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神筆馬良旳衣服褲子什麼顏色

神筆馬良旳衣服褲子什麼顏色

發布時間:2022-05-28 20:54:48

『壹』 電影神筆馬良主要內容

馬良是個熱愛畫畫又調皮搗蛋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叫」百花村」的村莊.有一天這里平靜的生活被一陣隆隆的炮聲打破,一個貪婪又兇殘的大將軍,挾持著小皇帝來到了百花村,企圖將村裡老百姓趕走,挖掘地下的金礦。

有一個叫潑墨仙人的神仙,察覺到百花村會有一場劫難,為此特地下凡人間,把一支神筆託付給了馬良,希望馬良能用神筆,挫敗大將軍的陰謀。馬良得到神筆後,畫出了一組同伴幫助他一起度過困難和保衛家鄉,比如搖錢樹、貓、鼠等。他們成為了村裡重要的成員,幫助村民解決了許多問題當然也鬧出很多笑話。

貪婪的大將軍在得知神筆之後,絞盡腦汁想得到它。他用計欺騙馬良得到了神筆,准備毀滅百花村。在大家的幫助下,勇敢的馬良成功保衛了家園並且打敗了大將軍。經過這次磨難,他才真正意義上明白了神筆的用法和真諦,並且得到了成長。

(1)神筆馬良旳衣服褲子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神筆馬良》是2014年由迪士尼中國創意技術支持、上海炫動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3D動畫電影。根據兒童文學作家洪汛濤先生創作的童話作品《神筆馬良》原著改編,由秦浩編劇,鍾智行導演,邵亦琛、孟祥龍、洪海天等配音。

