其色調為主的服裝,加以馬甲、圍巾、帽子、珠寶等配飾會更顯氣質。適合高冷的人穿,凸顯了身材的線條。

很多人都覺得衣服不適合自己,或者是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很奇怪。其實這就是穿衣風格與自身風格不符合的一種表現。

找到自身風格,與衣服風格相對應,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每個人都在不斷的成長和變化中,不同時期的穿衣風格都會發生變化,而且,就算在同一時期內,我們也可以同時駕馭好幾種不同的風格。穿衣風格的決定性因素在於自己的外形條件。

⑸ 女裝類型風格有哪些

女裝的風格有:百搭、淑女、日風、韓版、民族、歐美、學院、通勤、中性、嘻哈、田園、朋克、街頭、OL、簡約、波西米亞、簡潔、華麗、前衛、鬆散、瑞麗、嘻皮、嚴謹等服裝風格。

1.百搭風格:百搭,一般為單品,可以搭配各類衣服,很實用的單件服飾,與其他款式、顏色的服飾均能產生一定的效果,一般都是比較基本的、經典的樣式或顏色。如純色系服裝,牛仔褲等。

5.田園風格:田園風格的設計,是追求一種不要任何虛飾的、原始的、純朴自然的美。以自然隨意的款式、樸素的色彩表現一種輕松恬淡的、超凡脫俗的情趣。純棉質地、小方格、均勻條紋、碎花圖案、棉質花邊等都是田園風格中最常見的元素。

⑹ 詳談日本服飾文化

一,日本的傳統服裝

據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記載,3世紀前後,日本男人用從肩膀下垂的長布包裹自己,而婦女則用一整塊布遮住自己,中間留個洞口漏出脖子。這種樣子的穿著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曾存在,例如希臘、羅馬、印度尼西亞和秘魯,習慣上稱為「貫頭衣」。

制服裝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紀前後,被稱為邪馬台國家的政治機構正處在發展階段。男人和女人都穿著過腰的上衣,袖子緊而直。男人下裝是寬松的象褲子一樣的褲(「侉」),女人則穿長長的褶裙,叫做「裳」。

在飛鳥時代(593-710)和奈良時代(710-794),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中國文化在日本很流行。宮廷有關的人穿著上大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平安時代 (794-1185)的宮廷服裝分為三個類別:特別禮儀的服裝、宮廷里穿的正式服裝和普通場合的服裝。男性穿用的正式服裝叫做「束帶」(模仿唐朝官服)。婦女的服裝分很多層,正式的女裝叫做「十二重衣」(模仿唐朝便服),一共分為12層。往好處說是「雍容富貴」,說難聽點兒是「拖泥帶水」。

鐮倉 (1185-1333) 和室町 (1333-1568)時代,在政府任職的武士正式場合穿束帶,他們平常的裝束叫做「狩衣」(日本化的服飾),從打獵時候穿的裝束演變而來。平常,武士階層的婦女穿加棉的絲質衣服叫做「小袖」,這跟現在婦女仍然穿用的傳統正式服裝(所謂的「和服」)沒有什麼兩樣。在正式場合,她們穿著長袍叫做「打卦」。

江戶時代(1600-1868)武士階層男子在參加儀式的時候穿一種叫做「上下」的服裝,但是平時男人女人都穿小袖和侉。作為一種習慣,人們將布塊圍在腰上,叫做 「帶」。武士要把劍佩在帶上,女人的帶則逐漸地變得越來越寬松和具有裝飾意味。江戶時代初期,許多人穿著簡單,雖然在正式場合女人可能穿打卦。但是隨著漂亮的染色布料和精美圖案的誕生,日常生活中的裝束也越來越亮麗,那些布料和圖案在日本和服中延用至今。

二,從和服到西裝

明治初期 (1868–1912),在舉國上下「文明開化」的熱潮中,在軍隊服役的日本人、警察和郵差等政府職員首先接納西服。吃牛肉、穿西服、跳交誼舞等等,成了文明、時髦的標志。

從政府職員首先穿著西服,也可看出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由上而下推行的。正因為如此,西服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普及到民間。從當時西方報刊上登載的日本人漫畫看,光著腳的二輪車夫居然戴禮帽、扎領帶,現在看來很滑稽,當時卻是一種流行。

