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人士介紹,國內一些服裝流行趨勢很快都會在遼寧市場上走俏,而一些南方商人甚至把大連、沈陽看作某種服裝是否可以流行的一塊試金石,先期在市場上投入,一旦市場效果明顯,才會大批量生產。一位溫州服裝商人告訴記者,沈陽人其實對品牌的要求是相當高的,為此在他們的行業內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某種新的服裝產品想要打入沈陽市場時,同行都會提醒他千萬別隨隨便便,一定要經過精心的包裝之後再進,否則賺不到錢不說,還會把這個品牌作砸了,可見遼寧市場對服裝品牌的要求是很苛刻的。
遼寧人追求品牌服裝,但是由於自己的品牌少,所以經常是在為別人鼓掌。王羽中告訴記者,這幾年遼寧的服裝企業對品牌的認識越來越強,在遼寧出現了一批像「黎富」、「創世」、「峰牌」、「皇仕」、「美歐嵐」、「思凡」等知名品牌,但是全國品牌只有一個,與「雅戈爾」「羅曼」、「報喜鳥」相比,我們服裝的知名度還不夠。
遼寧服裝企業頗具實力
遼寧服裝需要自己的品牌,首先需要服裝生產企業的努力。一份相關資料顯示,遼寧服裝企業還是具有相當的競爭力,截至2002年年末,遼寧省服裝工業規模以上企業226戶,產品銷售收入46.34億元,出口交貨值完成40.95億元,服裝產量排在全國第七位。
盡管一系列數字顯示遼寧服裝業發展勢頭不錯,但是同其他省份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王羽中向記者列舉了另外一些數字,比如從總量上看,2002年排在全國第一位的廣東省銷售收入為614.1億元,浙江省571.7億元,江蘇省539.6億元,而我們只有46.34億元。此外,我省的服裝企業大多是進行來料加工、貼牌生產,這樣很不利於我們自主產權品牌的發展。據介紹,2002年全國單件服裝價格30.6元,而遼寧省只有17.21元,這說明我們的服裝產品國際依存度高,產品附加值低。
王羽中認為,遼寧省有著豐富的原料來源,棉、麻、絲等制衣的基本材料都出自遼寧,很多原材料都被運往全國各地,製成品牌服裝後再運回遼寧銷售,如果我們的服裝企業能夠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坐享現成的原材料,生產出高附加值的品牌服裝,應當能賺來更多的利潤。
遼寧服裝設計師人才輩出
在打造服裝品牌的過程中,服裝設計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遼寧又是一個服裝設計師人才輩出的省份。王羽中介紹說,在國內評選的歷屆全國十佳服裝設計師當中,沈陽有五人當選過。此外,遼寧還有很多服裝設計人才的培訓搖籃,魯美、大連大學等一大批高校每年都會輸送相當數量的服裝設計類人才,這些都是遼寧品牌服裝發展的基礎。
雖然遼寧有服裝設計師成長的沃土,但是一些服裝設計人員在大學畢業後,出於生活環境、工作環境考慮,選擇到南方工作,另一部分改行。
據調查,省內的服裝設計人員的月薪一般在400至1500元之間,而南方一些城市的服裝設計師月薪是遼寧的幾倍。另外,由於目前服裝設計人員尚沒有職稱評定,所以企業如何判定一個好的服裝設計人員成了一道難題。
在剛成立的遼寧省服裝設計師協會的工作日程中,有一項就是要為遼寧的服裝設計人才和省內企業之間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梁。王羽中對此非常有信心,她希望經過遼寧服裝企業、服裝設計師們的不懈努力,遼寧人很快穿上自己的品牌服裝。
❷ 著名現代兒童詩歌簡短
1,《小小的船 》作者:葉聖陶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2,《月之故鄉》作者:彭邦楨
天上一個月亮,水裡一個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裡,水裡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裡,抬頭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鄉,一個在水裡,一個在天上。
3,《生活的顏色》作者:曾卓
一個小朋友問我,生活是什麼顏色?