《神筆馬良》講述了小馬良用出神入化的神筆「夢想成真」的神奇經歷。2014年7月25日以3D形式全國上映,總票房5866萬元。

『貳』 為什麼有動畫片

動畫的英文有:比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為靈魂;動詞animate是賦予生命,引申為使某物活起來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釋為經由創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東西像獲得生命一般地活動。 早期,中國將動畫稱為美術片;現在,國際通稱為動畫片。 動畫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為現實,擴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廣義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動的東西,經過影片的製作與放映,變成會活動的影像,即為動畫。「動畫」的中文叫法應該說是源自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日本稱一線條描繪的漫畫作品為「動畫」。 動畫發展到現在,分了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兩種,用flash等軟體製作成的就是二維動畫,而三維動畫則主要是用maya或3D MAX製作成的。尤其是maya這個三維動畫製作軟體近年來在國內外漩起三維動畫、電影的製作狂潮,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震撼的三維動畫電影,如《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怪物史萊克》、《變形金剛》、《功夫熊貓》等。 然而有許多艾斯比喜歡把動畫叫做動漫。
編輯本段動畫分類
動畫的分類沒有一定之規。從製作技術和手段看,動畫可分為以手工繪制為主的傳統動畫和以計算機為主的電腦動畫。按動作的的表現形式來區分,動畫大致分為接近自然動作的「完善動畫」(動畫電視)和採用簡化、誇張的「局限動畫」(幻燈片動畫)。如果從空間的視覺效果上看,又可分為二維動畫(如《七龍珠》《灌籃高手》)和三維動畫(如《最終幻想》)。從播放效果上看,還可以分為順序動畫(連續動作)和互動式動畫(反復動作)。從每秒放的幅數來講,還有全動畫(每秒24幀,迪士尼動畫)和半動畫(少於24幀,三流動畫)之分,中國的動畫公司為了節省資金往往用半動畫做電視片。
編輯本段動畫簡史
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洞穴上的野牛奔跑分析圖,是人類試圖捕捉動作的最早證據,在一張圖上把不 黃金比例人體圖
同時發生的動作畫在一起,這種「同時進行」的概念間接顯示了人類「動」的慾望。達·芬奇的黃金比例人體圖上畫的四隻胳膊,表示雙手上下擺動的動作;中國繪畫史上,藝術家有把靜態繪畫賦予生命的傳統,如「六法論」中主張的氣韻生動,聊齋「畫中仙」中人物走出卷軸等(雖然得靠想像力彌補動態)。這些和動畫的概念都有相通之處,但真正發展出使圖上的畫像動起來的工夫,還是在遙遠的歐洲。 1826年,約瑟夫·高原發明了轉盤活動影像鏡,這是在邊沿有一道裂縫的畫上圖片的循環的卡。看的人拿著這種卡向一面鏡子走近在卡旋轉的同時通過裂縫向里觀看。觀眾就把在卡的圓周附近的一系列圖畫看成了一個運動圖象。 1828年,法國人保羅·羅蓋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他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或木桿在兩面間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象。 1831年,法國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 費納奇鏡
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J.Steward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umorous Phaseofa Funny Face)。他經過反復地琢磨和推敲,不斷修改畫稿,終於完成這部接近動畫的短片。 1908年,法國人Emile Cohl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9年,美國人Winsor Mccay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一段動畫故事,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從此以後,動畫片的創作和製作水平日趨成熟,人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製作表現各種內容的動畫片。 1915年,美國人Eerl Hurd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1928年,世人皆知的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直到如今,他創辦的迪士尼公司還在為全世界的人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動畫片,可以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動畫公司[1]。 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使動畫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編輯本段動畫製作
動畫製作步驟
動畫製作是一個非常繁瑣而吃重的工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等。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合成、剪接、試映等。 如今的動畫,計算機的加入使動畫的製作變簡單了,所以網上有好多的人用FLASH做一些短小的動畫。而對於不同的人,動畫的創作過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規律是一致的。傳統動畫的製作過程可以分為總體規劃、設計製作、具體創作和拍攝製作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又有若干個步驟: 1、總體設計階段 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則應盡可能避免復雜的對話。在這里最重的是用畫面表現視覺動作,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視覺創作激發人們的想像。 2)故事板。根據劇本,導演要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故事草圖(分鏡頭繪圖劇本),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故事板有若乾片段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場景組成,一個場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點和一組人物內,而場景又可以分為一系列被視為圖片單位的鏡頭,由此構造出一部動畫片的整體結構。故事板在繪制各個分鏡頭的同時,作為其內容的動作、道白的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一般30分鍾的動畫劇本,若設置400個左右的分鏡頭,將要繪制約800幅圖畫的圖畫劇本——故事板。 3)攝製表。這是導演編制的整個影片製作的進度規劃表,以指導動畫創作集體各方人員統一協調地工作。 2、設計製作階段 1)設計。設計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礎上,確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狀,完成場景環境和背景圖的設計和製作。另外,還要對人物或其他角色進行造型設計,並繪制出每個造型的幾個不同角度的標准畫,以供其他動畫人員參考。 2)音響。在動畫製作時,因為動作必須與音樂匹配,所以音響錄音不得不在動畫製作之前進行。錄音完成後,編輯人員還要把記錄的聲音精確地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上,即第幾秒(或第幾幅畫面)開始說話,說話持續多久等。最後要把全部音響歷程(即音軌)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與聲音對應的條表,供動畫人員參考。 3、具體創作階段 1)原畫創作。原畫創作是由動畫設計師繪制出動畫的一些關鍵畫面。通常是一個設計師只負責一個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間插畫製作。中間插畫是指兩個重要位置或框架圖之見的圖畫,一般就是兩張原畫之間的一幅畫。助理動畫師製作一幅中間畫,其餘美術人員再內插繪制角色動作的連接畫。在各原畫之間追加的內插的連續動作的畫,要符合指定的動作時間,使之能表現得接近自然動作。 4、拍攝製作階段 這個階段是動畫製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錶現畫面上的細節都將在此製作出來,可以說是決定動畫質量的關鍵步驟(另一個就是內容的設計,即劇本)。 以下就是分別介紹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在這一階段製作的具體分工或步驟。