但是,我們注意到,明治時期的西服僅僅是一種表面的流行而已,西方的服飾文化並沒有真正紮根日本。尤其在明治的早期,和服仍然是最主要的服裝。在正式的場合,男人身著羽織(傳統背心)、侉以及西式帽子;而一部分女人,要麼身著日本服裝,要麼乾脆穿起西式的靴子。這種靴子配和服的日西式混雜的穿著方式,甚至在那些參加大學畢業典禮的年輕女子中也能夠看到。

昭和時代(1926–1989)初期,尤其是日本戰敗之後,在美國的直接干預下重建,西方的價值觀念、審美標准、思維方式融入日本社會,西方的服飾文化也真正被日本接納。

現在,男士服裝越來越西方化,西式的職業裝成了公司雇員的標准裝束。職業婦女也經常穿西服,許多婦女甚至在家裡也穿西服。日本人從幼兒園開始就被剝奪自由著裝的權利,大多數幼兒、兒童、少年去學校必須穿戴統一的「制服」,唯有大學生可以自由著裝(舉行儀式、參加組織又當別論),但一旦進入公司、機關又必須統一服裝(比學校略微寬松)。當然,所謂的「制服」也是西服的變體而已。

三,日本現代服裝的演變

[四十年代] 二戰後,日本婦女們放棄了戰爭時期被強迫要求穿著的寬松褲子,開始穿上了裙子等正常服裝。戰後初期,進入日本的時裝多數來自美國。40年代後期開始直到50年代,日本婦女熱衷於下擺寬大的束腰長裙和寬腰帶,也就是所謂美國風格。 從某種意義上講,巴黎服裝也是從美國介紹進入日本的。1947年,Christian Dior 問世,第二年,關於這個品牌的大量信息經由美國傳到日本。日本婦女非常熱衷於這個在全世界逐漸流行的新樣式。

[五十年代] 那個時候,海外旅行對多數日本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電影是人們獲得時裝信息的主要渠道。日本人可以看到許多外國電影,這樣他們就有機會了解歐洲和美國的時裝以及日常生活。眾多的流行時尚就這樣誕生了。當1950年英國電影《紅鞋》上映的時候,紅色鞋子在年輕人當中立刻流行起來。1954年當電影奧戴利?赫本主演的Sabrina上映時候,緊身半長女運動褲立刻成為年輕女性的時尚寵兒。

1956年根據諾貝爾獲獎作品改編的電影《太陽季節》 (《暴力的季節》Season of Violence)在日本上映,許多日本人模仿電影里人物的穿著,一種叫做太陽部落的服飾流行起來。夏天,男士開始穿著圓領運動衫,戴太陽鏡,而婦女則穿著色彩艷麗的短褲在大街上悠然自得。,

[六十年代] 這個時期年輕人成為時裝的不可置疑的裁判。這個時候,時裝從一種高級定製的產品變為低成本的、即買即穿的物品,從正式變得隨意。1965年春天,在巴黎時裝博覽會展示出來的超短裙很快就被引進到日本。傳媒一片反對,認為超短裙不適合日本婦女的體形,但是1967年超短裙王後英國模特twiggy訪問日本之後,超短裙就流行起來。超短裙最先由年輕婦女穿用,後來年紀大些的婦女也喜歡上了,直到1974年,超短裙一直是廣泛受到日本婦女喜歡的時裝。

60年代中葉之後,日本男士的服裝有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所謂常青藤風格。常青藤風格這個名稱來源於美國貴族學校的常青藤聯盟。這種時裝風格吸收了美國精英階層的服裝傳統,雖然經過了起伏盛衰,一直在公司雇員和中年人當中盛行。

與年輕人中流行的時裝相比較,公司白領穿著的服裝傾向於保守的黑色及灰色基調,結果日本的公司雇員被人們戲稱為「溝鼠族」。

[七十年代] 70年代中葉前後,從神戶、橫濱等港口城市發展起來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新傳統服裝(「new虎」)和橫濱傳統服裝(「濱虎」)。 這就像男裝當中的常青藤風格那樣。用來形容神戶興起的服裝風格的口頭禪是「很女人味兒呀」和「很成熟哦」。 神戶風格(「new虎」)的典型樣子是單色的短衫配半長過膝的裙子。而橫濱風格(「濱虎」)的特點則是娃娃型,印有設計師標志或者專賣店標識的汗衫,領子下翻,有點兒像馬球襯衫。70年代後期,沖浪服在少年當中流行,並且出現了復興美國50年代服裝的趨勢。