有時是閃閃桂冠的銀色,有時是長夜漫漫的黑色,
有時是飛騰火焰的紅色,有時是陰霾天空的灰色,
有時是浩瀚大海的藍色,有時是無垠沙漠的黃色,
有時是夏日森林的綠色,有時是黃昏薄暮的紫色,
我無法告訴你生活是什麼顏色,我不能想像生活只是單一的顏色,
它旋轉著,旋轉著向前,閃射著燦爛的彩色。
4,《紙船——寄母親》作者: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隻一隻很小的船,在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隻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在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5,《幾種樹》作者:葉聖陶
楊樹直挺幾丈高,柳樹倒掛細枝條。
銀杏葉子像扇子,香椿葉子像羽毛。
桃樹杏樹開花早,馬纓開花春夏交。
松樹柏樹常年綠,楓葉秋來紅葉飄。
❸ 梁谷音的人物生平
梁谷音,女,1942年4月出生。上海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原籍浙江新昌。現為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戲劇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政協委員。1954年考入華東戲曲研究院昆劇演員訓練班(後改為上海戲曲學校)。師承沈傳芷、張傳芳、朱傳茗,專攻六旦(花旦)。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獎。上海同濟大學的兼職教授。 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一、五兩屆上海戲劇白玉蘭表演藝術主角獎得主。
戲路寬廣,正旦、花旦等均能應工,嗓音甜潤,表演細膩動人,善於刻畫各種不同的人物形象。在《爛柯山》、《思凡》、《借茶》、《活捉》、《佳期》等都有出色的表演。
她主演的《潘金蓮》榮獲1989年上海文化藝術節優秀成果獎。拍成電視後,獲全國電視劇二等獎。她主演的《琵琶行》獲第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劇目獎,她本人獲優秀表演獎。1993年獲中日友好協會基金會獎賞,以及首屆寶鋼高雅藝術獎。
她還數次赴香港、台灣演出和講學,又先後赴美、英、日、丹麥和瑞典等國家演出,受到觀眾高度評價。
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梁谷音,女,漢族。1942年4月出生,原籍浙江新昌。1954年考入華東戲曲研究院昆劇演員訓練班(後改為上海戲曲學校)。師承沈傳芷、張傳芳、朱傳茗,專攻六旦(花旦)。1961年畢業,加入上海青年京昆劇團,成為該團的十大金牌之一。文革期間,青年京昆劇團解散,下放到上海化工廠當工人。1973年調至浙江省京劇團工作,參加《奇襲白虎山》等劇的演出。1978年上海昆劇團成立,由浙江調回上海,加盟上海昆劇團。 回到上海後,她恢復了《爛柯山》、《思凡》、《下山》、《借茶》、《活捉》等拿手的傳統劇目,1980年創排新戲《畫皮》,在溫州演出,連滿一月。1980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1982年赴西安、武漢、北京等地演出《爛柯山》、《枯井案》。1983年赴香港演出,主演《爛柯山》、《思凡》、《下山》、《畫皮》等劇。1985年參加紀念周信芳誕辰的演出活動,演出京劇《烏龍院》及昆劇《佳期》,榮獲中國戲劇第三屆梅花獎。1987年創排大戲《潘金蓮》,並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該劇由上海藝術研究所攝製成戲曲電視劇,獲全國戲曲片二等獎。1987年上半年隨上海昆劇團赴美國舊金山、夏威夷進行友好城市文化交流。1987年下半年又隨團赴英國、丹麥、瑞典等國巡迴演出達三個月。主演劇目《秋江》。1988年參加北京京劇團紀念梅蘭芳誕辰赴香港演出,主演劇目《痴夢》、《佳期》。1989年6月隨團赴美國演出。1989年作為世界文化名人的身份訪問日本。1989年她的《潘金蓮》獲首屆「白玉蘭」主角獎。1991年在日本主演《潘金蓮》、《新蝴蝶夢》,連滿三十二場。1990年當選上海第七屆政協委員。1991年11月在上海舉辦《梁谷音昆劇專場》,演出三個獨角戲:《畫皮》、《尋夢》、《婉容》。1991年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1992年又在日本展演了《梁谷音一人舞台》,連演十四場。1993年排演新編《牡丹亭》,再度獲白玉蘭主角獎。1996年10月,四度赴日本大東文化大學講課。1997年在新加坡舉辦《梁谷音一人舞台》專場演出。1997年11月,隨全國五大昆劇團聯合組成的中國昆劇團赴台灣演出,主演《描容》、《痴訴點香》、《痴夢》、《活捉》等劇。98年隨上海戲劇家代表團赴德國講學和文化交流演出。
活動年表
1986年,農歷丙寅年: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1987年4月13日,農歷丁卯年三月十六日:1987年天津梅派藝術展覽演出第三場
1988年5月10日,農歷戊辰年三月廿五日,19時:首屆海內外梅蘭芳藝術大匯演第五天
2005年7月,農歷乙酉年:首套以崑曲藝術為主題的傳記類專題片DVD《尋夢半世紀》發行
2006年3月27日,農歷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
2006年7月6日,農歷丙戌年六月十一日,14時:紀念沈傳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演出第一場
2006年8月9日,農歷丙戌年七月十六日,上午:第二期浙江省青年表演人才高級研修班暨全省青年演員戲曲花旦高研班開學典禮舉行
2007年3月17日,農歷丁亥年正月廿八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開幕式
2007年10月3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一場
2007年10月6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場
2007年11月29日,農歷丁亥年十月二十日: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舉行
2007年12月1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廿二日,19時15分: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活動第一天
2007年12月29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二十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2月29日演出
2008年1月25日,農歷丁亥年十二月十八日,19時15分:「醜行天下」——劉異龍戲迎新春專場舉行
2008年5月6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初二日: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一天