二維動畫製作
作畫監督 修正原畫、動畫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臉型是否符合人物設定,動作是否流暢等等。必要的時候必須能重新作畫,因此必須是資深的原畫家及動畫家才能勝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稱之,名稱不一,有時也叫色彩設定,英文則有Color Setting、Color Styling、Color Designer、Color Coordinator、Color Key 等叫法。除了指定「衣服要紅色、褲子要黑色」這種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賽璐珞畫上色時所需的陰影、層次色,是用XXX號的顏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為Painting、Finishing。根據每一個區塊標記的顏料號碼,在賽璐珞片的反面進行塗色的工作。 音響監督 負責插入配樂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備、配音錄制、混音工程的監督等等。 製作人 製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規劃製作進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製作進度,尋找製作群/ 製作公司,對外爭取出資者,同時必須和執行製作共同作業,以確保企劃的每個元件都能按時並正確無誤地組合在一塊兒。 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車庫組件」,因為西方人慣將車庫作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這種地方誕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們自行創作的作品,造型細致度是因人而異,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個。製作的素材(原料)不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屬都可以拿來做,因此自製或自己少量生產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為某些特殊成品很討人喜歡,也就有了把它當成商品來出售的念頭。賣著賣著,突然有天有兩個傢伙,他們同時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開始動腦筋復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當時可能是使用石膏之類的材料來當作模版來復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個一兩次之後就面目全非啦。現在則是使用矽膠(SILICONE)來作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極佳的彈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強多了,不過還是有其翻制數量上的限制。 基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產的塑膠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實心樹脂,空心軟膠,White Metal(低熔點,軟軟的鉛錫合金)數種,題材則多為漫畫或電影人物。在HGA陳列的GK以實心樹脂(最早的來源竟是工業廢料)的動畫人物為主(如HB、Bastet(薊)、THEO)。 監督 監督其實是日文的寫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的導演。日本動畫製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氣氛風格的關鍵,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氣氛轉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設定、相同的畫風與製作群,也會因導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風格。 角色設定 負責設計登場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裝樣式的叫人物設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讓後續的作畫者知道要畫的人長得什麼模樣,還必須告訴他們這個角色的臉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設計出由數個不同角度觀看同一位角色的臉,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畫、線條封閉的瀏海。而負責登場的機械人、車輛、武器之設計的就是機械設定,除了畫出機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現的細部結構、運動方式、可開啟處等等也必須標明。設計稿除了特別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陰影的清潔線條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中文是腳本的意思。把故事劇情以純文字寫出,包括場景、地點、背景音效、人物對白、人物動作等。 分鏡表 英文是Continuity Script,中文則叫分鏡表。這步作業是實際將紙上的東西轉換成將來呈現畫面的第一步,畫分鏡表的依照腳本的指示,在腦中轉成畫面然後畫在紙上。畫分鏡表的目的就是把動畫中的連續動作用分解成以1個Cut(分鏡)單位,旁邊標上本畫面的運鏡方式、對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個Cut所經過的時間、張數等,也都會寫在分鏡表的最右邊。 Layout Layout算是比較少見的工作,在工作性質上接近中文的構圖,只有在一些劇場版作品可能採用,例如設計多層次背景,令每層背景移動速度不同,就能表現出逼真寫實的遠近距離感。而畫Layout的人必須在腦海里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從攝影機的觀點去看場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後將這些畫面詳細地畫下來。 會有這個工作,主要是彌補不大會畫圖的導演所畫的分鏡表,將雜亂簡略的畫面仔細的呈現出來,作為日後原畫、動畫、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據。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機動警察劇場版、機動警察劇場版2、攻殼機動隊等等,都是運用大量Layout的實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畫也能精確表現3D的視覺效果」。 表演 日文「演出」一職,是在日本動畫製作中特有的職稱。簡單說,他是輔佐導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為導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顧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當於該集的「專屬導演」,順著總導演的意圖,全程掌控該集的製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這個職位就比較像助監督(副導演),了解導演的意圖,協助處理演出工作的細節(「演出工作」就是把劇本文字轉化為鏡頭畫面的過程,有點像西方電影或舞台劇所謂的場面調度)。他的工作相當近似於監督,一定要相當熟悉動畫語言的人來擔任,但不一定要很會畫圖(正如導演也不一定要很會畫圖一樣),所以有人譯為"Co-director",也有人譯為"Assistant Director"或"Executive Director"。
三維動畫製作