[八十年代] 80年代日本遭遇泡沫經濟,這個時候出現了設計師和人物標識服裝的熱潮。日本設計師高田健三, 宮家伊勢和山本關西在國際舞台上十分活躍並且贏得廣泛的贊譽。Y設計組山本糾一的服裝贏得了近乎崇拜的流行;深色的風格怪異的Comme des Garcons 設計組的川久保的作品在巴黎時裝博覽會上展出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還有Bigi設計小組菊池孝男 和 稻葉吉枝的時裝,以及 Nicole小組松田三廣的時裝也同樣贏得人們廣泛贊賞。

80年代後半期,婦女時裝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身體意識,強調展示身體的自然線條;另外一個是以隨意為風格的涉谷卡嘰(Shibuya casual),起源於經常光顧東京的涉谷區購物街的高中和大學生。 大約在這個時候身體意識的服裝受到愈來愈多的婦女喜歡,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身穿這種曲線顯露的服裝的女性在迪斯科舞廳起舞,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而另外一方面,隨意風格的服裝的概念是簡單和耐用。

甚至是在從前被稱為灰色老鼠的公司雇員當中,年輕點的也開始喜歡時尚名牌裝束。今天, 平淡、嚴肅仍然是日本工薪階層基本制服的特點。另一方面,在商業社會里,關於什麼是合適的服裝的看法也在發生一些變化。例如,許多公司允許雇員在星期五穿著隨便一些。

[九十年代] 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如同其他許多事情一樣進入了一個似乎看不清楚未來的混亂時期。有些評論家發現,在90年代後半期,服裝中出現了一種東方主義和浪漫主義。但是從根本上講, 90年代可以被稱為多種式樣共處的時期,沒有哪種服裝占據絕對優勢。

90年代可能最值得提到的事情是,對服裝極為敏銳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領導了服裝潮流。大街上最為普通的一個景象是一群頭發染成棕色的學生,曬的黑黑的皮膚,穿著超短裙和短褲;寬大的襪子有意趿拉露出鞋頂。

四,日本傳統服裝的走向

今天,和服已經越來越少見到人們穿用。年紀大些的人,從他們年青的時候,就開始習慣穿和服,現在也還一樣。某些傳統餐廳里的服務員、以及教授傳統日本藝術(例如舞蹈茶道和花道)的人,也穿和服。 然而,跟西服相比和服的確是穿起來麻煩,活動不方便,作為一種實用和日常服裝事實上已經消失了。

盡管如此,和服植根於日本人民的生活之中,某些重要場合,人們還是要穿和服。這些場合包括:新年參拜、新年聚會、成人節、大學畢業典禮、婚禮、以及其他重要的慶典和正式聚會。在這些場合,女孩和已婚婦女身穿靚麗迷人的「振袖」或者長袖的和服,其精美的設計成為至今仍在繁榮的傳統日本文化的一個部分。

⑺ 日系服裝風格

日本作為一個在時尚和品牌建築方面領先的亞洲國家,旗下的女裝可謂千奇百怪,層出不窮。日系的風格,也不只是單單的日系風格,分原宿系、澀谷系、貴婦系、LOLITA系、搖滾、民族等等,也從「日系」擴張到「歐美系」「世界系」等。今天想介紹幾個日系風格:森女可愛系,甜美系,原宿系,日系歐美風及洛麗塔風格的代表品牌,喜歡日系風格的MM不要錯過哦!
1.森女可愛系
earth music & ecology
隸屬於日本大型服裝公司CROSS COMPANY旗下,由知名買手石川康晴創立於1999年的日本東京,歷經十數年的光陰,已成為自然系風尚的潮流標桿、森女流行文化的創造者以及日本女裝的銷售額的No.1。同時,earth music & ecology作為日本20代女性中人氣最高的品牌,也備受日本國民級偶像宮崎葵等眾多明星的追捧。並不是層層疊穿的完全森女,它更加簡單,更加平易近人,是日本比較平價系、大眾的代表。
2.甜美系
LAISSE PASSE
LAISSE PASSE是法文,意思是自由輕松的心情。希望所有穿著這個牌子的女士們也都能懷著同樣的心情,所以LAISSE PASSE在每一季會用上不同的流行元素,再配合其獨特的剪裁和顏色的搭配,令款式不會過時而更耐看。除此之外,還有LODISPOTTO,Lest Rose等也屬於此風格。
3.原宿系
JOUETIE
源於街頭style,體現非同一般的個性風格,深受時尚模特,明星和潮人的喜歡。