2008年5月8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初四日: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三天
2008年5月10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初六日:上海昆劇團團慶三十周年北京演出第五天
❹ 我想推出一個服裝品牌,請教各位大蝦給些建議。
如果你的創意獨特的話,可以找影視明星,給她們免費設計幾套,如果覺得好,讓她們幫你宣傳,不過,要是找她們做廣告的話,是要花很多錢的。網站也是一樣,廣告的費用也很大,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再有一個辦法,就是到大城市的高級會所交朋友的方式,宣傳自己的產品,這樣成本低一些,能認識不同領域的經營人士,如果她們覺得好,自然會幫你口碑相傳,這樣,你的市場一點點就有了。比如,大連的女裝品牌,思凡。
❺ 拼多多,有沒有正品的jk
肯定有的 因為現在很多的電商賣家 沒有能力承擔 淘寶 天貓的加盟費 所以毅然決然的決定去拼多多 平台 售賣自己的產品 所以有真有假
❻ 樂思凡女鞋哪個城市有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樂思凡女鞋廣東深圳有,這個牌子的女鞋的公司地址就在深圳。
❼ 知名女裝品牌有哪些越全越好。滿意者採納
為什麼有的女裝店生意超級好?❽ 思凡女裝怎麼樣
大連思凡時裝有限公司是美國上方集團在大連設立的合資企業,以策劃、設計、生產、推廣思凡女裝品牌為主要經營內容。企業以強烈的品牌意識及現代化管理理念,吸納生產環節與其它環節有機地結合、部分地分離這一模式,將自身的光點置於市場盲區,緊緊圍繞產品、品牌這一核心,實施有價值、有節度、高效能的市場佔有策略,使這一品牌問世不久即醒目於業內外。 思凡品牌的卓越之處在於創意高,文化含金比分大,品牌形象鮮明,設計風格匠心獨具。她以職業時裝為准確的風格特徵,吸納簡潔、直快的歐式風格,從而打破職業裝與時裝的界限,既不拘泥又不懈怠,使款式簡約大氣,歷久彌新,是 25-50歲白領階層女性的上乘選擇。思凡品牌在第九屆和第十屆大連國際服裝博覽會上,以清遠的風格、優異的內質及卓著的成交額榮膺十佳女裝品牌榜首,是大連服裝行業中新興的品牌群里放發出奇異光華的明星。
❾ 關於梅蘭芳的資料
說到梅蘭芳,全國上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是對梅蘭芳的京劇,乃至於對我們的國粹沒有什麼興趣的人也知曉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我國歷史上的京劇大師之一,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被稱為梅派,他生前的代表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崑曲,像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思凡和《游園驚夢》等等,還寫了很多自己對於戲曲的見解。
梅蘭芳先生稱得上是真正的京劇藝術大師他所創造的梅派藝術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如果他還活在這個世上,他本人就是一項彌足珍貴的非文化物質遺產,在他在世期間為我國的戲劇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的貢獻將永遠載入史冊,他不僅屬於一個家庭,更屬於中國,也屬於我們整個世界。
❿ 近代梅蘭芳的生平經歷100字簡介
梅蘭芳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1907年搭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梅蘭芳在1919年首度訪問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曾有評論「有此雙手,其餘女人的手盡可剁去」。1920年齊如山介紹齊白石和梅蘭芳相識。1924年因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他為了賑災義演而受邀再次赴日演出,期間突患急性腸胃炎危及生命,而被日本醫生醫治。這位醫生並未收費,僅要求他給予一副景泰藍袖扣。
同年拜師齊白石學畫工蟲,齊白石還和金北樓、王夢白在梅蘭芳的綴玉軒聯手作畫給他的30歲生日。
他在1930年前往美國並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轟動,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梅蘭芳在1932年遷居上海,然後在1935年造訪蘇聯。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日偽漢奸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須,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他並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著販賣字畫和獎杯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台,盛極一時。
1951年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袖扣承諾。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後一部昆劇電影《游園驚夢》。
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病逝於北京。
(10)思凡女裝加盟費多少錢擴展閱讀:
藝術成就
梅蘭芳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梅蘭芳為領銜人,中國京劇旦角的最重要代表,風靡一代,他男扮女裝的技巧出神入化,並提升京劇這種原本通俗的戲劇,呈現審美的抒情境界。梅腔悠然而有餘韻,令觀眾感受到古典女子優美的情致。
少年時期的梅蘭芳,聽從了良師益友齊如山的建議,繼承了優良傳統的京劇的華麗與身段,並針對京劇過往只重形式,缺乏情感靈魂表演的缺失加以修正,配合詞曲韻律之和諧,注入更充沛的情緒感情於表演之中。
此外更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大量的優秀劇碼,發展並提高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華民國成立後文化繁榮時期,承上啟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五十餘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優美的婦女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了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其幼子梅葆玖是當今梅派的著名傳人。
梅蘭芳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中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