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襯衫一般是在凈胸圍的基礎上加放8CM左右,男襯衫一般是在凈胸圍的基礎上加放10-12CM(修身版),加放14-16CM(標准版),加放18-20CM(寬松版)
⑵ 衣身原型的胸圍含放鬆量嗎,為什麼原型胸圍是84成衣卻變成96
胸圍松量12
⑶ 松緊腰裙子褲子裁剪時腰圍放鬆量是多少和帶腰頭的裁剪圖一樣嗎
那要看你是要貼身還是寬松的,一般3厘米左右
測量方法:
一、 測量部位:
原型裁剪法的測量部位是:常見的日本文化式只需測量胸圍、背長、袖長三個尺寸,領圍與 肩寬的確定不夠准確,登麗美式測量的部位則過多,程序復雜,不利於使用。比例裁剪法的 測量部位中沒有背長,腰節線的確定不夠科學。通過比較得出:選擇領圍、胸圍、肩寬、背 長、袖長這五個部位測量較為合適。 二、 尺寸加放:
原型法裁剪的尺寸加放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先考慮基本合體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 根據款式繼續加放。比例裁剪法習慣胸圍凈尺寸,直接裁剪,更為方便。通過比較得出:將 胸圍凈尺寸,加放後得到成品尺寸,再進行制圖。具體可參考如下:無吊帶上裝,胸圍加放 為 0;緊身襯衣為4.8cm;普通襯衣為8-10cm;寬松襯衣12-20cm;西裝8-10cm;大衣為15- 20cm。制圖方法: 1、衣片:
(1)、 胸圍是成品尺寸。 (2)、 領口:
領圍的框架有兩種方法確定,一種用胸圍計算,一種用頸圍計算,後者適合做立領衛衣和旗 袍領,更為科學。因此,選用1/5領圍計算。 (3)、 肩斜:
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確定,三者的結果相差甚微,而採用定量法可省去計 算的麻煩。故採用定量法確定肩斜:普通襯衣前肩斜5cm,後肩斜4.5cm;有墊肩的外衣前肩 斜4cm,後肩斜3.5cm。 (4)、 肩寬:
根據從測量得出的總肩寬,按比例裁剪法的1/2肩寬,計算出前後衣片的肩寬。 (5)、袖籠深:
⑷ 女裝原型的胸圍松量、背寬、胸寬和袖隆深各是多少
要根據穿著者本人的胸圍來測量和計算的,不是統一的哦!就算服裝廠打樣,也分大、小號的呀。
⑸ 如何操作,才能保證原型上的放鬆量增加比較合理
摘要 襯衫的量體及加放
⑹ 本人初學服裝紙樣,想知道服裝的各個部位的演算法,比如,臂圍是胸圍的多少之類的。男裝女裝都需要。
你好:根據我十多年的經驗向你推薦兩本書,一本是袁良的《女裝精確打板推板》上冊,一本是陳為元和朱達輝的《米式原型》。這兩本書可以解決你關於服裝各部位比例的問題。關於服裝放鬆量這個問題有點復雜,一般連衣裙在0--4之間,襯衫類在4--6之間,西裝類在6--10之間,風衣類在8--12之間,棉服在10--16之間,羽絨服在16以上。這都是在正常梭織面料情況下,這要根據具體款式和面料而定,要慢慢掌握。針織面料需要實際操作才可以掌握的,這里就不多說了,希望你好好學習早日成為一位好的版師;如有問題聯系
⑺ 服裝凈尺寸怎麼加放鬆量。
緊身到適體到寬松放寬松可以在寬度上放鬆2-3cm,然後平均給每個褶皺包括側縫
⑻ 為什麼我們用日本服裝原型
因為日本服裝原型是符合人體基本穿衣要求的、沒有款式特點的最基本的服裝紙樣。而這個最基本服裝紙樣結構最初是通過人體調查、立體裁剪和反復試樣得到的。有了原型,服裝每一個部位的裁剪就都有了根據。
原型制板方法,這在國外已經有非常成熟的體系,而在我國僅是開始,只是近年來越來越被服裝界人士看重。日本文化式原型由於創立得早,經過許多次修訂,由於日本人體型與中國人體型很接近,所以服裝界常借用。
但中國人的體型畢竟和日本人的體型不一樣,而且日本原型的放鬆量比較大,不合體;以及適合含背體型(現在抬頭挺胸的體型多),所以在日本原型的基礎上,另外創新了中國式的原型。
學習服裝原型的好處
解決了服裝加放量的確定問題。原型的加放量是一個最可信賴的參照,它通過立體試樣,反復修正而得,又經過長期試用而確定下來的,非常好地符合了理想人體的基本穿衣要求,基本解決了立體裁剪中的量化處理難題。
給平面服裝結構設計提供了一個源頭。原型紙樣總結出服裝結構的一般規律,形成平面的表達方式,能直接為平面結構設計所用。有了這個源頭,就能解決復雜的問題。
⑼ 彈力打底衫放鬆量多少
打底衫放鬆量很多的,能達到20厘米呢嗯,但是我們買彈力打底衫比較舒服的
⑽ 衣服的原型在服裝設計中起到什麼作用
你可以根據改造服裝原型進行再創造,其實很多服裝款式都是根據最基本的服裝演變而來的