⑻ 女裝有哪些類型風格

女裝的風格有:百搭、淑女、日風、韓版、民族、歐美、學院、通勤、中性、嘻哈、田園、朋克、街頭、OL、簡約、波西米亞、簡潔、華麗、前衛、鬆散、瑞麗、嘻皮、嚴謹等服裝風格。

1.百搭風格:百搭,一般為單品,可以搭配各類衣服,很實用的單件服飾,與其他款式、顏色的服飾均能產生一定的效果,一般都是比較基本的、經典的樣式或顏色。如純色系服裝,牛仔褲等。

5.田園風格:田園風格的設計,是追求一種不要任何虛飾的、原始的、純朴自然的美。以自然隨意的款式、樸素的色彩表現一種輕松恬淡的、超凡脫俗的情趣。純棉質地、小方格、均勻條紋、碎花圖案、棉質花邊等都是田園風格中最常見的元素。

⑼ 日式和日系在文字上有什麼區別 比如日式女裝和日系女裝有什麼區別嗎

日式多指和風服飾,就是比較有傳統日本風格的衣服,像什麼和服袖外套啦,木屐人字拖啦都可以算作日式。

日系多指當今現在日本流行的服飾,尤其是那些時尚雜志上的衣服,都是日系,什麼梨花頭,碎花長裙之類的搭配,由於在日本年輕女性群里流行,可以統稱日系風格。

⑽ 日本人民族服裝是什麼樣的

日本的民族服裝是和服。
什麼是和服:
和服(江戶時代以前通常指吳服)是日本人的傳統民族服裝,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誇耀的文化資產。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隨著時代的風俗背景,琢磨考驗,蘊育而生。高雅而優美的圖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對於山水的欣賞及對於風土的眷戀,乃至於對人本精神與情境的細膩感受。
和服特徵:

和服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別(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著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繽紛艷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綉,還有穿著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儼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將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將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由於和服的裁剪製作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在製作和服時,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著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因為,它可以因人而異,在腰間調節尺寸。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安穩、寧靜,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和服同時也順應日本的自然;日本絕大部分地區溫暖濕潤,因此服裝的通氣性十分重要。由於和服比較寬松,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所以十分適合日本的風土氣候。
通氣是和服的一大優點和特徵,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開合。不過,這種開合,尤其是衣襟的開合,有許多講究。不同的開合,具有不同的含義,顯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藝人在穿著和服時,衣襟是始終敞開的,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處繫上帶子。這種穿著方式,不僅給人以一種和服似脫而未脫的感覺,顯示一種含蓄的美,而且能顯示從事該職業的婦女的身份。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著和服時,則須將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衫襟,其程度也有講究,並以此顯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那麼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將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將衣襟全部合攏。事實上,和服的穿著有著如此之多的講究,以至在日本有著專門教人如何穿著和服的"教室"。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著物學院」,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著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1966年全日本著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在七五三節穿和服。

與日著女裝是什麼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睡衣有個品牌叫潔什麼 瀏覽:433
初中畢業照穿校服嗎 瀏覽:10
宮崎葵地球音樂女裝 瀏覽:367
旗袍式衣中長款 瀏覽:579
泰國免稅店買圍巾多少錢 瀏覽:128
女生褲子與鞋子的搭配圖片欣賞 瀏覽:870
網購褲子洗了之後還有味道 瀏覽:200
盜墓筆記風衣 瀏覽:936
30號的褲子是多大 瀏覽:942
深牛仔風衣裡面配什麼 瀏覽:784
古風衣服怎麼搭配圍巾 瀏覽:696
襯衫棉馬甲搭配女 瀏覽:339
旗袍烈女圖片 瀏覽:698
黑色褲子搭什麼棉襖 瀏覽:526
夏季九分袖配什麼褲子 瀏覽:167
上古卷軸褲子無法裝備 瀏覽:57
黑色羽絨服配圍巾 瀏覽:590
湖州織里招做褲子加工廠 瀏覽:529
中國好看的男生校服 瀏覽:72
明星褲子里的黑色襪子是什麼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