今天,動畫人才的培養,尤其高等的動畫教育工作將繼續發展,一代新的動畫藝術家將在他們中間出現。中國動畫事業起步非常早,早期遠遠超出日本,但70年代後,日本動畫蓬勃發展,超越了中國,成為局勢。 以下對中日動畫發展按照時期進行對照比較,主線按照中國的動畫時期劃分。 中國動畫發展按照歷史時期劃分如下: 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國開始自己創作動畫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 蓬勃發展期——從建國始至1965年 文 革 時期——從1966年至1977年 緩慢發展期——從1978年至1998 探索嘗試期——從1999年至今
中國動畫歷史

編輯本段日本動畫歷史
日本動畫發展按照原有的時期劃分: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至1945年日本戰敗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至1974年 題材確定期——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 畫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 路線分化期——自1987年至今(也可稱為成熟期)
編輯本段動畫名詞解釋
動畫發燒友之間常常用縮寫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縮寫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對於新人來說不是很熟悉,在此略舉一二,以後逐漸補充。
版本方面

腳本:寫劇本的人,也叫故事構成 原作:這個要區別於「腳本」。日本的TV動畫通常是由漫畫,小說或者游戲……等改編的,漫畫作者和動畫的製作者通常是不同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宮崎駿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經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製作成動畫),因此有「原作」這一詞。它指的就是原漫畫/小說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關於矢立肇,看過夢總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典故了) CAST:聲優,配音演員 STAFF:參與製作改動畫的全體成員(一般的小蝦小米都會包括進去) 製作:通常是指負責畫該動畫的公司,因為日本要製作一部動畫通常是要N個部門/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確,有點像流水線操作。這個詞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一部動畫的製作水準往往會受到製作單位的影響。有時甚至看看動畫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
圈內術語
(未做仔細調查,似乎只是國內發燒友中通用的詞語) OTAKU:日語,原意為「御宅」。國內公認的意義是: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經驗的次文化族群,說的通俗點就是對動畫有著瘋狂熱情的一群人,舉個例子(簡單提一下):比如EVA的OTAKU能背得出每個使徒的中文,日文,英文名字,詳細研究過《新約》《舊約》,熟悉猶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區別。關注GAINAX的一切活動……精通佛羅依得的理論……是邪教組織的成員…… 王道: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個詞語。意思是權威、真理、本尊、最重要的東西。有套漫畫就叫「王道之狗」,講的似乎是和孫中山有關的事情。(例如:「嗯…現在的社會,什麼才是王道呢?對於本站來說,也許王道就是——金錢(的確是需要)」)。典型角色——EVA初號機。 CP:COUPLE 即配對,主要用在同人作品中 素人/ 幼齒:就是看動畫有些年頭(2~3年)自己有點開竅了但其實還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貶義詞。 達人:看動畫不惜一切代價,總之實力很強的那種。 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來是SQUARE公司的一個著名游戲,因為非常受歡迎所以有很多周邊,比如游戲動畫,OVA,電影等。但是最近使用FF的縮寫則需要辨別一下了,因為《黑客帝國》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動畫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歐西里司最後的飛翔),縮寫同樣是FF。該片導演和《FINAL FANTASY》的電影版是同一個人(安迪·瓊斯),怪不得連名字都一樣了。 M0:MACROSS ZERO(ZERO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叫這個名稱的有兩個作品,一個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為「死亡的思考」;另一個是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他們在國內還沒有D版。 原畫:指把畫面中人物的動作之起始與終點畫面或是靜畫等,以線條稿的模式畫在紙上。陰影與分色的層次線也在此步驟時畫進去。因此有人譯作"Key-Animator"或"Illustrator"(較少用)。原畫也叫做關鍵動畫,是能夠體現一個完整動作過程特徵的若干關鍵動態瞬間。作用是能有效控制動作幅度,准確具體的描述動作特徵。 補間動畫:英文In-Between frame,指將原畫之間的變化過程按必要的運動規律描繪出來的畫面。作用是用來填補原畫與原畫之間的過程動作。
編輯本段外國著名動畫
1.美國動畫片《米老鼠和唐老鴨》【原片名】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米老鼠和唐老鴨
2.美國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原片名】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 3.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原片名】Tom and Jerry 4.美國動畫片《玩具總動員》【原片名】Toy Story 5.日本動畫片《哆啦A夢》【原片名】ドラえもん 6.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原片名】一休さん 7.美國動畫片《變形金剛》【原片名】Transformers 8.法國動畫片《巴巴爸爸》【原片名】Barbapapa 9.日本動畫片《OZ國歷險記》(又名《桃樂絲歷險記》《綠野仙蹤》)【原片名】オズの魔法使い 10.西班牙動畫片《堂·吉訶德》【原片名】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11.日本動畫片《數碼寶貝》(又名《數碼暴龍》,系列動畫)【原片名】デジタル モンスター,Digital Monster 12.日本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又名《機動戰士敢達》,系列動畫)【原片名】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13.日本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原片名】名探偵コナン 14.美國動畫片 《冰川時代》
編輯本段中國著名動畫
1.《烏龍院》 2.《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3.《驕傲的將軍》 4.《機智的山羊》 5.《神筆馬良》 6.《小蝌蚪找媽媽》 7.《大鬧天宮》 8.《黑貓警長》 9.《邋遢大王》 10.《舒克與貝塔》

『叄』 盤點一下《海賊王》里,尾田筆下最廢的五顆果實,你知道是哪五顆嗎

盤點一下《海賊王》里,尾田筆下最廢的五顆果實,你知道是哪五顆嗎?

《海賊王》中,惡魔果實可謂是海賊世界中最高的一個話題了,一顆惡魔果實就表示了一種能力,能力層面也是形態各異、異想天開。運氣好的人,吃下了一顆強悍的惡魔果實,就能一舉得到匹敵四皇將軍的戰鬥力;若是運氣差,吃完一顆可有可無的果實,那可就不幸了,不僅並沒有助推,還要變成一個旱鴨子。

當然,很有可能有些人不太認可,幾乎就並沒有最廢的惡魔果實,僅有最廢的能力者。一個強悍的人物角色,無論他取得了怎樣的惡魔果實,都能夠將果實開發設計到與整體實力相提並論的程度,就算是可有可無果實、廢棄物果實,在高手的手上一樣可以廢物利用。客觀事實真的是那樣嗎?看一下尾田書中最廢的五顆果實,壓根開發設計出不來好能力,由於尾田的設置就限制了他們的限制。

悄悄話果實

悄悄話果實能力者是阿碧絲,這也是一顆可以竊聽動物交談的惡魔果實,這也是在爾虞我詐的海賊世界並沒有任何功效。你可以聽得懂動物乃至海王類的會話,可是你不能指引他們,也無法操縱他們,最多讓你懂一門語言表達罷了,並沒什麼實質性的功效。

他壓根沒有合適畫畫果實,畫下來的物品四不像,最多是個輔助軟體,不可以提升分毫的戰鬥力。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肆』 神筆馬良他們生活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應該說他們日子過的很好,非常的安逸。祥和。富足。因為馬良有一支神筆。他們那是缺什麼就畫什麼缺衣服就畫衣服缺吃的就畫吃的。缺錢就花錢。所以他們的日子過得還是非常瀟灑的。沒有什麼人可以跟他們相比較。

『伍』 神筆馬良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很喜歡畫畫,可是家裡窮,連一枝筆也沒有。一天,他放牛回來,路過學館,看見裡面有個畫師,拿著筆在給大官畫畫。

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覺地走了進去。他對大官和畫師說:「請給我一枝筆,可以嗎?我想學畫畫。」

大官和畫師聽了哈哈大笑,說:「窮娃子也想學畫畫?」他們把馬良趕了出來。

馬良氣呼呼地說:「我偏不信窮娃子就不能學畫畫!」從此,馬良用心學畫畫。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樹枝在沙地上畫天上的鳥。他到河邊去割草,用草根在河灘上畫水中的魚。他見到什麼就畫什麼。

有人問他:「馬良,你學會了畫畫,也去給那些大官們畫嗎?」馬良搖搖頭說:「我才不呢!我專給咱窮人畫!」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馬良畫畫進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沒有筆。他多麼盼望能有一枝筆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裡閃起一道金光,一個白鬍子老頭兒出現在他面前。老頭兒給他一支筆,說:「馬良,你現在有一枝筆了,記住你自己的話,去給窮人畫畫!」

馬良真高興啊!他立刻拿起筆在牆上畫了一隻公雞。奇怪,公雞活了!它從牆上飛下來,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來。原來白鬍子老頭兒給他的是一枝神筆。

馬良有了這支神筆,天天給村裡的窮人畫畫。要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有什麼。一天,他走過一塊農田,看見一個老農和一個小孩子拉著犁耕地。泥土那麼硬,拉不動。馬良拿出神筆,給他們畫了一頭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聽說馬良有一支神筆,帶著兵來捉他,把他帶到衙門里,要他畫金元寶。馬良恨透了大官,站著一動不動,大聲說:「我不會畫!」大官氣極了,就把他關在監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監牢的兵睡熟了,馬良用神筆在牆上畫了一扇門,一推,門開了。馬良說:「鄉親們,咱們出去吧!」監牢里的窮人都跟著他逃出去了。大官聽說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馬良早已畫了一匹快馬,騎上馬跑遠了,哪裡還追得著。

一天,他走到一個地方,那兒天氣乾旱,莊稼都快枯死了。農民們沒有水車,用木桶背水,哼唷!哼唷!真夠吃力。馬良說:「我來給你們畫幾架水車吧!」農民們有了水車,都很高興。這時候,人堆里忽然鑽出來幾個官兵,拿鐵鏈往馬良頸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著,「把馬良綁起來!」「把他的神筆奪下來!」「快去叫畫師來!」畫師來了。大官叫他畫一棵搖錢樹。畫師拿起馬良的神筆,就畫了一棵搖錢樹。

大官歡喜得很,急忙跑過去搖,不料頭撞在牆上,額角上起了個大疙瘩。畫仍舊是畫,沒變成真的搖錢樹。大官走過來,給馬良鬆了綁,假裝好聲好氣地說:「好馬良,你給我畫一張畫吧!」

馬良想奪回神筆,就一口答應,說:「好,就給你畫一回吧!」大官見馬良答應了,非常高興,把神筆還給他,叫他畫一座金山。馬良不說什麼話,用神筆在牆上畫了個無邊無際的大海。大官惱怒了,說:「誰叫你畫海?快畫金山!」

馬良用筆點了幾點,海中央出現了一座金山,金光閃閃,滿山是金子。大官高興得直跳,連聲說:「快畫一隻大船,快畫一隻大船,我要上金山運金子去!」

馬良就畫了一隻大船。大官帶了許多兵,跳上船就說:「快開船!快開船!」馬良畫了幾筆風,桅桿上的帆鼓起來,船直向海中央駛去。大官嫌船慢,在船頭上大聲說:「風大些!風大些!」馬良又加上粗粗的幾筆風,大海湧起滾滾的波濤,大船有點兒傾斜了。

大官心裡害怕,著急地說:「風夠了!風夠了!」馬良不理他,還是畫風。風更猛了,海水咆哮起來,山一樣的海浪不斷地向大船壓去。大船翻了,大官他們沉到海底去了。馬良又回到村裡,給窮人畫畫。

(5)神筆馬良旳衣服褲子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神筆馬良》是中國童話故事,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先生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表現了封建社會百姓的苦難以及馬良的正義和善良。

是享譽世界的經典文學名著,是中國兒童文學的瑰寶,在國內家喻戶曉,馬良已經成為中國兒童智慧、勇敢和正義的化身,形象深入人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

神筆馬良的故事從誕生起,經久不衰,家喻戶曉,成功的塑造了馬良,神仙爺爺,縣令,皇帝等人的鮮明的人物形象,渾身充滿正能量!

『陸』 神筆馬良怎麼畫簡單又好看

准備材料/工具:鉛筆、紙張

1、先勾畫出他的頭部輪廓,注意男孩的發型。

『柒』 神筆馬良看見的白鬍子老人的衣服的顏色是什麼

我記得好像是灰色的,時間太長了,個人學術有限,答題能力一般,只能盡心盡力去答題,如果不滿意可以追問,希望多多採納,好人一生平安。

『捌』 神筆馬良白鬍子老爺爺穿什麼顏色的鞋

在神筆馬良這個故事當中,只描寫了白鬍子老爺爺的白鬍子,
並沒有說他穿什麼衣服或者是穿什麼顏色的鞋,
而且因為老爺爺是一個神仙,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穿鞋。

『玖』 試分析《神筆馬良》是怎樣體現童話特徵的

摘要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節神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辭海》 的解釋

『拾』 動畫片里馬良穿什麼樣的衣服

據我所知,馬良穿著古代長衫,頭上帶著藍色布巾,是個神話任人物(古代任)人物

與神筆馬良旳衣服褲子什麼顏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補丁的舊褲子圖片 瀏覽:438
冠軍的帽子大概多少錢 瀏覽:533
掛褲子有什麼道具 瀏覽:589
楊紫戴帽子的照片 瀏覽:214
灰衣服黑褲子白鞋 瀏覽:800
怎麼能少得了一條孕婦打底褲 瀏覽:678
發現4正時皮帶多少公里換 瀏覽:55
xl是二尺幾的褲子 瀏覽:906
英文睡衣派對邀請函怎麼畫 瀏覽:766
外套男裝班服 瀏覽:174
古馳棒球外套 瀏覽:923
粉色牛仔外套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513
wow紫色褲子 瀏覽:456
男生襯衫記個繩子 瀏覽:39
領帶結與襯衫搭配 瀏覽:195
帽服衛衣外面穿什麼外套 瀏覽:727
胖人旗袍搞笑圖片 瀏覽:511
女生呢子外套搭長裙好看嗎 瀏覽:548
旗袍秀畫片 瀏覽:313
手繪可愛帽子圖片大全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